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魯濱孫反對克魯索

        2022-03-24 15:48:36陳建洪
        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22年3期
        關鍵詞:魯濱孫荒島航行

        陳建洪

        笛福的《魯濱孫飄流記》(下文引用均來自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年出版、徐霞村翻譯的《魯濱孫飄流記》,故本文未采用《魯濱孫漂流記》的書名)作于18世紀,描寫的是17世紀的故事。這本書講述魯濱孫一生的“離奇遭遇”[1],是一本經(jīng)典而獨特的書。這本書如此經(jīng)典,以至于幾乎每一個人即使沒有閱讀過至少也知道或者部分知道魯濱孫的故事。這本書如此獨特,以至于它老少皆宜。并不是每一本經(jīng)典都適宜不同年齡的讀者閱讀?!遏敒I孫飄流記》卻既可以是兒童讀物,也可以是老年消遣讀品。伍爾夫曾經(jīng)將《魯濱孫飄流記》和笛福的關系與荷馬史詩和荷馬的關系相提并論。她指出,《魯濱孫飄流記》就好像是“人類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一部無名氏作品,而不像是某一個人的精心結撰之作”[2]。

        對于《魯濱孫飄流記》這樣的經(jīng)典作品,可以從許多不同的角度來理解。關于魯濱孫的討論,存在于各種各樣的書籍之中。雖然不像哈姆雷特那樣有千人千面的理解,魯濱孫這個形象也的確召喚出了許許多多截然不同的理解。這些形象可能都是魯濱孫,但同時又都不是魯濱孫。它們都是一個視角下的魯濱孫,所以都是魯濱孫。它們都只是一個視角下的魯濱孫,所以又都不是魯濱孫。各種典型視角下的魯濱孫形象,基本上都突出了孤島上的魯濱孫。孤島生涯對于理解魯濱孫這個形象無疑十分重要。但是,僅僅著眼于孤島生涯便只是一個孤立片面的視角。離家的魯濱孫與在家的魯濱孫、困于孤島的魯濱孫與浪游海上的魯濱孫,兩者應該相互對照來理解,才能獲得一個更為全面也可能更為矛盾的魯濱孫形象。

        為了更為全面地理解魯濱孫及其矛盾性,需要分別檢視理解魯濱孫的種種不同角度,明確笛福筆下的魯濱孫如何定位自己的身份,分析魯濱孫與他人尤其是與其父親克魯索的關系,突出魯濱孫作為浪花之子與大地耕耘者身份的二重性。

        一、如何理解魯濱孫

        魯濱孫這個典型人物就像一個萬花筒,折射出現(xiàn)代個人主義者、與世隔離的人、新興資產(chǎn)者、歐洲殖民者、孤獨的經(jīng)濟人、漫游世界者等等不同形象。這些形象反映了文學、歷史、哲學、商業(yè)、經(jīng)濟、殖民、文化等各種各樣的不同視角。

        文學方面關于魯濱孫的解讀,最為經(jīng)典的要數(shù)瓦特的理解。瓦特認為,笛福奠定了現(xiàn)代小說的基礎?,F(xiàn)代小說的現(xiàn)代性在于它強調了個人經(jīng)驗的首要地位。個人經(jīng)驗對于小說的重要性,類似于笛卡爾“我思故我在”對于哲學的重要性。瓦特指出,這個時期的哲學家和小說家對“特殊的個性”的關注都大大超過了以往[3]。這個文學的理解同時也意味著一個歷史的理解。對個人經(jīng)驗和特殊個性的關注也表明了一個正在興起的中產(chǎn)階級的閱讀興趣。如伍爾夫指出,這個中產(chǎn)階級樂于閱讀“有關于他們自己和他們平凡生活的詳情細節(jié)的書”[2]。

        哲學方面的一個經(jīng)典解讀出自盧梭。在《愛彌兒》中,盧梭把《魯濱孫飄流記》看作是“自然教育”的著作,因此把它列為愛彌兒最先應該閱讀的書。盧梭把魯濱孫理解為一個“與世隔離的人”,將其與“社會的人”相互對立。在盧梭看來,社會造成偏見,只有處在一個與世隔離的地位,才能按照事物的真正關系做出自己的判斷[4]。盧梭的解讀在于強調還沒有受到社會污染的自然。因此,他僅僅關注魯濱孫的荒島生涯,從而把荒島上的魯濱孫看作一個自然人。其實,魯濱孫并不是一個自然人,而是一個社會人。來到荒島之時,魯濱孫年已26歲。他是一個有具體家庭背景和社會階層的社會人。郭建中認為,《魯濱孫飄流記》“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主題”是個體“生存”,也就是“在荒涼的自然環(huán)境中一個人孤立無援地尋求生存,尋求自我”[5]。這個說法雖然沒有像盧梭那樣把魯濱孫視為一個與世隔離的自然人,但同樣是只從荒島魯濱孫來理解魯濱孫的整個生涯。

        魯濱孫的形象也可以從商業(yè)的角度來理解。瓦特指出,“獲取利潤”[3]是魯濱孫的唯一使命。商人角色也的確是魯濱孫的一個自我定位。魯濱孫離鄉(xiāng)出海、逃離父親,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掙錢。在《共產(chǎn)黨宣言》中,馬克思指出,“美洲的發(fā)現(xiàn)、繞過非洲的航行,給新興的資產(chǎn)階級開辟了新天地”,美洲的發(fā)現(xiàn)為新興資產(chǎn)階級準備好了“世界市場”。伴隨著“商業(yè)、航海業(yè)和陸路交通”的巨大發(fā)展,資產(chǎn)階級“增加自己的資本,把中世紀遺留下來的一切階級排擠到后面去”[6]。當然,這并不意味著魯濱孫就是一個資產(chǎn)者。但他的確是資產(chǎn)階級興起時代的一個機會主義者。在17世紀的英格蘭,資產(chǎn)階級開始掌權,上下階層易位動蕩:“財富正在作為獲得威望的一種空前有效的手段;商業(yè)巨子的社會地位正在急劇上升;對于紳士和貴族的較年輕的子弟來說,貿易正在變得充分可敬,可以采納作為一種職業(yè)。”在這個大氣候中,“暴發(fā)戶”獲得了一種全新的“潛力和勢力”[7]。魯濱孫出海顯然希望成為時代的幸運兒,成為一個暴發(fā)戶。

        魯濱孫的故事還可以從殖民的角度來理解。施米特指出,新航路開辟之后,“16到20世紀的歐洲國際法,將歐洲基督教國家視為整個世界秩序的創(chuàng)造者和承擔者”[8]。這個世界秩序和國際法的建立也是歐洲列強瓜分新世界和占取歐洲之外舊世界(比如中國)的過程。換句話說,這個秩序也就是歐洲基督教國家建立海外殖民世界的秩序?!遏敒I孫飄流記》正是這個殖民擴張過程的一個文學印證。在《文化與帝國主義》中,薩義德指出,現(xiàn)實主義小說與歐洲的殖民事業(yè)息息相關。假如沒有能使他“在非洲、太平洋和大西洋荒野之地創(chuàng)造他自己的新世界的殖民事業(yè)”,出現(xiàn)魯濱孫這樣的人物“幾乎是不可想象的”[9]。反之,16世紀和17世紀探險航行的敘述則奠定了“巨大殖民帝國的基礎”。作為“新世界的創(chuàng)建者”,魯濱孫“為基督教和英國而統(tǒng)治和擁有這片土地”[9]。在《魯濱孫飄流記》中,魯濱孫的航海區(qū)域基本上在大西洋兩岸,包括英國、幾內亞、摩洛哥、巴西、荒島和葡萄牙,到《魯濱孫漂流續(xù)記》才涉足亞洲。魯濱孫的航海區(qū)域呈現(xiàn)了對英國商業(yè)革命做出重要貢獻的“大西洋三角貿易”——英國、西非和西印度群島——的形狀。

        魯濱孫也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經(jīng)濟學著作之中。馬克思指出了古典經(jīng)濟學對魯濱孫這個形象的熱衷。在《資本論》中,馬克思也討論了“孤島上的魯濱孫”。和盧梭不同,馬克思并不把孤島上的魯濱孫看作一個自然人。馬克思指出,魯濱孫喜歡記賬,是個典型的英國人。魯濱孫在孤島上制造了種種產(chǎn)品,他的賬本記載著他制造產(chǎn)品“平均消耗的勞動時間”[10]。馬克思指出了勞動時間決定產(chǎn)品價值。不過,魯濱孫的一切產(chǎn)品都只是他個人的產(chǎn)品,所以直接是他的“使用物品”[10]。馬克思強調了商品和物品之間的差別[10]。在經(jīng)濟學中,“孤島上的魯濱孫”意指一個孤獨的勞動者。在人類社會分工尚未出現(xiàn)的情況下,每個人的勞動歸自己所有,維持自身生存之用。每個人的勞動都還只是魯濱孫式的簡單生產(chǎn)勞動。這也經(jīng)常被稱為“魯濱孫經(jīng)濟學”。經(jīng)濟學上,魯濱孫式的這種簡單生產(chǎn)活動也被叫作“基本的經(jīng)濟事實”。從一個人的情況開始分析,才能進一步分析“由億萬個人相互協(xié)作構成的經(jīng)濟體系”[11]。韋伯的經(jīng)濟視角不同于馬克思,他從清教社會背景將魯濱孫理解為兼具傳道功能與此世奮斗的“孤獨的經(jīng)濟人”。韋伯比較了兩個孤獨者形象,一個形象是班揚筆下的“朝圣者”。這個朝圣者在熙熙攘攘的塵世“內心孤獨”“奮力趕往天國”。另一個形象就是取代“朝圣者”的魯濱孫,他是一個“兼任傳道工作的孤獨的經(jīng)濟人”[12]。

        從生活方式角度來理解魯濱孫,比較獨特的看法出自小說的中文早期譯者林紓。林紓將魯濱孫看作“天下探險之夫”的開啟者。林紓將魯濱孫的生活宗旨歸結為“初亦無他,特好為浪游”。林紓對魯濱孫作為“浪游者”的理解,建立在將其與“中庸”生活相對應。林紓所講的中庸,可以分兩層意思[13]。一層意思可以概括為持中守正的道義。圣人“以中庸立人之極”,不“偏”不“倚”,“據(jù)義而爭,當義而發(fā),抱義而死”。另一層意思則為平庸無過的態(tài)度。庸人“日對妻子娛樂,處人未嘗有過”。林紓將這種平庸生活稱為“中人之中、庸人之庸”。林紓也指出了,魯濱孫的父親正希望他去過這種中人之中、庸人之庸的生活。但魯濱孫違逆父意,全然不聽父親的勸告,卻“成此奇詭之事業(yè)”。當然,林紓對魯濱孫的探險事業(yè)并非一味肯定。他明確了小說中的魯濱孫和歷史上的哥倫布都是白種人的“行劫及滅種者之盜”。他翻譯魯濱孫故事也是出于師夷長技以制夷的目的,希望對“好文而衰”的中國文化,可借此“振之以武”[14]。

        林紓描述的“浪游者”不妨作為重新理解魯濱孫的一個切入點。魯濱孫一心想著離家出走。他的人生就是出走的一生。18歲離家出走,60多歲依舊還想出海浪游。種植園主魯濱孫曾說,小資產(chǎn)階級的生活就是孤島生活。這個態(tài)度意味著,魯濱孫并不想過孤島生活,不想過附著于土地的小資產(chǎn)階級生活。他就想著一方面通過出海賺得大錢,另一方面天下為家、自由自在。魯濱孫的天下為家,就是漫游天下。在《自然社會》中,李猛指出了魯濱孫“闖蕩的天性”和“漫游的精神”,也綜合描述了魯濱孫作為人群孤獨者、理性勞動者、焦慮不安者、殖民統(tǒng)治者和現(xiàn)代歷險者的多重身份。關于現(xiàn)代歷險者身份的討論,李猛還特別提到了“家”的理解角度,不過僅著重突出了魯濱孫四海為家的孤獨者形象[15]。

        從浪游與戀地、海洋與陸地的角度來理解魯濱孫與他父親克魯索之間的關系,是重新理解魯濱孫的關鍵。從文本本身來看,魯濱孫內心排斥屬地而穩(wěn)定的中產(chǎn)階級生活,一心追逐海上流動的商人生涯。父親克魯索則希望魯濱孫能做一個屬地的、幸福的中產(chǎn)階級,而不是浪跡天涯的出海浪游者。在這個意義上,魯濱孫和克魯索構成了浪游者和戀地者之間的矛盾,也構成了奇詭的探險生活與平靜的中庸生活之間的矛盾。在家與浪游的對照也是陸地生活與海洋生活的一個對照??唆斔飨M敒I孫留在家鄉(xiāng)勤勉持家,魯濱孫則一心想要出海闖蕩天下。這就是魯濱孫和克魯索的矛盾之處,也是大陸生活和海洋生活的矛盾。

        魯濱孫在荒島上的生活要放在他人生的整體框架中來理解。僅僅孤立地從荒島魯濱孫來理解魯濱孫是一種片面的理解。魯濱孫在孤島上渡過了27年多不到28年的時光。離開荒島的時候,已經(jīng)53歲了。離開荒島回到英國到再度出海浪游,中間又經(jīng)過了七八年。就《魯濱孫飄流記》的整個文本來看,魯濱孫在島上的生活無論多么重要,實際上它只構成了魯濱孫人生故事的小半生涯。更進一步來說,荒島生活并非魯濱孫內心所追求的生活。無論在英國、巴西還是在荒島,魯濱孫出海的心一直沒有改變?;膷u生涯只是迫于無奈的逗留,是落難的結果。要想真正理解魯濱孫,還需要理解魯濱孫怎么理解自己。

        二、魯濱孫如何理解自我

        就《魯濱孫飄流記》內容來看,如果不算荒島上的環(huán)島航行嘗試,魯濱孫一共進行了7次海上航行。除了從荒島回到英國的第六次航行,魯濱孫在每一次航行前后都對自己有一個或者多個角色定位。

        第一次航行是英國內部航行,從赫爾城去往倫敦。但是半途遇險沉船,中途經(jīng)雅木斯返回倫敦。反思這一次航行的時候,魯濱孫將自己稱作“青年冒險家”[1]。第二次航行是魯濱孫的第一次幾內亞之旅。通過這次航行,魯濱孫學會了一名海員應該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成功淘得人生第一桶金。這次航行之后,魯濱孫認為自己既是一名“水手”,也是一位“商人”[1]。由于幾內亞之旅的成功,魯濱孫帶著高漲的熱情開始了他的第二次幾內亞之旅,也是他生涯中的第三次航行。不過,這次航行迎來的卻是噩運。船只在中途被土耳其海盜劫持,魯濱孫也被擄到了摩洛哥,淪為海盜船長的奴隸。做了兩年奴隸之后,經(jīng)過處心積慮的謀劃,魯濱孫終于借主人的船只逃離摩洛哥,同船挾帶了一名摩爾人小孩,名叫佐立。這次逃離之旅是魯濱孫生涯中的第四次航行。為了避免被主人追上,他反其道而行,不是向北而是向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方向航行。途中幸運遇到販賣黑奴的葡萄牙船只,船長善良而大度地收留了他,并且把他帶到了巴西。到達巴西之后,經(jīng)好心船長介紹,魯濱孫經(jīng)營了一片土地,成為一名“種植園主”。

        魯濱孫的時代是美洲種植園與販賣非洲黑奴事業(yè)的繁榮時代[16]。販賣黑奴看起來比種植園的利潤更加豐厚。魯濱孫沒能抵擋去幾內亞販賣黑奴的誘惑,于是開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五次航行。這一次航行也是一次失敗之旅,由此造成了魯濱孫落難荒島27年之久。在荒島27年多的歲月中,魯濱孫的自我理解既有負面描述,也有正面描述。負面描述包括“隱士”“流放者”和“罪大惡極、不信上帝的人”。正面描述包括“領主”“君王”“國王”“主人”“總督”等等。負面描述基本上出現(xiàn)在荒島生涯的前半段,正面描述則覆蓋了荒島生涯的整個時段。魯濱孫的荒島生涯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前14年的生活。在這一階段,魯濱孫面對的主要問題是如何在荒島的自然條件下尋求自我生存。第15年是魯濱孫荒島生涯的分界線[15]。在這一年,他驚恐地在沙灘上發(fā)現(xiàn)了一個腳印,并且確認這個腳印要大于他自己的腳。從此,魯濱孫面對的主要問題成了如何防御他人以及如何征服他人。可以說,懺悔與勤勉構成了魯濱孫荒島生涯前半段的主色調,對陌生人的恐懼與征服則是荒島生涯后半段的主旋律。

        魯濱孫的第六次航行是他從荒島啟程的歸家之旅。關于這次航行,魯濱孫幾乎沒有任何具體描述。魯濱孫因出海航行而離家,幾經(jīng)罹難,歸家之后,幾乎身無分文。他想起了他在巴西的種植園,于是去葡萄牙尋找那位善良而大度的船長。在葡萄牙船長的幫助下,魯濱孫最終獲得他在巴西種植園的財富。而后,他經(jīng)陸路再渡海返回英國。來自巴西的財富使魯濱孫不僅擺脫了自己生活的困苦,而且可以救助他人。在家鄉(xiāng)安頓下來之后,他再度萌生出海浪游的念頭。魯濱孫自認是一個“流浪成性的人”[1]。雖經(jīng)朋友與家人相勸,他終難熬過七年之癢,最后以花甲之年再度出海,回到巴西,回到他的荒島殖民地。這構成了《魯濱孫漂流續(xù)記》的主要內容。

        保證魯濱孫晚年生活無憂的財富來自巴西種植園。巴西種植園的生活是依戀土地的勤勉生活,也就是魯濱孫的父親克魯索力薦的中間階層生活方式。魯濱孫刻意逃離父親所推薦的生活方式,希望通過出海攫取特別的財富。結果,財富的獲得最終還是來自克魯索推薦的生活方式。在魯濱孫的種種自我理解中,有兩個自我理解值得特別注意。一個是水手身份的自我表達和反??;另一個是殖民地領主身份。一個身份屬于海洋,另一個身份屬于陸地。

        在英美帝國的崛起過程中,水手則是一個非常顯眼的行業(yè)身份。從笛福到麥爾維爾再到康拉德,水手都扮演著非常突出的角色。當然,魯濱孫人生的最終目標并不只是成為水手,而是要同時成為成功的商人。落難荒島之前和之后,魯濱孫都沒有對自己的水手身份表示懊悔。只有在荒島上,魯濱孫表示了對水手身份的懺悔和否定。當然,小說中一直有兩個視角。一個是故事敘述的視角,一個是道德反省的視角。兩個視角互相交叉在一起,時有混淆。在荒島的第二年和第五年,魯濱孫分別懺悔了自己水手人生的罪惡。

        在島上第二年得了瘧疾之后,魯濱孫對自己的水手生涯進行了第一次反思。這個反思基本上是一個否定反思,也就是對水手的全盤否定。首先,魯濱孫自稱八年的水手生活是一種“罪惡生活”。這種生活的罪惡并不是限于他個人,而是包括魯濱孫在內的所有水手。換句話說,水手本身就等于罪惡。其次,水手生活的罪惡在于冥頑不靈的心,在于“沒有善惡觀念”,在于“不知道向善,不知道去惡”。最后,水手之所以沒有善惡觀念,是因為他們“不信上帝”[1]。在這里,道德視角蓋過了敘事視角,懺悔蓋過了本性。這是陸地魯濱孫對海上魯濱孫的反思。海上遇險的時候,魯濱孫懊悔沒有聽克魯索的勸告;島上幸存的時候,他懺悔海上生活的“罪大惡極”。島上魯濱孫會懺悔海上魯濱孫的罪惡。但是,海上魯濱孫也會毫不猶豫地嫌棄陸地魯濱孫的平庸生活。陸地魯濱孫是父親克魯索的影子?;膷u上的魯濱孫與浪游中的魯濱孫共同構成了魯濱孫-克魯索這個矛盾體。海上魯濱孫時刻面對死亡,游走他鄉(xiāng)醉心交易以求獲利。陸地魯濱孫可以說代表了英國清教精神。這種精神鼓勵人們勤勉地參與和耕耘此世此地的事業(yè),并視此為一種獲救[7]。

        島上第五年,魯濱孫直接將過“海上生活”的人等同于“最不敬畏上帝”的人。他懺悔地表示,雖然年少時因為父親的影響曾經(jīng)擁有宗教觀念,但因為很早便從事海上生活,早早跟“水手們”交游,他那本來就不是太強的宗教觀念也就從腦子里完全消失了。魯濱孫提到,跟水手們的交游消除了他的宗教觀念。其一,水手們嘲笑他的宗教觀念。其二,海上遭遇的各種危險讓人“視死如歸”。其三,經(jīng)年往來無好人,耳中無良言[1]。在這三個原因中,第一個原因是壞人的影響,第三個原因是缺乏好人的影響,而第二個原因是一個客觀陳述。這個陳述暗示了這樣一個觀點:怕死的人才受宗教觀念影響,不怕死的人則不受宗教觀念影響。這倒符合魯濱孫所說死亡恐懼與宗教信念之間的密切關系。這一個態(tài)度很接近伊壁鳩魯?shù)膽B(tài)度。伊壁鳩魯企圖通過哲學生活克服死亡恐懼和宗教信仰。但是魯濱孫是一個現(xiàn)代浪游者,并不相信哲學的心靈解救功能。

        魯濱孫是現(xiàn)代浪游者的第一個經(jīng)典形象。只有奧德賽這個古典形象可以與之相提并論。這個現(xiàn)代浪游者與古典浪游者也有很大的不同。在外浪游的魯濱孫雖然也想歸家,但他并不思念父母,也無妻兒牽掛。用他歸家之后的話來說,作為一個流浪成性的人,他沒有家庭,沒有親戚,沒有朋友,只剩有錢。當然,笛福在《魯濱孫飄流記》中最后提到,魯濱孫十分倉促地結了個婚,還生了三個孩子[1]。但是全書關于他的婚姻和家庭就只用了這一句的描述。這種態(tài)度基本上是海上浪游者魯濱孫的態(tài)度,與克魯索以及陸地魯濱孫重視家庭和土地的態(tài)度形成鮮明對照。

        除了懺悔水手生涯,魯濱孫還把自己比作領主和君王。魯濱孫在不同的時間四次把自己看作或者比作君主、領主、國王。登島第一年瘧疾發(fā)作之后,魯濱孫第一次明確自己是荒島的所有者身份:“這一切現(xiàn)在都是屬于我的,我是這地方的無可爭辯的君主,對這地方具有所有權,如果可以讓渡的話,我還可以把它傳給子孫,象一個英國的領主一樣?!盵1]在島上的時候,魯濱孫時而覺得自己是最可憐的人,時而覺得自己是最幸運的人。當他自憐的時候,他期待著早日離開荒島;當他自覺幸運的時候,就以安于島上生活為樂。第二次確認發(fā)生在魯濱孫在島上生活滿四年之后。那時候,魯濱孫表示滿意于島上生活,也再次確認自己是“這塊領地的領主”,可以隨自己心意在這片領地上“稱王稱帝”。魯濱孫還強調,他擁有這片土地的唯一“主權”,沒有人來跟他爭奪“主權或領導權”[1]。

        第三次確認是在魯濱孫在島上生活將近15年的時候。這一次身份確認跟前兩次有一個很大的差異。前兩次確認主要著眼于魯濱孫對島嶼土地的主權。第三次確認開始轉向對“臣民”的主權,雖然此時的“臣民”還只是擬人的動物。這個時候,魯濱孫還沒有發(fā)現(xiàn)沙灘上的腳印,還沒有直接感受到來自陌生人入侵的威脅。他把一狗二貓一鸚鵡看作他的“臣民”。他描述了他的用餐情形:坐在那里用餐,身邊環(huán)繞著他的四個動物“臣民”[1]。因此,他不僅是島嶼土地的君王,而且是島上生靈的國王。如果說前兩次確認強調了魯濱孫對島嶼及其地上所有物的所有權和領主權,第三次則確認了具體的統(tǒng)治權:他是四個具體臣民——雖然只是動物臣民——的“國王”。魯濱孫從三個方面強調了他的統(tǒng)治權。第一,他對臣民擁有“絕對生殺之權”。第二,魯濱孫具體說明了他的生殺權。殺的方面,魯濱孫強調自己可以“吊死”臣民,也可以對他們“開膛破腹”;生的方面,魯濱孫強調了他擁有給予和剝奪臣民自由的權力。第三,魯濱孫強調,他的四個臣民中間沒有叛逆者。當然,魯濱孫并沒有說明,叛逆者的存在與否是因為力量還是意愿的強弱。

        第四次確認是在魯濱孫搭救星期五的父親和西班牙人之后,這次才是魯濱孫政治統(tǒng)治身份的完整確認。搭救星期五之后,魯濱孫主要還只是從主仆身份而非從君臣身份來看待他和星期五之間的關系。救出星期五的父親和西班牙人之后,魯濱孫才完整地明確他的政治身份。在此之前,他把他與一狗二貓一鸚鵡之間的政治關系描述為君臣關系,但那個描述只是一種比擬。他和星期五、星期五的父親、西班牙人之間才開始構成了真正的政治關系。這個時候,魯濱孫首次明確了島上有了其他居民,并把這些居民看作他的“百姓”,他自己則“像一個國王”。首先,魯濱孫再次聲稱,全島都是他個人的財產(chǎn),所以他擁有全島的領土權。這是關于領土所有權的宣稱。其次,作為“全權統(tǒng)治者和立法者”,魯濱孫和百姓之間的關系是統(tǒng)治和服從、拯救與被救的關系。必要的情況下,百姓都會為他貢獻生命。這是統(tǒng)治權的宣稱。最后,魯濱孫特別強調了他的宗教寬容政策。他的三個臣民分屬三個不同的宗教,星期五是皈依的新教徒,星期五的父親是異教徒,西班牙人則是天主教徒。作為一個新教徒,魯濱孫表明自己奉行宗教寬容的路線[1]。在荒島上,從孤身一人到與他人發(fā)生關聯(lián),魯濱孫完整地確認了他在島上的政治身份。

        三、魯濱孫反對克魯索

        魯濱孫政治身份的確立基本上立足于他與來到荒島的陌生人之間的關系。除了荒島上確立的政治關系之外,還有兩種社會關系對魯濱孫的生活來說至關重要。一種是他與原生家庭的關系尤其是魯濱孫和父親的關系,另一種是他在航海生涯中與多位船主或船長產(chǎn)生的偶然聯(lián)系。

        魯濱孫的名字來自母姓,克魯索是父姓。魯濱孫兄弟姐妹共五人,他排行第三。在小說一開始,魯濱孫提到了他的兩個哥哥,到文本最后才說明他還有兩個妹妹。魯濱孫說,他的兩個哥哥,其中一個因為參軍戰(zhàn)斗,死在荷蘭,另一個哥哥不知所蹤。至于下一代,魯濱孫在文本最后提到,他的一個哥哥留有兩個兒子。從巴西獲得他的財富之后,他以不同的方式培養(yǎng)了這兩個侄子。對大侄子的培養(yǎng)方式看起來是按照父親克魯索給他自己的建議,去過中產(chǎn)階級的安穩(wěn)日子。對小侄子的培養(yǎng)則是按照他自己的生活方式,送去航海。當然,魯濱孫也簡略提到,他自己也匆匆結了婚,生了一女二兒。不過,他并沒有敘述怎么培養(yǎng)自己的三個孩子。所有這些家庭成員之中,最為重要的是他的父親。我們就用克魯索來稱呼他的父親。

        魯濱孫沒有提到他的父親叫什么名字,但是明確了他的父親是來自德國不來梅的移民。魯濱孫的母親是英國人,父親是德國外來移民。魯濱孫是大陸德國和海洋英國的綜合產(chǎn)物。魯濱孫說父姓本為克魯茲拿(Kreutznaer),來到英國之后簡化為克魯索(Crusoe)。根據(jù)研究,克魯茲拿最初來自中國南北朝時期西域的高車族。歷史上,高車人不斷西遷,來到東歐之后演變成克魯茲(Kreutz)。在匈牙利語中,克魯茲拿是“駕車人”的意思[17][18]。如此看來,魯濱孫的浪游雖然有違父親克魯索的意思,但未必有違克魯索血緣中流淌的游牧本性??唆斔鞯淖嫦仍陉懙厣下?,魯濱孫則喜好海上浪游。

        魯濱孫用“明智而莊重”形容克魯索??唆斔鲗︳敒I孫的期望是學習法律,依靠自己的努力和勤勉,過“安適而快樂”的日子。這種日子立足陸地勞作和勤勉,與魯濱孫一心向往的海上生活形成對照。克魯索警告魯濱孫,一心出海將使他成為“世界上最苦命的人”??唆斔餮壑械睦硐肷钍侵虚g階層的生活,既不用為貧窮勞苦所累,也無須為野心驕奢所煩??唆斔髡J為中間階層是“世界上最好的階層”,只有這個階層才是幸福的,過著眾人羨慕的生活[1]。中間階層以日常方式獲得幸福,下層和上層社會則追求非常手段。出海發(fā)財致富就是一種非常手段。

        魯濱孫和父親的關系是他人生中最為重要的社會關系。魯濱孫和克魯索形成了一種鮮明的對照:過陸地生活還是海洋生活?駐足中間階層還是極端階層?追求日常幸福還是非常事業(yè)?就魯濱孫自身而言,他的海上生活跟他的陸上生活也構成一種對照。他的陸上生活包括英國本土、摩洛哥、巴西和荒島生涯的日子。他的海上生活主要是7次航行。從第一到第五次航行,魯濱孫遇到的船主或船長,在一定意義上都折射出克魯索的影子。

        魯濱孫的第一次航行是逃離父親、逃離家鄉(xiāng)、逃離安逸生活、逃離中間階層的航行。這一次航行是遇險沉船的航行。這意味著,魯濱孫在行動上試圖逃離和擺脫父親,在結果上每一次逃離都能見到父親的某個影子。第一次出海時,船主并不知道魯濱孫的家庭階層。遇險歸來,得知魯濱孫的家庭情況之后,船主對魯濱孫關于其出海行為表示了憤怒[1]。換句話說,對魯濱孫出海行動的態(tài)度,這個船主和克魯索高度一致,勸說他應該回家而不應再出海,不然克魯索的預言最終會成為現(xiàn)實。

        在所有航行中,魯濱孫的第二次航行最為成功。這次航行使得魯濱孫完成了身份轉換,由此成了一個海員,又成了一個商人。這次成功得益于他所結識的船主。魯濱孫的航海生涯中遇到很多船主。只有這一位船主,魯濱孫不僅用“正直無私”來評價,還以“親密的朋友”來形容[1]。這位船主并沒有像第一位船主那樣,作為克魯索的影子來告誡魯濱孫的出海生涯。很可惜,這個船主很快就死了,船主的大副成了新的船主。魯濱孫隨船再赴幾內亞,也就是他生命中的第三次航行,也是他生命中“最不幸的航行”,成了摩爾人的奴隸。

        魯濱孫的第四次航行分為兩段,前一段是逃離主人之旅,后一段是幸運地遇到前往巴西的葡萄牙船只。這艘葡萄牙船只是販賣黑人的船只。這為魯濱孫后來同意從巴西去幾內亞的販奴之行埋下了伏筆。葡萄牙船長慷慨地表示不接受魯濱孫獻出的一切報恩之舉,以期未來萬一遇險也能獲救。這位葡萄牙船主是魯濱孫唯一再見的船長,也是魯濱孫晚年重獲巴西種植園財富的關鍵。

        在逃離克魯索八年整的紀念日,魯濱孫從巴西再度起航。他也明確把這次航行跟他逃離父親的第一次航行相提并論。這次航行也是一種逃離,是逃離父親所建議的陸地生活。魯濱孫在巴西的四年生涯,種植園生意蒸蒸日上。魯濱孫表示,只要在英國遵循父親克魯索的建議,他就可以獲得這種生活。既然如此,何苦千辛萬苦輾轉來到異國他鄉(xiāng)來過克魯索所建議的生活?離開巴西去往幾內亞的航行,其實是一次新的逃離。第一次航行是逃離父親,這一次航行是逃離父親建議的生活方式。第一次航行是沉船之旅,第五次航行是擱淺之旅。兩次逃離之旅的失敗暗示了,魯濱孫逃離父親及其建議的生活方式必然失敗。魯濱孫從巴西落難荒島,實際上也就是從中間階層墮入社會下層。

        《魯濱孫飄流記》描述了三對父子關系。第一對父子關系是魯濱孫和克魯索;第二對是星期五和他的父親;第三對是葡萄牙船長和他的兒子。第一種是新教世界的父子關系,第二種是異教世界的父子關系,第三種是天主教世界的父子關系。在新教世界的父子關系中,兒子極力逃離父親及其生活方式。在異教世界的父子關系中,兒子深愛父親,但是因得魯濱孫搭救而離開父親。在天主教世界的父子關系中,子承父業(yè),從事航海事業(yè)。魯濱孫對葡萄牙船長的金錢報答同時惠及船長的兒子。只有新教世界的父子具有姓名。異教世界和天主教世界的父子都沒有名字?!靶瞧谖濉钡拿质切陆掏紧敒I孫所賦予。魯濱孫并沒有說明也并不關心星期五原本叫什么名字。他給星期五的命名,類似于亞當對地上萬物的命名。魯濱孫和星期五的關系,并不是一個新教徒和一個異教徒之間的關系,而是一個新教殖民者和一個異教被殖民者之間的關系,是一個拯救者和被拯救者之間的關系。對于星期五來說,魯濱孫就是一個神圣的存在,甚至是比他父親更為權威的存在。

        魯濱孫在荒島上最為可愛的對話伙伴是一只鸚鵡,這只鸚鵡名叫波爾。魯濱孫一共做了三次命名。第一次是將他落難的荒島命名為“絕望島”,這是對島嶼的命名。第二次是將島上偶遇的一只鸚鵡命名為“波爾”。在星期五到來之前,波爾是魯濱孫可以直接進行簡單對話的存在。第三次是對星期五的命名。命名是一種權利,也是一種權力。這是父親的權力,也是一種政治權力。鸚鵡波爾曾經(jīng)呼喚沉睡中的魯濱孫,稱呼他為“羅賓·克魯索”,并兩次連問三個問題:你在什么地方呀?你在什么地方呀?你到什么地方去啦?[1]波爾對魯濱孫的稱呼,脫落了名字的尾音,而這個尾音的意思恰恰是“兒子”[19]。在一定意義上,這表明魯濱孫失去了作為兒子的身份,也表明克魯索失去魯濱孫這個兒子。

        與盧梭的觀點不同,魯濱孫完全不是“與世隔絕的人”,也談不上是“自然教育的典范”。他只是一個落難的社會人,他來自具體的家庭、具體的宗教和具體的社會階層,受過具體的教育,擁有具體的文明概念。魯濱孫落難荒島的時候,既不是一個剛出生的嬰兒,也不是在荒野中長大的野人。魯濱孫是來自新教世界中間階層的社會青年。魯濱孫既是萬千青年中的普通一員,又不僅僅是一個普通青年。他是一個逃離父親的出海漫游者。以魯濱孫為代表的海上弄潮兒構成了新世界征程的主力隊伍。海上生活跟陸地的第一個接觸區(qū)域是海灘。魯濱孫在荒島上的故事也圍繞海灘展開。海灘是他希望獲救的地方,是他拯救他人的地方,也是他自己最終獲救的地方。在荒無人煙的海灘,魯濱孫見證了殖民事業(yè)與歐洲文明的崛起[20]。

        四、浪花之子魯濱孫

        魯濱孫在1651年逃離他的父親,成為一名浪花之子。這一年英國哲學家霍布斯出版《利維坦》?;舨妓褂谩都s伯記》中的海中怪獸形象來刻畫他所構想的國家。利維坦是海中怪獸,有時候也被看作是一條大魚。17世紀中期,英格蘭實際上也的確正在成為一種海洋存在。

        關于英格蘭的海洋存在,施米特有一個非常獨特的論述:“正是從1588年到1688年這百年之間,英格蘭島遠離了歐洲大陸,從世代的陸地生活發(fā)展為海洋的存在。英格蘭不僅是超越海洋的世界帝國的首都,還成為產(chǎn)業(yè)革命的發(fā)祥地。甚至沒有經(jīng)過大陸國家的狹路,英格蘭沒有像大陸意義上以國家來組織國家軍隊、警察、司法和金融,而是首先是靠浪花之子們和海盜,然后是靠貿易公司的指導介入到新世界的陸地掠取,完成了廣大的海洋攻占?!盵21]施米特的這個論述,有兩點值得特別注意。第一,英格蘭在16世紀末到17世紀末完成了從以陸地生活為主的存在向以海洋生活為主的存在的轉換。第二,英格蘭跟歐洲大陸國家在發(fā)展方式上完全不同。英格蘭依靠浪花之子和海盜,再依靠貿易公司,介入新世界的陸地掠奪,完成了海洋占領。海上浪游者、探險者與海盜奠定了英格蘭海洋帝國的地位。按照竹田勇的說法,所謂“探險家”“航海家”“冒險商人”本來就都是英國用來稱呼海盜的詞語。如果與英國國家權力合作進行掠奪,就是探險家、航海家和冒險商人;若非如此,就是海盜[22]。英格蘭從陸地存在向海洋存在轉換的過程中,浪花之子起著重要作用。魯濱孫正是浪花之子形象的典型代表。

        關于陸地與海洋在現(xiàn)代世界中呈現(xiàn)的差異,黑格爾有一個經(jīng)典論述:“家庭生活的原則是以土地……為條件。同樣,對于工業(yè)來說,激勵它向外發(fā)展的自然因素是海。追求利潤要通過冒險,于是工業(yè)在追求利潤的同時也提高自身而超出于營利之上。它不再固定在泥塊上和有限范圍的市民生活上,也不再貪圖這種生活的享受和欲望,用以代替這些的是流動性、危險和毀滅等因素?!盵23]黑格爾在這里區(qū)分了兩種生活,一種是以土地為條件的家庭生活和市民生活,這種扎根土地的穩(wěn)定生活給人以享受。另一種生活則是伴隨著現(xiàn)代工業(yè)發(fā)展而追求利潤的海上冒險生活,這種生活伴隨著流動、危險和毀滅。克魯索和魯濱孫可以說分別代表了這兩種生活。魯濱孫逃離克魯索意味著現(xiàn)代水手和商人的海上生活對傳統(tǒng)家庭和市民生活的告別,也意味著世界歷史發(fā)展的一個新轉向。浪游者尤其是海上浪游者突入人類歷史舞臺的中央。

        黑格爾關于海上商業(yè)生活的流動性與陸上家庭生活的穩(wěn)定性之間的對照,馬克思以更為清晰的方式指出,這是資產(chǎn)階級興起帶來的革命性后果。資產(chǎn)階級不同于過去一切時代的地方就在于“永遠的不安定和變動”。在這種動蕩之中,一切固定僵化的關系、一切固化的等級、一切神圣的東西都徹底瓦解。即便是新形成的關系,可能還未來得及固定下來,就已經(jīng)又成為陳舊的了。這是個不斷變化的時代。就黑格爾所說立足土地的家庭生活而言,馬克思強調,“資產(chǎn)階級撕下了罩在家庭關系上的溫情脈脈的面紗,把這種關系變成了純粹的金錢關系”[6]。這就是說,資產(chǎn)階級把家庭關系也資產(chǎn)化了。資產(chǎn)階級迫使一切民族采用“資產(chǎn)階級的生產(chǎn)方式”。資產(chǎn)階級按照自己的面貌為自己創(chuàng)造出一個世界,一個資產(chǎn)者的世界,一個資產(chǎn)階級的“所謂文明”[6]。魯濱孫基本上體現(xiàn)了這個資產(chǎn)階級變化時代中的新興形象,喜歡遨游四海,完全以四海為家。

        作為水手和商人的魯濱孫明顯比種植者魯濱孫更為深入人心。事實上,荒島魯濱孫的故事實際上是一個水手落難在陸地的故事?;膷u生涯實際上也是一個陸地種植者和牧羊者的故事。魯濱孫與作為勞作對象的土地、與作為人類根基的大地之間具有十分密切的關系[24]。魯濱孫在巴西的種植生涯歷時四年,在荒島滯留27個多年頭。魯濱孫在荒島上的反思也是土地種植者對海上浪游者的反思。當然,魯濱孫隨時可能在行動上推翻這種反思。這種推翻不是通過語言,而是通過行動。魯濱孫從來就沒有甘心于滯留荒島,雖然偶爾滿意于耕種放牧的收成。巴西種植生涯最終留給了水手魯濱孫一直夢想?yún)s未能實現(xiàn)的經(jīng)濟收成。沒有這個經(jīng)濟收成,魯濱孫將面臨晚景凄涼的生活。荒島歸家的魯濱孫一貧如洗,除了政治殖民者的身份?;膷u耕牧生涯為魯濱孫帶來的商品收成基本上為零,但意外的命運賦予了魯濱孫政治的收成。這個政治收成不是歸功于種植者,而是歸功于浪游者。浪游者踏波逐浪,意外奠定了浪游者的歷史地位。通過武器和命名的方式,浪游者為歐洲為崛起的英格蘭占取殖民地、歸化異教者、灌輸文明論。魯濱孫一心追逐水手和商人身份。就其自身意圖和最終結果而言,魯濱孫的水手和商業(yè)生涯顯然是失敗的。如果沒有種植園財富,不知晚年魯濱孫是否還會揚帆遠航。魯濱孫一心想要逃離的土地種植事業(yè)出人意料地為他帶來晚年財富。沒有浪游者,也就沒有殖民。魯濱孫反對克魯索,是浪游者反對種植者,由此創(chuàng)造出一個流動的世界。流動的世界不是代替了安定的世界,而是打破了安定世界的邊緣。大地的失序造就了商業(yè)的可能性,商業(yè)則進一步擾亂大地。

        通過分析波德萊爾的詩歌,本雅明特別分析了波希米亞式的生活狀態(tài)并用“游手好閑”來概括這種生活。資本主義時代的無產(chǎn)者是過波希米亞式生活的人。本雅明用農(nóng)夫該隱來形容無產(chǎn)者的祖先,源于該隱的人“只擁有自己的勞動力,除此之外不擁有任何商品”[25]。從這個角度來看,落難荒島的魯濱孫也是該隱的后裔。在《創(chuàng)世紀》中,該隱本是種地的農(nóng)夫,他的弟弟亞伯則是牧羊人。與該隱的農(nóng)產(chǎn)品供物相比,亞伯獻上的頭羊和脂油更得耶和華的歡心。該隱因此不悅,在田間殺了兄弟亞伯。該隱從而被耶和華懲罰逐離土地:“你種地、地不再給你效力。你必流離飄蕩在地上。”該隱被罰流離飄蕩在地上,魯濱孫則主動漂流浪游在海上。魯濱孫的種地生涯,無論在巴西還是荒島,首先都是迫于生存。從本性上,他并不喜歡種地而是喜歡浪游。換句話說,被詛咒的生活才是他喜歡的生活。其實,魯濱孫的浪游生活還沒有開始的時候,他的父親已經(jīng)詛咒了這種生活帶來的不幸。在克魯索看來,留守家鄉(xiāng)、扎根大地才是幸福所在。魯濱孫則出海投機,試圖通過商品貿易追逐財富。

        本雅明的“游手好閑者”,或者說本雅明解釋的波德萊爾詩歌中的“游手好閑者”,基本上是指晃蕩在資本主義大城市街道上和商場里的現(xiàn)代主義個體典型形象。在解釋這個典型形象時,本雅明不僅區(qū)分了波德萊爾的“游手好閑者”和雨果的“人群”或“大眾”,而且區(qū)分了巴黎的藝術屬性和倫敦的金融屬性。在一定程度上,本雅明試圖比波德萊爾更好地理解他自己。本雅明不接受波德萊爾將“游手好閑者”和“人群中的人”相提并論的觀點。他不僅明確否認“人群中的人”為“游手好閑者”,而且指出倫敦有自己的“人群”中的人,巴黎則有它的“游手好閑者”[25]。本雅明認為,人群或者大眾對于雨果來說就是精神世界的生命。人群或者大眾雖然以“具體的實體的形象出現(xiàn)”,但在社會意義上也就是在他們孤立的自我利益上來看,依然是抽象的存在。通常,人群只是“一種數(shù)字的存在”,只是“由于私利的巧合而集中起來的個體”[25]。與雨果把自己融入人群的做法不同,波德萊爾則把自己從人群中分離出來,這個從人群分離出來的典型形象就是“游手好閑者”?!叭巳褐械娜恕痹试S自己被人群推撞裹挾,“游手好閑者”則要求一個“回身的余地”,他并不愿意放棄自己的閑暇、逍遙和觀看。游手好閑者抗議“專業(yè)的勞動分工”,抗議“勤勞苦干”[25]。在本雅明的描述中,“游手好閑者”可能是無產(chǎn)者、拾垃圾者,也可能是詩人、藝術家,他們都是波希米亞派。在發(fā)達資本主義時代,這些波希米亞派是被人群拋棄的人,也是游離于人群的人。本雅明對游手好閑者進行了類型化描述,但是從未用一個典型的個體形象來說明它。在一定意義上,魯濱孫也是這個游手好閑者的原型,是早期資本主義時代的多余人典型。恰恰是主流社會之外的這些多余人,塑造了英國海洋存在的典型品格。

        結 語

        傳統(tǒng)上,歐亞大陸西邊的羅馬帝國和東邊的中華帝國,都沒有形成一個統(tǒng)一陸地的帝國。忽必烈治下的草原帝國幾乎完成了歐亞大陸的統(tǒng)一大業(yè)。因為草原帝國在陸地上的擠壓,歐洲各民族得以成型,并轉向海上探尋出路。按照麥金德的看法,亞洲興起的騎馬民族穿過烏拉爾山和里海之間的空隙,占據(jù)了匈牙利,并由此向北、向西、向南出擊歐洲的各個定居民族。在反對草原游牧民族入侵的過程中,歐洲人才形成了一個個定居民族[26]。麥金德由此認為,“歐洲文明是反對亞洲人入侵的長期斗爭的結果”。在這個意義上,“歐洲和歐洲的歷史”可以被看作“隸屬于亞洲和亞洲的歷史”[26]。在1500—1900年,歐洲定居民族迎來了擴張期,也為現(xiàn)代世界市場和全球秩序的出現(xiàn)奠定了基礎。

        資產(chǎn)階級革命性的典型特征是不再束縛于土地。人文地理學家段義孚用戀地情節(jié)(topophilia)來定義“人與地之間的情感紐帶”[27],更為廣泛地定義“人類對物質環(huán)境的所有情感紐帶”,尤其是用來定義對某個地方——“家園和記憶儲藏之地”——的依戀情感[27]。資產(chǎn)階級則完全破除了戀地情節(jié)。魯濱孫是一個成功的種植者,但是一直不甘于在土地上種植耕耘,始終希望做一條自由遨游的魚。魯濱孫反對克魯索的過程就是主動擺脫土地種植者確立海上浪游者優(yōu)越地位的歷程。

        由于對土地的深度黏著,中國人時常被形容為“千年農(nóng)夫”[28]。中國人對土地和泥土的附著性,比起其他民族來說,都表現(xiàn)得更為強烈。希伯來人的創(chuàng)世神話表示了人從泥土而造,羅馬人也創(chuàng)造了大地母親的說法,但是中國人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與中國人對土地的強附著性相關,中國人對家庭的依戀也比其他民族更為強烈。中國人是地球上最重視耕耘土地的種植者。從陸地到海洋的轉變,從種植者到浪游者的轉換,歐洲人走在歷史前列。魯濱孫想要變成水中的魚??唆斔饕恢笔堑厣系娜?。魯濱孫-克魯索則是一個魚人。從隱喻角度來看,魯濱孫·克魯索的故事也可以看作是笛福的英國故事[29]。

        資產(chǎn)者是一條魚,哪里有利潤之水,就游往哪里。魯濱孫就是這樣的一條魚。歐洲列強是海中的利維坦,從海上游到中國沿海,把粘在土地上的中國人也變成水中的魚。面對跨海而來的歐洲商人和船炮,中國人也不得不成為一條魚出海漫游。當中國人成長為一條海中大魚,即刻面臨著來自西方的圍捕。與茫茫大海相比,人可以是一條魚,島嶼可以是一條魚,國家也可以是一條魚。如何既能安全出海,又能平安歸家,成了當下中國一個緊迫的時代課題。

        猜你喜歡
        魯濱孫荒島航行
        勇闖荒島
        拯救火星“魯濱孫”
        到慧骃國的航行
        荒島求生
        成功在于什么?
        荒島求生記(第二站)
        小舟在河上航行
        中學生英語(2017年6期)2017-07-31 21:28:55
        航行
        青年歌聲(2017年6期)2017-03-13 00:57:56
        叮叮猴荒島歷險記
        一次膽大包天的航行
        軍事歷史(1999年2期)1999-08-21 02:58:12
        国产精品久久人妻无码| 99人中文字幕亚洲区三| 东京热加勒比久久精品|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第按摩| 色www永久免费视频| 免费中文熟妇在线影片| 亚洲精品黑牛一区二区三区| 风流少妇又紧又爽又丰满|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韩国AV|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国产福利午夜波多野结衣| 专区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V|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1| 国产精品不卡免费版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观看视频在线| 99久久99久久久精品蜜桃| 欧美性高清另类videosex|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福利姬喷水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片在线网站| 久久久亚洲精品午夜福利| av资源在线播放网站| 国产女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在线免费视频| 亚洲色中文字幕无码av| 久久久午夜精品福利内容| 国产女人成人精品视频| 国产真实二区一区在线亚洲| 一区二区精品天堂亚洲av| 91久久精品国产综合另类专区| 18禁免费无码无遮挡不卡网站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牛牛| 亚洲网站一区在线播放 | 亚洲熟妇av日韩熟妇在线 | 国产av黄色一区二区| 蜜桃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青草免费| 福利在线国产| 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91精品久久久老熟女91精品| 国产精品av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