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寬寬
(中鐵建設集團基礎設施建設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
公路是地面交通運輸最基礎的工程形式,隨著我國的經濟快速發(fā)展與城鎮(zhèn)化建設效率的提升,公路工程的施工體量與施工范圍也在逐步擴大。瀝青混凝土材料是一種在公路工程中常用的材料種類,明確公路工程施工過程中的技術管理問題,將有助于完善公路工程質量管理,確保公路工程的行車體驗,對促進經濟發(fā)展、保障民生滿意度而言具有現實意義。
文中所引用的案例為重慶市某復線高速公路項目工程,該項目的工程形式由道路工程、隧道工程與橋梁工程構成,為省級高速公路工程,有政府方參與過程監(jiān)督與驗收工作,對質量要求極高。該公路工程整體以瀝青砼公路路面為主,為便于文章內容的展開,僅對公路部分的施工技術進行剖析。
(1)工程項目整體涉及挖方區(qū)與填方區(qū),主要是為了保障減少高速公路自身所存在的坡度變化,確保未來路面工程的施工標高差異性不大,對于挖方區(qū)域填方區(qū)需采取不同的處理方式。
(2)有相當一部分位置涉及路基加強,采用的加強方式以夯實和回填為主。選取的回填材料為重粉質黏土混合碎石土。
(3)需要進行路基排水措施的設置,主要是針對填方位置,采用排水溝的形式匯集填方位置內部的水,以此維持優(yōu)良的路基材料體積穩(wěn)定性。
(4)為了保障后續(xù)路面工程施工質量,對于路基等驗收要求為:承載力、路基材料、體積穩(wěn)定性、含水量及排水措施均應滿足要求。
(1)本工程項目為了保障施工進度,采用商品瀝青混凝土作為施工材料。考慮到瀝青混凝土材料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時間,同時連續(xù)施工更有助于質量控制,基于此對于材料進場需根據工程項目實際施工需求進行科學統籌。
(2)在路面工程施工過程中,使用攤鋪機完成路面的攤鋪工作,同時同步進行壓實工作。設定的壓實次數為3次,前兩次以達成壓實度為準,最后一次主要是為了修正平整度。
(3)由于瀝青混凝土材料特殊的施工需求,對環(huán)境要求較為嚴格,故該工程項目在路面施工階段,應避免雨天和低溫天氣下的施工作業(yè)工作。
(1)由于該案例工程路基同時具有挖方區(qū)域填方區(qū),也就是說排水溝無法連續(xù)設置?;诖藛栴}所采取的技術措施是排水溝分段設置,同時對于各段排水工程均以引入自然環(huán)境為主,避免大規(guī)模的雨水匯集、減少對市政雨水收集處理系統的依賴。
(2)對于排水需求而言,結合重慶市近年最大降水量,同時預留了充足的安全空間,按125 ml/h設計排水需求,在非極端天氣下,該排水需求能夠確保案例公路工程正常使用。
(1)由于附屬措施施工點位較為分散,同時應用的材料設備種類較多,經綜合考慮設置了單獨的施工組對附屬措施進行施工。
(2)對于標識牌、電子眼、顯示屏等工程,交管方對其有專項要求,項目開始之前通過與重慶市高速公路管理局的技術交流,明確細節(jié)性的技術要求,基于此需求制定了專項技術方案。
本案例中所出現的早期病害問題,以路面開裂為主,在未使用狀態(tài)下即發(fā)生開裂問題不僅僅影響工程項目的美觀程度,對于未來行車體驗和交通安全也難以保障。綜合分析路面開裂的成因較為復雜,材料自身問題、施工機械性能問題、人員操作問題、外部環(huán)境影響等問題都有可能造成路面出現開裂。
所應用的路面材料以瀝青混凝土為主,在技術體系方面,瀝青混凝土材料涉及的技術要點較為復雜。從材料自身的角度來看,這是一種由多種工程材料混合而成的混合物,自身質量會隨著組分材料質量的不穩(wěn)定而發(fā)生改變;瀝青混凝土需要在高溫下進行拌和施工攤鋪,過快的溫度變化不僅會使工程施工工作難以開展,還會造成質量影響;瀝青混凝土材料對于外部因素的侵擾較為敏感,如塵土、降水等問題都會使瀝青混凝土材料性能大打折扣。因瀝青混凝土自身技術體系復雜和應用錯誤導致的通病問題,也成了本案例中高發(fā)問題之一。
在該案例工程中出現了施工質量不穩(wěn)定的通病問題。經綜合分析,主要是因人員管理疏忽所致。高速公路工程自身施工面積較大,同時工程驗收較為困難,而管理團隊中有個別管理人員,不清楚自身的工作職責,沒有明確的管理目標,所有管理動作的輸出不成體系,質量控制意識不強,從而導致了各路段因管理人員不同造成了施工質量的不穩(wěn)定性。
針對早期病害的防治,案例管理方按照工程項目質量管理過程中慣用的“4M1E”體系進行優(yōu)化。
Man(人):對參與工程項目施工工作的所有勞務工人進行統一技術培訓和交底工作,通過技術講解、模擬動畫演示的形式,直觀正確的展現施工要點與技術要求,對于專業(yè)能力不足或理解能力差的工人不予錄用。
Machine(機器):在瀝青混凝土材料施工過程中應用的攤鋪機及壓路機展開“COM管理”,即:在機械設備應用之前進行調試、機械設備應用過程中密切觀測其應用效果、機械設備使用完成之后進行維護保養(yǎng)。
Material(材料):對所應用的瀝青混凝土材料進行專項管理,在后文中會簡要明確相關問題。
Method(方法):通過工程咨詢的形式獲取技術支持,明確了該工程項目在開展過程中所應用的正確技術方法手段,并按照該方法編制施工方案,展開現場管理。
Environments(環(huán)境):考慮到瀝青混凝土路面在施工過程中的環(huán)境影響問題,了解施工過程中環(huán)境需求,杜絕在低溫和降水天氣下施工瀝青混凝土。
關于瀝青混凝土材料的特性較為復雜,本案例工程采取的管理策略為全過程專項管理。
鑒于該案例工程采取的例行混凝土材料為商業(yè)預拌材料,對于前期生產與組分材料的質量把控無權參與,但可通過加強驗收的形式來避免不合規(guī)材料在本案例工程中的使用;與材料供應方確定該工程項目材料的高質量要求,同時避免溫度因素對質量造成的影響,與其達成共識,采取具有遮雨棚和保溫措施的專用運輸車運輸材料;防止超過可操作時間和溫度變化影響對瀝青混凝土材料性能造成的折損問題。案例工程在開展過程中根據實際進度進行材料的進場工作,減少材料候場。在施工完成之后做好現場維護,避免受到外界環(huán)境因素和人為因素對質量造成的侵擾。
(1)對于管理人員的專業(yè)能力方面,通過前期統一培訓,結合個人專業(yè)能力情況和從業(yè)相關經驗,科學組建現場管理團隊,考慮到高速公路工程施工面積大且管理困難的特點,適當增配管理人員數量。
(2)對于人員職責明確,在項目開展過程中,通過項目目標責任制的形式,明確了各個人員管理職責,并嚴格按照管理成果進行績效考核,以此實現對管理人員質量控制意識的有效約束,保障施工技術順利落地。
文章結合具體工程案例明確了瀝青混凝土材料在公路工程應用過程中技術管理和相關優(yōu)化對策,對質量通病問題進行精準管控,明確材料技術體系所帶來的特殊需求,從根本上減少瀝青混凝土材料應用技術的錯誤,為提高施工質量、促進行業(yè)發(fā)展提供更為完備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