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利敏
(南通市海門區(qū)人民醫(yī)院腫瘤科 江蘇 南通 226100)
腫瘤是一種高危疾病,對患者生命安全構成嚴重威脅,當前對腫瘤的治療主要以化療和放療手術為主,化療是常用方式,但化療需要很久時間,在化療應用過程中,患者需長期輸液,且承受穿刺造成的痛苦,會造成穿刺并發(fā)癥以及不良反應,期間受毒性藥物影響,患者治療依從性會大打折扣,進而導致患者預后和生存質量均相應降低[1]。相關研究表明,對患者進行護理流程的改進和優(yōu)化措施,能夠減少護理不足,提升化療效果和用藥安全性[2],護理流程優(yōu)化實施過程中,注重對流程內容的把握,每個醫(yī)護人員均可以掌握護理流程情況和特征,能夠在護理過程中進行針對性的干預,且護理流程優(yōu)化在護理干預時,更加注重和患者的溝通、交流,能夠更深度的疏導患者心理,讓患者以放松心態(tài)應對治療,對患者病情康復以及護理效果的提升具有促進作用[3],為進一步研究護理流程優(yōu)化管理對于腫瘤科患者化療中的應用價值,本文為惡性腫瘤患者在化療中開展護理流程管理,并對護理結果進行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采用惡性腫瘤患者作為實驗人員,病例選取時間為2019 年1 月—2020 年12 月,根據(jù)隨機信封法將其劃成兩組,各41 例。參照組內,男性例數(shù)與女性例數(shù)各為21 例和20 例;年齡最大和最小者,分別為82 歲和26 歲,平均年齡(51.39±2.59)歲;病程5 個月~3 年,平均(2.53±0.46)年;病種:肺癌、胃癌、乳腺癌、食管癌、卵巢癌、宮頸癌、直腸癌、胰腺癌、其他,例數(shù)分別為7 例、6 例、6 例、4 例、4 例、2 例、6 例、4 例、2 例;文 化水平:小學及以下、中學及中專、大專及以上,例數(shù)分別為15 例、18 例、8 例。觀察組中,男性例數(shù)與女性例數(shù)各為22 例和19 例;年齡最大和最小者,分別為79 歲和31 歲,平均年齡(52.28±1.48)歲;病程4 個月~2 年,平均(1.42±0.35)年;病種:肺癌、胃癌、乳腺癌、食管癌、卵巢癌、宮頸癌、直腸癌、胰腺癌、其他,例數(shù)分別為7 例、5 例、7 例、5 例、3 例、2 例、7 例、3 例、2 例;文化水平:小學及以下、中學及中專、大專及以上,例數(shù)分別為17 例、17 例、7 例。相較后可見,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沒有顯著區(qū)別,符合比較條件(P>0.05)。納入標準:①經(jīng)病理組織學、細胞學檢查證實為惡性腫瘤患者;②腫瘤臨床分期Ⅱ~Ⅳ期;③預計生存期超過3 個月;④認知精神正常者;⑤積極對待治療者;⑥符合化療條件者;⑦對本研究知情,并簽訂同意意向書。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心肝腎功能障礙者;②化療期間進行其他綜合治療者;③化療禁忌者;④妊娠期、哺乳期女性;⑤意識、言語功能障礙者。
參照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包括護理不良反應,飲食護理、輸液護理以及健康教育等等。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前提下,為患者實施化療護理流程管理。在管理過程中,針對患者具體情況,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不斷優(yōu)化護理流程,為患者提供針對性干預,在干預過程中,護士長對護士進行培訓,告知護士護理流程有關內容,嚴格遵循護理內容開展護理措施;首先在化療前,選擇化療時間,在此過程中為患者開展健康宣教,并對化療中會產生的問題進行統(tǒng)計,做好應對措施;其次在入院化療時,向患者介紹工作人員,講解醫(yī)院情況,增加護患交流,在入院化療過程中,做好患者的檢查工作,并做好陪護工作,同時指導患者飲食;再次,在化療過程中,監(jiān)督、管理患者不良反應,為患者做好心理支持,同時強化患者生活護理,及時為患者解決不良反應問題;最后,在化療后為患者處理個人衛(wèi)生問題,全面檢查患者情況,確保檢查質量;上述護理內容細化后主要涵蓋如下幾方面:①組建管理團隊,隊員包括護士、護士長、護理人員,對患者身心狀況和護理方案做出評估,按照科室情況制作護理流程管理計劃,隊員間合理分工,各司其職。②入院前兩天,向患者講解住院條件和規(guī)定,幫助患者熟悉醫(yī)護人員,了解管理內容等,將化療有關事項包括檢查的必要性向患者講明,并對有需要的患者進行有關項目的檢查。③化療前,了解患者心理狀態(tài),對其進行心理護理,降低其不良情緒,提升患者化療依從性。為患者和家人講解健康知識,提升患者和家人的疾病認知,幫助其掌握化療知識,將化療毒副反應原因和解決方式告知家屬和患者,并對患者飲食習慣進行干預,向患者宣教正確的飲食習慣,指導患者進行健康飲食,加強患者機體免疫力。④化療過程中,對患者靜脈狀況做出評估,通過外周靜脈穿刺中心靜脈以及深靜脈方式置管,也可使用靜脈留置針,避免發(fā)生藥液外滲狀況,若產生外滲情況,嚴格根據(jù)藥物性質進行對癥處理,避免局部壞死,影響患者肢體功能。同時,每天對深靜脈置管者進行常規(guī)換藥,對外周靜脈穿刺中心靜脈置管者,每天進行穿刺部位觀察,評估及活動指導,降低置管后紅腫、疼痛以及血栓發(fā)生率,并在化療前后正確沖封管,避免出現(xiàn)靜脈血栓、堵塞情況。用藥方面:如果化療方案為聯(lián)合用藥,則按照藥物性質進行排序,為需避光藥物應用避光袋、避光輸液器;對刺激性強的藥物注意藥物濃度,且按醫(yī)囑執(zhí)行合理調整滴速,避免刺激靜脈。深度觀察:密切觀察穿刺點情況,防止出現(xiàn)出血、滲液、感染等情況,保障輸液順利,開始輸注時先抽吸回血,若患者有痛感,或出現(xiàn)穿刺點發(fā)紅、抽吸沒有回血情況,需再次穿刺。向患者講明出現(xiàn)異常情況要及時呼叫,并在用藥期間對其生命體征和用藥反應進行密切關注。⑤化療結束后,對患者個人衛(wèi)生方面進行指導,避免穿刺部位受到感染,強化對毒副反應的觀察和護理,將不良反應的有關注意事項告知患者,常見不良反應包括胃腸道不適、骨髓抑制等,護理人員應按照患者不良反應情況,對其飲食情況做出指導,對有需要的患者使用鎮(zhèn)吐劑,緩解其營養(yǎng)不良情況。對穿刺靜脈情況進行密切觀察,如果出現(xiàn)靜脈炎需要馬上采取處理措施,化療后對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骨髓象指標進行監(jiān)測,遇到異常情況應馬上進行對應處理措施。⑥出院護理,教導患者用藥的正確方式,并告知患者定期復查,將日常生活注意事項告知患者,讓患者了解自我管理的必要性,若患者留置導管,則告知患者靜脈留置導管自我管理相關內容,強化其自我管理力度。同時指導患者注重對營養(yǎng)的攝入,以此提升機體免疫能力。
研究并對比患者在并發(fā)癥、健康知識掌握度以及臨床指標方面的情況。并發(fā)癥包括惡心嘔吐、穿刺點滲血、感染、靜脈炎、其他五方面。健康知識知曉達標率包括達標、基本達標兩方面,通過自制健康知識調查問卷進行評估,共計十個問題,每題分值為0 ~10 分,總分少于50 分代表沒有達標,分數(shù)低于79 分且高于50 分表示基本達標,總分大于80 分表示達標,健康知識知曉達標率為基本達標與達標率之和。臨床指標包括護理滿意度評分、生存質量評分、住院天數(shù)三方面,護理滿意度評分通過自制調查問卷進行評定,內容包括五個維度,總分值100 分,各項分數(shù)均為0 ~20 分,分值和滿意度呈正比;生存質量評分通過卡氏評分量表進行評定,分值為0 ~100 分,分值和健康狀況呈正比,分值越高,代表患者承受副作用的能力越高,患者治療越徹底,若分值少于60 分,表示沒有得到有效的對抗治療。
使用SPSS 19.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采用(± s)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頻數(shù)(n)和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后,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生存質量評分高于參照組,住院天數(shù)少于參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價值(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的比較( ± s)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的比較( ± s)
組別 例數(shù) 護理滿意度/分 生存質量/分 住院天數(shù)/d觀察組 41 93.81±2.22 88.61±3.92 8.41±1.20參照組 41 72.59±3.09 73.49±3.79 13.11±1.78 t 35.7112 17.7558 14.0189 P 0.0000 0.0000 0.0000
護理后,觀察組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低于參照組,組間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的比較[n(%)]
護理后,健康知識掌握度方面,觀察組健康知識知曉達標率高于參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價值(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健康知識掌握度的比較[n(%)]
腫瘤是臨床常見的一類疾病,包括良性和惡性兩種,其中良性腫瘤需要進行藥物治療和日常調理,可以產生良好效果,而惡性腫瘤則需要進行手術治療或者放化療治療,才能緩解病情?;熓侵委煇盒阅[瘤最常見的手段,通過化學藥物對癌細胞擴散進行控制,可以達到治療惡性腫瘤的目的,但是化療藥物具有毒副反應,長期使用會產生諸多并發(fā)癥,會降低患者化療配合度,影響治療效果[4],所以,在化療后為患者進行護理是至關重要的一步。化療通過護理干預可以降低化療帶來的損害,可以減輕患者疼痛感,強化化療效果,提升患者滿意度,在化療護理中,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化療護理的流程沒有問題[5]。
常規(guī)護理雖然可以改善患者不適癥狀,但缺乏對患者心理變化的重視程度,護理全面性和階段性欠缺,必須進行改進,逐步完善[6]。護理流程是最近幾年興起的科學管理理念,利用標準化流程管理,確定護理目標,在有限時間內,讓護理過程更加具有預見性、規(guī)劃性、連貫性,可以避免盲目、避免重復的護理工作,對于護理質量的持續(xù)改進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7-8]。將護理流程應用于化療護理當中,能夠更好的完善化療期間的護理效果,根據(jù)化療護理流程開展工作后,護理人員能夠對自己的護理工作有清醒的認知,可以了解自己在患者化療期間應該進行的護理措施,這樣可以減少護理工作的重復性,提升護理工作效率,從而確?;颊咴诨熎陂g可以接受良好的護理服務[9-10]?;熥o理流程的開展,能夠強化對導管的維護,在置管時可以避免反復穿刺,護理人員能夠嚴格無菌操作、遵醫(yī)囑用藥,從而可以避免出現(xiàn)感染、滲血、靜脈炎等并發(fā)癥的產生[11-12];在化療護理流程干預下,護理人員對患者的個人衛(wèi)生、飲食情況進行了有效管理和指導,能夠進一步消除感染危險因素,提升護理滿意度;通過合理的護理流程管理,為化療患者開展有計劃、有組織的護理活動,可以保障護理質量,降低毒副反應,從而能夠改善患者生存質量,減少住院時間[13]。
化療護理流程的開展,對于腫瘤科患者化療效果的促進作用已經(jīng)得到諸多研究證實,在趙錦會[14]的研究中,腫瘤科患者應用化療護理流程進行干預后,護理滿意度為(93.7±2.7)分,健康知識知曉達標率為96.3%,分別為高于常規(guī)護理組的(73.6±3.1)分和78.8%;本文中,觀察組健康知識達標率為90.24%,高于參照組的70.73%,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3.81±2.22)分,高于參照組的(72.59±3.09)分;和趙錦會的研究結果一致,表明腫瘤科患者在化療期間實施護理流程,可以改善護理質量,提升患者健康知曉率,具有積極的臨床價值。
綜上所述,常規(guī)護理配合化療護理流程可以提升腫瘤科患者化療護理滿意度,提高患者健康知識知曉度,具有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