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
很多腫瘤患者手術后都有這樣的擔心:能否正常飲食?采取哪些措施有益術后恢復?
“改善腸道菌群可能是增強人體免疫力、助力免疫治療的有效途徑,但仍需要進一步探索。”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蔡修宇副主任醫(yī)師介紹說,飲食干預、補充益生菌等多種方法改變腸道微生物,能為患者提供更加健康的菌群結構,幫助改善癌癥的治療預后。
腸道菌群,顧名思義就是寄居在腸道內的微生物。菌群平衡在一定程度上決定機體的健康狀況。正常情況,腸道內數量龐大的不同菌群,共同維持著腸道內微生態(tài)平衡,提供人體所需營養(yǎng),參與消化、分解代謝藥物和毒物,以及免疫調節(jié)等功能。
有研究團隊發(fā)現(xiàn),當小鼠腸道雙歧桿菌種類明顯增加時,對免疫治療有良好反應,表現(xiàn)為該類小鼠的腫瘤生長明顯變慢,以及抗腫瘤藥物效果得到加強??诜嗳鯏M桿菌或伯克霍爾德菌,可通過觸發(fā)細胞免疫反應,來增強免疫治療的效果。也有研究報道,腸道菌群豐富的患者,對免疫治療有良好反應。而抗生素的使用可能通過破壞腸道菌群,從而削弱抗腫瘤免疫力。
那如何改善腸道菌群?首先是多吃高纖維的食物,提高患者腸道微生物的多樣性,不妨多補充高纖維食物,如豆類、芹菜、香菇、海帶等。其次補充益生菌,比如酵母菌、乳桿菌等有益健康的活性微生物。另外,糞便移植有可能恢復患者腸道微生物的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