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隨著互聯(lián)網的高速發(fā)展和智能電子設備的快速更新,使得教育教學網絡平臺發(fā)生了巨大變化。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有著科學豐富的內涵,但伴隨著網絡技術的發(fā)展,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響。在面對資源獲取方式增加、學生參與性提高的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教育工作者高要求、教育內容不完善和傳統(tǒng)教育模式不相適應的挑戰(zhàn),因此,在高校教育中一定要重視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通過恰當的方式,將網絡信息資源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結合,優(yōu)化新時代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路徑,進而促進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fā)展。
【關鍵詞】? ? 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 ? 互聯(lián)網? ? 優(yōu)化路徑
引言:
人類正處在信息化時代,互聯(lián)網正在高速發(fā)展,網絡也正在時刻貼合著人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同時也潛移默化地對教育領域產生一定的影響。高校是鞏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主要陣地,學校要在抓住主流意識形態(tài)領域教育的同時做到與時俱進[1]。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種創(chuàng)新型的教育方式[2]。高校學生對網絡信息的熱衷程度高,甚至過分依賴于網絡工具的使用,他們的生活與學習和網絡聯(lián)系頗深,在大環(huán)境的影響下,他們面臨著堅守正確價值觀的困難性、養(yǎng)成良好道德品質的艱難性、培養(yǎng)生存實踐能力的弱化性等挑戰(zhàn)。因此,在長期的教育事業(yè)中,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勢不可擋。
一、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內涵
互聯(lián)網高速發(fā)展,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深度和廣度有所提升,手段多樣化程度提高,這些構成要素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不斷豐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網絡政治教育、網絡思想教育、網絡道德教育等[3]。網絡政治教育是側重政治性概念和理論方面的教育,運用網絡渠道與政治教育相結合引導學生形成一定的政治觀念和理想信念;網絡思想教育是側重思想意識形態(tài)理論方面的教育,通過網絡平臺和思想理論教育的結合促進學生在人生和價值方面形成正確的觀念;網絡德育教育是側重道德素質方面的教育,借助網絡載體和德育教育促進學生身心道德素質的培養(yǎng)與提高。運用互聯(lián)網信息技術,通過網絡平臺和教育的結合,引導高校學生在不忽略課程學習的同時形成科學的思想意識觀念,堅守正確的政治立場,規(guī)范上網行為,做到遵紀守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教育個性化、資源共享化、主體多樣化等特征,學生作為網絡使用的廣泛群體之一,要幫助學生辨別并抵御網絡上的不良信息,促進現代網絡信息社會健康發(fā)展,所以做好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十分緊迫且至關重要。
二、新時代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發(fā)展的正面作用
當今時代,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fā)展正在從次要轉變?yōu)橹饕瑥呐浣巧仙秊橹髁?,扮演著不可估量的角色,有著更大的發(fā)展空間。
(一)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拓寬了資源獲取方式的渠道
互聯(lián)網時代,時事熱點更新速度快,高校學生可以及時高效的獲取學習資源。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不能一貫的遵循傳統(tǒng)的課程資源,要在原有的基礎上及時增添新的內容,做到與時俱進,體現創(chuàng)新精神。新時代學習強國等app的廣泛使用,使得高校學生能夠通過互聯(lián)網快速高效地獲取學習資料,同樣這些學習軟件的出現和使用也為教育的推廣實施拓寬了渠道。
(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激發(fā)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新時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把握學生的發(fā)展特點,致力于拓寬學生的眼界,讓學生獲取最前沿的知識內容,獲得更多的學習方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強調師生間的良性互動,在教育過程中,學生在接受知識的同時可以充分調動自己的積極性,提出觀點和見解,提高自己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體驗感。
三、新時代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負面影響
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在產生積極影響的同時,也正面臨著一些負面、不可控的因素。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缺乏與教師團隊的高標準要求
現今對高等教育的師資水平要求較高,大學普遍招收專業(yè)對口的博士高材生,雙一流高等院校畢業(yè)的研究生只占招收人才的小份額比例,所以導致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師缺乏。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教育工作者掌握過硬的專業(yè)知識,還要求他們提高對網絡技術的熟識程度。雖然大部分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已經意識到了網絡教育平臺的重要意義,但仍有少部分人對其缺乏深度認識。這些都使得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難以更好地推行。
(二)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所處環(huán)境不完善
在長期的網絡環(huán)境中,高校學生對網絡的依賴程度較高,他們對網絡文化資源獲取都有自己的選擇,但普遍具有盲目、雜亂無章等特征?;ヂ?lián)網環(huán)境復雜多樣,充斥著各種自由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過度關注西方思想等不良風氣[4],存在的多元價值觀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間存在一定的矛盾和沖突,這些都不利于大學生良好價值觀的形成。
(三)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重理論輕實踐
新時代互聯(lián)網在校園普遍使用,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課教師仍是通過網絡以理論知識的傳授為主,對實踐的重視較低。另外,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研究層次的深度不夠高,缺乏創(chuàng)新性,這都是教育方面的缺陷,而有些雙一流、優(yōu)秀的高校也研究出了一些高質量、出色的思想政治實踐成果,這在一定程度上迫使新時代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不斷創(chuàng)新發(fā)展。
三、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優(yōu)化路徑
(一)全方位完善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體制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需要有良好的制度體系。首先,完善協(xié)調有序的全方位、多層次的網絡教育體系。作為領導者,要始終堅持黨的領導,通過同事了解網絡教育工作的現實情況,成立工作小組深入學生群體及時跟進,切實了解學生需要,進而完善管理層面的建設,使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服務于學生[5]。其次,管理部門要完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制度。管理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包括目標管理、計劃管理、規(guī)范管理、信息管理等[6]。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有著既定的目標,在目標實現的過程中必然會涉及多方面的影響因素。所以,在目標管理中,要遵循階梯式管理原則,層層遞進。管理工作者要完善教育工作制度,讓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做到依法執(zhí)教。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yè)技能,要做到透過現象看本質,及時、準確地為教育工作者和學生提供真實可靠的信息資源。
(二)改善高校學生上網的網絡環(huán)境,堅持正確價值觀的指引
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是復雜多樣,變化莫測的,但也是信息資源量最大的地方。在高等教育的校園中,學生們可以去學校的圖書館、學院自備的資料室查閱資料,但大部分學生可能會因為這種線下查閱的繁瑣性而選擇在網絡上查閱相關資料。21世紀的高等學校均在校園歸屬地范圍內全方位的覆蓋網絡,以方便學生查找學習資源。但是在網上往往查閱資料會彈出許多不良信息的窗口,而高校學生明辨信息真?zhèn)蔚哪芰^低,有時可能抵制不住誘惑而身陷其中。所以,要對網絡輿情進行實時跟進,追隨網絡時事熱點,挑選適合學生正確價值觀的文章、視頻等資源進行推送,改善高校學生上網的網絡環(huán)境,正風肅紀,讓學生能夠在安全、舒適的網絡環(huán)境中查找自己需要的資料,在良好的網絡氛圍中學習,不斷充實自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引導學生堅守正確價值觀的主要教育渠道。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引導學生樹立、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崇尚科學精神,不被網絡上的錯誤思潮所影響,能夠在任何情況下都做到信念堅定,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三)打造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
要提高領導者層面、管理者團隊、教師隊伍的職業(yè)素養(yǎng),教師要本著教書育人的宗旨,培養(yǎng)團隊合作,在提高學校團隊業(yè)務能力的同時也要提高個人專業(yè)能力,能夠靈活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方法論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從思想和能力上影響學生[7]。大學課堂主要還是采取線下授課的方式,教師通過展示課件傳授知識,課件中穿插著視頻使課堂的講授更加生動、有趣,教師將課外網絡的使用和課堂知識有機結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課堂的實際效果。
此外,由于這兩年外部大環(huán)境的影響,教師要求通過釘釘、騰訊會議等網絡軟件進行線上授課,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樹立終身學習理念,積極參加工作技能培訓,熟練使用網絡軟件。教師也要激發(fā)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的主動性和首創(chuàng)精神,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努力促使每一個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能夠發(fā)揮自己擅長的一面,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四)創(chuàng)新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雖然是面對面的傳授方式,但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這些為他們設定好的內容,這樣的教學活動導致學生參與性程度較低,可能會導致學生不認真聽課,不利于他們鞏固學習知識與理論基礎。在新時代的社會中,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中的應用已經成為一種趨勢,要借助互聯(lián)網平臺,通過相關網站將相關資訊以合理恰當的方式推送給高校學生,通過學生感興趣的個性化知識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積極主動瀏覽網上信息,引導他們發(fā)表健康言論。另外,也要注重線上線下教育方式的協(xié)調配合,教育者要及時關注網上熱點資訊,對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進行更新和補充,創(chuàng)新教育觀念。此外,教育者也可以錄制精品視頻和網課以鼓勵的方式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鮮活性,使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更加靈活化,增加課堂與線下實踐活動的趣味性和創(chuàng)新性。
四、結束語
當今時代,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各種信息良莠不齊,要更加注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優(yōu)化。通過完善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體制,改善學生上網的網絡環(huán)境,建設高素質隊伍引領正確價值觀,用多樣化的教育方式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優(yōu)秀人才,做到因材施教,不斷完善高校育人體系,在創(chuàng)新中努力使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最大化。
作者單位:梁琳靜? ? 山西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參? 考? 文? 獻
[1]張艷國,凌日飛.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創(chuàng)新[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9,39(06):131-136.
[2]蘇志豪. 高校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與研究[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12):76-77.
[3]李偉東.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評價[J].云夢學刊,2010,31(01):132-134.
[4]閆雪琴,劉永栓. 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優(yōu)化探析[J].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20(12):90-95.
[5]左殿生.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104.
[6]陳萬柏.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7]于磊.新時代高校研究生網絡思想政治工作的現狀、問題與對策研究[J].科教文匯(中旬刊),2021(01):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