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國烽
摘要:房屋建筑工程項目施工建設中的后澆帶施工技術應用非常重要,關系著整個工程項目建設質量。房建工程施工中的后澆帶,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結構發(fā)生變形的可能性,因此在房屋建筑工程項目建設中應用非常的廣泛。通過闡述后澆帶施工技術應用的意義,明確后澆帶施工技術在房屋施工中的作用,分析房建工程中后澆帶施工技術的應用,提出后澆帶施工技術應用的注意事項,確保施工順利開展。
關鍵詞:后澆帶;建筑工程;應用
引言
現階段,隨著社會對房屋建設需求的加大,高層房屋建筑逐漸成為時下主流。在追求建筑質量和樓層數量的同時,高層建筑的裂縫問題已然成為困擾建筑性能及壽命的主要因素,為了應對這一局面,人們不得不采用后澆帶技術解決高層主體和裙房之間的沉降。與此同時,后澆帶技術還能改善混凝土所產生的收縮裂縫。
1房建工程中后澆帶施工技術的應用
1.1后澆帶設置
進行房建工程設計的時候,設計人員應明確后澆帶的位置,將后澆帶尺寸進行準確標注,為之后的施工提供有效支持。在方案制定中,應明確后澆帶的斷面形式、寬度及間隔等要求,還需對混凝土的澆筑時間、材料類型等進行標注,明確其中的原因,這些因素會對混凝土后澆帶施工產生較大的影響。在建筑基礎底板的后澆帶施工中,需要預先設置集水坑,避免后澆帶的使用效果減弱,防止積水等帶來影響,為工程后續(xù)施工提供有利的條件。
1.2模板施工
后澆帶施工中的模板需要按照項目技術指標要求進行,以某大型房建工程為例,該工程從基礎底板開始,主樓、裙房都設置了后澆帶。該工程的后澆帶模板施工主要考慮下列兩個方面:一方面,在墻板與基礎底板的后澆帶上,該部分的后澆帶需要在外墻、地下室頂板、基礎底板等關鍵位置完善膨脹止水條,且需注重彼此結合的緊密程度,確保止水條能充分發(fā)揮作用。另一方面,在后澆帶閘槎上,基礎墊層的后澆帶兩側有必要附加細石混凝土條,在安置妥當后,用砂漿填滿鋼筋之間的縫隙,減少漏漿。因工程需求不同,部分工程有必要進行適當加固時,可以添加多層模板或鋼筋,固定閘槎。
1.3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
后澆帶施工過程中的混凝土選材過程中,由于工程項目建設時難免會受到各種自然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比如砂石等材料的含水率隨著空氣溫濕度的變化而變化,因此混凝土以普通水泥或者膨脹水泥為宜,添加適量的外加劑,即成為無收縮混凝土。通過這一操作,可以有效保障混凝土結構的強度,而且與之前澆筑的混凝土也可以保持相同水平。預留后澆帶混凝土澆筑以及振搗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要嚴格按照施工規(guī)范和質量要求澆筑混凝土,混凝土的分層厚度也要適當,避免尺寸上出現偏差。第二,在振搗混凝土過程中,應當防止混凝土振搗時水泥砂漿流失與損耗,振搗器、模板之間的距離應當按照要求進行規(guī)范化控制,一般不小于50mm、不大于200mm。第三,留設后澆帶接口處采用的模板通常以垂直施工縫的鋼絲網模板為宜。需注意的是,混凝土分層厚度,振搗器、支模之間的距離應當嚴格控制。第四,合理控制垂直施工距離,保障混凝土密實性:分層澆筑、分層振搗,應當確保在下層混凝土初凝前澆筑上層混凝土,且上層混凝土振搗時震動棒應插入下層混凝土50mm。由于房建工程施工時所選用的后澆帶類型存在差異,因此后澆帶混凝土澆筑施工的時間也不盡相同,以沉降后澆帶為例,當房屋建筑結構基本完成沉降后,才可以進行后澆帶澆筑施工作業(yè)。在后澆帶混凝土澆筑之前,應當用清水對底板鋼筋進行有效沖洗,使其持續(xù)保持一定的潮濕性,大約一晝夜的時間,再將積聚水分除掉;在施工縫位置,鋪設適量的水泥砂漿,需注意水泥砂漿成分應當與混凝土砂漿成分保持相同的比例,這些在后澆帶混凝土澆筑之前均應完成。
1.4混凝土澆筑
(1)在后澆帶混凝土澆筑施工前,應檢查施工現場,對于施工縫隙可采用水泥漿進行涂抹處理,避免出現裂縫。在后澆帶施工中,根據施工要求選擇各類施工材料和機械設備,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及時進行振搗處理,提高混凝土結構密實度。(2)根據后澆帶施工規(guī)模確定混凝土結構靜止時間,一般需控制在1~2h之間,然后再對混凝土結構表面進行抹平處理。如果混凝土澆筑面比較大,則在抹平完成后,還應采用塑料薄膜覆蓋混凝土結構表面,及時對混凝土結構表面進行灑水養(yǎng)護。后澆帶澆筑施工完成3d后,即可拆除模板。
1.5混凝土養(yǎng)護及拆模施工
在新混凝土與舊混凝土之間連接位置容易產生裂縫,建筑結構的性能會受到影響,為了使后澆帶與房建主體混凝土結構之間有效地融合,施工單位應重視對混凝土的養(yǎng)護處理。在完成了后澆帶澆筑施工之后,應及時進行養(yǎng)護處理,避免后澆帶混凝土產生收縮的情況影響結合的效果。當溫度下降的時候,可使用草墊及薄膜來進行覆蓋處理,可避免混凝土溫度在天氣影響下受到影響。通過有效的養(yǎng)護,可避免混凝土內部水分凝結的情況產生,保證結構的性能。當在溫度比較高的情況下,可進行灑水處理,避免混凝土在較短時間之內產生水分流失的問題。
2后澆帶施工技術應用的注意事項
2.1合理選擇澆筑材料
在填筑后澆帶施工中,多使用混凝土材料,混凝土的質量會影響后澆帶施工效果,應對這部分混凝土進行合理配置,控制好其強度,保證強度高于后澆帶兩側混凝土結構的強度。為了避免混凝土干縮產生影響,需要在其中加入微膨松劑,使混凝土得到合理的配比,同時使材料的選擇達到要求。通過對材料的合理選擇,經過規(guī)范的現場試驗結果的分析,可確定最佳的比例,保證混凝土質量達到要求,可使后澆帶填筑之后使混凝土結構成為整體,能夠具備更好的性能。同時,需要對其進行防水性試驗,確定其性能情況,為建筑結構施工提供良好的保障,加強施工效果。
2.2強化封閉前的管理工作
拆卸模板過程中,為了減少模板支撐點動搖等情況,拆除時應在兩側設定臨時的防護體系,避免混凝土受到拆卸過程的負面影響。另外,后澆帶的配筋管理問題也值得重視,倘若梁板跨度過大,應將鋼筋斷開。反之,跨度過小,則不宜亂開鋼筋,應保證配筋能夠承受對應的內力。
2.3控制澆筑時間及溫度
后澆帶混凝土結構部分比較多,位置不同,需要對澆筑時間進行明確,根據設計的要求來對施工進行有效規(guī)范,在期限之內完成澆筑,保證施工的進度?;炷潦艿綔囟扔绊懙臅r候,會產生一定的變化,可對溫度情況進行了解及分析,選擇溫度比較穩(wěn)定的時間開展施工。通過對外部溫度條件的合理選擇,可使施工效果得到保障。同時,應對養(yǎng)護的時間進行明確,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使混凝土結構的性能得到保護。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中,在鋼筋混凝土結構結合部位,可應用后澆帶施工技術,提高混凝土結構承載能力。在實際施工中,應根據工程項目建設要求以及施工現場實際情況合理設置后澆帶,制定完善的后澆帶施工方案,加強各環(huán)節(jié)質量控制,充分發(fā)揮后澆帶的作用,提高工程項目建設質量和效益。
參考文獻:
[1]王雪松.后澆帶施工技術在房建施工中的應用論述[J].科技研究,2014(22):83-83.
[2]劉濤,孫智慧,姚錫偉.基于建筑工程后澆帶施工技術探析[J].鄂州大學學報,2019,26(1):110-112.
[3]劉芳偉.高層建筑地下室沉降后澆帶施工技術[J].居舍,202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