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里紫》是樋口一葉創(chuàng)作生涯中的倒數(shù)第二篇小說,與其最后一篇小說《自焚》一起被認為是表現(xiàn)女性欲望之作,兩篇小說均涉及女性反抗傳統(tǒng)道德的新嘗試?!独镒稀仿豆堑孛鑼懥似拮拥闹e言與背叛,而《自焚》則是隱晦地從側(cè)面講述了兩位妻子的越界行為,以“離家出走”和“掃地出門”的兩種結(jié)局之果暗含著兩位妻子有越界嫌疑之因。《里紫》中阿律的故事和《自焚》中美尾的故事比較相似,都是以妻子的踏出家門,即越出傳統(tǒng)道德界限來滿足自我的故事,尚不涉及人生的結(jié)局;而《自焚》中阿町的故事則更為復(fù)雜,因阿町有越界之嫌而最后受到懲罰,使其被迫接受人生悲劇的惡果。本文著重分析《里紫》這篇小說中女性的突圍,從主角下定決心時的助力之風到傳統(tǒng)夫妻角色形象的互換,再到下定決心后的覺醒之笑來解讀此作品。
關(guān)鍵詞:樋口一葉;里紫;反抗傳統(tǒng)道德
一、助力之風
“她本來改變行程打算轉(zhuǎn)身回家,不巧一陣寒風刮來,將夢一般漂浮不定的想法吹得無影無蹤?!盵1]阿律費盡心思將家里打點周全,然后借著去看望仲町的姐姐之名外出去見所愛之人吉岡先生。走出家門后,阿律卻并沒有覺得激動、期待或是雀躍,而是愁容滿面的在大街上踟躕又不安。在離開家去見吉岡的路上,阿律也經(jīng)歷了一段坎坷的心路旅程,她開始自責自己對丈夫撒了謊,甚至感到后悔,想要趁著別人還不知情的情況下洗凈污名收手回家,從此安守本分地和丈夫過日子。但就在她下定決心回家之時,“一陣寒風刮來”,將阿律的內(nèi)心檢討和悔過吹得煙消云散。
清醒過后,阿律仿佛換了一張面孔,這時的她是從家庭關(guān)系中抽離出來的一個女子,她不再在意那對自己百般好的丈夫。與此同時,阿律也不再在乎這樣做會耽誤吉岡先生的前程。剪斷與他人的各種關(guān)系后,阿律才得以依心而行,堅定地踏上不悔之路。筆者認為,讓阿律前后判若兩人的“一陣寒風”,是阿律越界的助力之風,清醒了阿律的頭腦。
在日本的和歌中,“風”有時與人的愛恨情愁相聯(lián)系?!豆沤窈透杓范碇?,僅戀歌就占了五卷,這其中更有大量以“風”描寫戀情的和歌?!鞍撞o路跡,舟楫向何方。幸有風送便,送船入夢鄉(xiāng)?!备枞嗽诖税萃小帮L”將自己引向那素未謀面但卻一直思慕的人身邊。[2]而在中國的古代詩歌中,“風”這一意象也有著豐富的含義。比如,不同的季節(jié)就有不同的風和不同的情緒。春風暖,夏風涼,秋風瑟而冬風冽。另外,“風”還與愛情相關(guān)?!帮L、花、雪、月這些意象在古代詩歌中出現(xiàn)時,往往暗示著愛情的主題,因為清風、明月、鮮花、皓雪正是談情說愛的絕好背景,正所謂‘風清月白偏宜夜’(歐陽修《采桑子》)。 所以,‘風月’‘風花雪月’也就成了形容愛情的常用詞語?!盵3]“風”和“月”一樣,會令人生發(fā)出對情人的懷念之情?!独镒稀愤@篇小說中的“一陣寒風”也讓阿律心中的愛情之花綻放開來,為了真愛,阿律再無所顧忌。愛情可以讓人沖昏頭腦,處于愛情中的女人也會失去理智,此刻的阿律變成了一個單純追求美好愛情的感性女人。除此之外,“風”還是實現(xiàn)人的理想的一種條件。“《莊子·逍遙游》中描述了一只有幾千里大的鵬鳥,它可以從南海飛到北海,憑借的是六月的大風?!盵3]就該小說中的女主人阿律來說,她衣食無憂,唯一的心愿就是和自己真正愛的吉岡先生在一起,這便是她的理想了。
簡單來說,推動身為一個妻子的阿律在婚姻關(guān)系中越界的這股助力之風,促使了她對心愛之人的向往,同時也幫助她實現(xiàn)了自己不愿被沒有愛情的婚姻束縛,而要沖破牢籠追尋真愛的欲念與理想。
二、妻子之欲
女主人公阿律是作家樋口一葉筆下為數(shù)不多的好命女性形象。第一,她的丈夫經(jīng)營著一家西洋雜貨店,所以她過著富足的生活,沒有吃過貧窮的苦頭;第二,丈夫?qū)Π⒙商蹛塾屑?,信任她也體貼她,所以她未曾感受過小說《十三夜》中妻子阿關(guān)所承受的家庭暴力,也沒有體會過小說《濁流》中妻子阿初因丈夫迷戀花街的女人而散盡家財?shù)穆淠?第三,《里紫》這篇小說中似乎未提到過阿律與丈夫之間有孩子,所以或許還未擔任母親角色的她還不懂得身為人母撫養(yǎng)孩子的艱辛。而就是如此一個人生贏家模樣的阿律,卻另有一番心思。
表面看來,阿律確實是作家筆下妻子命運的天花板,但阿律是否又真心覺得生活幸福呢?顯然,她不愛她的丈夫,他們的婚姻也并不是兩情相悅、自由戀愛的結(jié)果,阿律嫁過去也沒有心甘情愿。因此,當阿律走出家門彷徨一時后,還是選擇了忠實于自己的內(nèi)心?!熬退闶钱攼喝?,就算是做社會不容之事,我都不在乎。不滿意就把我拋棄吧,被他休掉就是我一直以來的愿望,把那樣的蠢貨當作丈夫來侍奉,哼,我的丈夫只有吉岡先生。為什么有情人無法相守?生命有限,只要活著就要見面。對,絕不分手!”這樣想后,阿律開始心平氣和起來。雖然這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但故事的結(jié)局已然十分清晰,阿律最終選擇了愛情而拋棄了和丈夫之間建立起來的親情。由此看來,阿律這樣一個女性是不被傳統(tǒng)道德束縛的,她懷有愛的勇氣,且能夠直面自己真實的內(nèi)心,是個敢于追求真正的幸福的人。
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講,阿律又是一個沒有責任感的人,就在她想要滿足自己欲望的同時,也展現(xiàn)了她心狠手辣的一面。故事的開頭說,阿律收到一封郵遞員送來的書信,這是她所愛之人吉岡先生寄來的,而阿律卻對丈夫說是仲町的姐姐有了煩心事,要請她過去談?wù)勑摹H鲋e時的阿律竟也不臉紅心跳,神色自然,好像這一切并沒有什么不妥??梢哉f,在阿律踏出家門之前是斬釘截鐵的、毫不猶豫的。但在她踏出家門后,她開始面帶憂愁,嘆息起來。也就是說,一旦踏出家門,她就已經(jīng)是置身于這個家庭之外的人了,這時候她才意識到她所要做的事將會帶來什么樣的后果,此去過后,就要與原來的生活告別,自己是否真的有這樣的膽量呢?意識到這一切,煩惱憂慮自然就撲面而來。
一個生活無憂、內(nèi)心卻十分空虛的妻子自然是心有欲念的,不同的人與自己的欲望相處的方式也是不同的,有的人會選擇抑制欲望,也有的人會選擇滿足欲望。與此同時,選擇也伴隨著相應(yīng)的責任與后果。就小說《里紫》而言,女主人公阿律就屬于會選擇滿足欲望的那一類人。
三、丈夫之賢
“丈夫名叫小松原東二郎,經(jīng)營著一家西洋雜貨店,家境殷實,資產(chǎn)頗豐,是打著燈籠都難找的好男人?!边@是文中對本該是小說男主人公的丈夫的描寫,區(qū)區(qū)幾十個字就滿足了苦命女人們對丈夫的美好幻想,不禁令人覺得如果這樣的丈夫出現(xiàn)在小說《十三夜》和《濁流》中,是不是就不會有婚姻悲劇了。此外,文中還用“大好人丈夫”“愛妻”“菩薩般慈悲善良的丈夫”“體貼”等字眼來美言夸贊丈夫小松原東二郎。小說《自焚》中的丈夫與四郎尚且也是寵妻狂魔,奈何社會地位低下,經(jīng)濟條件欠佳,與之相比,小松原東二郎應(yīng)該稱得上是頂配版的丈夫了。
但這樣的丈夫是否過于對妻子寵愛,竟然對伶俐聰明的妻子無條件地百分百信任,這破天荒的單純與善良恐怕是他唯一的“缺點”了吧。當妻子說收到姐姐的信要去看望的時候,蒙在鼓里的小松原東二郎還擔心地催促妻子早些動身,不要耽誤了時辰,甚至關(guān)懷備至地問妻子要不要叫車子,生怕妻子要走著去。被妻子欺騙時的小松原東二郎天真單純的模樣,好笑又可憐。
可即便是這樣的丈夫,故事依然未能逃脫一個婚姻的悲劇,畢竟單向的奔赴毫無意義,婚姻需要兩個人的共同經(jīng)營。反觀樋口一葉的悲劇小說,婚姻失敗總是源自某一方有更大的過錯,而在此篇小說中,犯下大錯的是女性而不再是男性了。作家在這里不再描寫女人的苦、女人的累,拒絕女人做被家庭操控的玩偶,而黑化過后的女性形象在某種程度上簡直讓女性讀者痛快了一回。自古只有“負心漢”一說,很少會有“負心女”的說法,此篇小說好像就填補了這種缺失。
另外,過于完美的丈夫形象的刻畫是否也是作家為推動女主人公越界的手段之一呢?如果沒有丈夫的寵愛與信任,恐怕也不能被妻子阿律玩弄于股掌之中,畢竟生活中稍有留意也會發(fā)現(xiàn)此事的非同尋常。由于丈夫的愛,阿律似乎在某一方面擁有一定的自由,至少她不曾受過丈夫的壓制。由此看來,小松原東二郎也實屬阿律越界的“助力之夫”。
四、覺醒之笑
“阿律扯下頭巾,往耳后壓了壓,疾走了五六步,心里面的悸動不知何時已經(jīng)停止。她心平氣和,面色冷峻,嘴角浮現(xiàn)出一絲冰冷的苦笑?!痹谛≌f僅有的結(jié)局里,阿律的臉上只浮現(xiàn)出一絲冰冷的苦笑。這是阿律下定決心不再回頭,要奔向所愛之人吉岡先生時候的笑,在放下一切心中顧慮后的這種苦笑包含著一種內(nèi)心不再彷徨、不再掙扎的輕松感,甚至是解脫感。
一方面,這“一絲冰冷的苦笑”也是阿律將自己客體化后的冷笑,阿律內(nèi)心明白自己身為他人之妻,卻要對丈夫做出不義之事是多么的不應(yīng)該,所以在離開家之后阿律才會有一段內(nèi)心糾結(jié)的過程。而這最后的苦笑,便是心知肚明的阿律對自己的背叛行為的一種嘲諷,這是處于人與人之間相聯(lián)系的社會環(huán)境中的一個個體的最后的良知,這是要求女性做“賢妻良母”的傳統(tǒng)道德深入骨髓后想要全身而退的巨大艱難。
另一方面,這“一絲冰冷的苦笑”更是阿律覺醒過后的冷笑。因家父長制下無法自由戀愛而嫁給自己不愛的,所謂的打著燈籠都難找的好男人的阿律意識到婚姻對一個女人的束縛,所以她才心有不甘,發(fā)出“為什么有情人無法相守”的感嘆。因婚姻制度帶給身為女性的阿律被動感與劣等感,促使她想要擺脫家庭的枷鎖和社會帶給她的“賢妻良母”的精神記憶,所以阿律厭惡他大好人的丈夫,才在內(nèi)心感嘆丈夫是蠢貨,自己竟把那樣的蠢貨當作丈夫來侍奉??v使客觀看來丈夫是多么的完美,但主觀來說不是自己真心挑選的丈夫哪怕他再好也會因厭惡而對這個男人加上一層灰暗的濾鏡。敢于突破制度的圍墻,用自己的意志決定自己的人生的阿律才有把握主動權(quán),選擇追求真愛的魄力。
相類似地,樋口一葉的另一篇小說《檐月》,也呈現(xiàn)了一個不滿意自己的婚事而心里另有他人的妻子的內(nèi)心寫照。但在這篇小說的結(jié)尾,妻子突然高聲大笑“老爺、我、我丈夫、我兒子,這些都是什么?。俊比缓笙露Q心把心中所愛之人寄來的信件一封一封地撕成碎片丟盡熊熊燃燒的炭火之中,燒成灰燼。這里的妻子的笑是意識到與他人牽扯不斷的自己是非獨立的主體的覺悟之笑,決定不再囿于夫妻關(guān)系、母子關(guān)系、愛慕關(guān)系后的妻子便開始著手斬斷情絲??墒沁@種自我的覺悟表面看來是一種解決的方法,但卻又帶有自我欺騙性,是不是燒光這些信件問題就解決了呢,從此妻子還是原來那個丈夫的好妻子,孩子的好母親,而她真的能在心里徹底放下自己的真正所愛之人嗎?筆者看來,這只是一種妥協(xié),以抑制自己的欲望而對目前為止的人生的一種消極妥協(xié)。與之相比,阿律的笑是真正的覺醒的笑,她沒有向自己既成的人生妥協(xié),她選擇滿足自己的欲望而最終越界。可以說,阿律這樣一個妻子形象是作家樋口一葉筆下描寫的最勇于自己決定人生的,一個可以撕掉性別標簽的人物。
五、結(jié)語
雖然《里紫》這篇小說是尚未完成的作品,但講述了一個想要反抗婚姻去突圍的覺醒女性的故事。女性不應(yīng)該是男人的“玩偶”,不應(yīng)該是一個“房中天使”,不應(yīng)該是“第二性”。女人首先應(yīng)該是一個人,一個獨立的不從屬于他人的人。這便是作家樋口一葉在她的晚年創(chuàng)作生涯里想要表達卻又害怕表達的東西。一葉通過這篇小說表達出女性想要反抗傳統(tǒng)道德的理想,但人生經(jīng)歷有限的一葉也終究未能找到一條出路,找到解決男女不平等及讓女性可以幸福的辦法。即便如此,在日本近代時期,樋口一葉在一定程度上為女性反對束縛、尋求自我解放發(fā)出了一道光。
作者簡介:鐘玲玉(1997—),女,湖南常德人,漢族,四川外國語大學(xué)日語系2020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日語語言文學(xué)。
參考文獻:
〔1〕樋口一葉.十三夜[M].楊栩茜譯.北京:現(xiàn)代出版社,2019.
〔2〕秦梨麗,裴國棟.唐詩與《古今和歌集》中的“風”意象之比較[J].寶雞文理學(xué)院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16,36(3):62-65.
〔3〕梁德林.古代詩歌中的“風”意象[J].社會科學(xué)輯刊,1996(2):128-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