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丙闖 張龍 安東海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遠程教學模式逐漸興起,但是遠程教學模式僅僅適用于自控力較強的學生。傳統(tǒng)教學模式和遠程教學模式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混合教學模式,利用現(xiàn)代軟件將數(shù)據(jù)實時統(tǒng)計,翻轉課堂,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升大學物理課程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大學物理;傳統(tǒng)教學;遠程教學;混合教學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was severely challenged during the epidemic,and it was replaced by the remote teaching model,but the remote teaching model is only suitable for students with strong self-control.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and distance teaching mode are organically combined to form a hybrid teaching mode,using modern software to collect real-time data,flip the classroom,take students as the main body,give full play to students' subjective initiative,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college physics courses.
Keywords:college physics;traditional teaching;distance teaching;blended teaching
1 概述
大學物理課程是我國普通高等學校物理學專業(yè)的必修課,同時作為高校一些理工科院系學生的通識必修課,在引導學生掌握物理知識與技能、了解解決物理問題的過程與方法和建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方面具有非常重要和深遠的作用。大學物理課程具有概念性強、公式推導煩瑣、內容抽象等特點,導致學生不容易掌握和理解其內容。大多數(shù)普通高等院校普遍采用單一且流程化的“預習、課堂、復習、考試”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板書與PPT相結合的方式在課堂上進行授課,由于大量的公式推導,學生容易產(chǎn)生疲勞,課堂成為了靜態(tài)課堂,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較少,學生產(chǎn)生了嚴重的依賴心理,導致學習效率低,教學成果沒有明顯的提升??茖W和有效的大學物理課程教學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和核心素養(yǎng),所以我們要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對我們的教學進行改革,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信息化時代的背景下,互聯(lián)網(wǎng)發(fā)展迅猛,各行各業(yè)都突飛猛進,教育也不例外,學習資源也充滿了整個網(wǎng)絡,并且還不斷更新。隨著技術的更新,出現(xiàn)了一種遠程教學的模式(線上教學模式),解決了師資分布不均的難題,同時也節(jié)省了學生奔波在路上的時間,但是線上教學模式比較適合自控力強的同學。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線下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管控學生,適合絕大多數(shù)同學。兼顧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的各自的優(yōu)點,結合現(xiàn)代化軟件,演變出一種教學模式——混合教學模式。在大學物理課程講授時,我們將采用混合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軟件對大學課堂進行翻轉,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升大學物理課程的教學質量[1]。
2 大學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大學物理是我校理工科專業(yè)的通識必修課之一,在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了以下幾個問題。
2.1 學生基礎差異較大
眾所周知,新疆地域遼闊,地區(qū)的發(fā)展和師資配置的不均衡,導致各個地區(qū)的教育水平參差不齊[2]。同學們絕大部分是新疆本地的同學,但是新疆的南疆和北疆差別也很大,更不用與其他地方的同學相比了,同一個班級的學生的物理基礎存在很大差異,授課時很難兼顧到每一個同學,離因材施教這個目標還很遠。由于同學們存在語言上的問題,聽課時語言上存在一定的轉換緩沖時間,所以每位同學的學習接受能力也不盡相同,教學過程中缺乏實時監(jiān)測的手段去了解每位同學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聽不懂知識點的同學可能就因此失去了學習物理的興趣,也就失去了學習的動力,這會影響老師的上課節(jié)奏和課程進度,所以傳統(tǒng)的大班授課還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我們教師探索新的上課模式,解決這一局限性。
2.2 學生學習資源匱乏
大學物理其實是一門相對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的一門課,因為它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的相對比較緊密,但是與其他院校相比,我校的學習資源相對匱乏,如相關的圖書資料、實驗設備等。科普實驗室中的實驗能夠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用問題啟發(fā)學生,讓學生自由探索,從課本上的基礎知識解決心中疑團,再去推導那些煩瑣的物理公式也不會感到枯燥乏味,以前課堂的模式都是正向思維教學模式,先講解理論知識,然后通過理論知識解決問題,最后解決實際問題,同學們可能在聽理論知識講解的部分,就已經(jīng)跟不上老師的教學思路了,也會產(chǎn)生厭學的心理。由于資源的匱乏、學生的基礎薄弱、課程課時少等原因,導致學生普遍認為大學物理比較難并且枯燥,產(chǎn)生厭學的心理。
2.3 教學模式和考核方式單一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應用在大學物理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我們以教材內容為主要內容展開教學,大學物理理論性強、概念較多,課堂陷入了一個類似靜態(tài)課堂,課堂氣氛不活躍,學生會感覺課程枯燥無味,很難達到學以致用的培養(yǎng)目標,對以后的工作或繼續(xù)深造產(chǎn)生不利的影響[3]。
大學物理的考核方式還是采用單一的傳統(tǒng)考試方式:平時成績、驗證實驗成績和期末試卷成績三部分組成本課程的總成績,其中平時成績占30%,驗證實驗成績占10%,期末試卷成績占60%。期末成績考查課本上的基礎知識,實驗成績考查學生的動手能力,但是平時成績主要是平時作業(yè),去檢驗自己平時是否掌握理論知識,這種考核方式與中學階段的考核方式基本一致,對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產(chǎn)生不利的影響。
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在大學物理課程中也對教學模式進行了探索和改革,多數(shù)采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這只是將板書的內容搬到了課件中,從老師的角度上來看,節(jié)省了教師在課堂上板書的時間,提高了課程的教學節(jié)奏;從學生的角度上來看,增加了學生聽課的負擔,課程內容可能是稍縱即逝,來不及理解又進入了新的內容。這樣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邁出了從無到有關鍵性的一步,擁抱了信息化時代,但是仍然需要我們繼續(xù)探索教學模式,用混合教學模式情境化教學、翻轉課堂,盡最大努力提高課堂效率[4]。
3 以學生能力培養(yǎng)為核心,創(chuàng)建大學物理混合教學模式
為了讓教師和學生擁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進行交流,我們采用混合教學模式,也讓教師有條件制定出適合學生學習的學習方式,進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混合教學模式在保證基礎知識和技能的教學基礎上,加大對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培養(yǎng),奠定學生終身學習和發(fā)展的基礎。在大學物理課程中,我們采用“引導式預習、互動式課堂、主題式討論、自主式復習、可視式答疑、課外式探究”這樣的方式進行混合式教學,以期達到課程的教學目標。
3.1 引導式預習
以往的教師要求學生在課下進行自主預習,然后教師在課堂上提出問題與學生進行討論,但是只有極少數(shù)的同學進行預習,可是他們也只是簡簡單單地進行預覽式的熟悉知識點,根本沒有進一步思考,所以在課堂上與學生討論也就成了老師的“獨角戲”,自主預習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因此,將自主預習改為引導式預習,并計入平時的考核中。引導式預習是借助“雨課堂”軟件將生活化的視頻發(fā)送到班里的每一位同學的手機上,結合課本上的物理知識嘗試解釋視頻中的現(xiàn)象,并用“雨課堂”軟件交作業(yè),計入平時的考核中。用引導式預習的方式促進學生進行預習,向自主預習進行過渡,形成預習的習慣,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3.2 互動式課堂
我校的教師在授課時也會有很好的互動,但是并不能有效地去統(tǒng)計學生的互動情況形成數(shù)據(jù)型報告,沒有形成數(shù)據(jù)型報告就不能進行報告分析,很難進行下一步系統(tǒng)化的改善互動的效果。我將采用“提—講—測”的形式進行授課,每一塊知識都會給大家提出問題,然后同學們帶著問題進行聽講,最后進行當堂測試,測試題題目會通過“雨課堂”軟件發(fā)給同學們,他們進行實時提交,“雨課堂”軟件將回答的情況形成數(shù)據(jù)化報告,我根據(jù)報告實時復習上一板塊講解的知識點,進行交流,步步為營式地掌握所學內容,增強同學們學習的信心,提升教學效果。
3.3 主題式討論
我將采用“雨課堂”軟件將同學們隨機分組,增加階段性分組主題式討論,基于學過的物理知識設置討論的主題。在討論主題時,不是簡單地將主題所涉及的知識點進行羅列,而是有理有據(jù)地討論主題,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實際討論的情況相結合,教師進行點評、解說與補充,將交流討論課的教學效果充分發(fā)揮出來。
3.4 回放式復習
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有些同學可能會因為數(shù)學知識掌握得不牢固,導致很難理解某個知識點,學生就可以在“雨課堂”軟件上點擊不懂的按鈕,這樣不懂的知識點就會被記錄下來,同時在上課的數(shù)據(jù)報告中就會顯示出有多少同學不懂。同學們下課后補充相關的數(shù)學知識,然后針對不懂的知識點看回放,這樣就能將漏掉的知識點進行加以深刻的理解。看回放的復習方式是學習的一種途徑,有助于學生建立自己的學習節(jié)奏和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
3.5 可視式答疑
有些同學基礎相對比較薄弱,課堂上沒有聽明白,課下復習時又會遇到問題。在課堂上,我會鼓勵學生要善于提出問題,自己沒有聽懂的知識點,分析原因,然后解決問題,根據(jù)自己分析的原因,與我進行探討。隨著網(wǎng)絡技術的發(fā)展,可以實現(xiàn)可視化的輔導答疑,如同教師在學生身邊,同時也增加了學生與老師的交流時間,老師也獲得了一手的學情,為下一次學情分析奠定了基礎,學生的進步也會可視化。
3.6 課外式探究
針對實驗部分,學生可以參與由教師指導的實驗項目的研發(fā)或優(yōu)化等,也可按照小組針對某個時間進行自我探索。教師可以將科研訓練項目與學生的物理實驗相結合,課題組的研究生可以帶領本科生的學生進行學習,實現(xiàn)學生的分層發(fā)展。在探究課外實驗時,教師會嚴格要求學生,并教會學生如何檢索相關的、專業(yè)的文獻,然后進行研究其資料,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學習能力激發(fā)出來[5]。
4 課程考核方式的討論
混合教學模式是現(xiàn)代化軟件和課堂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利用軟件檢測學生的學習過程,符合重過程輕結果的教育方針,在考核過程的同時,就是在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在課程考核標準制定時需要優(yōu)先考慮學習過程[6];混合教學模式也是在講授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進行課堂的反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循序漸進地傳授理論知識,遵循學生的認識新事物的規(guī)律,也要考慮理論知識的評價,考慮這兩方面,混合教學模式在大學物理課程應用上初步確定了一個評分細則如表所示。雖然最終的評價結果是以分數(shù)的形式體現(xiàn),但是這樣的評價標準不是將學生進行趨同化的評價,而是建立在學生實際情況和真實學習環(huán)境之上的差異化、個體化的評價[7]。
結語
與傳統(tǒng)模式中單獨針對學生知識和技能掌握情況進行的目標不同,混合教學模式愈加傾向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將現(xiàn)代化軟件與課堂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利用混合教學模式對課程展開教學,活躍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陸青山.提高大學物理課堂教學質量的課程教學改革探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3,000(018):279-281.
[2]郭福強,馬新澤,張?;?混合教學模式在固體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昌吉學院學報,2021(2018-3):108-111.
[3]尹亞玲,王博文,柴志方,等.混合教學模式在大學物理實驗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物理實驗,2017,037(003):41-47.
[4]楊瓊,王家全.SPOC的翻轉課堂教學在農(nóng)村教育中的實踐[J].核農(nóng)學報,2021,35(02):275-275.
[5]鄧曉冉,楊帥.淺談大學物理實驗教學改革[J].大學物理實驗,2009,22(1):111-113.
[6]陳衛(wèi)東,劉欣紅,王海燕.混合學習的本質探析[J].現(xiàn)代遠距離教育,2010(05)
[7]虞佳.混合教學模式下大學物理教學方法研究[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9,000(006):122,129.
基金項目: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十三五”重點學科“材料科學與工程”資助;自治區(qū)級一流本科專業(yè)建設
作者簡介:馬丙闖(1988— ),男,漢族,河南商丘人,碩士,昌吉學院物理系助教,研究方向:熱釋電、壓電、鐵電陶瓷材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