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立才
小??(Tachybaptus ruficollis)隸屬于??目??科小??屬,俗稱“水葫蘆”“油葫蘆”“油鴨”“王八鴨”等。這種小型游禽雌雄相近,體長約27厘米,體形近乎橢圓;非繁殖羽為上體灰褐,下體白;繁殖羽為喉及前頸偏紅,頭頂及頸背深灰褐,上體褐,下體偏灰,具鮮艷的黃嘴斑。它們棲息于湖泊、池塘、河流等地,善潛水,以小魚、蝦、昆蟲等為食,營巢于沼澤、池塘和湖泊中的叢生蘆葦、燈芯草、香蒲、睡蓮等處。
小??為早成性鳥類,剛出殼的雛鳥就身披稠密絨毛,耳能聽、眼能看、嘴能吃、腿能站,還有爬上親鳥后背,鉆進(jìn)厚厚的羽毛中取暖、歇息、玩耍的習(xí)性。雛鳥那露在親鳥羽毛外面、長著褐色絨毛和淡白條狀斑紋的小圓腦袋,遠(yuǎn)遠(yuǎn)望去就像剝了外皮的核桃。觀察和拍攝小??親鳥背“核桃”的場景是我拍攝野生鳥類十幾年來的愿望。
小??在大連地區(qū)是留鳥或夏候鳥,位于市區(qū)的前關(guān)濕地公園、西山水庫、大連海事大學(xué)心海湖和老虎灘海洋公園等處都有分布。2021 年4 月20 日上午,我聽一位鳥友說,“前關(guān)小??小崽出來了”。這一消息令我興奮萬分,午飯后便迫不及待地驅(qū)車前往。
進(jìn)入公園后,我看到在濕地的西北角有l(wèi)O 多位鳥友架著“長槍短炮”守在岸邊,等著拍攝小??背“核桃”。我一邊架設(shè)照相機(jī),一邊向身邊的鳥友打聽情況。鳥友說,這對小??的窩就在一片蘆葦叢里,距岸邊約20 米,4 只雛鳥出殼好幾天了,但僅昨天出來過一次。我順著鳥友手指的方向,通過配有超遠(yuǎn)攝鏡頭的相機(jī),穿過蘆葦,仔細(xì)聚焦,終于看到了小??的家——一個黑黝黝、直徑約50 厘米、浮在水面上的小土包。再仔細(xì)看,窩是用蘆葦?shù)人荻逊e而成的,3 只雛鳥(有1 只可能是夭折了)圍在1 只親鳥周圍,親鳥的脖子不住地轉(zhuǎn)動,瞪著眼睛警惕地觀察著周圍的動靜。雛鳥的眼睛炯炯有神,不時發(fā)出“吱吱吱”的叫聲。拍完小??的家后,我開始聚精會神地觀察蘆葦叢外圍的水域,盼著親鳥把雛鳥領(lǐng)出來。但守候了一下午,我只拍到親鳥一次次出來潛水捕魚和叼著泥鰍回窩的場景,不得不帶著遺憾“收工”。
次日一早我再去觀拍,這次收獲頗豐。前1 個多小時仍然是親鳥進(jìn)進(jìn)出出、洗澡、扇翅膀、潛水捕魚等,沒有驚喜。到了lO點左右,正當(dāng)大家都等得有些不耐煩時,突然,1 只親鳥(從羽色看應(yīng)當(dāng)是雌鳥)帶著l 對雛鳥(又少了1 只,估計也夭折了)游了出來。一時間,鳥友們的“長槍短炮”齊聚這“娘仨”,“咔咔咔”“噠噠噠”的快門聲此起彼伏。在隨后3 個多小時的觀拍中,我對小??撫養(yǎng)兒女的行為有了更深的了解。
示范潛水捕魚不厭其煩。我發(fā)現(xiàn),小??一家齊聚的場景不多,兩只親鳥各司其職。雄鳥多在附近潛水捕魚,捕到魚后才游過去喂食雛鳥,喂完就離開。雌鳥則帶著雛鳥四處游動,也會潛水捕魚。不過,雌鳥捕到魚后不是立即喂食,而是叼著魚游向雛鳥,然后引逗、潛下去、浮上來,再引逗、潛下去、浮上來……雌鳥每捕到l 條魚,都會多次重復(fù)這樣的動作。開始時我還有些不解,經(jīng)過仔細(xì)觀察,我才明白了雌鳥的良苦用心:一是把捕上來的魚折騰老實了(魚剛捕上來時會不停地扭動、掙扎,雌鳥反復(fù)幾次后魚就幾乎不動了),便于雛鳥吞食;二是給雛鳥做潛水捕魚示范,教它們潛水覓食、獨立生存的技能。俗話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在雌鳥的示范下,我觀察到了雛鳥的兩三次潛水。
喂食耐心細(xì)致。親鳥喂食時,每次都是用嘴叼著魚的頭部,慢慢地湊近雛鳥的嘴邊。雛鳥有時叼不穩(wěn),讓魚掉了下來,有時叼住了魚的尾部,但因為魚鰭的阻礙吞不下去,親鳥總是耐心地把魚叼起來再喂,反復(fù)嘗試,直至成功。另外,親鳥捕到魚后總是先喂給雛鳥吃。在3 個多小時的觀拍過程中,我只看到雌鳥有一次進(jìn)食:雌鳥將捕到的魚反復(fù)送到雛鳥嘴邊,但雛鳥們沒有一點想吃的意愿,雌鳥這才把魚吞下。
雛鳥吞食能力和食量驚人。親鳥捕上來的泥鰍有十幾厘米長,手指般粗細(xì),但雛鳥張開小嘴,叼住泥鰍頭部,然后仰起脖子,便將泥鰍一一吞下。它們不但吞食能力超強,而且食量驚人。近3 個小時里,每只雛鳥都吃下了四五條泥鰍。
背“核桃”妙趣橫生。雛鳥出來后的近2 個小時里都是跟隨親鳥游弋、進(jìn)食。12 點20 分,正當(dāng)鳥友們對拍到小??背“核桃”的情景失去信心時,一個鳥友突然喊道:“上去了,上去了!”我立即調(diào)整相機(jī)、聚焦。只見一只雛鳥爬上了雌鳥的后背,我馬上按下快門,拍到了盼望多年的鏡頭。經(jīng)過分析,我對小??背“核桃”的行為有了一定的認(rèn)識。之所以雛鳥出來后沒有馬上爬上雌鳥后背,是因為雌鳥在不停地游動、潛水、捕魚、喂食,雛鳥便跟著雌鳥(偶爾跟著雄鳥)游動、進(jìn)食。約2 個小時后,雛鳥都吃飽喝足了,雌鳥才停了下來,靜靜地漂浮在水面休息。雛鳥便趁機(jī)爬到雌鳥背上,把身體藏進(jìn)羽毛里,只露出小腦袋,在雌鳥溫暖的背上取暖、休息、玩耍。它們伸脖子、打哈欠、啄羽毛和交頭接耳等行為十分有趣。當(dāng)雌鳥想要潛水捕魚時,雛鳥才從雌鳥背上滑下來。
這次觀拍只拍到了雌鳥背“核桃”的照片,雄鳥背不背“核桃”還是個謎。期待能有機(jī)會進(jìn)一步觀拍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