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微 李艷華 周珍珍
摘要:目的 分析延續(xù)性居家康復護理在綜合消腫治療(CDT)乳腺癌患者術后淋巴水腫的應用效果。方法 將80例行CDT乳腺癌術后淋巴水腫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均來源于我院2019年11月—2021年10月期間,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2組,各40例,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予以延續(xù)性居家康復護理,分析2組護理價值。結果 實驗組、對照組淋巴水腫好轉率分別為90.00%、36.00%,實驗組好轉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行CDT乳腺癌術后淋巴水腫患者實施延續(xù)性居家康復護理可獲得顯著價值,能夠有效改善淋巴水腫程度。
關鍵詞: 延續(xù)性居家康復護理;綜合消腫治療;乳腺癌;術后淋巴水腫
【中圖分類號】R737.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3--01
近年來,乳腺癌發(fā)病率逐年呈上升趨勢,其已成為最常見惡性腫瘤之一。而臨床一般通過較多方案治療乳腺癌術后淋巴水腫,包括物理、手術治療等。研究指出,乳腺癌術后淋巴水腫的發(fā)生率為10%—30%[1]。現(xiàn)階段,綜合消腫治療(CDT)已被歸納為治療淋巴水腫的一線療法,憑借著安全、可靠等優(yōu)勢,已獲得臨床諸多醫(yī)師認可[2]。而國際上綜合消腫治療包括患肢功能鍛煉、專業(yè)化徒手淋巴引流、彈力繃帶壓迫以及皮膚管理等[3]。但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淋巴水腫患者在醫(yī)院接受一段時間CDT治療,能夠暫時改善患肢腫脹不適,若后期出院回家,未能及時接受康復治療,極易造成水腫復發(fā),甚至較前加重[4]。故配合延續(xù)性居家康復護理干預,應用于CDT乳腺癌患者術后淋巴水腫患者中具有重要意義[5]。鑒于此,本文選取行CDT乳腺癌術后淋巴水腫患者實施延續(xù)性居家康復護理進行分析,詳細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80例行CDT乳腺癌術后淋巴水腫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均來源于我院2019年11月—2021年10月期間,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2組。兩組基礎信息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納入標準:(1)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后和或腋窩淋巴結清掃術后;(2)意識清楚,具有一定溝通及理解能力;(3)會使用微信、移動電話;(4)小學及以上文化程度。
排除標準:(1)既往伴有其他惡性腫瘤;(2)存在藥物濫用、酗酒等病史;(3)伴有顱腦損傷、腦部疾病者;(4)合并嚴重心肺腎等重要臟器障礙;(5)上肢靜脈血栓者;(6)無法接受隨訪者。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通常一般護理模式予以干預,主要包括飲食指導、用藥干預、常規(guī)予行CDT治療。實驗組是在對照組實施的基礎上加以延續(xù)性護理,具體如下:(1)微信平臺建立:通過現(xiàn)代網絡技術微信平臺,建立乳腺癌治療中心淋巴水腫患者微信群,全面發(fā)揮淋巴水腫核心團隊優(yōu)勢,并依據患者病情狀況、水腫程度以及文化程度,制定系統(tǒng)化康復方案,規(guī)避水腫癥狀的反復遷延,而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同時組建小組成員,由個案管理師1名、護師1名、主管護師2名、乳腺外科醫(yī)療專家2名共同組成,并通過系統(tǒng)化教育、交流、計劃、判斷等方式,在隨訪期間,為患者提供綜合性、系統(tǒng)性護理流程。(2)開展居家培訓:通過微信群平臺,向患者傳輸居家治療及康復方案,并通過治療數(shù)據登記表了解患者康復狀況,并實施以下延續(xù)性護理方案:①單人簡易手法引流:協(xié)助患者取平臥位,并指導其合理深呼吸,于肩部實施輕撫干預,患者在完全放松狀況下,科學性指導其腹式呼吸,使其將腹部放松,通過鼻孔緩慢吸氣,將膈肌提高。嘴巴縮唇式呼氣,緩慢指導患者收縮腹部肌肉,排空肺部空氣,促進膈肌降低,吸氣呼氣時間比1:2。②低彈性繃帶梯度加壓包扎:通過手法淋巴引流后,需佩戴低彈力繃帶加壓包扎,以規(guī)避干擾療效。繃帶包扎循序:a:手指繃帶自患側腕部、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腕部。b:患側手臂需穿戴純棉袖套。c:依據手臂包裹繞棉質襯墊。d:低彈性繃帶通過手部,向前臂纏繞包扎,于繃帶包扎期間,需充分關注纏繞松緊程度,規(guī)避用力過大,患側指尖皮膚色澤可呈現(xiàn)深紫色,若包扎過松,則無法取得最佳療效,通常包扎時間需達到12h。
1.3觀察指標
經WHO淋巴水腫判斷標準[6],水腫好轉:患側上肢水腫程度明顯好轉,且對健側上臂粗度一致;輕度水腫:患側上肢水腫周經較健側粗<3cm,在上臂近端局限;中度水腫:周經較健側粗3—5cm,水腫范圍對前臂、手背均產生負面影響;重度水腫:周經較健側粗≥6cm,伴有硬韌皮膚,水腫包括手指在內整個上肢均產生影響,限制上肢活動。
1.4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21.0統(tǒng)計分析軟件,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實驗組淋巴水腫好轉率為90.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36.00%,實驗組水腫輕度、中度、重度分別為5.00%、2.50%、2.5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5.00%、20.00%、20.00(P<0.05),見表1。
3討論
乳腺癌相關性淋巴水腫(BCRL)已成為乳腺癌術后最常見并發(fā)癥,其發(fā)生率可達到72.0%、82.2%,且隨著時間的延長而上升。BCRL若未予以對癥干預,可產生漸進性肢體腫脹,直接影響患者身心健康,使其誘發(fā)不同程度的消極情緒,進而干擾其日常生活能力。
現(xiàn)階段,臨床仍通過手術對乳腺癌進行治療,但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在對該類患者實施手術后,受到術后局部組織纖維化、腋下淋巴結清掃、局部區(qū)域毛細血管間隙及淋巴管結構的異常,直接降低局部淋巴引流能力,導致毛細血管濾過作用、淋巴引流水平受限,使液體蛋白質,于血管外和組織間隙內,產生明顯聚集現(xiàn)象,最終誘發(fā)患側上肢水腫[7]。而CDT近年來已在我國臨床得到廣泛應用,其在淋巴水腫治療方案,獲得顯著治療價值,且取得滿意成功,已成為一類最佳可行治療方案。而延續(xù)性護理主要延伸至家庭生活護理,于淋巴水腫患者居家康復中,提供綜合性、合理性康復指導,并通過視頻操作、健康指導,協(xié)助其合理完善居家運動,使其能夠充分掌握自我護理技能,該護理是由醫(yī)院護理服務模式,逐漸延伸至社會,融入患者家中的新型護理模式[8]。護理人員可利用現(xiàn)代網絡技術,實施溝通、電話隨訪及家庭隨訪,進而實現(xiàn)對出院患者的護理、治療及監(jiān)督,并給予針對性健康指導以及知識宣教,促進其得到延續(xù)性醫(yī)療護理,提高自我護理能力,加強依從性及配合度,進而降低再次住院率,改善患者生活質量[9]。本文研究發(fā)現(xiàn),實驗組水腫好轉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分析原因:通過延續(xù)性居家康復護理干預,由專業(yè)護理人員通過正確康復指導,促進患者樹立對癌癥正確認知,使其能夠循序漸進完善患肢功能康復,促進其產生積極康復信心,而具備更高的創(chuàng)傷后自我恢復及成長潛能[10]。
綜上所述,延續(xù)性居家康復護理應用于乳腺癌淋巴水腫中可取得滿意結局,值得在護理領域中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李麗莉,劉葉,徐蕾.思維導圖式指導模式在乳腺癌患者植入上臂靜脈輸液港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科大學學報,2021,50(2):180-183.
[2]武佩佩,強萬敏,王盈,等.我國護理核心期刊中乳腺癌運動康復相關研究的文獻計量學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21,36(13):1237-1241.
[3]崔瑩奇,邊楸程,李孟,等.敘事護理及其在乳腺癌療護中的應用[J].醫(yī)學與哲學,2021,42(9):47-50.
[4]董淑賢,張俊,鄭秀,等.基于PERMA模式的護理干預在老年乳腺癌病人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21,35(9):1673-1676.
[5]李雯,魏麗麗,朱永健,等.敘事護理對乳腺癌術后患者焦慮抑郁及病恥感水平影響的研究[J].上海護理,2021,21(1):10-14.
[6]龐夢婭,郭絲錦.基于微信平臺的延伸護理對乳腺癌化療患者輸液港相關知識及維護依從性的影響[J].貴州醫(yī)藥,2021,45(1):168-169.
[7]李珍,許妍,杜倩,等.循證護理對乳腺癌患者PICC與靜脈輸液港滿意度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1,40(4):676-680.
[8]高紅玉.綜合護理干預對乳腺癌化療患者消化道反應、免疫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1,40(4):710-714.
[9]羅詠梅,袁惠紅,葉燕雪,等.基于電話隨訪的延續(xù)性護理在完全植入式靜脈輸液港乳腺癌化療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1,27(7):78-80.
[10]王麗麗.基于多學科協(xié)作的延續(xù)護理對乳腺癌患者自護能力、心理狀態(tài)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1,40(10):1906-1909.
219150052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