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炬仁
(朔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山西朔州 036002)
斷奶仔豬會經(jīng)歷各種應激,如突然母乳改為谷物為主的飼糧,與母體分離并轉移到新的豬圈環(huán)境,從而導致采食量降低、生長遲緩和腹瀉的發(fā)生(劉志偉等,2017)。因此,降低應激可以提高斷奶仔豬的生長性能,在豬生產中具有重要意義。大米是世界上主要的谷物之一,我國也是水稻種植大國。但大米由于價格昂貴沒有被用作家畜飼料,但大米加工過程產生的碎米作為飼料原料引起了人們的廣泛興趣。劉華(2015)報道,碎米可以降低斷奶仔豬腹瀉率,同時,仔豬血漿尿素氮濃度顯著低于飼喂玉米日糧的仔豬,表明碎米可能降低蛋白質和氨基酸的降解。此外,龍際飛等(2020)研究發(fā)現(xiàn),飼喂碎米日糧的寧鄉(xiāng)豬采食量較高,這表明日糧中賴氨酸和其他一些氨基酸略有不足。一般來說,如果日糧中氨基酸含量稍有不足采食量就會增加(劉緒同,2016)。因此,本試驗旨在研究日糧用碎米完全替代玉米對斷奶仔豬生長性能、血清生化及蛋白質代謝的影響。
1.1 試驗日糧與動物分組試驗將180頭21 d斷奶、平均體重為(6.48±0.04)kg的仔豬隨機分為2組,每組5個重復,每個重復18頭。兩組斷奶仔豬分別飼喂以45%玉米和碎米為主的日糧,試驗共持續(xù)14 d,兩種日糧組成及營養(yǎng)水平見表1。
表1 試驗日糧組成及營養(yǎng)水平
1.2 生長性能數(shù)據(jù)分別在斷奶當天、斷奶后第7和14天飼喂后4 d稱量仔豬并記錄重量,按照周記錄1次采食量,記錄的數(shù)據(jù)用于計算各階段和全期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
1.3 樣品采集與分析試驗結束當天仔豬禁食8h后頸靜脈采血10 mL,全血在室溫下靜置10 min,之后用冷凍離心機在3000 g(4℃)條件下分離血清。血清樣品用商品試劑盒測定甘油三酯、膽固醇、球蛋白和白蛋白等生化指標濃度。參考胡琴等(2008)的研究方法測定血清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濃度。
1.4 數(shù)據(jù)分析試驗數(shù)據(jù)通過單因素方差分析模型軟件(SPSS)進行統(tǒng)計分析,采用Duncan’s法進行多重比較,P<0.05表示差異顯著。
2.1 碎米替代玉米對斷奶仔豬生長性能的影響由表2可知,兩組斷奶仔豬各階段采食量、體重、斷奶后1~7 d料重比、斷奶后1~7 d及8~14 d日增重無顯著差異(P>0.05)。與玉米組相比,碎米組仔豬斷奶后8~14 d平均日增重顯著提高12.44%(P<0.05),但仔豬斷奶后8~14 d和1~14 d的料重比分別顯著降低10.20%和6.98%(P<0.05)。
表2 碎米替代玉米對斷奶仔豬生長性能的影響
2.2 碎米替代玉米對斷奶仔豬血清生化指標的影響由表3可知,玉米和碎米組斷奶仔豬血清低密度脂蛋白、極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球蛋白、總蛋白、甘油三酯和膽固醇濃度無顯著差異(P>0.05)。和玉米組斷奶仔豬血清指標相比,碎米組仔豬血清葡萄糖和胰島素濃度分別顯著提高23.87%和180%(P<0.05),但尿素氮濃度顯著降低48.02%(P<0.05)。
表3 碎米替代玉米對斷奶仔豬血清生化指標的影響
2.3 碎米替代玉米對斷奶仔豬蛋白質代謝的影響由表4可知,用碎米替代玉米對斷奶仔豬血清蘇氨酸、賴氨酸、蛋氨酸、亮氨酸、精氨酸及丙氨酸、絡氨酸、天冬氨酸和絲氨酸濃度的影響均無顯著差異(P>0.05)。與玉米組相比,碎米組斷奶仔豬血清異亮氨酸、色氨酸、纈氨酸和甘氨酸濃度分別顯著提高38.79%、21.26%、22.63%和12.50%(P<0.05)。
表4 碎米替代玉米對斷奶仔豬蛋白質代謝的影響 μmol/L
本研究結果表明,碎米組仔豬平均日增重和飼料效率均顯著高于玉米組,這與Yagami 和Takada(2017)報道的結果一致。本試驗日糧賴氨酸含量為14.5 g/kg,滿足NRC飼養(yǎng)標準(NRC,2012)推薦的斷奶仔豬賴氨酸需求。在斷奶后前1周在碎米和玉米飼喂的仔豬中觀察到類似的飼料效率。相比之下,在本試驗中,碎米飼喂的仔豬可能不需要增加平均日采食量來滿足生長需要。日糧中賴氨酸含量足以維持平均日增重,結果表明,碎米組仔豬斷奶后2周的飼料效率顯著高于玉米組。
血清生化指標顯示,玉米和碎米組斷奶仔豬血清中大部分生化指標濃度均無顯著差異,但碎米組飼喂的仔豬血清尿素氮顯著低于玉米飼喂的仔豬。眾所周知,尿素氮是蛋白質沉積的良好指標,因此,碎米組仔豬低血清尿素氮意味著更高的蛋白質沉積,進而導致更高的平均日增重。在碎米組仔豬中我們也觀察到較高的血清胰島素濃度。與玉米組相比,胰島素水平越高,蛋白質合成水平越高,蛋白質降解水平越低,或兩者兼?zhèn)?,可能導致仔豬蛋白質沉積越高(程甦和左福元,2008)。Yin等(2010)通過體外和體內試驗表明,碎米淀粉的水解速度比玉米淀粉快。此外,大米組仔豬的血糖生成指數(shù)高于玉米(Sora-Oriol等,2014)。這些結果很好地支持了本研究觀察到的較高的血清胰島素和葡萄糖濃度。Menoyo等(2011)報道,碎米組和玉米組仔豬之間的血漿胰島素水平無顯著差異。在自由采食條件下,結果差異需要評估血漿胰島素反應以了解飼喂碎米和胰島素作用之間的相關性。
蛋白質代謝指標如血清氨基酸濃度可以反映蛋白質的合成與降解程度,本試驗結果顯示,與玉米組相比,碎米組斷奶仔豬血清異亮氨酸、色氨酸、纈氨酸和甘氨酸濃度分別顯著提高38.79%、21.26%、22.63%和12.50%。由于玉米和碎米等谷物本身存在的氨基酸含量差異可能影響氨基酸需求。但目前關于碎米飼喂的仔豬中獲得更高水平的這些氨基酸的機制尚不清楚。Brosnan和Brosnan(2006)曾報道,支鏈氨基酸的分解代謝受一種常見酶的調節(jié),即支鏈酮酸脫氫酶。因此,后續(xù)應研究支鏈酮酸脫氫酶對碎米飼喂的影響。雖然亮氨酸也是支鏈氨基酸,但在碎米和玉米飼喂仔豬之間觀察到類似的血清亮氨酸濃度,這可能與碎米中亮氨酸濃度較低有關。
斷奶仔豬日糧用45%碎米完全替代玉米可以改善整個生長后期的飼料效率,提高血清葡萄糖和胰島素濃度,促進蛋白質代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