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建艷?劉麗
摘要:目的:探討手術室護理管理工作中,應用風險意識管理的應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選取60例擇期手術者隨機分成研究組與對照組各30例,對照組應用常規(guī)護理管理,研究組應用給予風險意識的護理管理,觀察兩組護理質量及風險事件發(fā)生情況。結果:研究組護患溝通、護理操作、清潔消毒、護理安全各個方面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風險事件發(fā)生率3.33%低于對照組20.00%(P<0.05)。結論:手術室護理管理中融入風險意識,能夠提高護理質量,降低護理風險事件發(fā)生率。
關鍵詞:手術室;護理管理;風險意識;護理質量;風險事件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5--01
手術室是醫(yī)院特殊科室,可挽救患者的生命健康。然而手術室同樣也是醫(yī)療風險高發(fā)場所,手術危險因素及安全隱患較多,這樣對于護理質量產(chǎn)生不良影響[1]。所以為顯著提高手術室工作質量,降低手術風險,近年來也廣泛提倡風險管理,通過將風險意識及管理理念融入至具體護理管理過程,使得損失以及風險能盡可能降至最低,使得手術室管理效益最大化[2]。本次研究中,選擇手術室擇期手術治療的60例患者,探討手術室護理管理中風險意識應用方法及價值,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納入擇期手術治療的60例研究對象,入院的時間主要是2021年1月-2022年2月。所以患者均具備手術指征,均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意識清晰并且無嚴重內(nèi)科疾病,排除意識障礙及肝腎功能異常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隨機分成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各30例。研究組男19例,女11例;年齡31~76歲,平均(52.13±2.42)歲。對照組男20例,女10例;年齡30~76歲,平均30~77歲,平均(51.99±2.39)歲。兩組基線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患者均是按規(guī)范進行手術,對照組應用常規(guī)護理,主要是進行患者健康指導及心理疏導,做好各項手術準備工作,密切監(jiān)測各項生命體征。
研究組采取融入風險意識的手術室護理管理,具體措施如下:(1)強化護理人員風險意識。組織手術室的相關護理人員學習護理風險相關法律法規(guī),強化風險防范及管理意識,提高護理人員應急能力,有效防范風險的發(fā)生。(2)合理排班。手術室護理管理過程,管理人員應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結合護理人員實際情況進行彈性排班,激發(fā)護理人員工作積極性,避免護理人員自身因素造成風險事件。此外規(guī)范手術室護理規(guī)范減少安全隱患發(fā)生。(3)應急預案。制定手術室應急管理預案,完善手術室相關管理制度,避免停電及突發(fā)火災情況的發(fā)生,發(fā)生意外事件第一時間預警,準確提供意外事件的基本信息,保證風險護理的有序進行。(4)規(guī)范護理?;颊哌M手術室仔細核對基本信息,進行心理干預以安撫不良情緒,讓患者以放松心態(tài)面對疾病;準備齊全各手術器械及物品,做到術中醫(yī)護默契配合,簡化護理流程及縮短手術時間,對手術過程需輸血的情況,仔細核對血型與血量,注意了解患者身心狀況,監(jiān)測體征及面色變化避免二次損傷發(fā)生。
1.3觀察指標
評價兩組患者護理質量,具體評價內(nèi)容包括護患溝通、護理操作、清潔消毒、護理安全4個方面。評價方法主要是采取問卷調查方法,問卷總分100分,得分越高表明護理質量越好。本研究主要發(fā)放60份問卷,回收60份,問卷有效率100%。對比兩組管理風險事件發(fā)生情況,包括感染、靜脈血栓、壓瘡。
1.4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20.0軟件做統(tǒng)計學結果分析,計量資料用()表示,使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使用x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護理質量
研究組各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風險事件
研究組主要發(fā)生1例感染,發(fā)生率3.33%,對照組發(fā)生3例感染、2例靜脈血栓、1例壓瘡,發(fā)生率20.00%,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手術室是醫(yī)院高??剖?,在手術實施過程及手術后均可導致不同程度風險事件的發(fā)生,所以對手術室救治患者,需要做好相關的護理管理工作,最大限度減少風險事件發(fā)生幾率,保證手術效果及提高生存質量[3]。本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護理質量各個方面評分明顯比對照組高,研究組風險事件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表明手術室護理管理融入風險意識具有滿意效果。分析原因主要是既往手術實施中,手術室任意物件均是會影響手術效果,此外醫(yī)護缺乏風險及無菌操作醫(yī)師也使得風險事件發(fā)生[4]。而在手術室護理管理工作中,加強醫(yī)護人員風險意識主要能提高醫(yī)護責任感,提升手術室護理管理質量[5]。風險意識的提高,可以使相關人員積極預防,準確判定各種不同手術所需物品、藥物及儀器設備等,評估患者手術實施過程可能存在的各種不良情況,防范不良事件發(fā)生,使得整體護理質量顯著提升。
綜上所述,手術室的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將風險意識融入到具體護理管理中,能夠有效防范各種護患風險的發(fā)生,顯著提高護理管理質量,為患者的康復以及患者生活質量提高奠定有利基礎,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李慶麗. 風險意識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價值觀察[J]. 中國醫(yī)藥科學, 2018, 8(2):104-106.
[2] 朱貴玲. 觀察風險意識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價值[J]. 中國保健營養(yǎng), 2020,30(7):249.
[3] 蔣英, 蓋文菊, 高秋琴. 手術室護理管理中風險意識的應用及其有效性[J].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20, 39(15):2706-2708.
[4] 隗清華. 手術室護理管理中應用風險意識管理的效果及評估研究[J]. 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 2019, 30(6):741-742.
[5] 孫雪梨, 胡朝成. 手術室護理管理中應用風險意識的效果探討[J]. 基層醫(yī)學論壇, 2020, 24(18):2626-2627.
3274501186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