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的一位母親平時把孩子的課余時間安排得滿滿當當,自己卻在家愛玩手機。近日,不滿于“雙標”的兒子利用壓歲錢,買了同學家的“父母成功學”同款書籍,希望媽媽更溫柔開明一些。書籍的名字也頗有意思,比如《你只是假裝在陪孩子》《不吼不叫,媽媽的一場修行》《非暴力溝通》等。從書名中,不難看出孩子的不滿和“控訴”。
這則新聞再次提醒我們:言傳不如身教,在教育問題上,父母和孩子不該是單向度的關系。相較于從上到下地給孩子施壓,倒不如形成一種有效的互動關系。家長也應把教育當成學習的過程,多聆聽孩子的意見反饋,多對自身的不當教育方式進行反思、修正。
對一些家長來說,把孩子全交給輔導班、補習班,交給沒有盡頭的試卷和題目,讓帶娃變成了一件簡單的事。然而,這樣的偷懶卻可能帶來諸多問題。
孩子要學習,家長同樣需要學習。那種讓孩子“壓力山大”、父母卻輕松自在的“雙標”教育模式,只會給孩子的成長制造更多麻煩。
(摘自《中國青年報》 熊志/文)
393250190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