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亞霏
摘要:目的: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恐懼感進行調查,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恐懼感現(xiàn)狀,分析其影響因素,提高患者、家屬和醫(yī)護人員對低血糖恐懼感心理的重視。方法:本研究選取的對象為,在2020年7月至2021年2月的時間段里,到第一附屬醫(yī)院內分泌科就診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105例。結果:(1)105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男性有60人,女性有45人,年齡≥50歲的患者占比58.1%,≤44歲的患者占比28.9%,同時81.9%的患者都是已婚狀態(tài),79%的患者是與家人一起居住。(2)以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FOH總分為因變量,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的因素有婚姻狀態(tài)、社會支持、血糖波動情況、過去6個月發(fā)生頻率、低血糖程度。結論:2型糖尿病患者對低血糖有一定的恐懼心理,這提示醫(yī)務人員需要對此提高關注度。
關鍵詞:2型糖尿病;低血糖恐懼感;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5--01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因為胰島素在分泌方面存在缺陷,和(或)胰島素在發(fā)揮作用方面出現(xiàn)障礙,進而導致的一組代謝性疾病,其共同特點是慢性高血糖。而現(xiàn)在血糖值的降低和管理是糖尿病治療的主要目標之一。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樣的方法,選擇了從2020年7月到2021年2月在第一附屬醫(yī)院內分泌科接受治療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二)研究方法
1. 抽樣方法
方便抽樣
2. 樣本量估計
調查使用的中文版低血糖恐懼調查---憂慮量表一共13個條目,故樣本估計量為13×(5~10)=(65~130)份,考慮有10%~20%的樣本丟失率,故本研究擬取120份調查。
二、結果
(一)問卷完成情況
本次調查發(fā)放問卷總計120份,排除無效問卷15份,最終回收問卷為105份,有效回收率為87.5%。
(二)T2DM患者的一般資料
105例T2DM患者中,男性和女性分別時60名和45名,男性占總數(shù)的57.1%,女性占比42.9%。小于44歲有30名,占比28.6%,45~49歲有14名,占比13.3%,≥50歲有61名,占比58.1%。BMI在24~28的人數(shù)最多,占總數(shù)37.1%。調查中患者有55人是在職狀態(tài),占比52.4%;有86人是已婚,14人未婚;大多數(shù)患者的居住方式是與家人一起,占總人數(shù)的79%。大多數(shù)患者是采用非胰島素治理的方式,有70人;50.5%的患者認為自己血糖波動較大,71.4%的患者認為自己得到的社會支持一般。
(三)T2DM患者低血糖恐懼感的評分
本次共調查105名2型糖尿病患者,CHFSII-WS量表各條目相加,總分得分最高分為32分,最低分為1分,本調查低血糖恐懼感總分為15.10±8.13,將量表各條目得分進行排序,分數(shù)最高的條目是“當我要低血糖的時候自己沒意識到”,得分為1.95±1.08,第二的條目是“一個人的時候發(fā)生低血糖”。
三、討論
(一)T2DM患者低血糖恐懼感現(xiàn)狀分析
患者發(fā)生低血糖后,會出現(xiàn)眩暈、心悸、顫抖、昏厥癥狀,若患者自身也沒有意識到低血糖的發(fā)生或只有一個人時,可能會因為低血糖而發(fā)生不可逆轉的傷害,同時也大大增加了患者對低血糖焦慮和恐懼。得分排在后三位依次:在社交場合使自己或朋友感到尷尬、受到別人不好的議論或評論和顯得愚蠢或醉態(tài),與黃碩果的調查研究相似,可能與T2DM患者的年齡有關,本調查中年齡≥50歲的T2DM患者的占比為58.1%,糖尿病患者的年齡都偏大,相多于年輕人來說,可能沒有那么在意自己的外在表現(xiàn),而且相對于年輕人,中老年人接觸的圈子也大多是同年齡階段的人,身體難免存在或多或少的病癥,大家存在的同理心會也許不會讓大多數(shù)糖尿病患者感到尷尬。
(二)T2DM患者低血糖恐懼感的影響因素分析
1. 婚姻狀態(tài)
喪偶可能給T2DM患者帶來較多的心理負擔,失去伴侶,患者的心理已經(jīng)受到了極大的打擊,生活方式也會由此不得不發(fā)生改變,經(jīng)常會思念伴侶而傷心難過,同時也可能因為擔心自己的病情及低血糖發(fā)生時,身邊無人幫忙而感到焦慮,所以喪偶的這類患者的低血糖恐懼感較高。而未婚患者的低血糖恐懼感的得分是最低的,這可能是年齡相對較小,患病時間較短,低血糖對其影響不大。
2. 血糖波動
本調查發(fā)現(xiàn),血糖波動較大的患者,這與Irivne等的研究結果一致,他指出血糖波動大與低血糖恐懼感升高有關。糖尿病患者在控制不良,血糖波動較大的情況下,患者在控制血糖的同時就會增加患者發(fā)生低血糖的風險,在日常生活中,血糖波動程度太大,患者對控制血糖也會失去信心,也會大大增加了患者日常中對低血糖的恐懼感。
3. 社會支持
提高社會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支持能夠增加患者安全感,讓患者在產(chǎn)生焦慮恐懼的情況下,能夠找尋緩解壓力的方法和途徑,如加強家屬和患者對低血糖和低血糖恐懼感的了解,同時提供支持性的咨詢服務和增設患者支持性團體組織等,給與患者足夠的支持和對抗疾病的安全感。
(三)T2DM患者低血糖恐懼感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本研究顯示,共有3個變量進入回歸模型,包括血糖波動、過去6個月發(fā)生頻率、低血糖程度。調整R=0.375,可共同解釋T2DM患者低血糖恐懼感存在的變異為37.5%。說明了血糖波動越小,過去6個月發(fā)生低血糖頻率越低,發(fā)生低血糖程度越低,患者的低血糖恐懼感就越輕。
四、結論
2型糖尿病患者對低血糖有一定的恐懼,這促使醫(yī)護人員在這方面予以重視?;橐鰻顟B(tài)、醫(yī)療付費方式、血糖波動、社會支持、對低血糖了解情況、過去6個月發(fā)生頻率、低血糖程度是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懼感的主要影響因素。
參考文獻:
[1]尤黎明,吳瑛.內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2:579-579
[2]張小瑤,陽丹,丁麗娜,等.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懼感的研究現(xiàn)狀及展望[J].中國健康教育,2019(11):1029-1032.
[3]黃碩果.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懼感與自我效能及生活質量的關系研究[D].吉林大學,2017.
[4]楊莉,高林竹,陶立波.中國城市糖尿病低血糖癥社會影響的定性研究[J].中國衛(wèi)生資源,2012,15(005):411-413.
1927500783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