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延河
在小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了解小組合作學習對小學英語的重要意義,并且了解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設計能激發(fā)小學生英語活力的策略,才能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更好地開展小學英語教學活動,讓學生的英語基礎更加扎實,讓學生對英語的學習熱情更加高漲,以此拓展學生在小學英語方面的綜合能力。
一、英語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
英語學科作為一門相對特殊的學科,是語言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英語學習不僅僅是一門簡單的學科學習,更重要的是一門語言學習,小學英語是英語學習的起始階段,處于這一階段的學生,從一年級開始則要接觸少量的單詞和簡單的日常用語,直到小學六年級畢業(yè),要求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語法知識,能擁有600~700個單詞和50左右的習慣用語的儲備量,并能運用所學進行簡單的英語交流。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有很多。其一,能順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新課程改革要求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成為具有創(chuàng)新且合作精神的綜合性人才。小組合作學習以學生為課堂主體,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究,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順應了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其二,小組合作學習能幫助學生全面發(fā)展。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可以使用英語進行交流,提高自己的口語能力,鍛煉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有助于學生培養(yǎng)英語思維。這對學生全面發(fā)展具有很高的意義。其三,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帶動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小組學習是一種全新的合作模式,至少在現(xiàn)今的社會中是一種創(chuàng)新型的思維,真正地讓小學英語課堂成為小組式學習的開放課堂,是一次意義深遠的創(chuàng)新。由于農(nóng)村小學英語教學現(xiàn)狀普遍存在教學效果不佳,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等問題,必須針對這些問題進行有效的處理,才能讓農(nóng)村小學英語得到更好發(fā)展,讓農(nóng)村的學生看向世界,讓思想與時代接軌。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能讓每一個學生充分融入英語教學的課堂中,與小組成員達成一致的思想高度,共同進步。
二、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應用原則
(一)確保分組的合理性
合理安排分組是促進小學英語課堂小組合作模式的基礎之一,因此教師一定要注重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分析,讓小組教學更加有效。因此在小組分配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三點:首先是要讓英語基礎能力不同的學生排在一組,要讓基礎能力強的學生帶動基礎能力不足的學生;其次是要考慮到學生的性格差異;最后則是確保各組之間能夠分配合理,英語水平能力基本一致,不能出現(xiàn)分配不均的情況。在分組之前,教師一定要做好準備,利用交流溝通、觀察等方式來詳細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情況以及個人性格,并且要進行合理的規(guī)劃和安排,進而確保小組劃分的合理性,確保每一個小組都能夠具有一個學習基礎好、能力強的學生和一兩個性格活潑的學生,同時還需要確保分配合理,讓每個組之間的水平相接近。
(二)確保評價和考核的科學性
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反饋是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也是確保學生能發(fā)現(xiàn)問題,教師給予學生鼓勵的關鍵之一。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利用量化考核的方法來記錄每組學生的學習情況,并且第一時間對學生的合作學習情況進行科學的評價、建議以及鼓勵,提高學生自信心,并且促使學生改善小組合作的策略。量化考核主要指的是根據(jù)小組的課堂表現(xiàn)以及任務的完成情況進行考核,并且定期來對比各小組之間的總分差距,同時可以給予高分小組一定的獎勵,也要協(xié)助低分小組展開反思,同時給予一定的鼓勵,讓小組整體水平得到提升。教師需要讓評價考核制度更加細化,如上課主動回答問題能夠為小組加分、積極參與活動加分、作業(yè)完成率高加分等。對相對較落后的小組一定要在鼓勵的基礎上加以一定的懲罰,例如,表演節(jié)目等,讓學生的學習熱情得到激發(fā),從而有效促進課堂教學的效果。
三、小組合作激發(fā)小學生英語活力教學模式的策略
(一)明確分組展開小學英語教學
將每個學生按照一定的能力和角色進行分組,能根據(jù)小組內(nèi)每個成員的屬性合理的分配,讓小組的綜合能力達到均衡。這是開展小組競賽和小組活動的重要前提。小組學習的過程中,一般以3~4個人為最佳的陣容配比,教師在配置陣容的過程中,可以考慮每個小組之間的整體水平,保證學習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能加入學習基礎相對較好學生的團隊,保證整個小組學習能力的均衡性。農(nóng)村環(huán)境中,每個學生都具有活潑天真的特性,小學英語教師應順應農(nóng)村小學生這種天性開展小組合作。比如,開展\?\音標教學活動時,小紅說出“bag”,其他同學需要將含有該元音的單詞快速說出來,小蘭說出了“hat”,小黃說出了“map”,小剛說出了“cat”,采用分組競賽形式,看哪個小組說得多。通過小組間的競賽形式,可以充分幫助學生對單詞中字母的發(fā)音進行復習,還可以有效拓展想象,對學過的單詞進行復習。不論學困生還是學優(yōu)生,可以參與教學活動中。開展教學活動時,將教學要求與教學目標轉化成學生喜歡的分組訓練活動,進而在競賽與訓練中充分掌握英語知識。
(二)強化培訓展開小學英語教學
對小學英語進行強化式訓練,能讓學生在不斷練習中增強自己的基礎能力,提高自己的英語基礎,在學習新的知識的過程中更加游刃有余,能有更從容的心態(tài)。強化每個學生的英語能力是小學英語教師的重要職責。教師應先對小組內(nèi)的組長進行培訓,讓小組長明確自己在團隊中的重要意義和重要責任,發(fā)揮出組長的真正價值,幫助組員更好地完成小學英語學習任務,讓每個團隊都能展現(xiàn)出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同時,也要對小組內(nèi)的成員進行集中培訓,讓優(yōu)秀的學生率先學習困難的英語內(nèi)容,進而將這部分的知識傳遞給英語基礎相對較薄弱的學生,讓學生在分層學習中掌握學習的知識。
比如,開展“Theseasons”教學活動時,課上讓小組抽取各個季節(jié)關鍵詞,但是一些學生可能抽到自己不喜歡的季節(jié),或是不知道如何組織語言。對此,教師應和組長進行溝通,讓其掌握這些技巧,在小組討論中,由小組長將這些技巧傳遞給組員,并對抽到自己不喜歡季節(jié)的學生進行開導,“描繪季節(jié),不一定非要贊美,還可以吐槽。通過此種培訓方式,可以進步轉化學生的學習思維,有效提高教學效果。學生一:“I don't like spring. I always catch a cold in spring”,學生二:“I don't like summer because it's very hot and people always wear very little. It's really embarrassing”可見,學生通過合作后表達得更為具體豐富。借助此種方式讓學生充分掌握英語學習技巧,充分提高其英語學習興趣和語用能力。
(三)挖掘實際生活情境,展開小學英語教學
實際生活給人的啟迪是最多的。小學英語教學也應該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以此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小組合作學習要讓學生在小組成員的幫助下完成基礎的學習內(nèi)容,并且在小組合作的狀態(tài)中將知識滲透生活中,更好地完成小學英語教學主要任務,完成基礎的小學英語教學?,F(xiàn)在的學生普遍在學習方面表現(xiàn)出相對較差的自主性,能持續(xù)學習的時間也比較短。學生必須從自身角度認識學習小學英語的重要意義,才能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小學英語學習的環(huán)節(jié)中。小學英語教師必須結合實際生活,讓學生在小學團隊中更好地完成學習的基本任務,既滿足學生的學習訴求,也讓教師達到更好的教學指標。
比如,開展“Howmuchisit?”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采用小組合作方式,對地鐵站、商場以及市場等場景中的買賣過程進行模擬,學生可以借助數(shù)學知識和英語知識對實際問題進行處理。另外,學生可以按照自身意愿進行作答,并不規(guī)定統(tǒng)一答案,為學生提供自由發(fā)揮的空間。各個小組均設置了貨架與柜臺,并出售貨物,讓小組成員進行購物。
學生一:“How much is this basketball”
學生二扮演售貨員回答道:“This basketball is 80 yuan”
學生一:“Well, here's 100 yuan”
學生二:“Yes, sir. Here's your 20 yuan change”
學生三:“How much is this card”
學生二:“Little sister, this card is 5 yuan”
學生三:“OK, here's five yuan”
學生二:“Little sister, may I bring it for you”
學生三:“Certainly.”
學生二:“My God, this hairpin is so beautiful on your head”
學生三:“Thank you for your compliment”。
可見,學生的對話所有的靈感都來自生活。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同樣如此,教師必須還原于生活,讓學生從生活中尋找學習的答案和學習的靈感,以及學習的熱情,才可能更好地對小學英語學習充滿激情,投入小學英語小組學習的氛圍中,讓整個小學英語教學既輕松又愉快,才能真正學到有用的知識。例如,學習Zebra(斑馬)這一單詞時,教師可以設置教學情境,將班級比作一個都動物園,在課程開始前簡單地裝飾教室,營造出動物園的氛圍,以PPT的形式將Zebra等相關的動物詞匯展現(xiàn)在大屏幕上。通過對斑馬Zebra這一單詞的了解,可以延伸到更多的動物,而教師可以讓每個學生選取大屏幕上的角色,并帶上屬于該角色的小面具,扮演某種動物。
教師:“ Hello everbody,Now we are at the zoo.Because I have magic, I can turn everyone into my favorite animals.So, what kind of animals do you like?”
學生:“Tigers, lions, zebras, rabbits, cats, camels……”
教師:“Okay, please read out the animals you want to be and put on masks to start our kindergarten trip.”
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課堂,可以將原本枯燥的英語課程變得更加生動活潑,也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對此,教師也需要注重對課程環(huán)節(jié)的良好把握。
(四)正確定位教師與學生的角色與關系
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角色是不斷變化的,必須隨著小組合作的情況不斷調整。例如,在小組合作中,當學生遇到問題無法解決時,教師應起到挖掘和啟發(fā)的作用。教師在工作組研究問題較淺的時候提出問題,促進小組合作向更深層次發(fā)展;當部分工作組成員不理解問題時,教師可以提供相應的指導和幫助;在小組合作學習松散的情況下,教師要進行督導和正確引導;當小組合作學習脫離主題時,教師應進行問題的推導,將學生的思維引導到正確的方向。因此,教師在協(xié)作學習中扮演著計劃者、領導者的角色。而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和專業(yè)知識的學習者。在教師的幫助下,他們在學習中擁有了大量的學習空間和時間,也有很多思考和研究的機會;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例如,學習“What can you do”單元時,為了促進學生進一步了解專業(yè)知識,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協(xié)作學習,即學生可以選擇自己的學習方法進行練習,根據(jù)他們的愛好和方法組成臨時學習工作組,進行學習,如子人物對話、場景表演等主題活動。同時,小組之間可以就對方的表演提出意見,進行評判,這樣學生的參與熱情就會被充分調動起來,從而在訓練中掌握語法與句型,并能靈活運用。
(五)及時進行合作反饋
以“Ways to go to school”為例,學生合作掌握了四節(jié)課的單詞后,筆者對這組學生的主要表現(xiàn)進行了點評。首先,讓這組學生進行評估,并討論這本書。小組成員的參與情況,筆者結合觀察,對小組學生進行了打分。其中,小組成員均參與合作學習,完成演講的小組學生得分較高,但只有部分參與小組且合作學習氣氛不強烈的學生得分較低。其次,筆者分析了哪組學生的報告最有實踐性,哪組學生的職責分工最有效等,給這個組加了一些分數(shù)。把各組的基本分數(shù)和合作前的分數(shù)加起來,統(tǒng)計分析各組的水平,并把最終的評價結果展示給學生。最后,筆者讓學生回顧與反思加分是如何獲得的,比如,某個小組成員的表現(xiàn)優(yōu)異,該小組獲得了一定的分數(shù),或者該小組的表現(xiàn)優(yōu)異毫無疑問等。在對語音復習教學時,教師便可以充分應用思維導圖形式,在翻閱人教版PEP小學英語教材,可以發(fā)現(xiàn)教材對語音知識的單獨講解較少。那么為了讓學生能夠鞏固所學到的語音知識,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對語音知識進行總結,從而提升學生的拼讀能力,也能幫助學生學習更多的新單詞。與此同時,在復習階段,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充分利用思維導圖歸納,以及總結和字母組合等方式,將進行學過的且含有音素的單詞列出,這樣一方面可以復習單詞,另一方面也能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復習習慣。
總而言之,要想讓小組合作教學成功激發(fā)小學生的英語學習活力,必須明確開展小學英語教學的分組學習,創(chuàng)新小學英語教學模式,同時明確小學英語教學的內(nèi)容,結合生活實際展開英語教學,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由此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讓學生能將更多時間投入小學英語的學習中。
(邱瑞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