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奇 祖麗胡瑪爾·吐尼亞孜
(山東大學,山東 濟南 250100)
2021年11月初,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是在黨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歷史時刻,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交匯的重大歷史關頭,召開的一次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會議。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高校的首要政治任務。高校應切實加強黨的領導,把黨員干部的思想和認識統(tǒng)一到全會精神上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會提出的各項任務上來,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學習宣傳貫徹全會精神。高校各級黨組織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緊緊圍繞中心工作,周密部署安排,精心組織實施,不斷把學習宣傳貫徹全會精神引向深入。高校黨員干部和師生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學習宣傳貫徹全會精神為動力,以釘釘子的精神,埋頭苦干,攻堅克難,積極投身于高校建設事業(yè)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
當前,我國正處于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關鍵期,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交織影響下,在建黨百年正式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歷史關頭,黨的第十九屆六中全會的召開,全面深刻系統(tǒng)地總結了黨百年奮斗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fā)生的歷史性變革和積累的寶貴經驗,終將載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史冊,體現(xiàn)了黨重視和善于運用歷史規(guī)律解決中國時代問題的高度政治自覺,體現(xiàn)了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往開來的自信擔當。全會審議通過的《決議》是一篇閃耀真理光芒、在黨的歷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的馬克思主義綱領性文獻,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帶領全國人民牢記初心使命,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宣言,是以史為鑒、開創(chuàng)未來,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行動指南。習近平總書記在全會上的報告和重要講話,格局宏闊、思想深邃、內涵豐富,為走好新的趕考之路提供了根本遵循。全面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必須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以學習《決議》為重點,深刻領會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指導實踐,推動工作,著重把握好以下四個方面:
《決議》全面回顧總結了黨的百年奮斗歷程,從五個方面總結了黨百年奮斗的歷史意義:一是黨的百年奮斗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的前途命運;二是黨的百年奮斗開辟了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三是黨的百年奮斗展示了馬克思主義的強大生命力;四是黨的百年奮斗深刻影響了世界歷史進程;五是黨的百年奮斗鍛造了走在時代前列的中國共產黨[1]。黨的百年奮斗把中國人民從被欺負、被壓迫、被奴役的命運中徹底解放出來,成為國家、社會和自己命運的主人。黨領導一個擁有世界最多人口的東方大國從饑寒交迫、一窮二白實現(xiàn)了全面小康、繁榮富強,從四分五裂、積貧積弱、一盤散沙實現(xiàn)了政治獨立、經濟騰飛、社會穩(wěn)定,走上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黨的百年奮斗始終高舉馬克思主義偉大旗幟,既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理論指導偉大實踐,又在偉大實踐中充分檢驗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真理性。黨領導人民開創(chuàng)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拓展了發(fā)展中國家走向現(xiàn)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fā)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2]。百年來,黨勇于面對生死斗爭和風險考驗,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初心使命,用于自我革命,鍛煉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的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這五個方面的概括貫通了黨百年奮斗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系統(tǒng)闡述了黨對中國人民、對中華民族、對馬克思主義、對世界歷史進程、對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所作出的歷史性貢獻,深刻揭示了黨百年奮斗的重大意義和價值所在[3]。
《決議》深刻梳理了黨百年奮斗歷程中取得的重大成就:一是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實現(xiàn)了從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創(chuàng)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成就;二是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黨領導人民自力更生、發(fā)憤圖強,實現(xiàn)了大步邁進社會主義社會的偉大飛躍,創(chuàng)造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三是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新時期,黨領導人民解放思想、銳意進取,實現(xiàn)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創(chuàng)造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來,黨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tài)、法治、外交、國防、深化改革、推進統(tǒng)一等各個方面領導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4]。
黨在領導人民進行的偉大奮斗中積累了寶貴的歷史經驗,這就是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人民至上、堅持理論創(chuàng)新、堅持獨立自主、堅持中國道路、堅持胸懷天下、堅持開拓創(chuàng)新、堅持敢于斗爭、堅持統(tǒng)一戰(zhàn)線、堅持自我革命[1]。這十條歷史經驗是系統(tǒng)完整、相互貫通的有機整體,深刻揭示了黨和人民事業(yè)不斷成功的根本保證,深刻揭示了黨始終立于不敗之地的力量源泉,深刻揭示了黨始終掌握歷史主動的根本原因,深刻揭示了黨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的根本途徑,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和現(xiàn)實指導意義[5]。
歷史經驗表明,黨的理論創(chuàng)新本質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第二次飛躍。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堅持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深刻總結并充分運用黨成立以來的歷史經驗,從新的實際出發(fā),創(chuàng)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4]。全會確立了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確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歷史性飛躍。
高校要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作為當前首要政治任務,作為統(tǒng)領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各項工作的頭等大事,精心組織安排,創(chuàng)新方式方法,切實抓緊抓好。
1.黨員領導干部帶頭學習。高校領導班子成員要堅持以身作則,堅持原原本本學,堅持融會貫通學,積極組織參加中心組學習會、宣講會、座談會、報告會等學習活動,在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中帶好頭、作表率。校院兩級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都要把全會精神作為學習重點,認真組織開展系列專題學習,把重點發(fā)言和集體研討、專題學習和系統(tǒng)學習結合起來,深入開展學習討論和互動交流。高校各級黨員領導干部要堅持把集體學習研討與個人自學、專題調研相結合,做好學習筆記,撰寫學習心得。
2.做好學習培訓全覆蓋。高校各級黨組織要認真研究制訂學習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的整體方案和具體計劃,把全會精神作為政治理論學習的重要內容,組織開展系列主題教育,通過“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系列專題學習、輔導報告、網絡新媒體等多種形式,讓全會精神深入人心。應當組織開展專題學習座談會,邀請專家學者、黨員代表和師生代表,圍繞學習全會精神進行深入研討交流。把全會精神納入黨政干部、黨課教師、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形勢政策課教師、輔導員隊伍、黨支部書記和學生團學骨干系列專題培訓。高校統(tǒng)戰(zhàn)部門要統(tǒng)籌抓好各民主黨派、無黨派知識分子的學習。教師工作部門認真做好廣大教師的學習培訓。學生工作部門組織開展形式多樣、貼近大學生特點的系列主題學習教育活動。高校工會、婦委會、學生會等群團組織,要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組織開展有針對性、有重點、有特色的學習教育活動。
3.切實抓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工作。科學合理地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穿融入各類課堂教學中,教育引導廣大師生深刻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豐富內涵和重大意義。在思想政治理論課、黨課以及形勢政策課的教學中,安排系列專題,真正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堅持理論學習與實踐鍛煉相結合,著力提升學習實效。
1.加強宣傳教育引導。高校各類宣傳陣地要把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作為宣傳重點,開設學習宣傳貫徹全會精神專題網站,在校內報刊、廣播電臺、新聞網、宣傳欄、校園新媒體等開辟專欄專版專刊,及時發(fā)布師生學習動態(tài),交流師生學習心得,刊發(fā)理論學習文章,策劃推出深度報道,宣傳學習貫徹的具體舉措和實際行動,反映師生學習貫徹的典型事跡和良好風貌,展現(xiàn)學校師生全面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的濃厚氛圍。要通過黨團活動、演講比賽、征文比賽、主題班會等,引導師生進一步深化對全會精神的認識和理解。
2.深化理論研究闡釋。充分調動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學科資源,設立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專項研究課題,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研究闡釋全會提出的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依托馬克思主義學院等科研機構,組織一批領導干部和知名專家學者,開展理論研究,推動理論創(chuàng)新,及時推出一批在學術界、理論界有重要影響的理論文章。要選拔理論功底深厚、實踐經驗豐富和宣講能力強的專家學者、黨員骨干、研究生骨干、學生理論社團骨干等組建全會精神宣講團,舉辦系列宣講報告會,積極參加各級各類闡釋宣講。
3.做好輿情信息工作。高校要做好黨員干部和師生學習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反響信息收集報送工作。認真做好高校學習貫徹全會精神的媒體宣傳工作,主動策劃,積極配合,通過各級各類社會新聞媒體,集中展示學校學習貫徹全會精神的生動實踐和經驗做法。還要做好高校輿情研判、應對和引導工作,強化網絡輿情管理,為學習宣傳貫徹全會精神營造良好的思想輿論環(huán)境。
東西南北中,黨政軍民學,黨是領導一切的[6]。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就是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黨對高校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站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政治高度,努力培養(yǎng)又紅又專、德才兼?zhèn)?、全面發(fā)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在指導思想上,始終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在高校的指導地位,落實到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國際交流合作等中心工作中。在辦學方針上,始終將高校同國家、地方的現(xiàn)實發(fā)展目標和未來發(fā)展方向緊密聯(lián)系起來,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服務,著力解決經濟社會發(fā)展面臨的重大問題。在根本任務上,始終以立德樹人為中心,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落實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堅持不懈地在師生中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建設好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好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yè)。
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高校黨委對各項工作實行全面領導,對高校黨的建設全面負責,履行管黨治黨、辦學治校的主體責任,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切實發(fā)揮高校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保落實的領導核心作用,確保黨的各項方針政策落到實處。堅持民主集中制,嚴格遵守個人服從組織、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下級服從上級、全黨服從中央的基本原則。不斷完善學校治理體系,健全科學決策、依法決策、民主決策機制,落實“三重一大”決策制度。進一步發(fā)揮高校院系黨委的政治核心作用,把握好教學科研管理等重大事項中的政治原則、政治立場、政治方向,在干部隊伍、教師隊伍建設中發(fā)揮主導作用,把好政治關。
深化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讓全校師生醫(yī)務員工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宣傳思想工作,推動傳播手段建設和創(chuàng)新,提高校內新聞媒體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讓主旋律更加響亮,校園正能量更加強勁。嚴格落實意識形態(tài)工作責任制,建立健全意識形態(tài)工作分析研判、學習教育、陣地管理、督導檢查、輿情處置、責任追究的長效工作機制。加強校園意識形態(tài)陣地建設和管理,確保課堂、校園網、報告會、研討會、講座論壇等陣地可管可控,加強校園網絡內容建設,防范校園宗教滲透,堅決維護高校意識形態(tài)領域安全,旗幟鮮明地反對和抵制各種錯誤觀點。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確立了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確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高校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全面加強高校黨的建設,必須緊緊圍繞高校的根本任務和中心工作,為高校建設發(fā)展營造良好政治生態(tài),提供堅強政治保障和組織保障。
高校要把服從中央,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作為高校黨的政治建設的首要任務,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和師生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執(zhí)行黨的政治路線,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時刻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四個意識”落實在崗位上、落實在行動上。旗幟鮮明講政治,不斷提高政治覺悟和政治能力,嚴格執(zhí)行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若干準則,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zhàn)斗性,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tài)。
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高校黨的思想建設的首要任務,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師生,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引導廣大師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各項工作,轉化為廣大師生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深入推進“課程思政”,打好思想政治理論課質量攻堅戰(zhàn),增強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的針對性實效性。
高校要站在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培養(yǎng)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政治高度,深入貫徹落實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著力解決好“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這個根本問題,關心青年師生、愛護青年師生,健全思想政治教育機制,創(chuàng)新方式方法,引導青年師生堅定理想信念,勇于擔當新時代賦予的歷史責任,勵志勤學,刻苦磨煉,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在實現(xiàn)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書寫人生華章。不斷完善青年師生學習成長服務體系,實施馬克思主義自主學習行動、拓展學生素質培養(yǎng),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扎實做好學生就業(yè)工作,廣泛開展各類社會實踐活動,為青年師生成長成才、實現(xiàn)人生出彩搭建舞臺。
堅持黨管干部原則,堅持德才兼?zhèn)?、以德為先,堅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賢,堅持事業(yè)為上、公道正派,堅持正確選人用人導向,按照好干部標準選優(yōu)配強高校各級領導班子,建設一支一流的干部隊伍。注重培養(yǎng)干部隊伍專業(yè)能力、專業(yè)精神,增強干部隊伍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要求的能力,充分發(fā)揮高校黨校主渠道作用,辦好校院兩級各類干部培訓班。加大培養(yǎng)優(yōu)秀年輕干部力度,加強后備干部隊伍建設。堅持從嚴監(jiān)督管理,完善領導班子和干部考核評價機制,建立健全激勵機制、容錯糾錯機制和干部交流機制,關心愛護基層干部,主動為他們排憂解難。
把提升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作為重點,把高?;鶎狱h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凝聚師生力量的堅強戰(zhàn)斗堡壘。進一步發(fā)揮黨支部主體作用,把解決師生的思想問題和解決教學科研、學習就業(yè)等實際問題相結合,選優(yōu)配強黨支部書記,大力推進教師黨支部書記“黨建帶頭人、學術帶頭人”培育工程。創(chuàng)新基層黨支部活動方式,嚴格落實“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談心談話、民主評議黨員等制度,健全主題黨日活動和基層組織活動方案立項制度。大力推動基層黨支部工作方式和活動載體創(chuàng)新,加強黨建實踐基地和信息化建設,健全黨內關懷幫扶激勵機制和不合格黨員退出機制,建立在優(yōu)秀青年教師、海外留學歸國教師中發(fā)展黨員機制,增強黨員教育管理針對性和有效性。
進一步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和監(jiān)督責任,把管黨治黨的螺絲擰得更緊,強化“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把政治紀律和組織紀律挺在前面,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認真落實中央八項規(guī)定,持之以恒糾正“四風”,力戒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嚴肅查處違紀違規(guī)行為。加強對黨員領導干部的日常管理監(jiān)督,建立健全黨風廉潔教育長效機制,運用好監(jiān)督執(zhí)紀“四種形態(tài)”,抓早抓小、防微杜漸,開展廉潔教育和警示教育。加強和改進工作作風建設,牢固樹立為師生服務的意識,把師生作為服務對象,不斷滿足師生對優(yōu)質、高效、貼心服務的需求,打造世界一流的管理團隊,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信息化建設,使教師辦事不出學院、學生辦事不出校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