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陜西職業(yè)技術學院 曾碧亮
勞動精神的內涵較為豐富,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存在著一致性。在思政課上融入勞動精神,可以體現(xiàn)思政教育的全面性和多元性。勞動精神的融入給思政教育帶來了新的角度和方向。在課程設置中,教師可以適當?shù)卦黾觿趧訉嵺`活動,開展勞動教育論壇,豐富勞動精神與思政課程的結合路徑,實現(xiàn)共同育人的目標。勞動精神是對勞動品格的贊揚。在不斷的勞動中,人們可以形成一定的勞動品格,具備良好的精神風貌。在不同的時代,勞動精神也發(fā)生了變化。勞動形式也變得更加豐富和多元,勞動精神的內涵也得到了擴充。勞動精神就是鼓勵人們在尊重勞動的基礎上,不斷通過自身的勤奮獲得生存和發(fā)展的必需品。勞動精神的發(fā)展和演變給人們帶來了許多新的思考。在應對勞動實踐的時候,人們也逐步形成了新的思想認識。這些思想認識極大地豐富了勞動精神的內涵。在每一個崗位上,人們都應該爭做典型代表,無私奉獻,讓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得到快速的提升。同時,在崗位上也應該不怕困難,勇于創(chuàng)新?;跁r代的發(fā)展,勞動精神也體現(xiàn)了創(chuàng)新的意識。勞動不僅是一種高尚的行為,也應該受到保護。人們既要保護別人的勞動成果,同時也要用法律維護自己的勞動權益??傊?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的思想意識得到了充盈和發(fā)展。對勞動精神的認識進一步提高了大眾的道德品質,讓人們能夠用勤勞的雙手去創(chuàng)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在思政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圍繞學生的認知特點,設計相應的教學內容。傳統(tǒng)思政課上,許多學生都感到枯燥無味,不愿意主動融入課程學習之中。尤其是在高職院校,由于學生經常會將自己的精力放在文化課和專業(yè)技能學習上,他們普遍認為思政課程不僅毫無益處,而且浪費時間和精力。這種錯誤的思想主要來源于教師對課程教學設計內容把握不清上。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必須要做好內容的選擇和教學結構的設定,這樣才能夠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勞動精神與思政課的結合可以擴大思政課的教學范圍。教師可以適當?shù)卦谡n上引用一些勞動精神方面的內容,與學生進行分享。而這些內容也與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密切相關。在未來的工作中,學生可能會面臨許多問題。那么學生該如何克服這些問題呢?教師應該幫助學生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明確勞動精神能夠提高他們的認識水平,當面對困難時,能夠平心靜氣的去解決問題、戰(zhàn)勝問題。從這一點來看,勞動精神對思政教育的補充就顯得尤為重要。
思政教育實踐水平的提高影響到思政課程的實施效果。因此,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必須要重視實踐的重要性。教師可以設置相應的實踐主題,讓學生在參與過程中了解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梢砸詣趧泳駷榍腥朦c,向學生提出一系列的思考問題。勞動精神不僅與個人的成長有關系,也與社會和國家的命運緊緊相連。如果教師能夠在課程中開闊學生的格局,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就能夠切實的幫助學生掌握思政教育的主體內容,以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倫理與道德一直是思政課關注的問題,那么倫理和道德是如何轉化為學生發(fā)展的動力呢?對此,教師應該將職業(yè)道德、職業(yè)倫理和職業(yè)素養(yǎng)與學生的未來發(fā)展聯(lián)系在一起,讓學生能夠對學習內容感興趣。勞動精神的融入還可以激發(fā)學生對相關法律的思考。在工作中只有遵守和執(zhí)行法律法規(guī),才能夠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因此,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增加課堂的影響力,才是提高思政課教學質量的關鍵。為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可以通過認知、引領和體驗的方式讓學生進行實踐活動。在這一點上,有些高職院校的做法極有借鑒意義。這些高職院校重視與企業(yè)之間的合作,不斷地向企業(yè)輸送業(yè)務素質高的人才。在崗位實習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切實的感受到勞動精神的重要價值,并能夠在勞動中發(fā)現(xiàn)自身存在的問題,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yǎng)。
為了凸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yǎng)的合理性和科學性,應該構建有效的評價機制。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時候,要從學生的學習能力、認知水平和道德品質等多個方面進行衡量。只有落實教育發(fā)展的目的,才能夠提高高職思政教育的質量和水平。因此,教師要在教學中不斷地完善和改進教學的方法,凸顯評價的積極作用。首先,應該鼓勵學生在學習的時候進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評價。這種評價能夠幫助學生正視自身存在的問題,明確今后的努力方向,對學生個人發(fā)展有積極的作用。同時,教師還應該將教學過程和教學結果相結合,體現(xiàn)教學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在教學的時候,教師要依據(jù)學生的表現(xiàn)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在課程結束的時候,教師也要設定相應的考核方法,檢測學生的學習成果。除了評價方法的創(chuàng)新,還應該從不同的層面提高評價的有效性。比如在理論知識方面,教師就應該采用隨堂測試或是期末檢測的方式來了解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從實踐方面,教師要重視將日常教學與實踐活動相結合,評價學生的實踐能力。針對學生的實踐行為,教師要從多個角度進行評級和考核。最為關鍵的是,教師要秉持著公平公正的原則。
高職院校學生在思政課上能夠獲取精神的養(yǎng)分。正是因為有了勞動精神的影響,才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認識到自己的職業(yè)發(fā)展需要,并且在未來的發(fā)展中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yǎng),努力向復合型人才邁進。勞動精神宣揚的就是一種不畏艱難、不斷奮斗的精神,這對于高職院校學生來說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