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靈珊
[摘? ? ? ? ? ?要]? 為實現(xiàn)奧爾夫教學法本土化改革,并通過該方法提高教育質量,將展開相關研究。主要論述奧爾夫教學法的基本概念以及本土化必要性,指出奧爾夫教學法在高校學前音樂教育中的問題,以明確方向,最終提出奧爾夫教學法本土化的實施策略。根據(jù)提出的方案能夠實現(xiàn)教學法本土化改革,提高方法適用性,利于充分發(fā)揮方法作用,并有效實施奧爾夫教學法,不僅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能力,還有利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關? ? 鍵? ?詞]? 高校學前教育;奧爾夫教學法;本土化改革
[中圖分類號]? G612?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2)10-0100-03
目前,我國非常重視學前教育工作,因此提出了更高的學前教育質量要求與全新的學前教育思想,促使學前教育行業(yè)開始改革。而行業(yè)的改革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質量要求,如果人才質量不達標,勢必導致改革受阻。在這一背景下,高校作為育人平臺,有責任肩負起新時代人才教育責任,根據(jù)行業(yè)要求展開工作,故高校需要采用更行之有效的方法進行教學。我國音樂教育起步較晚,教學理論發(fā)展水平等略顯薄弱,因此高校開始借鑒其他先進國家的教學方法。奧爾夫教學法就是其中之一,而該教學法的加入確實能夠解決以往的教學問題,提高學前音樂教育等相關專業(yè)的教學質量。但該教學法畢竟是“外來之客”,完全照搬會有不適應的情況發(fā)生,因此為了更好地實施奧爾夫教學法,提高學前音樂教育專業(yè)質量,必須先對其進行本土化改革,并找到本土化后奧爾夫教學法的正確實施方法,故有必要展開相關研究。
一、奧爾夫教學法的基本概念與本土化必要性
(一)基本概念
奧爾夫教學法是一種比較獨特的音樂教學法,以提出者卡爾·奧爾夫命名,最初該教學法主要適用于幼兒教育法,即卡爾·奧爾夫倡導人本性原則,認為音樂教學要遵從幼兒原始的行為特征進行設計,幼兒會不自覺地跟隨音樂行動,這樣能夠讓幼兒更好地感受音樂節(jié)拍等,有利于幼兒音樂素養(yǎng)的提升,故該教學法的提出有效提高了德國學前音樂教育質量,革新了該國學前音樂教育思想,展現(xiàn)出極大的應用價值。正因為如此,奧爾夫教學法開始在國際上流傳開來,吸引了世界各國教育領域人員對此進行研究,融合了世界各國、各民族的音樂特色,讓奧爾夫教學法理論不斷發(fā)展。一段時間之后該教學法的傳統(tǒng)定義被打破,被重新定義為一種適用于全年齡段的教學方法,使用該方法能夠有效且科學地提升學生學前音樂教育的能力。奧爾夫教學法的實際運用并不復雜,通常是讓教師與學生以“做游戲”等有趣而自然的方式展開教與學的活動。其中,教師可以通過播放音樂等方式營造音樂氛圍,使學生沉醉其中,然后教師再根據(jù)“游戲規(guī)則”引導學生跟隨音樂做出一些動作,這種方法能夠利用學生愛玩游戲的心理特點讓他們對音樂保持專注,故可以有效讓學生感知音樂,以保障學前音樂教育的質量。另外,奧爾夫教學法除了能夠提高學前音樂教育的質量以外,還能改變學生對音樂教育工作的看法,即很多學生自身接受的音樂教育比較傳統(tǒng)故抱有傳統(tǒng)看法,如果一直保持這種看法進入學前音樂教育崗位,勢必會導致教育工作成果不達標。而奧爾夫教學法能夠讓學生領略先進的音樂教育思想,改變學生的思維定式,這樣學生的專業(yè)核心素養(yǎng)會有效提升,進入工作崗位后也能將奧爾夫教學法應用到工作中,這樣就使我國學前音樂教育與學前音樂教育工作形成了良好的循環(huán),真切實現(xiàn)改革目標。
(二)本土化必要性
因為奧爾夫教學法相比于我國傳統(tǒng)學前音樂教育方法有很多優(yōu)勢,所以不少高校在學前教育專業(yè)開設奧爾夫音樂課程,將奧爾夫理論與方法直接用于學前專業(yè)教學,課堂使用的音樂多數(shù)來源于西方音樂。但隨著我國教學理念與實踐的不斷探索與發(fā)展,人們很快發(fā)現(xiàn)照搬過來的奧爾夫教學法在學前音樂教學中存在不適應現(xiàn)象,兒童難以理解國外的音樂素材,這會限制奧爾夫教學法在中國的作用發(fā)揮,若強行使用容易導致不良后果,因此奧爾夫教學法必須接受本土化改造。尤其在高校課程建設過程中,要以行業(yè)需求為基準,結合學前專業(yè)學情,使奧爾夫教學法更加適應學科建設的具體要求。
二、奧爾夫教學法在高校學前音樂教育中應用的問題
既然奧爾夫教學法本土化是必行之舉,那么就應當找準方向實施工作,對此下文將分析奧爾夫教學法在高校學前音樂教育中的應用問題,為本土化改造提供方向。
(一)主觀化
目前,我國高校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該理念下教師在教學中的角色定位類似于“服務者”,而學生角色類似于“用戶”,故服務者自然要以用戶為客觀主體,根據(jù)他們的需求展開工作。但奧爾夫教學法理論只強調教師應當營造良好的音樂氛圍,并與學生進行互動,尚未提及教師要營造良好的音樂氛圍、與學生互動的方法,而其他研究理論中提出的方法大多以教師主觀意愿為核心,因此高校學前音樂教育在初步引入奧爾夫教學法時期,普遍出現(xiàn)了主觀化的問題。該問題具體體現(xiàn)為:(1)教師會根據(jù)自身意愿選擇音樂,忽略了學生的客觀意愿,如某高校教師在教學中選擇自己喜歡的“古典樂”,但學生更喜歡富有節(jié)奏感的“流行樂”,因為音樂選擇不符合學生要求,導致學生無法提起興趣,難以融入課堂氛圍,不能發(fā)揮奧爾夫教學法的應有作用。(2)不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照搬奧爾夫課例,不考慮課例的使用場合與范圍。如有些課例是幼兒園課堂所使用的,照搬到高校課堂上過于簡單低幼,如果不對教學過程加以總結解析,學生只能掌握教學過程的皮毛,難以實際操作。有些課例來自音樂學院,學生的音樂能力與素養(yǎng)普遍較高,這些課例如果放在學前教育的課堂中,學生則難以上手,感覺到技能操作的困難,給學生帶來較大的感知落差,這種落差感將導致學生對教學滿意度下降,容易破壞教學體驗。
(二)課例不合適
由于奧爾夫教學法是德國提出的,所以國內高校學生對此比較陌生,有些高校教師在上課中照搬課本上的課例和音樂,如教師常常會采用一些國外奧爾夫教學的實例視頻讓學生理解奧爾夫教學法的應用方式,而學生常常照葫蘆畫瓢,完全效仿課例來理解知識,這種情況下學生在幼兒教育中就容易犯錯,類似于學生可能選擇國外音樂進行幼兒教育,這不符合幼兒的文化背景與認知要點,說明課例不合適。奧爾夫教學法中不合適的課例現(xiàn)象還有很多,此處不多加贅述,但只要出現(xiàn)這種情況,奧爾夫教學法就無法充分發(fā)揮作用,不利于高校學前音樂教育的質量提升效率,說明高校應當盡快改變這種不合理的應用方式。
(三)課程設計未得到重視
奧爾夫教學法理論與我國“以人為本”教育理念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契合,但并不代表兩者完全相同,其區(qū)別在于前者在國外“崇尚自由”文化環(huán)境下主張讓學生自由發(fā)揮,但我國推崇的是“合理自由”,認為學生可以自由發(fā)揮,但必須在合理的限度之內,因此為了避免學生個人發(fā)揮超出限度,需要教師提供引導,這一點在奧爾夫教學法應用中也不例外。而現(xiàn)實中許多教師并不重視課程設計,導致教師難以發(fā)揮引導作用,反之教學更加側重于音樂訓練,這首先導致幼兒教育專業(yè)的教學工作傾向于音樂專業(yè),這是本末倒置的;其次會導致學生不了解奧爾夫教學法基本概念,只是記憶教師的做法,有可能使學生在今后工作中無法正確使用奧爾夫教學法,不具備相關教學能力。
(四)評價思想誤差
受我國早期教育的影響,國內很多學生的音樂基礎較薄弱,因此在學前音樂教育中需要更長的時間來學習。不少教師在該教學法應用初期就會對學生提出相對苛刻的要求,例如要求學生演唱、演奏的音樂必須美妙動人,評價時也會根據(jù)這一要求做出判斷。從這里可以看出,教師的評價思想存在誤差,且從學生角度來看,教師提出的要求“強人所難”,這種現(xiàn)象會給學生造成較大的心理壓力,還可能引發(fā)學生的負面情緒。奧爾夫教學法是一種重過程、輕結果的教學模式,要求學生集體參與音樂活動或表演,在評價體系設計上應順應奧爾夫音樂教學理念的要求,打破定式思維,改正評價思想上的誤差。
三、奧爾夫教學法本土化的實施策略
為了更好地發(fā)揮奧爾夫教學法在我國學前音樂教育中的作用,該教學法本土化改造勢在必行,故下文將提出對應的本土化方案。
(一)強調師生的正確定位與客觀思想
在奧爾夫教學法應用中高校一定要向教師強調師生的正確定位,即首先奧爾夫教學法只是一種教學方法,理應服從更高層次的教學理念,故該教學方法必須以我國“以人為本”理念為基礎方針展開。教師要將學生放在主導定位上,而自己要以學生的客觀需求為方向來應用奧爾夫教學法,由此秉持客觀思想展開教育工作。在正確定位與客觀思想的指示下,教師要對教學工作做出一系列改革,例如教師應當多與學生溝通,了解他們的音樂喜好等,再根據(jù)學生喜好來選擇音樂,這更能讓學生對音樂產生代入感,營造良好的課堂音樂學習、感知氛圍,奧爾夫教學法將擁有良好的作用發(fā)揮基礎。例如,教師可以篩選適合用于課堂的流行音樂,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游戲與互動,掌握相應的音樂技能,然后提出問題:“同樣的教學目的,我們在學前教育環(huán)境中應選擇什么音樂?”該問題將學生擺在“學前教師”的位置上進行思考,培養(yǎng)他們的職業(yè)責任感與工作意識,激發(fā)自主思考能力。同時教師鼓勵學生即興對活動進行編創(chuàng),以適應幼兒教學情境。通過這些環(huán)節(jié)設置,一方面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的興趣,提高音樂表現(xiàn)能力;另一方面潤物無聲地引導他們將課堂知識與工作實踐相結合,自主思考,自主創(chuàng)編。這種方式顯然能在我國教育理念下充分發(fā)揮奧爾夫教學法的作用,利于該教學法的本土化。
(二)慎選課例
面對奧爾夫教學法課例不合適的情況,教師應當考慮到學生畢業(yè)后將成為幼兒教育工作者,那么如何教好幼兒是學生需要考慮的關鍵問題,因此教師要讓學生具備思考這一問題的能力,故運用奧爾夫教學法不能選擇不合適的課例,理應遵從行業(yè)要求,依照幼兒的文化背景與認知選擇課例。例如教師可以在教學中以某個童謠為基礎,讓學生熟悉童謠的旋律、背景故事等,并隨著童謠音樂開展各種奧爾夫式學習活動,這樣學生才能充分了解奧爾夫教學法,并積極配合教師與音樂進行學習,這樣還能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能夠更快、更好地熟悉、掌握奧爾夫教學法。
(三)做好課程設計
秉持我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高校與教師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展開教學,在教學過程中要通過奧爾夫教學法提高學生的專業(yè)能力,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該教學法。從這一角度出發(fā),教師在實施奧爾夫教學法之前,應當先設計好相關課程,課程體系一般可以分為兩個部分:(1)基礎理論課程。主要用于幫助學生建立相應的知識概念,了解奧爾夫教學法的基本功能、形式等。(2)實踐課程。主要用于學生圍繞奧爾夫教學法的知識概念展開各種實踐活動,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出一些條件來強化實踐教育效果,如要求學生根據(jù)幼兒興趣來設計或選擇音樂,這樣就能將音樂訓練與奧爾夫音樂教育實踐活動結合,也明確了雙方的主次關系(在本專業(yè)教育中音樂教育實踐活動自然處于主要地位)。另外,實踐課程分為兩個環(huán)節(jié),除主要的音樂教育實踐活動以外,還要設置討論或總結階段,該階段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在實踐課程中的表現(xiàn)來講解問題,督促學生改進,或者讓學生相互討論,取長補短地解決問題,這樣奧爾夫教學法將更好地朝本土化方向轉型。
(四)優(yōu)化評價思想
在奧爾夫教學法應用中,教師要重視評價,否則不了解學情,自然就不能進行針對性的教學,但教師也要充分意識到我國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的音樂水平,因此教師的評價思想和方式應當予以優(yōu)化和調整。例如面對沒有音樂基礎的學生,無論他們的作品是否稱得上美妙動人,教師都要多加鼓勵,這樣學生才能通過奧爾夫教學法繼續(xù)學習學前音樂教育知識。另外,在評價思想中教師要建立對應的評價體系,諸如教學評價中要秉持奧爾夫參與性原則,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評價,不能太過注重結果,其中應當涉及學生在奧爾夫前置課程鋼琴、聲樂等課程中的表現(xiàn),盡可能做到綜合評價。
四、結語
綜上,奧爾夫教學法對我國學前音樂教育學科有很大幫助,但該教學法是外國提出的,很多思想理念與國內思想理念不符,故必須對其進行本土化改造,以便正確實施該方法。根據(jù)這一邏輯,本土化的奧爾夫教學法能更好地適應我國學前音樂環(huán)境,因此可以幫助高校做好人才培養(yǎng)工作,為學前教育行業(yè)提供人才支撐,推動行業(yè)改革轉型。
參考文獻:
[1]包麗芬.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本土化的制約因素[J].未來英才,2017(22):219.
[2]雷星月.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高校學前教育專業(yè)音樂課堂中的應用探究[J].黃河之聲,2020(13):38-39.
[3]張婷.奧爾夫教學法本土化與高校學前音樂教學的融合研究[J].文藝生活(下旬刊),2021(9):219-220.
[4]任可欣.奧爾夫教學法在學前音樂教育中的有效運用[J].職業(yè)技術,2020,19(3):105-108.
[5]劉妮娜.奧爾夫教學法在學前音樂教育活動中的應用[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17(16):118.
[6]王翼如.奧爾夫教學法在學前音樂教育中的嵌入與實踐[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5,35(1):102-103,
126.
[7]吳嘉玥,劉洋洋.奧爾夫教學法在我國學前音樂教育中的應用現(xiàn)狀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6(14):206-207.
◎編輯 司 楠
2358501186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