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大運河民歌及其整理研究谫議

        2022-03-17 21:06:32周玉波張昳麗
        關鍵詞:民歌

        周玉波, 張昳麗

        (1.江蘇第二師范學院 文學院, 江蘇 南京 211200; 2.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文學院, 江蘇 南京 210044)

        2017年5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辦公廳調(diào)研室《打造展示中華文明的金名片——關于建設大運河文化帶的若干思考》的報告上作出重要批示:“大運河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chǎn),是流動的文化,要統(tǒng)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019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guī)劃綱要》,提出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科學規(guī)劃、突出保護,古為今用、強化傳承,優(yōu)化布局、合理利用的基本原則,打造大運河璀璨文化帶、綠色生態(tài)帶、繽紛旅游帶。以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批示和兩辦《綱要》為契機,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研究及開發(fā)利用迎來了歷史最好時期。大運河民歌是大運河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和兩辦《綱要》的要求,重視、加強對大運河民歌的整理與研究,是“統(tǒng)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文化的題中應有之義。

        大運河民歌包括狹義和廣義兩個層次。狹義的大運河民歌,特指依大運河而生、內(nèi)容反映大運河船民和漁民生產(chǎn)、生活、情感的民歌,“船工號子”是此類民歌的代表,如流行于北京通縣的《運河拉船號子》《運河出倉號子》《運河出倉上肩號子》《運河漁船搭跳扛糧歌》,流行于江蘇運河沿線地區(qū)的各種搖櫓號子、打漁號子、走船號子,等等。我國民歌歷史悠久,生產(chǎn)勞動是催生民歌的原因之一?!痘茨献印さ缿枴吩疲骸敖穹蚺e大木者,前呼邪許,后亦應之,此舉重勸力之歌也”?!扒昂粜霸S,后亦應之”,即是與“船工號子”性質相同的“勞動號子”,是民眾勞作時為了協(xié)調(diào)節(jié)奏、提振精神、活躍氣氛而唱的歌謠。稍微擴展一點,大運河民歌還包括那些雖然不是直接地“反映大運河船民和漁民生產(chǎn)、生活、情感”,但是富含“大運河元素”的民歌。如,馮夢龍輯錄《山歌》卷八《雜詠長歌》中的《燒香娘娘》,唱述一好打扮愛虛榮的青年女子坐船搭轎,經(jīng)木瀆去穹窿山等處燒香還愿看風景故事,歌中這樣唱道:

        船一搖搖到木瀆,轎夫斗奪來搶。姐道眾人也弗要啰皂,聽我說介個主張。轎錢還你一錢銀子,依我處處要行。先到穹窿山還子香愿,后到玄墓山看看假山經(jīng)堂。轉來要到天池看看石殿,再到一云徐家墳上張張。還要看金山寺里坐關個和尚,天平山看看范文正公個祠堂。前頭老實個轎夫道我也無個樣氣力,后頭閃出兩個軒矻臘個后生,便道轎錢也弗敢多要,路上便要吃介兩遭個酒漿。等我抬你滿山兜,便奉承你星氣力,你也弗要慌忙。姐兒坐子轎子裝模做樣,引動了多少個后生,有個道是出鄉(xiāng)個觀音菩薩,有個道是抄化個陳州娘娘。

        歌中所說景點,如徐家墳、玄墓山、金山寺、天平山、范文正公祠堂等,多在運河沿線;人物所乘船只,亦當多在運河航行,此種民歌,富含“大運河元素”,理應屬于大運河民歌。此類民歌,為數(shù)頗多,如揚州、淮安等地流行的《三十六碼頭》《下河郎》等均是,清末民國揚州鴻文堂唱本《新刻找郎·下河郎》云:

        八月十五敬月光,手捧月餅淚汪汪,想起奴的有情郎。記得去年同賞月,到如今不知流落在何方。……將身來到碼頭上,兩目雙流四外張,何曾看見奴的郎。搭舟就把凡川上,走永安,過徐閣,真武廟內(nèi)去找郎。順隴個楊家莊,邵伯南塘把岸上,不曾看見我的有情郎。到鈔關,揚州城內(nèi)去找郎。平山堂,小教場,轅門轎上不見我的郎。由南門,到瓜洲,擺江舟兒到京口,四處訪一訪。走幸俸,去找郎,丹徒鎮(zhèn)上找找我的郎。順隴到大茅山,甘露寺上不見我的郎。金焦二山去找郎,求菩薩指點奴,一定在蘇州。離至金山奔丹陽,訪一訪我的郎。走金壇到溧陽,常州城內(nèi)去找郎。無夕縣,到落陽,嘉興一路到平王,可曾看見我的郎。一心一意奔蘇杭,蘇杭二州我不到,常熟皇山到吳江,細細訪我的郎?!炜焱丶胰?,侍奉雙雙二爹娘,夫妻們敘敘家常。倘若是不同奴回去,我今當官告一狀,看罰你身當。奴為冤家不打緊,南北奔波去找郎,花鞋走了幾十雙,哎嚇呀,受盡了許多風霜。[注]本文引用大運河民歌曲詞,多據(jù)作者個人收藏唱本,為行文簡潔與存真計,不一一出注,文字訛誤亦不徑改。

        此處“下河”即今之里下河,資料指其位于江蘇省中部,西起里運河,東至串場河,北自蘇北灌溉總渠,南抵老通揚運河,“下河調(diào)”為此一區(qū)域流行民歌牌調(diào),“下河”牌調(diào)名及歌中“凡(樊)川”“永安”“徐閣”“邵伯”“揚州”“常州”“無夕(錫)”“蘇杭二州”等碼頭地名以及唱述的故事,多與運河有關,因此亦可歸入運河民歌之列。另如淮安運河沿岸流行民歌云:“姐在河邊洗衣裳,雙腳踩在青石上。手里拿著捶衣棒,媚眼瞄著少年郎。姐在河邊洗衣裳,螃蟹爬到腳面上。嫩肉被不住你來夾,那邊疼壞了狀元郎?!薄耙恢恢鄞胶?,一船菱角一船藕,還有一船真不丑,依得呀之幺,依得呀之幺,還有一船真不丑。二只舟船到湖東,一船韭菜一船蔥,還有一船紅彤彤,依得呀之幺,依得呀之幺,還有一船紅彤彤。三只舟船到江邊,一船雞頭一船蓮,還有一船喜連連,依得呀之幺,依得呀之幺,還有一船喜連連。四只舟船順水下,一船魚來一船蝦,還有一船玫瑰花,依得呀之幺,依得呀之幺,還有一船玫瑰花。五只舟船到湖西,一船鴨子一船雞,還有一船好東西,依得呀之幺,依得呀之幺,還有一船好東西。六只舟船過江來,一船蘿卜一船菜,還有一船人人愛,依得呀之幺,依得呀之幺,還有一船人人愛。”[1]此種情歌,發(fā)生的場域在大運河兩岸,近于直接地“反映大運河船民和漁民生產(chǎn)、生活、情感”,亦可歸入大運河民歌的行列。另如,明代類書《士商類要》卷一中《水驛捷要歌》云:“試問南京至北京,水程經(jīng)過幾州城?;嗜A四十有六處,途遠三千三百零。從此龍江大江下,龍?zhí)端瓦^儀真壩。廣陵邵伯達盂城,界首安平近淮陰。一出黃河是清口,桃源才過古城臨。鐘吾直河連下邳,辛安房村彭城期。夾溝泗亭沙河驛,魯橋城南夫馬齊。長溝四十到開河,安山水驛近張秋。崇武北送清陽去,清源水順衛(wèi)河流。渡口相接夾馬營,梁家莊住安德行。良店連窩新橋到,磚河驛過又乾寧。流河遠望奉新步,楊青直沽楊村渡。河西和合歸潞河,只隔京師四十路。逐一編歌記驛名,行人識此無差誤?!盵2]此種指南、寫實性的《捷要歌》,順序羅列運河沿線碼頭渡口集鎮(zhèn)名稱,為士商行旅提供參考,同樣屬于運河民歌。

        廣義的大運河民歌,則泛指流行、流傳于大運河船民、漁民和沿線居民中的一切民歌俗曲,這些民歌俗曲的傳播接受,以大運河為依托,同樣具有因河而生、依河繁衍、沿河流轉的特征。大運河文化是大運河流域各民族風土人情、精神信仰、生活方式等多種文化元素的集合,廣義的大運河民歌,恰恰蘊含著大運河沿線區(qū)域的風土人情與民眾的思想信仰、生活方式等內(nèi)容,因而成為大運河文化的載體之一。

        本文所說的大運河民歌,取其廣義。取廣義的理由,是因為大運河文化是開放的而非封閉的,并不僅僅局限于船上與水上;大運河民歌唱述的內(nèi)容、傳播與接受的人群,同樣并不僅僅局限于來往于大運河的船民、漁民。典型者如姜振名、郭廣瑞《永慶升平前傳》第三十二回《哈大人升任上海道 張廣太殺賊滄州城》,描述民間藝人至大運河船上說唱的場景。小說云:

        同桌有一瞽目之人,放著一個弦子,也在那里吃茶。少時來了一人,說:“先生,大人傳你上去啦,你要好好的伺候。聽見說天津衛(wèi)的子弟書,就是你的好,你上去要唱的時候,須要留神。這位大人是京城里的旗官,新放下上海道,最喜歡八角鼓兒。你要是唱好了,大人一愛聽,就把你帶到任上去了。”廣太一聽,他素日所好的是八角鼓兒、琵琶絲弦、馬頭調(diào),會完了茶錢,跟著瞽目先生身后,出離茶園。站在門首望下河一看,見河內(nèi)有幾只大太平船,上插黃旗,寫的是:“欽命上海道哈”。見那個瞽者上得船去,彈起絲弦,唱的是《得鈔傲妻》,錯唱了一韻,廣太不覺失聲叫了一個倒好兒。[3]

        小說中藝人所唱的“八角鼓兒、琵琶絲弦、馬頭調(diào)”具體如《得鈔傲妻》,并不含有狹義大運河民歌所指的任何元素,因為在運河船上這一特定場所表演,即屬大運河民歌。另如當代小說名家汪曾祺《矮紙集》中的《露水》,寫舊時高郵到揚州運河船上一對唱曲男女故事。小說云:

        輪船拉了第二聲汽笛,這是真要開了。于是送客的上岸,做小生意的卻匆忙忙,三步兩步跨過跳板。正在快抽起跳板的時候,有兩個人逆著人流,搶到船上。這是兩個賣唱的,一男一女。男的是個細高條,高鼻、長臉,微微駝背,穿件褪色的藍布長衫,渾身帶點江湖氣,但不討厭。女的面黑微麻,穿青布衣褲。男的是唱揚州小曲的。他從一個藍布小包里取出一個細磁藍邊的七寸盤,一雙刮得很光滑的竹筷。他用右手持磁盤,食指中指捏著竹筷,搖動竹筷,發(fā)出清脆的、連續(xù)不斷的響聲;左手持另一只筷子,時時擊盤邊為節(jié),他的一只磁盤,兩只竹筷,奏出或緊或慢、或強或弱的繁復的碎響,真是大珠小珠落玉盤。[4]

        小說中藝人所唱的《顛倒歌》《手扶欄桿》《小尼姑下山》《妓女悲秋》《十八摸》《槍斃閻瑞生·蓮英驚夢》等,盡管無一首含有狹義大運河民歌的任何元素,因在大運河船上表演,同樣仍可歸入大運河民歌的陣營。小說與現(xiàn)實中此類藝人與聽眾,多數(shù)來自大運河沿線城市/地區(qū),唱與聽的民歌,亦多數(shù)流行于大運河沿線城市/地區(qū),如上述民歌等,在北京、天津、蘇州、揚州等地均極流行。劉半農(nóng)審訂、?;菥庍x《北京小曲百種》中的《妓女悲秋》(又名《嘆情樓》)曲詞是這樣的:“皓月當空照如畫,妓女無客坐在情樓。斜倚欄桿皺眉頭,哎咳呦,兩眼淚嬌流。金風吹動梧桐葉,丹桂花開不能自由?;镜蛄憷溧侧玻タ冗?,那是奴家葉落歸秋。四外玉笛全把音聲透,牧童回歸斜跨青牛。寒蟲兒叫的奴家火上澆油,哎咳呦,叫的奴家實是發(fā)愁。仰面朝天觀看星合斗,一輪明月滾金球。透出來文光射斗牛,哎咳呦,轉面回歸走進情樓?!贝朔N民歌,并不為河中岸上任何一處獨有,而是以運河作紐帶,為大運河沿線民眾所共享,這些民歌因而依慣例均作大運河民歌看待,大運河民歌、運河文化的豐富性與包容性,亦體現(xiàn)于斯。

        大運河民歌的基本內(nèi)容,一是如上所說,以各類“船工號子”“漁民號子”為代表,反映了船民生活的艱辛,以及艱辛中的樂觀情緒,如北京通縣流傳的《運河漁船搭跳扛糧歌》的曲詞是這樣的:“年輕的小伙兒哎,缺少一個做飯的人兒來了。一百多斤兒哎,難為你來馱來了。”[5]即便船上船下來回奔走而且負重“一百多斤”,仍然不忘惦記“缺少一個做飯的人兒”,確實表達了“艱辛中的樂觀情緒”。二是以天津民歌《畫扇面》、蘇州民歌《景致調(diào)》等為代表,承載了大運河沿線地區(qū)的民風民俗、社會百態(tài)。天津楊柳青年畫,歷史悠久,與蘇州桃花塢年畫并稱“南桃北柳”,天津民歌《畫扇面》即唱述傳說中的楊柳青美女畫師白俊英(又作柏俊英、白仲英、白秀英、白二姐等)描畫扇面的場景:“四月里天長沒有寒風,小二姐高樓擺下龍門陣,手拿扇子笑盈盈,高麗紙白生生,畫了個扇面兒顯顯才能。這一副扇面兒畫的北京城啊,北京城來實在威風,里七外八皇城四,九門八面一口鐘,三宮六院畫朝廷,文武官員列擺西東。這一副畫面兒子孝孫賢,鐘子期砍柴是不做高官,俞伯牙摔琴是知音嘆,小沉香劈華山,吳漢殺妻反潼關,王祥臥魚救了母高年?!鼻楣?jié)生動,畫面感極強,很得民眾喜歡,天津、北京之外,還遠播山東、東北和陜甘地區(qū)。三是大運河民歌積極關注時事,彰顯民心民意,如揚州民歌《洋煙 侉侉調(diào)》云:“一更京兒里,月兒照花臺,恨的洋人大又大不該,你在外國將生意做,因何混進我們中華大國來。飄洋來過海,火輪跟過來,私將煙土中華大國賣?!贝朔N醒民救世民歌,很好地繼承了《詩經(jīng)》與漢樂府民歌的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四是真切反映大運河沿線普通民眾的情感生活。蘇州民歌《十張郎》云:

        正月初一去張郎,我郎過節(jié)拜年忙,與你同飲三杯酒,恭賀添喜狀元郎。二月初一去張郎,郎靠書窗讀文章,若得情哥功名就,一舉成名天下?lián)P。三月初一去張郎,郎房景子賽奴房,自古周禮男合女,蝴蝶成雙鳳求凰。四月初一去張郎,情哥悶坐在書房,你今不必用思念,莫把奴奴掛胸堂。五月初一去張郎,朝朝起病在牙床,面黃肉瘦容貌退,不思茶來不思湯。六月初一去張郎,玉手俏被摸胸堂,半身熱來半身冷,小妹心里要驚慌。七月初一去張郎,蓮心棗子送情郎,燒煎腰子湯一碗,捧敬郎君口中嘗。八月初一去張郎,各廟燒香求仙方,若得我郎身病好,重裝金身修廟堂。九月初一去張郎,各鄉(xiāng)各鎮(zhèn)求醫(yī)方,若能醫(yī)得我郎好,奉送金銀也不妨。十月初一去張郎,自去親身點藥方,要點烏云青絲發(fā),金環(huán)八字配丹方。十一月初一去張郎,香茶雪水去煎湯,湯藥煎好一玉碗,捧敬郎君口中嘗。十二月初一去張郎,我郎病好姐不妨,容貌清秀勝如先,與你又好同床帳。

        此種男女相與民歌,描摹戀愛中人生死相依的熱切情態(tài),纖毫畢現(xiàn),生動感人,與馮夢龍在《敘山歌》中所說的“私情譜”特征正相吻合。

        大運河民歌的內(nèi)容,遠不止以上幾種。如北京、蘇州、揚州等地,均有眾多煙花題材民歌,《北京小曲百種》有《嘆煙花》云:

        一更子里來嘆煙花,思想起小奴佳命運太差。命里八個字忙掐算,掐算著小奴佳命里犯桃花。瞞怨了一聲爹,抱怨了一聲媽,養(yǎng)女孩為何不許配個人家。家中你老無錢怨不上我,決不該將女孩兒賣在柳煙花。二更子里來進秀蘭房,同行的姐妹們淚汪汪。姐妹的苦霉一般一樣,小奴佳來留客心里無主張,閑來無有事總得學彈唱。多怎晚跳出了是非坑,自己各親娘見不著個面,也是那小奴佳燒來的斷頭香。三更子里來淚滿腮,水里浮萍長不起根來。有錢的客官千千萬,無有個知心人與奴佳安排。也是那小奴佳命里應該,陪客喝酒赴陽臺。小奴有點不到的霉,尊了聲客官爺擔代女裙釵。……五更子里來自己明白,小奴佳在房中暗自傷懷。小奴要是接下小白臉的客,也算那小奴佳一世沒白來。商量著贖身買出來,并無有一個人與奴佳安排。悶坐蘭房自思自嘆,這就是煙花的妓女下場臺。

        此種煙花題材民歌,嘆怨控訴命運不公、遭際悲涼,有著鮮明的時代特色。另如,常州、蘇州及江淮等地流行的以孟姜女送寒衣、哭長城為主干題材的“唱春調(diào)”,充分反映了沿運民眾謀生的不易。研究者多以為“唱春調(diào)”是春節(jié)期間或立春前后,農(nóng)村舉行迎春、送春等活動時所唱的民歌,此說不盡準確,舊時常州、蘇州、江淮等地“唱春調(diào)”,專指春節(jié)前至夏收前,俗稱“青黃不接”的“春荒”時節(jié),藝丐沿門乞討時所唱的時調(diào)小曲,是以迄今為止,人們所能聞見的“唱春調(diào)”,基調(diào)均以悲苦為主。經(jīng)典的《孟姜女唱春》曲詞是這樣的:

        正月里來是新春,家家戶戶點紅燈,別家丈夫團圓敘,我家丈夫造長城。二月里來暖洋洋,雙雙燕子到南方,新窩做得端端正,對對成雙在畫梁。三月里來是清明,桃紅柳綠正當景,家家墳上飄白紙,孟姜墳上冷清清。四月里來養(yǎng)蠶忙,姑嫂雙雙去采桑,?;@掛在桑枝上,勒把眼淚勒把桑。五月里來是黃梅,黃梅發(fā)水淚盈腮,家家田中黃秧蒔,孟姜田中是草堆。六月襲來熱難當,蚊子飛來寸斷腸,忍口吃奴千滴血,莫食我夫萬喜良。七月里來七秋涼,家家窗下做衣裳,青紅藍綠都裁到,孟姜家內(nèi)是空箱。八月里來雁門開,孤雁足下代霜來,閑人只說閑人話,那有人送寒衣來。九月里來是重陽,重陽美酒菊花香,滿滿篩來奴不吃,無夫飲酒不成雙。十月里來上稻場,摔礱做米納官糧,家家都有官糧納,孟姜家中身抵糧。十一月里雪花飛,孟姜出外送寒衣,前面烏鴉來領路,喜良長城涼凄凄。十二月里過年忙,殺豬殺羊鬧揚揚,家家都有豬羊殺,孟姜家里空堂堂。

        上云“生產(chǎn)勞動是催生民歌的原因之一”,“唱春調(diào)”包括“蓮花落”一類民歌的原初功能,是為了以歌乞食。何休解詁、徐彥疏《春秋公羊傳注疏》卷十六云:“民春夏出田,秋冬入保城郭?!信兴购?,相從而歌,饑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薄按ぬ栕印笔恰皠谡吒杵涫隆保俺赫{(diào)”則是“饑者歌其食”——確切的解釋,是饑者以歌乞食,而非饑者因為得到了食而歌,也即“唱春調(diào)”是饑者乞食的工具。而由“唱春調(diào)”入手,可以了解運河沿線民眾舊時生活的艱難情狀與運河民歌題材內(nèi)容的豐富多彩。眾多民歌與大運河其他文化品類如故事、傳說、戲曲互相融合,共同形成了以水文化、江河文化為底色的大運河文化,大運河文化又反哺、滋養(yǎng)沿運民眾,民眾與民歌相輔相成,共生共長,綿延至今。

        大運河民歌有兩種基本的存在形態(tài)。一是傳唱于大運河沿線的民眾主要是藝人中間,二是集中或零散地保存在各類戲曲選集、文人筆記、方志、類書、報刊、唱本等文獻中。第一種存在形態(tài)的大運河民歌,面臨著因當代都市文明的沖擊而漸趨消亡的窘境,亟須運用新興的信息化技術與手段,在全面摸底調(diào)查的基礎上,為代表性藝人、代表性民歌建立全息藝術檔案,制訂相應的保護傳承與發(fā)展計劃。第二種文獻形態(tài)的大運河民歌,有相當部分同樣面臨滅失的危險,亦需立即著手進行系統(tǒng)性的收集整理與研究。

        文獻的收集整理與研究,可說尤多。同治八年(1869)任兩淮鹽運使的方浚頤藏書《曉風殘月》中,輯有揚州、兩淮地區(qū)流行的各種民歌俗曲,其中的“淮紅調(diào)”,是“兩淮滿江紅”的省稱,有一首《偷情 淮紅調(diào)》是這樣的:

        俏人兒你來了告訴你句話,問你怕不怕。昨晚你前腳走,他后腳就來家,西呼撞見他。倘若是撞見他,怎肯與你干休罷,叫奴怎對他。提起來心里怕戰(zhàn)巍巍,說起來肉又麻,比不得在娘家。奴勸你下次來休要只膽大,莫把性命當頑耍。奴勸你下次休膽大,莫把性命當頑耍。

        今日蘇北部分地區(qū)仍有傳唱的“淮紅戲”,即是在“淮紅調(diào)”的基礎上繁衍發(fā)展而成。拙編《清代民歌時調(diào)文獻集》與《清代民歌集》,均收錄了《曉風殘月》的全部內(nèi)容。在此之前,即使兩淮地區(qū),也已經(jīng)很少有人了解“淮紅調(diào)”的真實面目。另如,顧頡剛《〈吳覦集錄〉的序》(《晨報》1920年11月3日)統(tǒng)計其時蘇州“唱歌”種類,有20種之多,分別為昆曲、皮黃、梆子、彈詞、打油頭、灘簧、宣卷、揚州調(diào)、東鄉(xiāng)調(diào)、說因果、女說書調(diào)、五更調(diào)、小熱昏、百弗得、打連廂、奶奶小姐所唱的歌、鄉(xiāng)村女子所唱的歌、農(nóng)工及游民等男子所唱的歌、兒童在家里唱的歌、兒童在學校里唱的歌。顧先生與其表弟重九共同搜集的唱本,總數(shù)達二七三百本。[6]679-701在《蘇州唱本敘錄》中,顧先生選錄了部分唱本的名目并作介紹,這些唱本名目是:

        《大九連環(huán)·蘇州景》《十二月蟲名山歌》《蟲名開篇》《做親景致》《公子游春》《紅娘寄書》《男哭沉香》《私情山歌》《三國山歌》《岳傳山歌》《武十回山歌》《英烈山歌》《白蛇山歌》《雙珠鳳山歌》《打牙牌》《無錫景致》《蘇州景致》《江陰景致》《西湖景》《留園景》《吹風涼景致》《遂園景》《上海景致》《唐詩唱句》《戲名山歌》《蚊子歌》《槍斃閻瑞生》《王蓮英蔣老五對唱山歌》《男女對山歌》《三百六十行》《勸人五更》《嫖賭五更》《打齋飯》《小方卿》《十二條手巾》《十姐纏腳》《新出小熱昏》《胡絲山歌》《恩愛夫妻景》《百勿得》《堂名歌》《飯店五更》《剃頭五更》《麻雀五更》《來富唱山歌》《戒嫖開篇》《素酒山歌》《十條扁擔》《十個字》《十雙快靴》《十條橋》《十房新婦》《小長工》《四季相思》《沈七歌》《小籃擋》《十二雙繡鞋》《十姐梳頭》《玄妙觀五更》《文明做親五更》《刁劉氏五更》《哭七七》《香煙花名五更》《臘塔五更》《采桑山歌》。

        顧先生云:“我個人為職業(yè)所羈,以前從事的民俗研究現(xiàn)在暫不能繼續(xù),是一件恨事。現(xiàn)在《民俗集刊》征文,即將吳君原作略略修改寄去?!短K州唱本敘錄》,此不過三分之一。以后能有時間編完,最好。希望各地的人都照樣做去,將來合成一部《中國唱本提要》,更選擇一個適宜的地方建一所‘唱本藏’,這實在是我們這世里應當有的事?!盵6]6841928年春,劉半農(nóng)兼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民間文藝組研究員,利用史語所收藏材料,編成《中國俗曲總目稿》,等于實現(xiàn)了顧先生“合成一部《中國唱本提要》”的設想;但是其“選擇一個適宜的地方建一所‘唱本藏’”的愿望,未能落實。百年來唱本文獻的滅失情況極為嚴重,即使是《敘錄》裒錄的60余種唱本,如今常人亦難得一見。如《敘錄》中有《采桑山歌》,顧先生介紹說:“這是七字一句、四句一段的山歌。一共有六套。第一套《采桑山歌》,第二套《后私情》,第三套《游春山歌》,第四套《合歡情》,第五套《新人歌》,第六套《鬧新房》。這歌敘說一女郎同一愛人約會在桑園中,被父母知道,斥責她,女郎狡辯,并怨恨父母不早同意她成婚,以致無限孤獨。有一個春天,女郎打扮好了出去游玩,碰見她的情人,訴說離別相思之苦,乃引他到家,私自親愛。一年之后,女郎有孕,被父母知道,就叫人迎娶。因為她美貌,公婆與丈夫非常喜歡。但不幸生私生子了,她父母要她死,公婆把她退,惟獨她的丈夫愛她,竟饒恕了她的初次的不貞?!盵6]700此一連套唱述的山歌,體量龐大,故事完整,歌中透出的“她的丈夫愛她,竟饒恕了她的初次的不貞”的情愛觀、婚姻觀,令人耳目一新,具有文獻與文本的雙重價值。茲錄本人收藏的《采桑山歌》中《新人歌》片斷如次:

        春暖洋洋百花香,二八佳人正當陽。十八九歲花心發(fā),二十不嫁變心腸。前本唱完《合歡情》,接唱新人歌來聽。山歌不唱稀奇事,單唱姐兒做新人。說新人來話新人,姐兒難舍舊情人。姐兒在房立起身,安排好酒待郎君。同郎吃杯分別酒,好比肚內(nèi)刀割心。初杯好酒百花香,姐共情郎細思量。好人吃子醺醺醉,惡人吃子亂癲狂。二杯酒來綠沉沉,滿滿酒來郎不吞。情哥不談酒閑事,是負奴奴一片心。三杯好酒滿滿斟,小奴再三教郎吞。淡酒薄肉看奴面,略飲幾杯表記心。四杯酒來冷清清,雙手掇來郎不吞。情哥掇了哀哀哭,酒杯之中分私情。五杯好酒百寶珍,杜康制造到如今。勸郎吃杯消愁酒,阿奴吃杯寬寬心。六杯酒來愁不消,談談說說更煩惱。郎道姐兒分別后,思思想想結成勞。姐勸郎君不要憂,奴到夫家不轉頭。猶如月卻重圓日,重會郎君結并頭。郎君便把立起身,姐兒送郎出房門。恩愛私情說不盡,含悲流淚送郎君。

        姐兒嫁人前夕,招舊人作別,叮嚀囑咐,別具一格。此種“姐兒難舍舊情人”場景,馮夢龍輯《掛枝兒》中約略有之,《別部》之“送情人直送到無錫路”末有記云:

        后一篇,名妓馮喜生所傳也。喜美容止,善諧謔,與余稱好友。將適人之前一夕,招余話別。夜半,余且去,問喜曰:“子尚有不了語否?”喜曰:“兒猶記《打草竿》及《吳歌》各一,所未語若者獨此耳。”因為余歌之?!洞虿莞汀芳创?,其《吳歌》云:“隔河看見野花開,寄聲情哥郎替我采朵來。姐道我郎呀,你采子花來。小阿奴奴原捉花謝子你,決弗教郎白采來。”嗚呼,人面桃花,已成夢境,每閱二詞,依稀繞梁聲在耳畔也。佳人難再,千古同憐,傷哉。

        《新人歌》中“恩愛私情說不盡,含悲流淚送郎君”云云,亦即猶馮夢龍所謂“佳人難再,千古同憐”者也。此種一心二用、藕斷絲連的姐兒情愛觀,既是近現(xiàn)代民歌“女性敘事研究”的理想案例,更是運河文化研究的特殊史料。但是當下蘇州敘事山歌的整理研究,多圍繞《五姑娘》《沈七哥》《趙圣關》《鮑六姐》《孟姜女》《林氏女望郎》《嚴家私情》等進行,鮮有提及《采桑山歌》。大運河民歌整理研究,更少此類標本性的文獻。亡羊補牢,未為晚矣,私意可以借助各方重視運河文化建設的契機,加緊進行民歌唱本文獻的搶救、挖掘、整理與研究,切實豐富運河文化研究的內(nèi)涵。一俟時機成熟,即可著手實施顧先生當年提出的“選擇一個適宜的地方建一所‘唱本藏’”的計劃。

        長期以來,大運河民歌的整理與研究,始終是各自為政,缺少統(tǒng)籌規(guī)劃??疾焱暾饬x上的“大運河民歌”,有縱向、橫向兩個維度。

        縱向是時間。唐宋元明清,一直到如今,不同時期的大運河民歌,有著不同的姿彩,以明代為例,馮夢龍輯錄的《掛枝兒》《山歌》,既是大運河名城蘇州的文化瑰寶,更是中國文學史、文化史長河中的精品,在當時即被贊為“我明一絕”,對近現(xiàn)代與當代民歌仍然起著標桿與示范的作用。如以形制而言,馮輯《山歌》中的“結識私情賽過天,弗曾養(yǎng)得介個男女接香煙。好像石灰船上平基板,常堂堂白過子兩三年”(《不孕》)與“結識私情窗里來,吃娘咳嗽捉驚騃。灘塌草庵成弗得個寺,何仙姑丫髻兩分開”(《娘咳嗽》)等,在近現(xiàn)代蘇州民歌中延續(xù)為“結識私情受子多少嗔,原來快活是愁根。情意重來煩惱重,恩愛深來怨恨深”與“結識私情恩愛深,暗里偷花吃子驚。歡喜未完愁又到,見說夫家要做親”(《汝河山歌》)。

        橫向是空間。從北到南,大運河流經(jīng)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浙江等地20多個城市/地區(qū),聯(lián)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自發(fā)形成了民歌傳播與接受的水上黃金通道。借助此一通道,南方民歌《手扶欄桿》《三十六碼頭》《梳妝臺》等傳至北方,北方民歌《照花臺》《楊柳青》等流播南方,在此過程中,形成了北京、天津、蘇州、揚州等運河經(jīng)濟文化重點、節(jié)點城市/地區(qū),同時使得整體性觀照、剖析運河文化的共性與個性特征成為一種可能。

        其一如北京。北京地處京杭大運河的北端,“為四方輻輳之區(qū),凡玩意適觀者,皆于是乎聚,曲部其一也”[7]19。清代北京民歌集《霓裳續(xù)譜》卷八有【南詞彈黃調(diào)】云:

        昨宵同夢到天臺,今晚冤家還未來,風弄竹聲歸曉院,月移花影上瑤階。蓮步穩(wěn),立妝臺,迢迢長夜實難挨,壺中漏滴更將盡,案上燈殘門半開。郎嗄,你莫非別戀著閑花草,莫不是先生嚴禁在書齋。早難道被人識破了機關事,因此上阻住藍橋未得來。教奴這一猜,那一猜,多因是你薄幸不成才。明宵若得重相會,我要問問你,會少離多該不該,休要在我的跟前再賣乖。[7]374

        《白雪遺音》卷四有【南詞】云:

        春來快樂算樵夫,橫背板斧上山坡。艷陽天氣春光好,山林樹木果然多。山頭頂,百鳥窩,紫燕銜泥在溪河。觀不盡桃紅并柳綠,喜洋洋得意唱山歌,快樂算樵夫。夏來快樂是漁翁,一家老幼住船中。搖過了十里灘頭把網(wǎng)下,拿住大魚樂無窮。那漁翁,到城中,手提魚籃過橋東。賣錢回家沽美酒,大家吃得醉春風,快樂是漁翁。秋來最喜讀書人,三朋四友去會文。閑來無事把圍棋下,月色光輝弄瑤琴。讀四書,看五經(jīng),朗朗書聲誦得清。不寒不暖在書房內(nèi),一舉成名天下聞,最喜讀書人。冬來快樂是農(nóng)家,春養(yǎng)山蠶夏種麻。等到秋來收谷稻,三餐茶飯不求他。隆冬節(jié),飄雪花,無愁無慮無牽掛。飽食暖衣沽美酒,閉門不管世繁華,快樂是農(nóng)家。[7]815-816

        “南詞彈黃調(diào)”“南詞”實一。李家瑞《北平俗曲略》云:

        南詞即是浙江的平湖調(diào),也是說唱故事的一種?!逗妓走z風》說:“南詞者,說唱古今書籍,編七字句,坐中開口彈弦子,打橫者助以洋琴,每本四五回,稱為唱書先生。”南詞在乾隆年間,曾經(jīng)流傳到北平?!栋籽┻z音》是選錄嘉慶以前的北平的俗曲的,其中即有南詞二三十種(此僅據(jù)近人選本而言)。蔣士銓的《京師樂府詞》里,也有一首《唱南詞》:“三弦掩飾平湖調(diào),先唱攤頭與提要。高談慷慨氣粗豪,細語纏綿發(fā)忠孝。洗刷烏云峽雨詞,宣揚卻月批風貌。冠纓索絕共歡嘩,玉筯交頤極傷悼。蜜意感人最凄慘,談言微中真神妙。君不見杭州女士垂垂手,聽詞心動鸞皇偶。父母之命《禮經(jīng)》傳,婚姻私定南詞有?!边@所謂“攤頭”,即南方所謂開篇,亦即所謂南詞小引。其性質與北平說唱鼓書的攤頭,略有分別。說唱鼓書的攤頭,大半是混抓一首現(xiàn)成的詩詞,或隨便謅幾句歌曲,不必與書中本文有什么關系,南詞小引,則必須總括書中大意,所以又稱為“提要”。[8]

        《俗曲略》所說的“南詞小引”也即《霓裳續(xù)譜》中的【南詞彈黃調(diào)】、《白雪遺音》中的【南詞】,其中“彈黃”“攤頭”通常作“灘簧”“攤簧”,乃南方運河城市杭州、蘇州、揚州等地民歌的一種,如李斗《揚州畫舫錄》卷十一《虹橋錄》說其時河船唱曲情形云:“歌船宜于高棚,在座船前。歌船逆行,座船順行,使船中人得與歌者相款洽。歌以清唱為上,十番鼓次之,若鑼鼓、馬上撞、小曲、攤簧、對白、評話之類,又皆濟勝之具也。”[9]同種民歌,南北互見,喜歡者眾,即體現(xiàn)了運河民歌的共性特征。

        其二如揚州。揚州以其為鹽運之都,臨近南京、上海之便,成為明清、民國民歌北上南下的中轉站點。這其中有諸多案例,頗值細究。如《楊柳青》。同治年間江蘇巡撫丁日昌、無錫戲劇家余治羅列的“查禁小本淫詞唱片目”中,均有《楊柳青》[10]142-148,192-193,《霓裳續(xù)譜》《白雪遺音》中,也收有《楊柳青》?!栋籽┻z音》卷三的《楊柳青》是這樣的:

        俺家住在楊柳青,是呀,緊靠著御河,把奴聘在了獨柳,這是怎么說,也是我前生造定受折磨。(白)這個天可有了時候了。【邊關調(diào)】一更鼓兒多,哎喲,一更鼓兒多,獨柳的生活指著這個,叫奴家推碌石由累的奴實難過。【勾月梅】二更里月兒才出來,思想兒夫淚滿腮,每日里編蒲席,累的我手難抬。【銀紐絲】三更里房中冷似過冰,譙樓上咚咚雷鼓聲,想情人,想的我成了病。【繡荷包】四更四點睡不著,思想兒夫好心焦。相思情,崩哦松哦,可是睡不著,丈夫不回來,無人把書捎,思思想想我的淚珠拋。相思情,崩哦松哦,可是淚珠拋?!臼婚e】五更五點天又明,奴家房中睡朦朧,夢見兒夫回家轉,醒來床前撲了個空。(尾)丈夫拉短纖,一去不見來,撇的奴家冷冷清清,孤孤單單,獨自一個,思想起也是無爹媽沒主意,就聽信了媒婆。[7]725

        研究者指此曲本來即是敘說運河拉纖船工妻子的艱難生活,經(jīng)由運河傳至江南后,其中的“繡荷包”大受歡迎,揚州藝人更將第二句后的虛腔襯詞“相思情,崩哦松哦”改成“楊呀楊柳葉兒青呀,七搭七呢崩哦,松又松呀崩又崩哦”,曲名也因此變?yōu)椤皸盍唷保虾?、蘇州、無錫等地民眾,并指此種“楊柳青”為“揚州調(diào)”。由北向南,由“繡荷包”至“楊柳青”,南北貫通的大運河,誠為民歌遷徙流轉的奇妙通道。

        其三如臨清。山東臨清時調(diào)起源亦久,流傳很廣,臨清“下河調(diào)”等流播四方,有人竟以此認為“北京小曲源于臨清”。上云“下河”是“里下河”的省稱,專指江蘇省內(nèi)運河以東地區(qū)(江淮)的各個縣市區(qū),“下河調(diào)”是此一區(qū)域的流行時調(diào),臨清民歌“下河調(diào)”乃揚州鄰近地區(qū)流行的“下河調(diào)”沿運河遷延流轉的結果。由此一點即可覘知,“北京小曲源于臨清”說大可商榷,穩(wěn)妥的說法,是北京民歌、臨清民歌、揚州民歌等,因為運河的關系,流傳流轉,融合互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澳阒杏形?,我中有你”,仍然體現(xiàn)了運河民歌具有共通共同性。

        歷史地理學家鄒逸麟著《舟楫往來通南北——中國大運河》專列一節(jié),討論“運河在中國社會發(fā)展中的作用”,認為“隨著沿運人口的流動,沿運各地的區(qū)域人群、宗教信仰、飲食起居、語言習俗、地方戲曲等在運河沿線的流布,成為必然之事。比較典型的像天津這樣原先只是一個軍事?lián)c,由于地處大運河的樞紐,運河上南北來往的人員眾多,在天津附近能聽到的是南腔北調(diào)。明代在天津獨流鎮(zhèn)、楊柳青、直沽口等的運河上,能聽到‘吳歌’‘楚歌’‘閩語’‘南腔’”。[11]上說諸種,很好地驗證了鄒先生“隨著沿運人口的流動”,包括民歌、戲曲在內(nèi)的習俗文化也隨之在各地流布生根的觀點。

        誠如上說,將大運河沿線區(qū)域視作一個整體,在中國文化史、文學史、民歌史與社會史、民俗史、區(qū)域史等多重場景下,探究運河民歌的文學文化價值,剖析運河沿線不同區(qū)域間民歌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進而總結大運河民歌發(fā)生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是開展大運河民歌整理研究的必然要求。在此過程中,立足重點區(qū)域民歌的個案研究,是整體性研究的基石。

        仍以蘇州、揚州與北京民歌為例。在中國民歌發(fā)展史上,蘇州民歌占據(jù)舉足輕重的地位,顧頡剛《吳歌小史》對蘇州民歌的發(fā)生發(fā)展情形,有過較為詳盡的梳理。以例而言,馮夢龍輯錄的《掛枝兒》《山歌》、“姑蘇王君甫”梓行的《萬花小曲》等,堪作明清民歌的代表。迨至晚清民國,借助鐵路聯(lián)通滬寧、京杭運河聯(lián)結揚州北京等地的優(yōu)勢,蘇州民歌積極參與中國近現(xiàn)代社會文化進程,蘇州成為繼北京、上海這兩個民歌傳播接受中心城市之后,可與天津、揚州、長沙、沈陽、成都等次中心城市比肩的重要地區(qū),蘇州民歌因之有著與前代及他地民歌不一樣的風姿。近年來,有關蘇州民歌的整理與研究,古代部分主要集中于馮夢龍輯錄的《掛枝兒》《山歌》,近現(xiàn)代部分主要集中于寶卷,當代部分主要集中于常熟、張家港等地仍在傳唱的山歌,成果雖然可觀,薄弱環(huán)節(jié)仍多。如明代民歌被稱為“我明一絕”,《掛枝兒》又是明代民歌的翹楚,明清文獻如文粹堂梓行《簫笛合譜》中有《掛枝兒》的完整工尺譜,但是在傳統(tǒng)文化、運河文化振興場景下的《掛枝兒》的保護傳承、開發(fā)利用,幾近空白,太過可惜。

        接續(xù)《掛枝兒》傳統(tǒng)的蘇州近現(xiàn)代民歌中的樂歌,牌調(diào)多樣、內(nèi)容豐富,緊隨時代,根基深厚,亦有細加梳理討論的必要。如顧頡剛《吳歌筆記輯錄》說“蘇州小調(diào)”云:“與伯祥分析蘇州流行小曲,如下:(1)蘇州本地之小調(diào):《東鄉(xiāng)調(diào)》《彈詞》。(2)常州傳來:《唱春》。(3)揚州傳來:《十把扇子》《四季相思》。尚有《五更調(diào)》《十八摸》,未知如何?!盵6]651顧先生所說三種“小調(diào)”即樂歌,均有固定牌調(diào),包括少有提及的《十把扇子》。上海大美書局印行《時調(diào)大觀》有《十把扇子》云:

        一把扇七寸長,一人扇風二人涼,楊柳青阿崩阿松阿哎哎嚇,二人涼。二人涼來二人涼,想壞家中少年郎,楊柳青阿崩阿松阿哎哎嚇,少年郎。二把扇子骨里黃,一面姐來一面郎,楊柳青阿崩阿松阿哎哎嚇,一面郎。郎想姐來姐想郎,二人想得面皮黃,楊柳青阿崩阿松阿哎哎嚇,面皮黃。三把扇子骨里青,一面兔來一面鷹,楊柳青阿崩阿松阿哎哎嚇,一面鷹。鷹趕兔來兔趕鷹,思想命肝心,楊柳青阿崩阿松阿哎哎嚇,命肝心。四把扇子四角查,一面魚來一面蝦,楊柳青阿崩阿松阿哎哎嚇,一面蝦。一面金魚來戲水,一面草蝦望上扒,楊柳青阿崩阿松阿哎哎嚇,望上扒。五把扇子五月五,大伯想與弟媳婦,楊柳青阿崩阿松阿哎哎嚇,弟媳婦。上了床邊甜如蜜,下了床邊弟媳婦,楊柳青阿崩阿松阿哎哎嚇,弟媳婦。六把扇子六枝花,情哥愛我我愛他,情哥愛我年紀少,我愛情哥一枝花,楊柳青阿崩阿松阿哎哎嚇,一枝花。七把扇子狗咬狗,情哥拉住姐姐手,楊柳青阿崩阿松阿哎哎嚇,姐姐手?!焉茸庸抢锛t,留了妹娃擔蚊蟲,楊柳青阿崩阿松阿哎哎嚇,擔蚊蟲。擔了蚊蟲高掛起,留了來年刮狂風,楊柳青阿崩阿松阿哎哎嚇,刮狂風。

        由“楊柳青阿崩阿松阿哎哎嚇”,可知此乃揚州民歌《揚州青》的變體,顧先生與王伯祥先生“揚州傳來”說無誤。

        蘇州民歌中,由“揚州傳來”的不只《十把扇子》《四季相思》,恒志書社等梓行的眾多“欄桿調(diào)”,亦是傳自揚州。同治間無錫戲劇家余治所列“查禁小本淫詞唱片目”中有“門依欄桿”[10]192-193,北京等地又作“斜倚欄桿”,均是“欄桿調(diào)”?!皺跅U調(diào)”每節(jié)以“××欄桿可嘆/嘆罷×聲”起句,十節(jié)十嘆,是以有人稱其為“嘆十”?!侗本┬∏俜N》有“斜倚欄桿”,亦有“嘆十聲”,《王三公子嘆十聲》云:

        王三公子坐書房嘆了一聲,思想起讀書事好不傷情。我受過父母栽培師傅的教訓,都只為求功名讀透五經(jīng)。全篇文章作的精通,到而今并未有半點功名。每日里讀書就把功課用,實指望身得仲耀祖光宗。王三公子別雙親嘆了二聲,到明晨黃道日就要起程。公子趕考來鄉(xiāng)試,保佑著我學生榜上有了名。雇的是火輪船來到天津城,進東關街市上俱都掌上燈。忙投客旅招商店,三日內(nèi)來到了爺家北京城。王三公子住會館嘆了三聲,一路上風霜苦不得安寧。明天廣德樓去聽戲,小福唱教子孫季先的御碑亭。出戲園上飯館就是四大興,出飯館借酒興就奔了堂名。王柏蔡柳挑人沒挑上,又到了石頭胡同拐灣皮條營。王三公子住行院嘆了四聲,家撇下妻年幼盼我轉回程。我在這塊挑了個地兒,挑了個排小的那院里數(shù)他紅。小兒他又會彈來又會唱又會調(diào)情,彈的是《鮮花調(diào)》唱的是《小五更》。唱幾個《摘黃瓜》外帶《盂蘭會》,他會唱《十美圖》《十俊圖》《十個丫環(huán)放風箏》。

        此一《嘆十聲》,無虛腔,句格與揚州鴻堂唱本《新刻時調(diào)嘆十聲》不盡一致。鴻文堂唱本封面題“嘆十聲”、“手扶欄桿”,以是知“欄桿調(diào)”確又名“嘆十聲”。鴻文堂唱本封面題“嘆十聲”“手扶欄桿”,以是知“欄桿調(diào)”又名“嘆十聲”?!侗逼剿浊浴氛f《嘆十聲》云:

        “嘆十聲”亦分十段,每一段嘆一聲,故名“嘆十聲”。蘇州一帶也有用每段一嘆共十嘆息的小曲(名“唱春調(diào)”),不過和北平的有些不同。蘇州“十嘆”的形式是“第一嘆來嘆……”,北京“十嘆”的形式是“……嘆了頭一聲”。北京俗曲里,用這種形式互相模仿,產(chǎn)生了很多小曲,“車王府曲本”有《王三公子嘆十聲》《小相公十嘆》《筆帖式十嘆》等本,戊戌政變以后,北平市面上有仿“嘆十聲”的題材作成《康有為人人樂十聲》(俗稱“笑曰樂”)、《康有為天下恨十聲》,大概是翻來覆去,隨便仿造,所以有《洋車夫嘆十聲》,也有《洋車夫樂十聲》,“嘆十聲”是正體,“樂十聲”“恨十聲”,都是變體。[8]142

        《北平俗曲略》謂“嘆十聲”各地多有,有正體,有變體,上說“不盡一致”當即“變體”之故。實則正體中,亦有不同花樣,即使蘇州一地,“嘆十聲”的形式也不全是“第一嘆來嘆……”,如恒志書社唱本《新編東河欄桿口》云:

        東河欄桿口嘆第一聲,奴家那格年輕末二九妙芳齡,情哥一去已數(shù)日,正在那格想起來忽聽敲門聲,咦呀呀得會,說撥情哥聽,急急那格開門來房中坐定身。東河欄桿口嘆第二聲,賢妹那格臉上末像煞勿起經(jīng),有啥難事對我說,不妨那格待我來曉得倷格心,咦呀呀得會,說撥賢妹聽,你我那格兩人末一世好恩情。東河欄桿口嘆第三聲,郎君那格閑話末才是假恩情,拿奴騙得魚上鉤,假癡那格假呆末再問啥格信,咦呀呀得會,說撥情哥聽,小妹那格名譽末撥郎壞干凈。東河欄桿口嘆第四聲,賢妹那格閑話末哪哼好知情,啥浪欺瞞啥浪騙,今朝那格要倷末告代我的明,咦呀呀得會,說撥賢妹聽,自家那格曉得末勿勿曾 壞良心。東河欄桿口嘆第五聲,當初那格辰光末手段那摩溫,花言巧語來騙奴,說末那格話去末糟蹋奴的身,咦呀呀得會,說撥情哥聽,如今那格事體末一樣勿相信。……東河欄桿口嘆第十聲,賢妹那格閑話末句句勿中聽,搭奈恩愛已數(shù)年,今朝那格閑話末一定變仔心,咦呀呀得會,說撥賢妹聽,比我那格高上末有仔別個人。

        曲中“口嘆”是“可嘆”的訛音?!皷|河”費解,恒志書社、秀歌書社等另有“北河標桿”“西河欄桿”,《西河欄桿嘆十聲》云:“西河欄桿可嘆第一聲,鴛鴦那格枕浪末勸勸奴郎君,路浪鮮花少要去采,乘輪船搭火車自己要當心,咦呀呀得會,說不郎來聽,小妹妹是奈格知心著意人。西河欄桿可嘆第二聲,賢妹妹奈勿必常常掛在心,路浪鮮花那有工夫棄采,乘輪船搭火車自己會當心,咦呀呀得會,說不賢妹聽我,又那格不是末四五歲讀書小官人?!惫P者藏有民國常州唱本《西湖欄桿嘆十聲》,曲詞與《西河欄桿嘆十聲》及揚州鴻文堂唱本基本一致,由是可推“西河”包括“西湖”,或是“手扶”的訛變,藝人口傳,加上揚州與蘇州、常州土音的差異,有此訛變,并不稀奇?!氨焙印薄皷|河”等,則是如同北平俗曲據(jù)“嘆十聲”“隨意仿造”“樂十聲”等一樣,是據(jù)“西河”“隨意仿造”而成。換言之,蘇州民歌中的《西河欄桿嘆十聲》等,是由揚州民歌《手扶欄桿嘆十聲》改造而來,其中“說撥”等是留存的揚州方言,“哪哼”“那格”“我格”“拿摩溫”等,則是改造后的全新元素。“由揚州民歌改造”說的依據(jù)有二,一是迄今所見“嘆十聲”的最早文獻,是揚州鴻文堂唱本,北京、蘇州等,均在其后;二是20世紀20年代,上海書局印行時調(diào)選集中,有《新刻十欄桿揚州小調(diào)》,曲詞正與鴻文堂唱本同,“揚州小調(diào)”四字,明確標示了其揚州土產(chǎn)的屬地身份。外地民歌傳入蘇州,經(jīng)本土化改良而為己用,不自近現(xiàn)代始。馮夢龍輯錄的《掛枝兒》,初名《打棗竿》,“打棗竿”原為北方流行民歌牌調(diào),傳入?yún)侵泻?,?jīng)受吳文化的浸染而易為“掛枝兒”[12],情形與“手扶欄桿”訛為“西河欄桿”庶幾近之。此種吸納與改良改造,彰顯了吳中民歌兼容并包的個性特質。

        以一地民歌為個案作深入精細的研究,還有助于從不同層面感知體認大運河民歌的文化多樣性。如《蘇州唱本敘錄》中有《哭七七》,顧頡剛曰:“是寫一個寡婦——韓家二姐——逢七哭她的故夫的情景。人死七日,是為一七;凡七個七,故名哭七七?!焙阒緯缬小缎戮幙奁咂摺吩疲?/p>

        頭七到來哭哀哀,拿條紅被蓋上來,風吹紅被四角動,好像我郎活轉來。二七到來姐思量,思思亮亮哭一場,月亮里點燈空掛名,奴好比屋里做夢做一場。三七到來做道場,諸親六眷在來張,二十四個和尚道士在落浪團團轉,小奴奴打扮去莊香。四七到來姐梳妝,梳妝臺上好風光,梳妝臺浪有一面生銅鏡,孰照奴奴勿照郎。五七到來望鄉(xiāng)臺,望見家中大男小女哭哀哀,大男小女在落浪嚎啕哭,吾一心要想活轉來。六七到來去關亡,關著吾夫見閻王,牛頭馬面手拿鋼叉兩邊立,當中獨跪奴情郎。七七到來是白綾,白頭白扎白襖裙,我有心有意帶滿你三年孝,無心無意七里就嫁人。脫落仔白裙換紅裙,阿有啥人替我做媒人,做仔媒人總有媒根謝,好比奴親丈夫勝三分。一路哭來一路行,回頭叫公婆大人兩三聲,勿怪吳瀆小新婦心腸硬,要怪你兒子自己命勿長。一路哭來一路行,告代你三歲孩童兩三聲,跟娘勿及跟婆好,勿澆得吳瀆晚爺耍心腸。……一路哭來一路行,棺材旁邊哭兩聲,勿怪阿大瀆娘心腸子硬,則怪你自己壽勿長。

        《哭七七》歌蘊含極為豐富。

        一是民俗。如顧先生所說,“人死七日,是為一七”,一七、七七均有相應儀式。袁枚《子不語》卷一記軼事曰:

        淮安李姓者與妻某氏琴瑟調(diào)甚。李三十余病亡,已殮矣。妻不忍釘棺,朝夕哭,啟而視之。故事:民間人死七日,則有迎煞之舉,雖至戚,皆回避。妻獨不肯,置子女于別室,己坐亡者帳中待之。至二鼓,陰風颯然,燈火盡綠。見一鬼紅發(fā)圓眼,長丈余,手持鐵叉,以繩牽其夫從窗外入。見棺前設酒饌,便放叉解繩,坐而大啖。每咽物,腹中嘖嘖有聲。其夫摩撫舊時幾案,愴然長嘆,走至床前揭?guī)?。妻哭抱之,泠然如一團冷云,遂裹以被。紅發(fā)神競前牽奪。妻大呼,子女盡至,紅發(fā)神踉蹌走。妻與子女以所裹魂放置棺中,尸漸奄然有氣,遂抱至臥床上,灌以米汁,天明而蘇。其所遺鐵叉,俗所焚紙叉也。復為夫婦二十余年。妻六旬矣,偶禱于城隍廟,恍惚中見二弓丁舁一枷犯至,之所枷者,即紅發(fā)神也。罵婦曰:“吾以貪饞故,為爾所弄,枷二十年矣!今乃相遇,肯放汝耶!”婦至家而卒。[13]10-11

        民歌中的“頭七到來哭哀哀,拿條紅被蓋上來,風吹紅被四角動,好像我郎活轉來”場景,與《子不語》中的“妻不忍釘棺,朝夕哭,啟而視之”,何其相似乃爾?!懊耖g人死七日,則有迎煞之舉”,即是儀式。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薦亡齋和尚吃官司 打秋風鄉(xiāng)紳遭橫事》云:“挨到黃昏時候,老太太奄奄一息,歸天去了,合家忙了一夜。次日,請將陰陽徐先生來,寫了七單。老太太是犯三七,到期該請僧人追薦。大門上掛了白布球,新貼的廳聯(lián),都用白紙糊了。合城紳衿都來吊唁。請了同案的魏好古,穿著衣巾在前廳陪客。胡老爹上不得臺盤,只好在廚房里或女兒房里,幫著量白布、秤肉,亂竄。”[14]38小說中所說的“七單”,由陰陽先生書寫,“七七”期滿時焚化,焚化祭奠,亦是儀式。此種儀式,即是民俗。

        二是婚嫁觀念。“七七到來是白綾,白頭白扎白襖裙,我有心有意帶滿你三年孝,無心無意七里就嫁人。脫落仔白裙換紅裙,阿有啥人替我做媒人,做仔媒人總有媒根謝,好比奴親丈夫勝三分”,“七七”期滿,即生易嫁心思,此種活泛思想,太過新潮。民歌所唱述者,固然多有夸張變形的成分,而其內(nèi)中表達的新奇觀念,與近現(xiàn)代中國社會文化轉型思潮的興起,不無關系。

        三是地域特色?!耙宦房迊硪宦沸校仡^叫公婆大人兩三聲,勿怪吳瀆小新婦心腸硬,要怪你兒子自己命勿長。一路哭來一路行,告代你三歲孩童兩三聲,跟娘勿及跟婆好,勿澆得吳瀆晚爺耍心腸”中的“吳瀆”,標示了《新編哭七七》的吳中土產(chǎn)身份。

        四是民歌的生命力。歌謠文理,與世推移,因時而變,隨事而發(fā),是傳統(tǒng)民歌頑強延續(xù)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哭七七》亦然?!犊奁咂摺繁旧?,曲詞屢有新創(chuàng),《敘錄》云主角是“韓家二姐”,《新編》中則是“吳瀆小新婦”,“小新婦”較“韓家二姐”即是新創(chuàng)。1937年電影《馬路天使》上映,其中的插曲《四季歌》由田漢作詞、賀綠汀作曲,曲調(diào)即移植自《哭七七》,《四季歌》之于《哭七七》,亦是新創(chuàng)。上海大明書局1947年印行《新編時調(diào)小曲》中有《東洋哭七七》,是另種意義上的新創(chuàng),歌云:

        頭七到來哭哀哀,矮賊日本到上海,飛機炸彈甩下來,想奪上海難上難。二七到來細思量,中國打仗真漂亮,打一仗來勝一仗,打得矮子無法想。三七到來兩面板,日軍虹口關出來,中國軍隊到上海,洋槍子彈交下來。四七到來中國軍,前線將士真正勇,不怕矮子大炮轟,血戰(zhàn)幾場立大功。五七到來航空軍,中國飛機真威風,飛到天空炸彈甩,要甩東洋大兵艦。六七到來勸同胞,捐出洋鈿買槍炮,大家一同前線跑,殺得矮子無路逃。七七到來唱完成,經(jīng)濟絕交最要緊,永久不買東洋貨,矮奴只好尋死路?!宦房迊硪宦沸校P照奸商二三聲,黑心銅錢賺勿得,免得將來絕子孫。

        以抗戰(zhàn)題材入歌,如同張丹斧在《燦花集》中以“十八摸”的舊殼填入新詞鼓吹救國,完全顛覆“哭七七”原本寡婦思念亡夫的個人化、私情化色彩,此種新創(chuàng),開人眼界。傅斯年云:“歷史學不是著史。著史每多多少少帶點古世中世的意味,且每取倫理學家的手段,作文章家的本事。近代的歷史學只是史料學,利用自然科學供給我們的一切工具,整理一切可逢著的史料,所以近代史學所達到的范域,自地質學以至目下新聞紙,而史學外的達爾文論正是歷史方法之大成?!盵15]《欄桿調(diào)》《哭七七》等的輾轉嬗變以及其中蘊含的豐富細節(jié),既是大運河民歌史研究的有用史料,更是民俗史、抗戰(zhàn)史研究的有用史料。

        大運河民歌是運河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大運河民歌及其整理研究的價值意義,未可小覷。如不久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保護工作的意見》,指出“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文明綿延傳承的生動見證,是連結民族情感、維系國家統(tǒng)一的重要基礎。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對于延續(xù)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推動文明交流互鑒、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具有重要意義”。大運河民歌是附著于運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與大運河沿線民眾的生產(chǎn)生活密切相關,重視大運河民歌的文學文化價值,加強對大運河民歌的整理與研究,“對于延續(xù)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推動文明交流互鑒、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具有重要意義”。

        總之,千年大運河承載的,既有物質,更有包括傳統(tǒng)民歌在內(nèi)的中華文化。個人以為,一時間一空間,縱橫兩軸構成大運河民歌生成發(fā)展的基本場域??稍诖丝蚣軆?nèi),先個案后整體、先微觀后宏觀,全面梳理大運河全流域民歌的歷史、內(nèi)容、范式、范圍,進而啟動《大運河民歌集成》與《大運河民歌史論》等的編纂工程。此一工作,意義重大,大有可為。其一,大運河民歌是與大運河相生相伴的寶貴的遺產(chǎn),是生生不息的流動的文化,重視、加強對大運河民歌的整理與研究,是以專題、專項的形式,具體、深入地貫徹落實總書記關于保護大運河、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與“兩辦”有關文件的具體舉措,目的是通過對大運河民歌的整理研究,為傳承中華文脈、提升人民群眾文化素養(yǎng)、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等作出應有的貢獻。其二,此一整理與研究,以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為依托,既突出各地區(qū)民歌的個性,又以大運河為紐帶,整體呈現(xiàn)其依河而生、聲氣相通的共性,以及與中華民族文化同頻共振、相互依存的血脈關系,是民歌研究的細化與深入,也是大運河文化研究的拓展與延伸。其三,大運河民歌的整理與研究,是整體與個案的統(tǒng)一、文獻與田野的統(tǒng)一、歷時性與共時性的統(tǒng)一,仍如蘇州民歌、近現(xiàn)代蘇州樂歌(小調(diào))的流行,離不開馮輯《掛枝兒》傳統(tǒng)的滋養(yǎng);當代常熟、張家港等地山歌,更與馮輯《山歌》有著直接的承繼關系;馮夢龍之于民歌的貢獻,除《掛枝兒》《山歌》外,還體現(xiàn)在“三言”等其他著述中,古代民歌與當代民歌、不同著述與《掛枝兒》《山歌》的互動研究,同樣屬于大運河民歌整理研究的范疇,以大運河民歌為紐帶,可以盤活、帶動甚至引領一個綜合性新興學科的發(fā)展。最后,此項工作通過對相關文獻的深入挖掘,結合活態(tài)民歌的現(xiàn)實情況,對各地區(qū)重點民歌如北京“船工號子”、天津《畫扇面》、蘇州《掛枝兒》《山歌》、揚州《手扶欄桿》等提出具體的保護傳承建議,可助力大運河沿線地區(qū)打造最富文化內(nèi)涵、最具地方特色、最具觀賞價值的大運河文化旅游精品線路,實現(xiàn)大運河文化資源整理研究與開發(fā)利用的雙贏。

        猜你喜歡
        民歌
        左權民歌匯·2019年國際民歌賽隆重開幕
        畬族民歌
        心聲歌刊(2018年2期)2018-05-25 03:05:23
        民歌一樣的小溪(外二章)
        散文詩(2017年19期)2018-01-31 02:47:11
        藤縣水上民歌
        西江月(2017年4期)2017-11-22 07:24:05
        民歌中國
        草原歌聲(2017年2期)2017-04-28 08:16:05
        中呂 十二月帶堯民歌 十九大勝利閉幕
        岷峨詩稿(2017年4期)2017-04-20 06:26:23
        苗族民歌
        《十送紅軍》不是純粹的民歌
        穿花衣 唱民歌
        Coco薇(2015年11期)2015-11-09 12:36:19
        民歌
        日韩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少妇我被躁爽到高潮在线影片 | 欧美黑人乱大交| 亚洲中文久久久久无码| 亚洲青青草视频在线播放| 精品日本免费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手机在线观看| 人妻少妇被粗大爽.9797pw| 男女一边摸一边做爽爽的免费阅读|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免费换脸 | 级毛片无码av| 国产三级在线观看高清| 国产一区二区三免费视频| 日本动漫瀑乳h动漫啪啪免费 | 久久久久亚洲av综合波多野结衣| 亚洲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 精品亚洲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老司机在线免费视频亚洲| 99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五月天| 欧美日韩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 | 精品久久人人爽天天玩人人妻| 色婷婷七月| 欧美亚洲尤物久久综合精品| 99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亚洲中文字幕av天堂自拍| 永久免费av无码入口国语片|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 99精品国产成人一区二区在线| 手机在线看片国产人妻| 97久久草草超级碰碰碰| 在线不卡av天堂| 麻豆国产成人av高清在线| 熟女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乌克兰粉嫩xxx极品hd| 日本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 成人综合激情自拍视频在线观看 | 日本美女中文字幕第一区| 欧美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re| 亚洲天堂线上免费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