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 葦
(浙江師范大學 兒童文化研究院,浙江 金華 321004)
動物文學在我國不是自來就有。動物文學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歷經(jīng)了從“進口”、“自產(chǎn)”到“出口”的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
動物文學的“進口”,所指當然是我國對經(jīng)典動物文學作品的譯介,也正是魯迅所說的把世界上最好的動物文學作品毫不客氣地從外國“拿來”。也就是說,在中國的孩子還讀不到本國作家寫的動物故事時,卻已經(jīng)由于新中國翻譯家們的努力而讀到了世界上第一流的動物小說與故事。在20世紀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約30年的時間,據(jù)現(xiàn)在有案可稽的,我國譯介了這樣一些經(jīng)典大自然文學、經(jīng)典動物文學作品:比安基的十七部;湯·西頓的六部;黎達(法國)的五部;瑞特科夫的四部;普里什文的三部;斯拉德科夫的兩部以及吉卜林、薩爾登、喬伊·亞旦森、揚·格拉鮑夫斯基、魯?shù)馈つ锎母饕徊俊?/p>
其實,這些作品多半是在20世紀50年代伊始的15年間漢譯并出版的。在那個兒童文學書籍匱乏甚至貧荒的歲月里,雖然我國連“動物文學”的名字都還沒有,但是我國的孩子們卻有幸能在翻譯家們的勞作成果中覓得內(nèi)容新奇的動物故事。也就是說,只要他們有欲求,他們就能擁有世界上最好的動物文學。他們可以看到狼王洛波那魁碩、強悍以及智慧出眾、有膽有識、攻擊力強大到令牧人生畏的形象;看到這個狼領袖最后因狼愛妻而被誘捕誘殺時,它仍不低頭,冷傲的目光依然投向它縱橫一生的草原,投向空曠的荒野!湯·西頓、普里什文、比安基、喬伊·亞旦森……這些世界動物文學領域里的佼佼者,他們的著作即使在今天也仍占據(jù)著世界動物文學的頂峰。
動物文學的“自產(chǎn)”,指的自是我國動物文學從無到有。中國自創(chuàng)動物文學作品像樣的起步,要從20世紀80年代伊始開始談起。在百花齊放、洋為中用的方針營造出文學創(chuàng)作繁榮局面時,文學的多樣性、豐富性在文學新潮推動下成為新的歷史訴求時,沈石溪躋身進了文壇。他另辟蹊徑,自立門戶,從一個連普通家書都寫不通的少年逐漸成長為動物小說創(chuàng)作的先鋒人物、領軍人物。他引世人矚目的動物小說寫得豐美厚實,讀來讓人血脈僨張、激浪洶涌。他從描述西雙版納象群的種種事象開始,相繼面世了描寫獵狗、野牛、犀鳥、長臂猿、狐貍、野鴿、野狗、母鹿、狼、獵雕等動物小說,一時間成了此類小說的明星。從1986年獲得“全國兒童文學優(yōu)秀作品獎”開始,幾乎連年走上北京、上海、臺北諸地的領獎臺,隨后由于金曾豪、劉先平、李子玉、梁泊、藺瑾、王鳳麟、牧鈴等作家的跟進,我國遂而形成了一支原創(chuàng)力不弱的動物文學創(chuàng)作隊伍,為21世紀黑鶴、袁博、葉煒、韓開春、雨街、古清生、李良蘇、李微漪等作家的出現(xiàn)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我國動物文學的“出口”和發(fā)揮國際影響力鋪設了道路。
當我要說動物文學的“出口”這一話題時,我想起我在21年前召開的全國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會議上,曾冒昧地甚至是不忌觸犯地說出了我對我國兒童文學國際影響力的殷切期盼和深層焦慮。會下,對我國兒童文學國際影響力問題同樣有思考的學人對我說,要像中國孩子讀《湯姆·索耶歷險記》《木偶奇遇記》《小熊溫尼·菩》《長襪子皮皮》等名著那樣,讓外國孩子自發(fā)地以同樣大的興趣來閱讀我國作家所創(chuàng)作的作品,這確實還需要我國的兒童文學從業(yè)者們持續(xù)付出百倍的努力,要耐心地待以時日。要讓我國的兒童文學作品在外國的孩子中間不脛而走,當時我說我們還有漫長的路要走,即使在今天,在20多年后,我國兒童文學作品走出國門已經(jīng)成為事實的時候,我們的兒童文學作品要自發(fā)進入外國孩子的書包,也還是一種愿景期待。但是我作為一個外國文學的譯介者,對此夢寐以求。
最容易卸卻西方人對我國兒童文學持偏見、歧見和成見的,處在前列位置的,應是我國的動物文學和圖畫故事書。因為它們最不會有意識、觀念、信仰、習俗之類的障礙和隔閡。它們最容易具有國際共享性和全人類共享性。果然,現(xiàn)在已經(jīng)至少有二十來個國家的出版社自發(fā)地選擇了我國作家格日勒其木格·黑鶴的動物小說譯介銷售。黑鶴本人真實地看到了自己的小說超越國界的情景。他不無自豪地說:“在歐美的很多書店里,能看到我的書在書架上真正地銷售?!蔽夜烂覀兊淖骷遗笥涯苋绾邡Q作同樣宣說的,也許將來會有,但目前還難得有二。黑鶴動物小說的“出口”,印證著我常說的一句話:“動物文學是兒童文學中最世界的文學”。
黑鶴的動物小說被外國出版社自發(fā)看中,自有小說題材方面的原因,但是更說明黑鶴小說在這類題材的作品中,其內(nèi)容和藝術兩個文學的基本面已經(jīng)得住國外讀者最嚴格甚至最無情的挑揀。在黑鶴作品“出口”話題中,我愿意在這里獨另提起他的小說自發(fā)地受到法國、俄羅斯兩個國家的青睞,以及對提升我國兒童文學國際影響力的意義。
法國在這一方面有自己的經(jīng)典作家。譬如博物學家、作家布封(1707—1788年),他的博物志《自然史》在世界上最早對自然界做出唯物主義的解釋;譬如被達爾文稱為“無與倫比的觀察家”的法布爾(1823—1915年),他的《昆蟲記》[1](漢譯名)“五四”時期就已在我國熱銷,皇皇十卷,其選本一直被我國列為小學生課外必讀書。他描述的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蟬、蟋蟀等動物,真實、地道、可靠、細致入微、深刻,科普價值甚高,其文本文筆精煉、質(zhì)樸,別有風趣,他如哲學家般的思考、詩人般的感受和表達,當時就被輿論界稱為“昆蟲的史詩”。繼而,法國的勒內(nèi)爾(1864—1910年)以他精致、凝練、玲瓏剔透、意境幽麗、別具一格的動物散文詩征服了廣大讀者。再有前面已經(jīng)提到的黎達創(chuàng)作的、在中國廣為流布的動物故事集。而更值得特別重視的是法國的勒內(nèi)·吉約 (1900—1969年),他是“安徒生國際兒童文學獎”自1956年開始頒發(fā)至今的32位榮膺者中唯一一位以動物小說杰出成就獲獎的(1964年)。他從非洲叢林中取材的《白鬃馬》《象王子薩馬》《御風者》《母獅西格爾》《豹子庫柏》《黑猩猩歐羅》等小說名作,在20世紀中期就已享譽世界,成為世界文學中靚麗的瑰寶。動物文學家底如此殷實的法國,黑鶴的動物小說在那里受到歡迎,我們自應為之感到欣慰。
黑鶴被授予“比安基國際文學獎”,說明他的動物小說好些年前就被俄羅斯相關人士認可。這也是他的小說具有較大國際影響力的一個重要證明。因為,俄羅斯就是一個動物文學底蘊豐厚的大國、富國、強國。俄羅斯的動物文學作家,其峰端著作被譯傳到國外的就有十多位,前面提到的比安基、普里什文、斯拉德科夫,只是成名最早的、世界公認度最高的其中幾位。
黑鶴小說“出口”的事實改觀了我國動物文學“只進不出”的局面。黑鶴在談到自己的動物小說版權(quán)輸出的時候說,通過他的作品“讓世界了解中國”是他的責任。是的,為國家作當擔,于作家而言,就是用自己作品的品質(zhì)去體現(xiàn)。黑鶴意識到的正是這一光榮的文學使命。
為什么偏偏是黑鶴的動物小說能夠產(chǎn)生比較強勁的國際影響力?為什么偏偏是黑鶴的動物小說創(chuàng)造了可以讓我們稱道的文學自發(fā)“出口”的記錄?對此,我們應該加以探討。但卻是因為所關涉的因素太多(包括童年、少年時代的生存環(huán)境,天賦涵養(yǎng)、感悟能力以及捕捉創(chuàng)作靈感的能力等為他人所不可摹制的精神性因素),反而成為很難探討清楚的問題。不過,嘗試著探討,說說芻見當是不妨。黑鶴的動物小說之所以能自發(fā)“出口”,除了小說內(nèi)涵(首先是他對草原、野生動物的生命意義及其價值的現(xiàn)代性理解,并以藝術形象賦于其創(chuàng)作之中)及其表現(xiàn)所呈示出來的優(yōu)異、超凡的文學品質(zhì)之外,以下話題也是應該被注意到的。
“田野調(diào)查”這個外來詞語其本意是“實地研究”。黑鶴所說的他向來注重“田野調(diào)查”,指的是他很重視到草原、林野場域中去搜集小說創(chuàng)作的素材,躬身就教于長年生活、勞作在那里的牧獵者。在與他們接觸、訪談、閑聊中打撈遺落在歲月深處的關于動物的種種細節(jié),記錄他們對人畜親融與纏斗的種種獨特體驗和奇聞軼事,用以構(gòu)筑小說情節(jié)使之精彩動人,刻繪動物形象使之個性鮮明。
黑鶴告訴媒體記者說,他創(chuàng)作的動物小說作品一直都以呼倫貝爾草原和大興安嶺森林為背景地,他了解這片土地,在創(chuàng)作關于蒙古馬的長篇小說《血駒》時,僅是搜集素材就花費了三年半時間,其間走訪了呼倫貝爾草原上很多的牧馬人和馴馬人。他會送每位采訪過的牧馬人一雙馬靴,“我也不記得我送出了多少雙馬靴??傊?,后來已經(jīng)跟淘寶網(wǎng)上三個賣馬靴的賣家都成為朋友了。而我這么做,是為了向那些年老的牧馬人表達自己的敬意,感謝他們將最真實、最具有震撼力的細節(jié)分享給我?!盵2]“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黑鶴孜孜不倦堅持他的田野調(diào)查,就能保證他擁有取之不盡的創(chuàng)作素材,保證他擁有調(diào)用不完的生活細節(jié),從而保證了他的小說創(chuàng)作時時處在一個原料豐贍的狀態(tài)中。寥廓的呼倫貝爾大草原,蒼莽的大興安嶺,那里的一切都為黑鶴小說而存在,那里發(fā)生著的一切都關聯(lián)著黑鶴小說的血肉和肌理。
進入小說創(chuàng)作狀態(tài),就是進入文學想象的空間,其中當然也包括動物小說。動物小說的魅力也同樣源于作家對動物世界的想象。然而,動物文學的寫實性和非虛構(gòu)性又是這類文學的規(guī)則和傳統(tǒng)。作為寫實文學的一個文學亞類,動物文學的作者必須對草原、林野有廣博的知識,如博物學、動物學、動物解剖學、動物行為學、動物心理學、草原和林野生態(tài)學,還有對那些已經(jīng)漸行漸遠的古老民族的生存方式、風習民俗、生產(chǎn)活動、生活常態(tài)的掌握,所有這些知識對于動物小說家來說都是重要的。而黑鶴正是對前述這些都所知頗豐,有些甚至了如指掌。每個成功的動物文學作家,無分國內(nèi)國外,都是如此。湯·西頓就是一位出色的動物學家,他的動物小說既有文學的質(zhì)地又有動物學的品格。加拿大政府特為西頓一人設立“國家級博物學家”的稱號,美國以政府的名義授予他“埃利奧特科學家金獎”。
動物文學往往具有某種動物知識普及的意義和功能。所以,在小說細節(jié)的真實性上是萬萬馬虎不得的。在《狼獾河》中,馴鹿場中的母鹿常常出現(xiàn)拒絕給自己剛產(chǎn)下的乳鹿喂奶的情況?!拔矣H眼見過被母鹿踩死的小鹿?!盵3]但是富有馴鹿豢養(yǎng)經(jīng)驗的牧民老太太芭拉杰依對此有絕招——她抓了一把泥土在小鹿的皮毛上揉搓,“我很快意識到泥土是濕潤的,母鹿顯然在上面排過尿液。噢,這是充滿了母鹿氣味的土,現(xiàn)在渾身被彌漫著這種氣味的土揉搓過之后,小鹿也就帶上濃郁的母鹿的氣味?!盵3]老太太堅持相信她的辦法會奏效,果然,經(jīng)過幾番周折后,出現(xiàn)了小鹿沐浴金色夕陽吮吸母乳的溫馨場景。這樣的文學細節(jié)說明,動物文學作家要想自己的作品成功,還得是對動物具備廣博知識的動物學問家。這方面倘稍有差池,就會在外國翻譯家那里過不了關。
人就是一種愛聽故事的動物,會講故事的人處處受歡迎,每個人都生活在各自的故事鏈中。孩子是憑借故事來想事情的。世界兒童文學歷史上凡能傳之久遠的,譬如《一千零一夜》《西游記》《吹牛大王歷險記》《列那狐故事》等等,無不是因為故事精彩、富于奇趣而經(jīng)受住了時空的考驗而歷久彌新。
故事的波瀾起伏、跌宕有致滿足著孩子的好奇心。有雄心贏取兒童讀者的作家都懂得故事的重要性,竭盡全力去增強自己作品的閱讀魅力。黑鶴尤其懂得故事情節(jié)在他創(chuàng)作中的重要地位。他在強調(diào)過視角、構(gòu)思、靈感對小說創(chuàng)作的重要性之后說:“必須要有足夠吸引孩子的故事、動人的情節(jié),才能吸引孩子們開始讀、讀下去。”
黑鶴很講究故事藝術,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天方夜譚”式的故事套故事:從主故事旁伸開去,擴延出去,圍繞主故事講出許許多多的小故事。總體來看,黑鶴的小說都是完整、豐滿的,雖一波三折,動物命運的主線卻依然清晰。近期問世的《風山的狼》所采用的就是這樣一種敘事模式:在“我”與伊斯格、伊斯格與狼的故事主鏈條上還掛連著許多“我”所經(jīng)歷的、牧場大叔講的子故事;子故事群里還有草原上各種動物的意外遭遇。一切都有條不紊,一切都井然有序。作家在動物世界里感悟到的意義、思想都涵容在小說敘事中。黑鶴擅長講故事的本領更體現(xiàn)在如今被列為小學課外必讀書目的《黑焰》中?!逗谘妗分v述的是主體角色藏獒格桑被多番改寫命運的故事。在格桑幾次被改換主人的過程中,其故事空間跨度從藏北到哈爾濱再到內(nèi)蒙古,人物活動背景一再轉(zhuǎn)換,而人物形象刻畫卻越發(fā)展越鮮明,小說借此寫出了人間冷暖、人性善惡。而最重要的是,小說寫出了格桑這頭牧羊犬生命的偉岸和高貴。黑鶴用同樣卓越的故事藝術寫出了狼的神秘和詭譎、馬的自由和灑脫。
我曾經(jīng)在《世界兒童文學史》中歸納過兒童文學作家應共同遵守的創(chuàng)作規(guī)則:1. 嚴格的真實;2. 濃烈的趣味;3. 清醒的作家責任感。
在兒童文學范圍內(nèi)強調(diào)作家責任感,是由兒童文學的讀者對象的特殊年齡階段所決定的。兒童的經(jīng)驗世界貧乏,還談不上洞識人生和社會,鑒別善惡、真?zhèn)?、?yōu)劣的能力都還很差,兒童以輕信的態(tài)度對待文學作品中所描寫的一切。被世界公認的兒童文學優(yōu)秀作家,無一不是以審慎的、嚴肅的態(tài)度對待自己的創(chuàng)作。林格倫就曾明確表示:“如果人好自為之,那么人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善的基礎,而如果人自甘墮落,那么好多殘暴的、骯臟的勾當也都是人干的。我總要告訴孩子們,應當滿心真誠地對待周圍的人們,應當做一個具有人道精神的人,應當熱愛人們。只要可能,我就總要教會孩子們都成為這樣的人?!盵4]
可貴者,黑鶴對兒童文學應有的責任擔當保持著一種理性自覺。他說:“我一直非常努力地在自己的作品中向孩子們展現(xiàn)一些很烏托邦的詞語——自由、忠誠、善良和愛?!焙⒆觽冋幵谧匀挥^的形成期。他希望自己能夠用正確的自然觀去影響他們,希望他們讀過他的作品以后,“能保持對所有生命的尊重,懂得與其他的生命共享這個世界”。他希望孩子們在懂得草原生活嚴酷的同時,繼承這些與牲畜命運與共的人的優(yōu)異品格——悲憫、堅韌和強悍。通過對黑鶴小說的閱讀,我們記住了大地是我們的母親,我們都是大地的孩子;記住了我們的世界不光只有現(xiàn)代化的城市,還有荒野——荒野上的生靈需要我們?nèi)ズ退鼈兒椭C共處?!棒~兒需要清潔的水——我們要保護好我們的水源;森林里、草原上、山巒間,那里有種類繁多的動物——我們要保護好我們的森林、草原和山巒?!薄敖o魚以最好的水,給鳥以最好的空氣,給禽鳥野獸以最好的森林、草原和山巒。人總得有自己的祖邦。而保護好了大自然,就意味著保護好了自己的祖邦。”(普里什文語譯)。
或許,在這四點之外還應該提到,黑鶴小說的語言準確、明暢、自然,小說文字多是白描,這給小說外譯帶來了方便。不錯,黑鶴為了表達上的精微和確切,也時而新造一些詞語,但是對照前后文,即使辭典里查不到,讀者也不難根據(jù)前后文琢磨清楚作家所要表達的意思。這對于作品的國際便捷傳播,其意義不容小覷。
蘇格蘭歷史學家、哲學家卡萊爾的世界名著《英雄與英雄崇拜》中,在談論到但丁時說:“意大利誕生了她的但丁,意大利能講話了!”同樣的,俄羅斯有了克雷洛夫、普希金和列夫·托爾斯泰,世界就開始聽到了俄羅斯的聲音。已經(jīng)有論家認定黑鶴已可比肩動物文學奠基人湯·西頓。由于黑鶴的出現(xiàn),世界就開始看到:中國的動物文學在奮進中已經(jīng)高峻崛起,已經(jīng)可以與世界上最優(yōu)秀的動物文學并轡前馳了——我們的動物文學已經(jīng)在批量“出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