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無錫市濱湖區(qū)育英實驗小學 沈柳芳
“雙減”背景下,如何減輕學生學習負擔,提升教學效率,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亟須解決的問題。尤其是在作業(yè)設計上,教師必須提高作業(yè)設計水平,提高作業(yè)質量,真正落實“雙減”政策,保證學生的快樂成長。本文立足于小學英語,就如何高效設計英語作業(yè),強化學生英語思維,培養(yǎng)學生英語素養(yǎng),提出相關策略。
在英語教學中,涉及大量的詞匯、短語、句型、語法教學。只有學生充分掌握這些基礎內容,才能更加自如地開展下一階段的學習活動。小學生的記憶力突出,可以快速記憶英語單詞、詞組,完成學習內容。但是在學習過程中,遺忘的速度也非???。由于小學生學習經驗不足,沒有掌握相關的記憶方式,導致遺忘的內容越來越多,嚴重影響學習成果。為此,英語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學生的記憶能力,設計合理的英語作業(yè),帶領學生及時復習,讓學生有規(guī)律地鞏固所學內容,減少遺忘概率,提升學習效率。
比如,在學習“Would you like a pie”時。學生需要記憶sweet、pie、hot dog、egg、cake等英語單詞。在上課期間,英語教師會帶領學生認識英語單詞,掌握其正確讀音,了解其正確釋義。學生的學習速度較快,在課堂中能有效消化這些詞匯。然而在結束課堂學習,回歸到其他教育活動后,已經將所學詞匯忘得差不多了。英語教師要做的,就是鞏固學生新學知識,強化學生記憶能力,有效實現(xiàn)學習目標,設計英語作業(yè),激發(fā)學生思維能力,幫助學生完成知識的有效鞏固。比如,第一題,可讓學生根據圖片內容與英文詞匯連線,讓詞匯與實物產生深刻連接。學生在看到物品時,能快速聯(lián)想到其所對應的英文單詞,從而提升記憶力;第二題,拼寫訓練。將每一個單詞的字母順序打亂,讓學生循著記憶的線索,找出正確順序,完成單詞的拼寫訓練;第三題,聽讀訓練。在家長的幫助下,由家長讀釋義,學生寫單詞,鍛煉學生的反應能力與記憶能力。家長還要負責檢查學生的聽讀情況,對出錯的單詞,要進行反復訓練,及時鞏固,層層遞進,聯(lián)系單詞的形狀、意思,設計相關的英語作業(yè),讓學生能在反復訓練中,完成單詞的復習,消化所學詞匯;第四題,創(chuàng)意訓練。這一作業(yè)有著較強的自主性,家長和學生可根據個人能力,展開自主訓練。也就是說,這一作業(yè)學生可做,也可以不做。之所以在第四題上留有較大的發(fā)揮空間,主要是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在英語課堂之中,有的學生學習能力強,英語作業(yè)側重于知識拓展;有的學生學習能力弱,英語作業(yè)側重于知識鞏固。所以對學習水平一般的學生,可按照教師要求,完成前面三道題目,鞏固基礎知識。學習水平較強的學生,則可與家長溝通,開展創(chuàng)意訓練。創(chuàng)意訓練可圍繞:寫作訓練、翻譯訓練、英語對話、課外閱讀等幾個內容展開。英語教師可提供相應的作業(yè)模板,以供家長參考。通過這樣的方式,幫助各個層次的學生實現(xiàn)共同進步,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作業(yè)中得到有效提升。
聯(lián)系新學知識,設計英語作業(yè),是英語教師常用手段之一。鞏固性作業(yè)的開展,有助于強化學生的記憶能力,減少學生的遺忘程度。但是在設計時,教師要注重作業(yè)的趣味性,避免單一的設計思路。讓學生能快樂作業(yè),及時鞏固,完成對新知識的有效掌握。
英語是全球范圍內使用最多的語言。英語的存在,便于各國人們的溝通,促進人類文明的發(fā)展。學生學習英語,不僅是學習其詞匯、語法、作文,更重要的是學會借助英語解決實際問題,掌握英語的本質,培養(yǎng)英語思維,靈活地解決英語問題。英語教師要基于運用、實踐的立場上,設計英語作業(yè)。通過英語作業(yè),幫助學生在千變萬化的英語句型中,找出英語的本質,提升學生的分析能力與觀察能力,通過反復訓練,熟能生巧,提升學生的解題效率,讓學生能發(fā)揮個人能力,自主探索,提升英語技能。
比如,在學習“What do they do”時,學生需掌握“What does she/he do?”的用法,理解對話內容,學會運用本單元的句型與詞匯,正確討論他人工作。在課堂教學結束后,英語教師可結合實際,為學生設計相關的運用性作業(yè),鍛煉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提高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比如,可以布置英漢互譯題目,讓學生進行課后翻譯:課后作業(yè)內容為:我的媽媽是一名教師,也是一名廚師。在課堂中,媽媽教育學生;在家中,媽媽為我做飯。我的爸爸是一名作家,經常在家中工作。在周末的時候,我們家中會出現(xiàn)很多人,我的爺爺奶奶都會前來,一起度過周末。我的爺爺是一名司機,我的奶奶是一名廚師。我很喜歡我的奶奶,因為她會做很多好吃的飯菜。我也喜歡我的叔叔,因為他是一個勇敢的警察。讓學生對照中文,進行英文翻譯:My mother is a()and a cooker.In class,my mother teaches students.At home,my mother cooks for me.My father is a()and often works at home.At weekends,there will be a lot of()in our family.My grandparents will come and spend the weekend together.My grandfa?ther is a()and my grandmother is a cooker.I like my grandma very much,because she can cook a lot of delicious food.I also like my uncle,because he is a brave().在翻譯的過程中,學生調動全身細胞,開始思考課堂所學內容,復習課堂知識點,高效完成作業(yè)。課后作業(yè)的數(shù)量雖然不多,質量卻得到提升,可有效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發(fā)展學生英語素養(yǎng)。不僅如此,英語教師還可以拓展作業(yè)的深度,讓學生學會借助英語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比如,讓學生用英語采訪家庭成員,并將他們的職業(yè)準確地描述出來。學生的記憶能力強,但是遺忘速度也非??臁Ec其單一地記憶單詞,不如將單詞“放”在家庭成員身上。比如,某名學生的爸爸是廚師,學生學習廚師這一英語單詞后,每次看到自己的爸爸,腦海中都會下意識地出現(xiàn)chief這一單詞;某一學生的奶奶是人民教師,學生自然就對teacher這一單詞印象深刻。學生將自己親人的職業(yè)了解清楚,并記錄在本子上,能加強學生對單詞的理解,強化其記憶能力。比如,有一個學生是這樣記錄的:My sister is a stu?dent.My father is a teacher.My mother has no job.My grandmother is a writer.My grandfather is a cook.I love my family.簡短的話語,能有效記錄家庭成員的職業(yè),還能幫助學生鞏固英語知識。同時,走進親人的世界,了解父母,對學生而言,是非常有趣的體驗。所以在做作業(yè)的過程中,學生并不會表現(xiàn)出反感之情。相反的,學生情緒飽滿,十分熱情,在家長的配合下,順利完成英語作業(yè)。對作業(yè)完成度高、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學生,英語教師還可對其進行表揚,獎勵相關的物品,如小紅花,讓學生在激勵作用下,不斷提升自我,積極完成作業(yè),強化寫作業(yè)的動力,更為自覺地投入作業(yè)訓練,早日實現(xiàn)學習目標。
設置有趣的題型,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訓練,能讓學生更為立體地看待英語知識,學會正確使用英語語法,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所以,在布置英語作業(yè)時,英語教師要以學生為主,增設作業(yè)的趣味性,讓學生自覺展開作業(yè)訓練,提升英語素養(yǎng)。
我國學生在英語學習上存在一個重大問題,那就是紙上談兵。不論是英語理論還是英語語法,學生都能認真學習,順利掌握。但是一旦運用到實踐過程中,和他人開展英語對話時,就會上演啞巴式英語的尷尬。近年來,隨著人們對英語教育重視程度的不斷提升,啞巴英語的現(xiàn)狀得到改善。為提升學生的能力,讓學生得以靈活開展英語對話,英語教師不僅要加強課堂的訓練,還要延伸到課下,設計多樣化的英語作業(yè),讓學生深入多個情境中,感受英語語境,體驗英語的有效性,學會正確使用英語。
比如,在學習“At weekends”時,該單元圍繞周末活動展開討論,呈現(xiàn)多樣化娛樂方式。對學生而言,周末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休息時間,關于周末的話題,學生有充分的發(fā)言空間。所以在設計英語作業(yè)時,英語教師完全可以立足于生活實際,鞏固學生的學習內容,引導學生開展實踐性活動,強化英語能力。為學生布置英語作業(yè):“同學們,每一周都有周末,周末是你們放松娛樂的時間。那么在周末的時候,你們通常會做什么呢?本周末老師為大家布置一個任務,那就是和自己的父母展開英語對話,交流你們的內心所想。在英語對話的過程中,要用到本單元所學詞匯和句型,包括:weekends、Internet、play、visit、“What do you at weekends.”等?!蓖瑫r,英語教師還需將作業(yè)內容轉達給學生家長,要求學生家長積極配合,和學生進行英語交流,開展家庭活動。對家長而言,但凡對學生學習有利,必然全力配合。對學生而言,將學校所學成果展現(xiàn)在父母面前,也是充滿自豪的舉動。家長和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開展周末活動,進行英語交流,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口語交流能力,構建和諧的親子關系。長此以往,還可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習慣,定期與家長英語對話,培養(yǎng)學生獨特語感,提升他們的英語素養(yǎng)。不僅如此,英語教師還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巧用新媒體,開通微信公眾號、微博賬號等,在公眾平臺上定期發(fā)布英語對話模板,讓家長有所參考,借鑒模板,和孩子開展有效對話。當學生習慣于運用英語交流時,無須布置作業(yè),就可以與家長、伙伴展開英語對話,不論置身于什么環(huán)境中,都可以發(fā)展英語思維,以英語的眼光看待問題。長此以往,創(chuàng)設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能讓學生敢于開口,敢于借助英語表達自己的情緒,幫助學生不斷提升自我,發(fā)展英語素養(yǎng),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
學生在家長的引導下,開展英語對話,有助于幫助學生鞏固知識點,掌握英語詞匯,提升道英語交際能力,對學生而言,是良好復習互動。由此可見,習慣性開展英語對話,有助于開闊學生視野,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溝通能力、反應能力,鞏固學生學習基礎,促進學生長足進步。
大多數(shù)英語教師在布置英語作業(yè)時,都習慣于布置單人作業(yè)。也就是說,學生依靠自我完成英語作業(yè)。誠然,這種方式能有效鍛煉學生英語能力,鞏固所學知識。但是很多學生在自主完成作業(yè)的過程中,經常會思路受限,導致無法快速解決問題,產生挫敗感。適當?shù)亻_展合作學習,可以讓不同的學生產生交流與互動。當學生共同探討同一問題時,能有不同的想法,有助于打開學生的思路,活躍學生的思維,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與問題解決能力,從而保證英語作業(yè)的價值,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比如,在學習“Hobbies”時,英語教師需帶領學生用英語分享喜好,在交流的過程中,正確使用Like doing…的句型,掌握draw、dance、sing等單詞,在分享的過程的中不斷提升自我,提升學生之間的感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此,英語教師可布置課后作業(yè),讓學生與同桌互相合作,掌握同桌的愛好,并整理成一篇小作文。為順利完成課后作業(yè),學生兩兩合作,交流感情,記錄對方的興趣愛好。在寫作的過程中,學生對本單元的詞匯與句型有了更為深層次的了解與掌握。某一組學生的課后作業(yè)完成情況如下。
學生蘭蘭的作文內容:My deskmate's name is Wu Meimei.She is a beautiful girl.She likes sing?ing.'Singing makes you happy.'Ms.Wu said,'You can be a great singer.'Besides singing,Wu Meimei also likes drawing.She is very happy in every art class.We get along very happily and hope we can always be good friends in the future.
學生梅梅的作文內容:My deskmate's name is Lin Lanlan.She is a lovely girl.She likes dancing and she wants to be a dancer in the future.She said dancing can exercise her body and she can wear beautiful clothes. Lin Lanlan is a good dancer.I hope everyone likes her.
在這對同桌的英語作業(yè)中可以看出,兩個人經過交流與溝通,才能對彼此的愛好有所掌握。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二人的友誼愈發(fā)深厚,還能學習對方的英語技能,為己所用,提升英語寫作能力。對優(yōu)秀的英語作文,英語教師在課堂上帶領全班學生共同賞析,進行傳閱,在全班學生的共同賞析下,幫助學生不斷強化英語能力,彌補不足。同時,還可發(fā)揮優(yōu)秀作業(yè)的示范作用,激發(fā)其他學生的競爭意識與借鑒意識,呼吁學生力爭上游,以更認真的態(tài)度對待課后作業(yè),通過合作探究,聯(lián)絡學生感情,強化學生交流,讓多個觀點實現(xiàn)碰撞,開闊學生視野。以優(yōu)秀作業(yè)為代表,進行獎勵與表揚,鼓勵學生高質量完成作業(yè),提升學生寫作業(yè)的積極性,讓學生全身心投入作業(yè),高效率完成學習目標。不僅如此,英語對話、單詞聽寫、英語實踐等活動,都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小組作業(yè),讓學生通過高效合作完成英語作業(yè),提升作業(yè)質量,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強化學生的合作精神,提升學生的合作意識,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班集體,成為全面發(fā)展的人。
在“雙減”背景下,英語教師要不斷提高英語作業(yè)的質量,注重作業(yè)設計的趣味性與連貫性,讓學生能自發(fā)地投入英語作業(yè)的練習,完成知識的鞏固與消化活動。這就需要英語教師以學生為主,考慮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結合教材內容與目標,不斷創(chuàng)新與優(yōu)化英語作業(yè),保證英語作業(yè)的有效性,銜接課堂內外,全面提升學生英語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