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5日,“蒙培元哲學思想研討會暨《蒙培元全集》出版發(fā)布會”在山東大學中心校區(qū)知新樓舉行。會議由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和四川人民出版社共同主辦,共三十余位學者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參會。
本次會議以《蒙培元全集》(全十八卷)的出版為契機,旨在對蒙培元先生的哲學思想進行深入而廣泛地研討,以彰顯蒙培元先生對于中國哲學的發(fā)展所作出的重大貢獻。
山東大學黃玉順教授致開幕辭。他指出,蒙培元先生數(shù)十年來從中國哲學史,特別是從宋明理學與孔孟儒學的研究中逐步構建起他自己的“情感儒學”,對如今學界所出現(xiàn)的“情感轉向”起到了發(fā)動和推進作用。蒙先生通過“情感”觀念將“主體”“心靈”“超越”“境界”“自然”等關鍵詞貫通起來,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立體的思想網(wǎng)絡。其中對超越問題(涉及宗教問題)和自由問題(涉及政治哲學問題)的研究是值得學界特別關注的。新世紀以來,研究蒙培元哲學思想的文章逐漸增多,這種研究趨勢還將繼續(xù)深入下去,本次會議便是最好的明證。
會議首先由主辦單位代表致辭。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所長張志強研究員認為,蒙培元先生作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的代表性和標志性人物,其哲學創(chuàng)作總是與時代問題相呼應,從中國哲學的立場出發(fā)回應時代問題;他的哲學思想一方面發(fā)揮了北大注重哲學史的傳統(tǒng),另一方面也著重發(fā)揚了馮友蘭先生的獨創(chuàng)哲學精神,建立了自己的具有鮮明特征的哲學體系。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主任楊永明教授指出,《蒙培元全集》的出版是哲學界的大事和幸事,為后輩學者研究蒙先生的哲學思想提供了方便的文本;他從研究緣起、研究方法、研究結論三個方面,梳理和揭示了蒙先生的生態(tài)哲學的內(nèi)在理路。四川人民出版社資深編審王定宇女士介紹了《蒙培元全集》的編輯出版過程,認為整個編審過程使她本人提升了中國哲學素養(yǎng),并認識到作為責任編輯在中國哲學傳播方面任重道遠的責任。
接下來,來自全國不同高校與科研院所的三十余位學者分成四個場次,分別闡述了自己對蒙先生哲學思想的不同理解與評價,高度肯定了蒙先生在“情感儒學”、生態(tài)哲學、心性哲學、中國哲學方法論等方面的哲學貢獻,并對蒙先生哲學思想的傳承與發(fā)展提出期待。
會議最后,黃玉順教授進行了簡短的學術總結,他指出,本屆研討會主要取得了三個方面的成果:首先,繼2008年舉行的第一屆蒙培元哲學思想研討會和2018年舉行的第二屆蒙培元哲學思想研討會,本屆研討會是對蒙培元哲學思想研究的進一步深化與拓展,證明了蒙培元哲學思想的博大精深;其次,本屆會議還涉及了對蒙培元哲學思想的研究現(xiàn)狀的反思;最后,本屆會議體現(xiàn)了馮友蘭先生所倡導的“接著講”的哲學抱負,展示了自馮友蘭先生以來“情理學派”五代學者對重建中國哲學的熱情與執(zhí)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