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瑩瑩
(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 外國語學院,山東 泰安)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迅猛發(fā)展、互聯(lián)網(wǎng)的普及,我國高校教育方式發(fā)生了巨變,微媒體的運用為高校教育教學以及教改開啟了新的篇章,大學英語教學也不例外。充分利用微媒體的優(yōu)勢,提高藝體類大學英語教學的教學效果,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已勢在必行。
藝體生是藝術(shù)類和體育類專業(yè)學生的簡稱??傮w來看,高校藝體生普遍存在英語入學基礎(chǔ)薄弱、英語學習興趣低迷、英語學習目標不明確、英語學習自主性積極性缺失的現(xiàn)象[1],因此,在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方面無法有效提升。
首先,教學效果不理想。藝體生的文化課成績明顯低于非藝體類專業(yè)的學生,尤其是英語,特別是在聽力、口語、寫作方面基礎(chǔ)更為薄弱,大多數(shù)藝體類學生很難適應本科階段的英語學習。同時,一直以來對英語學習所具有的畏難情緒、厭學情緒、重視專業(yè)課而輕視英語課的心理傾向,導致他們對大學英語學習失去了興趣和信心,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非常不理想。
其次,教學模式傳統(tǒng)且單一。藝體類學生英語基礎(chǔ)薄弱,課時少、任務重,而評價方式和非藝體類專業(yè)并無二致。教師在課堂教學時更多傾向于“傳授式”模式,過多強調(diào)了語言的學習而忽略了語言的應用。這種單一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并未充分尊重或合理利用藝體生敏感心細、思維活躍、樂于體驗的特點,不重視學生的身心參與度,沒能為學生創(chuàng)造足夠或合適的機會用英語表達自我”[2]。
此外,教學師資方面:藝體生教學專用教材相對匱乏,大多院校使用的是非藝體類本科生的大學英語教材,對藝體生而言不僅難度大而且教材內(nèi)容沒有相關(guān)性、缺乏吸引力;藝體生英語專職授課教師欠缺,即使有,教師往往得不到重視,缺乏外出進修和專業(yè)化知識技能培訓的機會。
隨著新興媒體的誕生和廣大用戶的接受熱情不斷高漲,一場以微博、微信、微電影、微視頻等微媒體為代表的新信息技術(shù)革命掀起[3]。2021 年2月3 日,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絡信息中心(CNNIC)發(fā)布了第 47 次《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截至2020 年12 月,我國手機網(wǎng)民規(guī)模達9.86 億,網(wǎng)民使用手機上網(wǎng)的比例達99.7%;網(wǎng)絡視頻(含短視頻)用戶規(guī)模達9.27 億,占網(wǎng)民整體的93.7%;其中,短視頻用戶規(guī)模達8.73 億,占網(wǎng)民整體的88.3%[4],可見,微媒體不僅影響而且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對高校大學生學習和生活方式的影響尤其深刻。
微媒體主要指以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社交軟件為代表的各種信息傳播媒介和信息交流平臺,以“短小精煉、多手段、多方式”的表達形式進行文化傳播與信息交流乃至進行情感溝通,呈現(xiàn)出信息量大,信息內(nèi)容以幾何式增長的速度快速傳播,具有超強的沖擊力和震撼力的特征,頗受大學生的歡迎[5-7]。因此,本文旨在探索微媒體在高校藝體生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模式,有效提升高校藝體生英語教學的質(zhì)量。
在微時代背景下,應運而生并迅猛發(fā)展的微媒體,為高校大學英語教學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微媒體從一定程度上而言不受時空的限制,有助于高校英語教師接受新的教育理念以及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和內(nèi)容。充分利用各種微媒體手段進行教學,能夠有效提升藝體類大學英語課程的教學效果,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以微博、微信、微視頻為主要表現(xiàn)形式的微媒體,不僅豐富了藝體生英語課堂教學模式,打造了形式多樣、立體豐富的教學資源,從而充分調(diào)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引導其參與到課堂互動中來;同時,鑒于每個藝體生的英語基礎(chǔ)、學習需求、學習目標各有差異,微媒體在滿足學生們多樣化的學習需求時,就可以大顯身手了:教師可以利用微媒體,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為學生們提供個性化的幫助和指導。
基于微媒體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可以充分利用立體豐富的教學資源為藝體類大學英語學習者構(gòu)建仿真虛擬學習情境,調(diào)動其學習興趣,激發(fā)其在仿真的情景中主動表達和交流積極性,變“要我說”為“我要說”,從而實現(xiàn)英語知識的有效輸出。本文從“課前線上熱身、線上+ 線下課堂授課、線上+線下拓展”三個方面著手,探討如何設計合理有效的教學活動和實施路徑。
線上熱身活動一般包含視頻觀看/ 音頻傾聽、理解測試和知識輸出三個環(huán)節(jié)。形式多樣、立體豐富的微媒體資源在這三項環(huán)環(huán)相扣、循環(huán)往復的熱身環(huán)節(jié)中更能凸顯多樣性并尊重個性化,從而引導藝體類學生進行有效的課前預習。以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藝體生目前采用的英語教材《新標準大學英語——視聽說教程1》Book1 Unit1 Starting Out為例,Outside view 是一段談論牛津大學學院傳統(tǒng)(College traditions at Oxford University) 的 采訪視頻。學生對牛津大學非常熟悉,但是有關(guān)其學院傳統(tǒng)知之甚少,如果不提前了解,對于藝體生而言,視頻中Julie 老師和學生Eugene 所談及的學院相關(guān)傳統(tǒng)理解起來是有一定難度的。但是,借助微媒體資源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預習,課堂上聽力材料的理解就可以事半功倍了。第一步,Watching/Listening/Reading & understanding: 我 們 可 以 將Oxford Traditions 相關(guān)的優(yōu)質(zhì)視頻、音頻或者文字資料發(fā)布到雨課堂或QQ/ 微信班級群,布置學生線上自主觀看、聆聽或閱讀,旨在幫助學生熟悉聽力材料的背景知識。第二步,Comprehension Check:教師設置相關(guān)練習,引導學生完成視頻、音頻、閱讀材料學習之后進行在線回答、交流或測試,以此檢測學生對Oxford Traditions 相關(guān)材料學習的效果,此環(huán)節(jié)不僅幫助學生根據(jù)答案和知識注釋進行自檢,明確自己對視頻中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而且還拓寬了其視野,為有效地參與課堂學習活動提供了保證,提升了學習效率。第三步:知識輸出:教師設置brainstorming 主題交流話題,如Just follow me to learn about Oxford Traditions,以此啟發(fā)學生對Oxford Traditions 這一話題的思考,檢測知識以及語言輸出的效果。若達到有效的語言輸出,學生會再次或反復觀看、聆聽、閱讀英文視頻、音頻、文章資料以熟悉并識記Oxford Traditions 的英文表達,從而到達知識鞏固的目的。以新世紀大學英語(第二版)《綜合教程3》Unit6 Text A:The Eighth Tuesday We Talk About Money 為例,課文節(jié)選自Mitch Albom 的長篇紀實小說Tuesday with Morrie,講述的是作者和Morrie 真實的故事,同名電視電影于1999 年上映。教師可以將電影視頻、蔡康永和侯文詠談論Morrie 的音頻、背景知識文字等資料提前線上發(fā)布給學生,布置學生觀看、聆聽或閱讀,就Text A 所涉及的細節(jié)設計問題發(fā)布到雨課堂“討論區(qū)”,學生就可以在線交流、討論。再以新世紀大學英語(第二版)《綜合教程2》Unit4 Text A:Say Hungry, Stay Foolish 為例,課文是2005 年6 月Steve Jobs 在Stanford University 做的畢業(yè)典禮演講的節(jié)略版,教師將演講視頻提前一周發(fā)布給學生觀看,Steve Jobs 在演講中分享了3 個親歷的故事,因此,布置學生三人一組完成課前預習任務:Task 1- 朗讀或模擬演講,Task 2 - 雨課堂“討論區(qū)”分享:What insight you gained from the story Steve Jobs shared with you? 通過以上這兩個任務,自熱而然地引導學生完成了課文預習、口語練習、批判性思維等預習任務。由此可見,借助形式多樣、立體豐富的微媒體資源和靈活多樣的預習任務,不僅督促藝體生實現(xiàn)了有效的課前預習,而且?guī)椭鋻叱死斫庹n文的障礙。
在線上+ 線下課堂教學中,借助各種微媒體手段設計各種課堂微活動,不僅可以提高藝體生的專注度、增強真實感,還可以幫助教師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nèi),最大限度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首先,設計主題相關(guān)的微采訪。仍以《視聽說教程1》Book1 Unit1 Starting Out 為 例, 完 成Outside view聽力活動之后,留出5 分鐘讓學生分組準備Miniinterview,教師將提前設置好問題展示給大家,比如:Which of these Oxford traditions do you consider to be strange? Which of these Oxford traditions do you like/ dislike most? Why and why not? Would you please introduce some of your college traditions?等等,課堂上如果時間充分的話,可以邀請幾組現(xiàn)場進行采訪表演,同時,布置其他學生將各自小組的采訪視頻上傳到QQ 或微信班級群,選取2 組比較優(yōu)秀的下節(jié)課播放或現(xiàn)場采訪。其次,設計主題相關(guān)的微表演。以新世紀大學英語(第二版)《綜合教程3》Unit1 Text A Something for Steive 和Unit3 Text B After Twenty Years 為例,這兩篇課文都是故事性文章,在課文講解時,可以設計微表演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進行分組,分場景表演。藝體生雖然英語基礎(chǔ)比較薄弱,但是他們大多性格活潑、外向,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表現(xiàn)力強,這種微視頻、微采訪正好迎合了他們的認知風格和喜好,可以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提高參與度,在微表演、微采訪中展現(xiàn)一定的創(chuàng)造力。此外,還可以設計微朗誦、微辯論、微演講等。再以Unit3 Text B After Twenty Years 為例,微表演之后,教師可以設計相關(guān)的微辯論環(huán)節(jié),通過雨課堂“討論區(qū)”或者開啟“彈幕”或者利用微信小程序“全民杠精”發(fā)起在線辯論——Do you agree with Jimmy?/Do you think this is true friendship? 學生即可在線留言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在加深課文理解的同時鍛煉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實時共享的微媒體資源,在課后拓展階段更能保證可操作性、提升可持續(xù)性。教師可以靈活利用與微媒體教學視頻相配套的教材課件、練習資料、點評界面、反饋平臺等微課元素,根據(jù)學生真實的語言水平、課堂實際教學效果給學生布置主題相關(guān)的小任務,如:“Video Watching and Understanding +Task(視聽拓展)”“Theme Related Reading + Task(閱讀拓展)”“Drama or Role Play(口語訓練)”等,構(gòu)建合理、難易程度適中的課后語言運用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具有針對性的指導。以《視聽說教程1》Book1 Unit2 Food, Glorious Food 為 例,Inside View是Janet,Kate 和Mark 餐館就餐的兩個對話,旨在檢測學生們理解、掌握點餐、談論飲食的英文水平,同時培養(yǎng)學生們英文點餐的表達能力,故,上課聽完Conversations、完成相關(guān)Listening Comprehension練習之后,課后作業(yè)可以設計為Role-Play:Work in groups of three and act out your own conversation “Dine out with your friends” based on what you have learned from Inside View conversations。再如,也可以將Listening in 部分的Passage1 布置為interview:Work in groups of four to conduct an interview talking about table manners (One is the interviewer, the others three interviewee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可以錄視頻共享也可以課堂展示。鑒于藝體類大學生的認知風格和喜好傾向,微表演、微采訪的參與度很高,而且藝體生們在微表演中所展示出來的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都很高,往往有意外的驚喜。在創(chuàng)造劇本或場景、排練、演練、錄視頻或課堂展示一系列的團隊合作之中,自然而然地達到了語言操練和運用的學習效果,鮮活且有效,頗受藝體生歡迎。此外,還可以通過“詞達人”APP 發(fā)布與教材配套的練習和測試,例如:針對我校的藝體生的教材使用情況,選擇“教材- 新世紀大學英語(第二版)綜合教程1/2/3” ,然后在 “發(fā)布練習”“發(fā)布測試”中選擇難易程度適中的題型發(fā)布,例如,選擇“看詞選義/看義選詞”“聽音選義”“選詞搭配”“選詞補句”等相對容易的題型,以督促學生自主溫習詞匯、鞏固理解,輔以配套測試,教師則可以檢測其詞匯掌握情況。對于基礎(chǔ)較好、有CET4/6 考試需求的學生,可以單獨建班級,發(fā)布“詞達人大學英語四級/六級詞匯”練習和測試,或者推薦其使用“百詞斬”“扇貝單詞”等APP 進行自主學習,積累課外詞匯量。
微時代背景下,有效利用微媒體以創(chuàng)新和完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模式勢在必行。針對藝體專業(yè)學生的生源特點、學習規(guī)律和教學需求,基于藝體專業(yè)學生的英語基礎(chǔ)、學習需求和認知風格,利用各種微媒體形式有針對性的因材施教,不僅可以摒除傳統(tǒng)英語教學模式的弊端,還可以最大程度上保證每位學生課堂活動的參與度,調(diào)動其英語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其英語學習的熱情,從而提高藝體類大學英語課程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