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廣播公司網(wǎng)站3月15日文章,原題:求職者和招聘方為何相互“放鴿子”;當勞拉受邀參加倫敦某跨國音樂公司的最后階段面試時,她曾自認為即將獲得她夢想的工作崗位。在通過首輪電話面試并與團隊成員見面后,她只要再與一位高管面談即可。“給我的感覺很正式技她說,“面試也進行得非常順利,后來他們告訴我將被錄用?!?/p>
然后,就杳無音訊了。盡管得到將加入團隊的初步保證,但確認入職的電子郵件一直沒有發(fā)來?!拔沂盏降淖詈笠粭l信息稱,他們承諾只要有關于我的新職位的更多消息,就會與我聯(lián)系?!?/p>
勞拉被“放了鴿子”。她的潛在雇主既沒向她發(fā)送正式拒絕消息,亦未向她解釋發(fā)生了什么,只是不再理她。這是'招聘過程中一的常見做法。近來對1500名全球工薪階層開展的研究發(fā)現(xiàn),75%的求職者在面試后就被公司當空氣。雇主們也公開承認確實這么做。在接受美國Indeed招聘網(wǎng)調(diào)查的美國企業(yè)中,僅有27%的公司表示過去一年來從未這么干過。
然而,這并不僅限于招聘方。如今,求職者正在反向“放鴿子”,而且這么做的人可能超過以往任何時候。Indeed于2021年開展的上述調(diào)查中,28%的受訪求職者表示他們曾對雇主“玩消失”,兩年前該比例為19%。該現(xiàn)象似乎正發(fā)生在招聘過程的各個階段。有些雇主表示,候選人在初次電話面試后就切斷了聯(lián)系,同時有1/4雇主表示新招聘的員工在上班第一天就“沒現(xiàn)身”。
美國人力資源管理協(xié)會的普林格爾女士將“放鴿子”現(xiàn)象的增多歸因于美國“大辭職潮”的影響,疫情對該趨勢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皠趧恿Χ倘逼仁构椭骷敝腥耍@意味著他俏不得不在網(wǎng)上發(fā)出大量招聘信息,但可能無法回復每個人?!彼忉屨f,“求職者也面臨眾多職位空缺,潛在雇主也有可能被他們'放鴿子,因為他們正尋找理想職位并在求職過程中左顧右盼?!?/p>
缺乏面對面的互動也有可能引發(fā)“放鴿子”。“有時人們難以通過虛擬方式與某個入建立默契關系?!眰惗卣衅钙髽I(yè)RobertHalf的地區(qū)主管弗里德伯格說。
與約會中的“玩消失”現(xiàn)象一樣,弗里循伯格認為面試后的-“放鴿子”行為源于缺乏投入?!斑@種行為的前兆是其中一方并不認為值得認真投入?!彼f,因此,“必須更加重視接觸你心中的真正合適人選。如果有人抽出時間參加面試,無論是以虛擬還是以面對面方式進行,他們都應該得到反饋?!绷硗?quot;求職者不要隨便申請工作,而是要用心選擇契合度好的職位。否則,他們可能會浪費招聘人員的時間?!ㄗ髡邅啔v克斯?克里斯蒂安,王會聰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