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偉
(江蘇省鎮(zhèn)江中學 212000)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應該不斷提高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效果,并注重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首先,教師要充分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改變以往在課堂中的權威性思維,并以學生為課程中的主體,從全方位多角度提升學生的物理素養(yǎng)和學以致用的能力,調動學生學習的能動性.然而,由于教師深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還有為了提高學校的升學率,在開展實驗教學時依然在運用固化的教學模式,這樣就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不能提高物理教學效果.在以后的物理課程中,教師應該想辦法解決這些問題.
在高中物理實驗的知識講授中,因為教師對新課改沒有完整的認知,有些教師借助多媒體教學代替學生動手操作,在課堂中給學生模擬實驗,學生只能看實驗是怎樣操作的,但是不能充分自己進行動手操作.簡易虛擬實驗一直在代替真正的實驗,雖然虛擬實驗也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但是學生不能動手實踐,這樣就不能加深學習感受,也不能充分提升動手操作能力.
實驗教學是面向全班學生的,所有學生在相同的地點,運用一樣的實驗儀器,進行同一個實驗.因為實驗結論是相同的,這樣大部分學生都會模仿其他學生的實驗環(huán)節(jié).還有兩人或者多人一起進行實驗時,部分學生不愿意進行實驗,只看其他學生怎樣操作,但是不認真觀察實驗現象,也不會記錄實驗結果,更不會對實驗現象和結論進行深層次探究.這種實驗教學形式,不能讓學生及時發(fā)現學習過程中的困境,也不能鍛煉學以致用以及動手操作的素養(yǎng),更不能鍛煉創(chuàng)新性思維.
因為學生在高中階段需要學習大量的知識,而且理論性和綜合性非常強,需要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高中生因為不能盡快適應高中階段的學習,而且也不能在實驗中充分發(fā)揮,因此會影響學習的興趣,還有的學生放棄了物理知識的學習.初中和高中沒有完美銜接,是教師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之一,教師要充分考量物理課程的特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和模式,增強學生對物理課程的適應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
在以往的物理實驗課程中,教師嚴格管束學生,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指導進行操作,或者讓學生在一旁觀看就算完成了教學任務.在物理課程變革的進程中,教師也沒有及時找到科學合理的教學手段.一方面,教師教學思想的干擾;另一方面,因為學校教育資源有限,學校沒有準備大量的實驗設備,這樣就不能讓每個學生都能進行實驗,也就不能充分提升學生的實驗能力.
實驗教學本就是高中物理課程教學重要構成部分,在物理教學課堂上開展實驗教學本就是人才改革重要要求之一,其能夠促進我國新發(fā)展概念的形成,也能提升社會人才培養(yǎng)質量.高中物理教師在物理課程實踐期間,不僅要做好教材知識講解,還需要強化對學生綜合素質培育,這是教學改革提出的新要求,而物理實驗教學則能促進這一目標得以實現.
分析現如今高中物理教學實際,即可發(fā)現依然還是有教師會按照固定的教學計劃來開展物理教學,整個物理實驗教學靈活性不足,很容易促使學生出現思維定勢,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及發(fā)展.基于實驗教學視角的高中物理課程教學改革及創(chuàng)新,則能改變傳統(tǒng)單一、灌輸式的物理教學方式,更加關注學生課堂互動、師生互動及交流,降低看物理教學的枯燥無趣,從而有效滿足教育改革訴求,讓學生在改革過程中得到提升及發(fā)展.
在社會不斷發(fā)展的環(huán)境下,我國就業(yè)形勢也在這一過程中變得越發(fā)的嚴峻,越來越多的學生面臨著即將失業(yè)等困境,而之所以會出現這一現象,主要還是因為教師在物理教學過程中過分注重學生理論知識學習,忽視了對學生其它能力的鍛煉及培育,這促使學生在步入社會之后無法有效適應.而基于實驗教學視角下的高中物理課程教學則不同,其能夠在學生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形成良好的實踐能力、探究以及實際合作能力,有效促進學生發(fā)展,最大程度優(yōu)化物理教學.
首先,教師要及時更新教學思想,關注實驗環(huán)節(jié),制定好良好的教育目標.實驗要注重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和閱讀能力,教給學生多元化的實驗方式,教給學生科學的思維手段.在物理知識的講授中,教師應該改變以往的權威性地位,尊重學生學習的能動性.教師應該成為學生成長路上的引路人,鼓勵學生在實驗中動手操作,將課堂還給學生,加深學生在實驗環(huán)節(jié)中的感受.教師還要提高學生在實驗中的參與度,幫助學生制定良好的實驗計劃,在實驗環(huán)節(jié)中調動學生學習的能動性,教師在一旁指導就行.
物理實驗,不僅需要學生和教師進行合作,學生之間也可以合作,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能力,開發(fā)學生的物理思維,還能拓展學生的視野.教師買來電子秤,根據說明書中的內部構造圖,將電子秤拆除然后再進行證明,思考怎樣對電子秤作弊,有哪些方式?因此,教師對物理實驗課程進行科學規(guī)劃,對物理實驗進行拓展不僅不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能力,還可以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和創(chuàng)造素養(yǎng).
首先,教師要注重為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在物理知識的講授中,教師既要注重教材中出現的實驗,還要注意不能直接將實驗結論傳授給學生,要讓學生對實驗原理產生透徹見解時,對實驗進行創(chuàng)新.比如,在《導體電阻率的測量》的知識講授中,教師要不斷改進實驗計劃,控制好實驗條件,限制實驗設備的運用.這樣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讓學生充分參與到實驗改進中,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素養(yǎng).
物理課程連貫性比較強,高中階段出現的實驗是對初中實驗的提升.因此,教師在帶領學生做實驗時,可以引導學生回顧初中階段的知識,指出初中知識的局限性.借助對初中階段的知識的復習,融入高中知識,可以開發(fā)學生的物理思維,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適應高中階段的學習.
物理課程中的實驗具有實踐性.高中時期的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比較差,因為教學時間和設備的限制,教師就不能對學生進行有效指導.因此,教師在物理知識的講授中可以組織學生合作實驗,一起學習互幫互助,共同解決在實驗中遇到的困境,這樣能夠鍛煉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能力,還可以為學生更高層次的學習打好基礎.
比如,教師在給學生講授《靜電場及其應用》的知識時,可以充分考量學生的實驗素養(yǎng),將學生科學分組.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制作靜電除塵器.運用筆芯、塑料瓶以及螺絲等素材,將微塵粒子與塑料瓶放到一起運用機器帶動起來,從而進行除塵.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按照自己設計的方案進行實驗,教師激勵學生在一起探討,對實驗進行總結,鍛煉學生的團結習作能力,引導學生積極對實驗知識進行探究.
教師在物理知識的講授中,要注重將學生的生活和物理知識整合起來,這樣不僅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能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產生透徹的見解,推動學生的物理思維的發(fā)展,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例如,教師在游標卡尺測量長度實驗教學課堂上,即可鼓勵應用此來對生活中較為常見的物品進行測量,如可以將學生身邊的飲料瓶有效利用起來讓學生使用游標卡尺進行深度、瓶口內徑及外徑測量,這樣學生就能在生活化實驗操作及參與中形成較為深刻的理解,有效提升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效果.
微課是互聯(lián)網+時代背景下較為常用的一種教學輔助工具.基于實驗教學視角的高中物理課程教學活動在開展的時候,除了教師教學演示之外,還可以結合物理教學實驗難度來恰當應用微課視頻來優(yōu)化物理實驗教學,這能促進學生理解、豐富物理實驗教學形式,從而有效提升教學效果.例如,教師在牛頓動力學相關知識教學的時候,即可借助微課視頻來為學生播放一段有關于牛頓的視頻資料,借此來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同時讓其初步了解牛頓,之后再借助微課視頻來展示出摩擦力、重力與彈力的異同之處,這樣學生就能在微課視頻資源下對實驗現象形成直觀認知,從而有效提升物理實驗教學效果.
基于實驗教學視角下的高中物理課程教學活動在開展的時候,除了上述幾點之外,教師還需要注重實驗基本訓練,借此來有效提高學生實驗技能及操作水平,有效發(fā)揮出物理實驗教學效果.物理實驗基本功主要涉及到了實驗基本理論、技能及方法,教師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課堂上,不僅要為學生傳授基本實驗理論,還需要指導學生熟練掌握實驗技能及方法.為此,教師在高中物理實驗課上,一定要重視教材上的每一個實驗,而且在開展實驗演示的時候,一定要確保其整個操作的規(guī)范性,這對于學生實驗操作能力提升有著顯著影響.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要不斷重視高中物理實驗.在平常的物理知識講授中,教師要及時更新教學思想,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針對以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找到合適的方式進行解決,從而提高高中物理課程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