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琪瑤
小學低段學生思維能力培養(yǎng)探析
錢琪瑤
(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qū)三井實驗小學,江蘇常州213000)
根據(jù)新課標教學的要求,在小學階段注重加強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可為未來的學習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小學低年級是學生的啟蒙階段,教師應加強創(chuàng)新意識,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小學;低段思維能力;培養(yǎng);路徑;研究
現(xiàn)如今,我國已經(jīng)進入了新發(fā)展階段。隨著素質教育全面發(fā)展,我國崇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綜合素質人才,主張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小學處于教育的基礎階段,是九年義務教育的初始階段,對于其教育教學而言,不僅僅是對科學文化知識的培養(yǎng),也是對于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本文將主要圍繞上述背景,簡要地談談小學低段學生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路徑。
小學低段也就是指小學之中的低年級階段。教育一直以來都是我國十分重視的重大事項之一,特別是小學階段的教育。在這個階段的教育之中,由于學生剛剛從幼兒園邁入到正式的學習之中,其難免會存在一定的貪玩心理和無所適從,面對每天的學習會出現(xiàn)一定的障礙。另外,由于小學的學生剛剛從家庭的環(huán)境之中脫離,對于外界的認知較少,其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尚未養(yǎng)成。因此,在這個階段之中,除了本身的學習內容之外,對于其“三觀”的培養(yǎng)也是十分重要的。由于這個階段是教育的基礎階段,不僅僅是教學內容的基礎,其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也是在這個階段之中養(yǎng)成的,因此,對于其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也是不可缺少的。
近幾年,在我國的教育水平取得了初步成效的背景之下,我國設定了“雙減”政策,作為如今教育的重要戰(zhàn)略政策之一。所謂的“雙減”政策,也就是減少學生課后輔導的時間以及課后作業(yè)的時間。也就是說,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在課堂中學習的時間就顯得尤其重要,教師也必然將主要的精力投入到了日常的教學之中。很顯然,這樣的政策對于教育而言僅僅依靠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也就是教師在課堂之中進行講授,而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者是遠遠不能夠滿足需求的,學生的學習情況必然有所欠缺。在這種情況下,就必須鍛煉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以及思維能力,從而滿足在充分的課后時間學生能夠自主地學習其中的內容,更好地進行知識的理解和吸收。
對小學階段的教學而言,特別是低段的學生,其主要涉及的科目也就是語文和數(shù)學兩門。而不論是語文還是數(shù)學,在小學階段,其閱讀的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首先,在語文這個科目中,只有具備閱讀能力,才能理解題目之中的內容,了解書本之中所要表達的內容;其次,對于數(shù)學這個科目,其也需要一定的語言文字在其中進行聯(lián)結,進而表達出題目之中的內涵。因此,在小學階段中,閱讀能力是十分關鍵的。而在小學低學段教學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著由于閱讀能力教學的欠缺導致了學習能力的缺乏。通過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可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主動思考的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學生的表達能力在小學的教學之中也是十分關鍵的。綜合教師在教學過程之中采取的措施而言,不論是上課提問,讓學生通過口述的方式回答問題,還是學生之間的討論,其目的都是在于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而學生想要將知識的內容完整、準確、流利地表達出來,其必然需要在腦海之中形成準確的思維。因此,在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的過程中,必然會使得學生主動地思考,完整地思考,從而幫助其表達其想要表達的內容,也可以使得口語表達得更加流利,進而促進對于知識的理解能力。
在語文和英語的教學之中,寫作能力都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在整個教育階段中,寫作都是一直存在且至關重要的。其次,寫作是閱讀的高層次的內容,通過寫作可以更好地幫助其他內容的學習,因此,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一直都被各個教育階段教師重視。而小學作為教育的基礎性階段,其寫作能力基礎的養(yǎng)成是十分重要的。在寫作的過程之中,既需要具備完整的邏輯思維能力,又需要具備高度的語言組織能力。在這種情況下,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可以很大程度上促進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
在學習的過程之中,特別是對于一些類似數(shù)學一類的科目,其想要將知識真正融會貫通,必然需要靈活的思維作為支撐,否則,學習的效果必然會不盡如人意。而在傳統(tǒng)的教學環(huán)境之中,教學僅僅是對于科學文化知識進行講授,而忽略了對于知識講授的思考過程,從而導致了學生知道了題目的結果,但并不知道如何才能得到這樣的結果。針對于此,通過對于小學低段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可以幫助學生思考每個問題背后的深意和過程,從而使得學生的思維更加靈活和敏捷。
由于我國的教育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之中,教學的方式應該是不斷變化和發(fā)展的。但是,由于教師對于知識的墨守成規(guī),導致其在進行相關內容的教學時依然沿襲著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而忽略了對于學生實際情況的考慮。另外,由于社會的發(fā)展是日新月異的,科技的迅速發(fā)展不斷帶來了產業(yè)上的變革,在此背景下,對于人才的需求必然也處于不斷變化之中。而小學低段的教師認為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與小學的教學相距甚遠,而忽視了現(xiàn)實情況的需要,對小學低年級教學采用的教學方式依然維持在傳統(tǒng)的層次上。
在教學的過程之中,學習的內容也直接關乎著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但是,如今小學生每年應用的課本內容基本無差異,或者是較小的差異,這樣的內容顯然是不適合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的。隨著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學生在進入小學之前所能接觸到的東西越來越多,在幼兒園階段涉及的教學內容也在不斷地增加,而傳統(tǒng)層次上的教學內容對現(xiàn)階段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必然是不能達到想要的效果的。所以說,想要實現(xiàn)小學低年級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必須要對于小學低年級教學的內容進行更新和優(yōu)化。
在傳統(tǒng)的教學認知之中,大部分教師和學校都沒有將學生的思維能力作為教育的主要考量因素考慮其中。但是,在小學的低年級教學而言,思維能力是所有的學科學習中必不可少的。缺乏思維能力,學生在思考問題之時就會缺乏邏輯性,思考的內容也必然會不完整,有所短缺,并且,在實際的應用之中也不能得到有效地發(fā)揮,從而致使學生的學習成果得不到體現(xiàn),僅僅局限在最表面的層次之上。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之中,在課堂上,教師處于教學之中的主體地位。特別是在小學低年級教學之中,教師依據(jù)課本上的內容理解并講授給學生知識,學生在課堂之中只能被動地接受。而這樣的教學方式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而言是十分不利的。特別是在“雙減”的背景之下,教師能夠教授學生知識的時間越來越少,想要最大程度之上使教學的效果最大化,必然需要明確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主體地位,轉變當前的局勢,使學生能夠真正地獨立思考問題,獨立解決問題,在脫離教師的教學之下依然能夠學習知識的內容。很顯然,當前的小學低年級教學之中尚不具備這樣的能力,急需要加強。
在教學的過程之中,教學方法起到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對于同樣的一個問題,通過不同的教學方法學生能夠領悟到的內容是具有很大差別的。因此,教師必須要優(yōu)化教學方法。而如今,對于小學低年級教學之中,最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教學方法就是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教師需要將課堂上的時間進行合理的分配,通過教師講課的方式進行理論層次的教學,而通過在課前的預習以及課后的復習或者是課堂之中讓學生主動地進行課堂內容的實踐性教學,從而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例如,在小學低年級教學之中,可以通過任務驅動方式優(yōu)化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所謂的任務驅動教學方式,就是指教師通過在上課之前設定與課堂有關的問題,讓學生自主地尋找問題的答案,并在課堂中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解,從而保證學生能夠在思考之后明確答案。小學數(shù)學的內容是非常抽象的,并且需要學生主動地進行思考,如《100以內的加減法》章節(jié)而言,教師通過理論上的教學會使得學生對于知識難以理解,而通過借助一些工具,比如鉛筆等進行加減法的教學就會使得學生更加容易理解,更加易于思維能力的養(yǎng)成。
如今,我國已經(jīng)進入了信息時代,在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之下,我國的科技水平已經(jīng)居于世界的前列。在此背景之下,誕生了一批以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為代表的新興產業(yè),滲透到人民大眾生活之中的各個部分,改變著人民大眾的生活。如今,各行業(yè)都通過新媒體資源實現(xiàn)了自身的轉型升級。而教育作為我國的發(fā)展大計,教學的內容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不斷變化,更應該緊隨時代的潮流,應用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提升教學的質量。如今,互聯(lián)網(wǎng)在教學之中的應用表現(xiàn)為多媒體資源。通過多媒體資源可以更好地創(chuàng)設情境,從而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以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我是什么》為例。在這個文章之中,主要介紹了“云”“雪”“雨”“雹子”等與學生世界息息相關的事物,這些事物對于學生而言并不陌生,但是,在真正的學習之中讓學生進行描述是非常困難的。這種情況之下,教師就可以通過設定情境,通過多媒體資源找到一些與天氣情況有關的聲音、動畫、圖片或者視頻的形式,在課堂之前供學生觀看。并在課堂之中,教師通過描述讓學生猜是什么,以此激發(fā)學生主動地進行思考和學習,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小組合作是在教學之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最好的方式之一。一方面,相較于學生自主地思考和探索問題而言,學生不僅僅可以在小組之中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使得學習的內容記憶更加深刻和具體;另一方面,其在小組的交流之中也可以取長補短,通過看到他人身上的優(yōu)點找到自己身上的不足,從而共同得到進步。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布置相應的任務讓學生自主地進行思考。學生也不能完全依賴小組,而應在自己思考的基礎之上進行小組的探析和合作,避免跟小組合作學習的初衷背道而馳。
教師可以通過如下幾種方式運用小組合作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第一,在進行分組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到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盡量地在性別、性格以及學習成績上做到均衡分配,保證每個小組配置的一致性。第二,教師要根據(jù)學習情況以及性格等因素選擇組長,組長不僅要能夠號召學生進行討論論和學習,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上的困難,還要能夠在組員之中出現(xiàn)問題時及時地協(xié)調和幫助。第三,設置相關的獎懲機制,通過小組之間的比拼,設置獎懲機制,一方面可以提升學生對于知識的思考程度和學習動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小組之間的合作意識。
在教學之中,教學的內容也是直接影響著學生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因素之一。隨著社會對于人才綜合素質的要求不斷加強,在小學低年級教學之中對于教學內容的難度也呈現(xiàn)出了不斷遞增的趨勢。在這種情況之下,教師如何更好地運用書本的知識進行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是每個教師應該考慮的問題。
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利用讀寫體驗,在思考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寫作一直都是語文學科的重要內容之一,而在實際的寫作之中,很多學生都無從下手。針對于此,教師可以通過設定固定的時間讓學生進行閱讀,并在閱讀之后讓學生寫讀后感。這樣的方式可以幫助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思考其中的內容,加入自己的理解,從而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僅有助于學生個體的發(fā)展,對于整個社會和整個國家而言也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小學低年級教學是教育最基礎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更有助于其之后的學習。學校和教師要盡快采取措施,做好小學低段學生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路徑探析。
[1] 王信豐.高中政治學科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路徑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6(17):1.
[2] 王海玲.小學低年級學生數(shù)學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有效路徑[J].數(shù)學大世界:教師適用,2012(11):1.
[3] 劉紅英.例談在小學低段語文教學中開放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途徑[J].讀與寫(上,下旬),2015(003):58-58.
G628
A
1002-7661(2022)22-009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