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鵬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文本細讀的策略探討
田鵬
(甘肅省華亭市安口鎮(zhèn)晨光小學,甘肅華亭744100)
語文作為小學教育階段的重要學科,其發(fā)揮的重要性不容忽視。閱讀作為語文學科的重要組成內(nèi)容,對其開展具有針對性的文本細讀教育策略,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文章先對文本細讀在課堂中的應用意義進行闡述,之后著重討論了文本細讀教育模式的應用要點,最后以閱讀課堂為基礎對文本細讀策略的具體應用模式提出建議。
語文;文本細讀;閱讀;細節(jié)
在我國小學教育事業(yè)當中,小學語文學科受到高度關注,小學語文是學生打好基礎的關鍵時期,文本細讀作為閱讀教學的重要方式,通過文本細讀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質(zhì)量。應試教育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師生互動交流少,使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為了改變這一問題,創(chuàng)新閱讀教學方法刻不容緩,文本細讀模式由此得以出現(xiàn),并成為學生、教師都非常喜愛的閱讀教學方法。
文本細讀作為一種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方法,教師想要讓其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中發(fā)揮出應有的作用,就必須要先做好對其應用意義的分析。
認知偏低、思維能力有限是小學生的特點,因為他們尚處心智發(fā)育的初級階段。出于對學生實際情況的了解,想要讓他們主動參與閱讀教學,教師要采取循序漸進的方法引導學生,其中文本細讀方法有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語文教師要以學生為本,突出學生課堂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興趣,構(gòu)建高質(zhì)量閱讀課堂,為了幫助學生深入理解作者要傳達的情感,采取文本細讀方法非常重要,通過文本細讀深刻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在閱讀中學生能夠真實地感受到文字的力量,學習其中的修辭手法,引用經(jīng)典段落,閱讀不僅是一種欣賞活動,還是一項學習活動,文本細讀能夠促使學生在閱讀、學習乃至生活中都更細致地觀察、分析,這讓學生的學習、生活更具有條理性,他們的生活態(tài)度也會因此改變,學生的良好素質(zhì)由此得以構(gòu)建。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閱讀需要學生掌握文本的中心思想,這樣才能夠了解作者傳達的情感。在實踐教學中通常將需要學生閱讀的內(nèi)容,轉(zhuǎn)變?yōu)榻處煹慕庾x,學生主動學習思考得不到保障,這種“灌輸式”教育不利于學生獨立思維的培養(yǎng),也會影響他們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效果。表面上看,這種方式幫助學生節(jié)約了時間,提升了閱讀效率,但是對于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較不利。這樣便體現(xiàn)出文本細讀的重要性,通過文本細讀學生可以對文章內(nèi)容有清晰的了解,之后配合教師的講解,學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小學生年齡小,文本積累知識、領悟能力不足,如果只是采取大概瀏覽的方式閱讀,則很難對閱讀內(nèi)容有全面的認識。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采取文本細讀方式很重要,會幫助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小學語文綜合能力的體現(xiàn)包括很多方面,閱讀能力就是其中之一,采取文本細讀不僅能夠有效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進步,還可以讓學生在其他方面得到提升。在閱讀活動開展中,文本細讀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內(nèi)容,掌握閱讀文本的內(nèi)容和豐富的信息,其中包括寫作技巧、文學常識等??紤]到語文素質(zhì)教育目標,教師在采取文本細讀教學模式時,可以為學生設計多樣化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可以實現(xiàn)思維遷移,學會舉一反三,從而進一步強化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他們的全面素質(zhì)發(fā)展。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想要實現(xiàn)對文本細讀教學模式的有效應用,就必須要先做好對該方法應用關鍵點的分析,因為其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體驗。
文本細讀作為一項創(chuàng)新性閱讀教學模式,其必須要以閱讀主體為基礎予以開展,才能夠真正發(fā)揮出應有的作用。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必須要落實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并能夠圍繞學生的各項需求進行文本細讀閱讀模式的開展。首先,教師要保證選擇的閱讀素材能夠符合學生的興趣需求,讓他們主動地讀,因為只有如此才能夠讓他們有動力進行細讀。其次,教師要保證文本細讀的素材難度要與學生的閱讀能力相匹配,讓學生在文本細讀過程中有收獲,理解素材表達的內(nèi)容,感受作者創(chuàng)作文章的目的,由此實現(xiàn)對學生學習需求的滿足,讓文本細讀這一學習模式能夠形成知識探究與反饋的過程,為學生的進步帶來助力。第三,在采取文本細讀教學模式時,教師要以學生的節(jié)奏為標準,切不可為了趕進度而出現(xiàn)催促學生的情況,因為文本細讀的關鍵就在于細,一旦教師出現(xiàn)催促,那么學生就必然會心急,那么之前的一切文本細讀都將功虧一簣。最后,教師不可在文本細讀過程中將自己的思想強加給學生,即使學生的閱讀體驗與自己不相同,教師們也要予以尊重,因為閱讀本身就是一個見仁見智的行為。教師教給學生的是正確的閱讀方式,而不是將自己已經(jīng)形成的閱讀經(jīng)驗和思想強加給學生。很多教師在教學中容易忽視這一方面內(nèi)容,所以對其予以格外注意,把握住教師在文本細讀環(huán)節(jié)的底線很重要。
從當前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工作來看,很多教師都開始嘗試以文本細讀模式進行授課,這說明該方法得到了教師們的廣泛認可。但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很多教師卻沒有把握好文本細讀的尺度,讓文本細讀成為咬文嚼字,這不僅會影響閱讀教學的效果,還會將學生帶入到誤區(qū)之中,影響他們正確閱讀思想和習慣的樹立。例如有教師在采取文本細讀教學模式后,與學生進行課文分析時,會出現(xiàn)逐字逐句扣細節(jié)的情況,原本一課時就能講完的課文,硬生生被拖到了兩個課時,這會嚴重拖慢教學進度。對于文本細讀模式而言,其強調(diào)的“細讀”是有明確目標的細讀,抓住文章的關鍵點進行詳細分析和品味,而不是在閱讀中要細扣每一個字眼。而且,小學語文教材中,很多課文的內(nèi)容都相對簡單,根本不值得過于細致分析。所以,為了讓學生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進行文本細讀,教師必須要明確文本細讀的關鍵點,并能夠?qū)⑵淝‘數(shù)貞玫秸n堂教學中,在給予學生良好的閱讀輔助同時,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想要運用文本細讀教學模式進行授課,并寄希望于通過文本細讀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就必須要做好學練結(jié)合,讓學生有機會可以自己采用文本細讀方式進行探究,幫助他們獲得良好的體驗,促進學生閱讀經(jīng)驗的積累?!爸亟滩恢鼐殹笔钱斍伴喿x教學的典型問題,這是教師存在的教學誤區(qū),也是導致學生閱讀能力無法提升的關鍵所在。從知識的本質(zhì)角度來看,閱讀與基礎性知識不同,其最主要的學習方式就是練,因為“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而教師的教,只是將學生領進門的敲門磚。文本細讀作為一項相對復雜且具有一定難度的閱讀學習方式,對于邏輯思維能力尚未形成的小學生而言是存在一定難度的。所以,教師要通過自己的教幫助學生掌握文本細讀的基礎方式,然后讓學生依靠自己的思維通過不斷地練習獲得提升,保證他們可以在這種學習模式下實現(xiàn)進步與提高,讓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工作可以在文本細讀模式的支持下獲得更好的效果。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想要將文本細讀教學模式落實到實際,給予學生良好的閱讀學習指導,就必須要進一步做好對課堂教學模式的設計,保證文本細讀可以帶給學生良好的引導與輔助,讓語文閱讀教學工作可以順利予以開展。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的開展,離不開略讀與細讀的結(jié)合,為了更好地進行文本細讀,要先通過文本略讀打好基礎。在文本細讀前先通過略讀掌握文章的整體結(jié)構(gòu),從全局角度出發(fā)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和思想,明確細讀的段落、字詞。在閱讀活動開展中,要先讓學生們認識到整體閱讀和文本細讀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閱讀意識,如果直接對文本內(nèi)容進行細讀,則學生很難找到重點,反而會影響對閱讀文本中心思想的理解。所以,教師要使學生了解文本細讀的程序,先整體閱讀文章內(nèi)容,掌握文本的綜合信息,如文章的核心思想、文本結(jié)構(gòu)、寫作背景等,之后再開展局部細讀,通過局部細讀找準關鍵詞,把握整體結(jié)構(gòu)、深入挖掘細節(jié)等,這些都是文本細讀的重要方法,需要教師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確保學生可以掌握適合自己的文本細讀方式。例如在學習《少年閏土》這節(jié)閱讀內(nèi)容時,通過師生互動交流,使學生對魯迅的創(chuàng)作風格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初讀文本內(nèi)容,引導學生對閱讀內(nèi)容有整體認知,在這個過程中要掌握文章的寫作風格和文本結(jié)構(gòu),并找出存在疑問的部分,這些內(nèi)容將作為下一步文本細讀的重點。如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文中“我”的思想感情發(fā)生了什么樣的變化?以細讀的方式感受文本中具有深刻含義的句子,為了掌握文本主人公閏土的人物特征,要求學生在細讀中要找出描寫閏土外貌、動作、語言的段落,從而深入分析閱讀文本內(nèi)容。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文本細讀與略讀相比較,其實文本細讀開展是有一定難度的,需要教師在教學中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因為小學階段學生在各方面能力上較薄弱,這為文本細讀方式的落實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文本細讀中,教師要全面認識到學生面臨的困難,采取有針對性的方法開展文本細讀活動。首先,選擇的素材要在篇幅、類型、難度上循序漸進,讓學生從短篇開始過度,給予他們一定的時間進行緩沖,逐漸適應文本細讀模式,逐步提升他們的閱讀難度。其次,文本細讀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予以循序漸進地設計,借助合作學習模式實現(xiàn)學生的有效組隊,讓他們可以在文本細讀過程中相互學習,實現(xiàn)優(yōu)秀生帶后進生的效果。最后,文本細讀的訓練要循序漸進,給學生足夠的緩沖機會,讓他們通過不斷地成功積累自信心,強化他們對文本細讀模式的掌握,由此提升課堂教學效果,也能夠使學生在后面的閱讀中靈活運用文本細讀方法。
例如直面文本法,這種方法的閱讀心態(tài)很重要,學生需要在沒有參考資料和講解的情況下自主閱讀,調(diào)動個人情感細細品讀。又如沉入詞句法,這一方法與直面文本法相比較,更適合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學生本身閱歷不足,在文本語文和文字的解讀力、感受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采取直面文本細讀方法,學生經(jīng)常會產(chǎn)生感覺閱讀很困難,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所以,教師要指導學生先從字詞入手,字詞是文章結(jié)構(gòu)的基礎,沉入句詞是小學生文本細讀的重要方法,從文本中提取重要詞匯進行賞析,從而深入掌握文本內(nèi)容。例如在學習《觀潮》這節(jié)閱讀內(nèi)容時,文章描寫了錢塘江大潮的景色,在整體閱讀后能夠了解文章采取時間順序進行寫作,同時體現(xiàn)出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字詞深究入手開展文本細讀。首先要熟讀文中的生字,如屹、罩等,掌握字形并可以正確熟練的書寫。其次采取多媒體視頻的方式引導學生理解文中的比喻句,如風號浪吼、天下奇觀、橫貫等,進而掌握錢塘江的奇,在學生了解了關鍵詞句后引導學生體會文本整體脈絡,深入分析文本重點語句的表達方式,從而全面掌握文本內(nèi)容。
小學語文閱讀文本細讀策略的實施,教師要先明確文本細讀的目的、意義,在此基礎上從不同角度出發(fā)深入分析文本內(nèi)容,其中包括文章結(jié)構(gòu)、句子、字詞等。從情感角度出發(fā)分析作者的表達方式,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質(zhì)量。每一篇閱讀文本中都包含重點段落,教師要就重點段落指導學生賞析,通常文中的特殊語句、段落展現(xiàn)出文章的主旨,以及作者要傳達的情感,可以給讀者提供很多的信息。因此,在文本細讀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找出文中的重點語段進行深入分析,如采用了什么語法、修辭手法等,其對全文發(fā)揮著怎樣的作用,從而確保文本細讀的質(zhì)量。小學生具有豐富的想象力,結(jié)合這一特點,教師還可以從閱讀文本的空白處入手,很多優(yōu)秀的閱讀內(nèi)容中都蘊含著深意,文中的高潮重點被隱藏,作者想要通過自主想象的方式給讀者留更大的想象空間。當閱讀文中存在空白部分時這部分內(nèi)容承載著文本的意蘊,教師則需要指導學生細讀文本,通過上下文內(nèi)容的聯(lián)系,根據(jù)文章呈現(xiàn)的含義思考文本深藏的意蘊。例如《桂花雨》的文本閱讀時,作者通過寫景、敘事的方式,展現(xiàn)出對童年生活和家鄉(xiāng)的懷念,但在文中對于思鄉(xiāng)的情感作者并沒有直接展現(xiàn),而是在對景物的描寫中呈現(xiàn)的。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分析和探究文中的重點段落,然后深入分析和品讀文本內(nèi)容。如文中的人是故鄉(xiāng)的親、月是故鄉(xiāng)的明、桂花是故鄉(xiāng)的香等,都能夠體現(xiàn)出作者對故鄉(xiāng)的思鄉(xiāng)之情,引導學生通過朗讀品味其中的情感,從而提高學生們文本細讀的深度,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文本細讀是一項高水平的閱讀教學模式,教師想要對其予以有效應用,就必須要全面了解學生需求,多與學生進行互動,讓他們可以感受到文本細讀的價值,促進學生閱讀興趣的提升,讓閱讀課堂在更和諧的狀態(tài)中予以開展,由此讓課堂處在高效狀態(tài)之中。
[1] 石潔.小學語文文本細讀的實踐應用[J].語文課內(nèi)外,2019(15):371.
[2] 柳軍聚.小學語文文本細讀教學策略分析[J].學周刊,2015(17):50.
[3] 金紅.淺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文本細讀的意義及策略[J].科學咨詢,2021(7):204-205.
[4] 黃銘嫻.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文本細讀的策略[J].課外語文(上),2021(1):139-140.
[5] 齊新萍.小學語文文本細讀的策略探析[J].生活教育,2021(8):96-98.
[6] 胡師騰.小學語文文本細讀教學價值與實踐[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1,22(3):77-79.
G623.2,G252.17
A
1002-7661(2022)13-01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