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郭燕
支付設計費,使用設計圖后卻被起訴侵犯專利權……“印象嘉陵江”浮橋項目竟碰上了這樣的糟心事。
2021年9月17日,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上海高院)對一起侵害外觀設計專利權糾紛案作出二審判決,認定上訴人廣州德立游艇碼頭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立公司)通過關聯(lián)公司收取設計費、交付設計圖等行為構成“專利默示許可”,四被上訴人在浮橋項目浮橋板上使用與德立公司外觀設計專利一致的設計,不構成侵權。
2018 年,四川某園林管理處為推進“印象嘉陵江”浮橋項目,到全國各地考察,清遠德普浮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清遠德普公司)總經(jīng)理劉某與其進行了洽談,并于同年6 月至8 月,多次代表該公司參加了浮橋項目的設計討論會。
然而,9 月起,劉某又開始以廣州中土文旅規(guī)劃設計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土文旅公司)總經(jīng)理名義,向浮橋項目提供了初步設計圖、施工圖和設備清單等資料,并與項目承包方在微信上溝通設計進度、合同簽署及招投標等事宜。
他在微信中寫道:
“感謝你們對我方的支持和認可,浮橋景觀設計和初步設計已經(jīng)完成。設計合同和施工合同沒有簽字,時間又過去了一個月,對此希望各方盡快簽合同并執(zhí)行。”
最終,“印象嘉陵江”浮橋項目雖然并沒有與中土文旅公司簽訂正式設計合同,但是,11月,在收到某園林管理處支付的36萬元設計費后,中土文旅公司向其交付了全套設計和施工文件。
在此期間,劉某又以另一公司——本案上訴人德立公司的名義申請了名為“浮橋護欄”的外觀設計專利。該專利后獲得授權并至今有效。根據(jù)專利證書,設計人就是公司法定代表人劉某。
2018 年10 月,“印象嘉陵江”浮橋工程施工項目發(fā)布招標公告,德立公司參與了投標,但并未中標。
此后,德立公司一紙訴狀,將某園林管理處及浮橋項目社會投資人、承包方、實際施工方告到了法院,認為四被告未經(jīng)許可,擅自在浮橋項目的浮橋板上實施了上述外觀設計方案,侵害了專利權,請求法院判令四被告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拆除浮橋、消除影響、登報道歉,并連帶賠償其經(jīng)濟損失、合理維權費用共計300萬元。
一審法院受理后查明,德立公司與中土文旅公司在緊挨的地址辦公。辦公場所內(nèi)掛有“廣州德立集團”牌子,該牌下方標注有德立公司企業(yè)名稱,以及“廣州中土文旅規(guī)劃設計有限公司”“清遠德普浮橋有限公司廣州辦事處”字樣。德立公司是中土文旅公司的法人股東。德立公司、中土文旅公司均在官方網(wǎng)站上發(fā)布了涉案浮橋項目外觀的宣傳文章和施工現(xiàn)場照片,介紹了相同的團隊成員。中土文旅公司9月提交的設備清單落款上還有“廣州德立游艇碼頭工程有限公司”字樣。
經(jīng)審理,一審法院認為:被訴侵權浮橋板與涉案專利外觀設計在整體視覺效果上并無差異,二者構成相同,被訴侵權浮橋板落入涉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但浮橋板上使用的護欄板設計來源于原告及其關聯(lián)公司,支付了合理的對價,浮橋工程中采用上述設計得到了原告及其關聯(lián)公司的許可,因此不構成侵權,故判決駁回原告全部訴訟請求。
德立公司不服,向上海高院提起上訴。
“轉(zhuǎn)讓專利制造權,應當具有明確且自愿的許可方式,并訂立書面合同。德立公司沒有與某園林管理處簽訂設計合同,沒有收到相應合理對價,不能認定德立公司明確作出了許可?!钡铝⒐驹谕徶兄鲝?。
四被上訴人則辯稱,一審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準確。
上海高院審理后認為,根據(jù)有關法律規(guī)定,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應探究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行為人可以明示或者默示作出意思表示。
在主觀狀態(tài)方面,雖然本案雙方?jīng)]有簽訂書面的委托設計合同,但園林管理處向中土文旅公司支付了36 萬元設計費,中土文旅公司收到設計費后,交付了全套設計文件和施工文件,由此可以認定雙方就提供涉案“印象嘉陵江”浮橋項目設計及相應價款達成了口頭協(xié)議,且該協(xié)議已經(jīng)履行完畢,其目的就是在上述浮橋項目上使用該設計。
其中,劉某是涉案專利的設計人,也是德立、中土文旅、清遠德普三公司主要負責人,且參與了浮橋項目討論、設計、招標全過程,故其對中土文旅公司依據(jù)口頭協(xié)議提交的浮橋設計,以及該浮橋設計與涉案外觀設計專利實質(zhì)為同一設計,在主觀上是明知的。德立公司是中土文旅公司股東,且與其在主要負責人、部分核心員工、辦公場所及經(jīng)營業(yè)務上存在混同,對上述事實亦屬明知。
在客觀行為方面,劉某代表三家公司分階段參與了浮橋項目,其行為可視為同時代表三家公司的職務行為。結合設備清單落款、網(wǎng)站宣傳文章和現(xiàn)場照片等事實,可以合理地解釋和推知,德立公司已通過相關先前行為默示許可某園林管理處在浮橋項目上使用涉案外觀設計,某園林管理處已基于劉某及德立公司的相關行為獲得了涉案外觀設計的相關授權,并產(chǎn)生了合理信賴。
“此種合理信賴應當受到保護,不因德立公司及其關聯(lián)公司申請涉案專利的內(nèi)部安排,以及專利權人德立公司對先前行為的否認而受到損害,否則會造成不公平的結果,也不利于形成穩(wěn)定可預期的市場秩序。”本案承辦法官張瑩表示。
除此以外,中土文旅公司接受某園林管理處支付的36 萬元設計費后,交付了全套設計文件和施工文件,德立公司當時也未提出異議,可以認定,雙方已就設計費達成一致并履行完畢,某園林管理處為使用涉案外觀設計支付了合理對價。
綜上,上海高院認為,涉案浮橋板上使用與德立公司專利外觀一致的設計,符合“專利默示許可”情形,不構成專利侵權,2021 年9 月17 日,上海高院最終判決駁回德立公司上訴請求,維持原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