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敏,張海濤,孫廣文,王卓鐸
(1.廣東恒興飼料實業(yè)股份有限公司,農業(yè)農村部華南水產(chǎn)與畜禽飼料重點實驗室,廣東 湛江 524022;2.湛江恒興動物營養(yǎng)研發(fā)有限公司,廣東 湛江 524399)
棕櫚油中含40.96%的棕櫚酸、35.31%的油酸,飽和脂肪酸水平為51.6%,單不飽和脂肪酸水平為37%,多不飽和脂肪酸水平為9.5%(李靜等,2016)。棕櫚油中維生素E水平為118.37毫克/千克,膽固醇水平為20毫克/千克,植物甾醇水平為660毫克/千克(IAFFD);類胡蘿卜素水平為500~700毫克/升(劉小飛,2020)。
棕櫚油100%替代羅非魚、團頭魴稚魚、俄羅斯鱘幼魚、胭脂魚幼魚日糧中的魚油顯著提高了肝體比(HSI)和臟體比(VSI)。棕櫚油100%替代魚油顯著降低了羅非魚與五條鰤幼魚的肥滿度(CF)、俄羅斯鱘幼魚的HSI(宋益貞,2012;Khaoian等,2014;朱婷婷,2016)。
也有研究發(fā)現(xiàn)棕櫚油替代水產(chǎn)動物日糧中的魚油對形體指標并無顯著影響。在半滑舌鰨、雜交鱘、洛氏■、非洲鲇、雜交石斑魚、牛蛙、大黃魚、雜交紅羅非魚上的研究均表明,棕櫚油100%替代魚油對HSI、VSI無顯著影響,且對半滑舌鰨、雜交鱘、洛氏■、雜交紅羅非魚的CF無顯著影響。此外,棕櫚油替代大菱鲆、雜交石斑魚日糧中部分魚油對HSI、VSI無顯著影響;棕櫚油替代俄羅斯鱘、大菱鲆、金赤鯛日糧中部分魚油對HSI無顯著影響;替代尼羅羅非魚日糧中50%魚油對VSI無顯著影響。
文遠紅等(2016)的研究發(fā)現(xiàn),棕櫚油替代吉富羅非魚日糧中25%~100%的大豆油對HSI、VSI、CF無顯著影響;以魚油和豆油(1∶2)混合作為對照組脂肪源,以棕櫚油分別替代10%、25%、40%和55%的混合脂肪源的飼料投喂,對黃顙魚[(16.15±0.04)克/尾]的CF和VSI未產(chǎn)生顯著性影響(趙帥兵等,2017)。大規(guī)格吉富羅非魚[(229.92±0.31)克/尾]日糧中分別添加2.5%的棕櫚油、大豆油、棉籽油、菜籽油和磷脂油,各脂肪源組間羅非魚的HSI差異不大(李新等,2016)。
研究表明,棕櫚油替代魚油對各水產(chǎn)動物全體體組成的影響差異較大(表1)。在非洲鲇、泥鰍、大菱鲆等水產(chǎn)動物中的研究表明,棕櫚油替代日糧中0~100%的魚油對全體近似成分沒有顯著影響,替代尼羅羅非魚日糧中50%的魚油全體近似成分亦無顯著差異。棕櫚油部分或全部替代日糧中的魚油對雜交石斑魚、大菱鲆等的全魚粗蛋白質水平無顯著影響,但顯著降低了胭脂魚和卵形鯧鲹的全魚粗蛋白質水平。棕櫚油部分或全部替代日糧中的魚油顯著降低了黃顙魚、俄羅斯鱘、泥鰍等的全魚粗脂肪水平。棕櫚油100%替代魚油對卵形鯧鲹和黃顙魚全魚粗灰分水平無顯著影響,但顯著提高了泥鰍全體粗灰分水平。
棕櫚油替代魚油對各水產(chǎn)動物肌肉近似成分的影響差異也較大,不同研究中所得結果也不同(表1)。在大菱鲆(Xu等,2021)和半滑舌鰨上的研究表明,棕櫚油替代日糧中0~100%的魚油對肌肉近似成分無顯著影響。但棕櫚油替代100%的魚油顯著降低了羅非魚、三疣梭子蟹等的肌肉粗蛋白質水平,替代50%的魚油顯著提高了斜帶石斑魚的肌肉粗蛋白質水平。棕櫚油替代日糧中0~100%的魚油對斜帶石斑魚、大菱鲆(彭墨,2014)、羅非魚等的肌肉粗脂肪水平無顯著影響,但替代7%的魚油顯著降低了五條鰤的肌肉脂肪水平,100%替代卵形鯧鲹日糧中的魚油顯著降低了腹肌脂肪水平。100%的替代水平顯著提高了雜交鱘、胭脂魚和牛蛙的肌肉粗脂肪水平,顯著提高了卵形鯧鲹背肌、大黃魚腹肌的粗脂肪水平。在洛氏■上的研究發(fā)現(xiàn),100%的替代水平對其肌肉粗灰分水平無顯著影響。此外,以棕櫚油替代吉富羅非魚幼魚(8.80克/尾)日糧中25%~100%的大豆油,對肌肉近似成分無顯著影響,但50%替代組肌肉粗脂肪水平顯著高于100%替代組(文遠紅等,2016)。
表1 棕櫚油對水產(chǎn)動物體組成和品質的影響
棕櫚油替代魚油對各水產(chǎn)動物肝臟近似成分的影響也不盡相同(表1)。100%的替代水平對黃顙魚肝臟粗蛋白質水平無顯著影響,但顯著降低了羅非魚和三疣梭子蟹的肝臟粗蛋白質水平。0~80%的替代水平對庫氏黃姑魚,100%的替代水平對黃顙魚、草魚、三疣梭子蟹等的肝臟粗脂肪水平均無顯著影響。大菱鲆、斜帶石斑魚、卵形鯧鲹等日糧中100%的替代水平和雜交石斑魚日糧中50%的替代水平均顯著提高了肝臟粗脂肪水平。
此外,棕櫚油替代魚油也會對水產(chǎn)動物腹腔脂肪和腸系膜脂肪造成不同影響;會顯著升高雜交紅羅非魚片中的維生素E含量,顯著降低大黃魚魚片的水分損失;對臺灣泥鰍和大菱鲆的肌肉質構無顯著影響,但降低了草魚魚肉的硬度而增加了其內聚性、黏性、咀嚼性和彈性(表1)。
富含DHA和EPA的魚油也含有豐富的脂溶性維生素和膽固醇,是水產(chǎn)飼料首選的油源。但近年來魚油資源的緊缺使得尋找其替代脂肪源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植物油具產(chǎn)量大、價格低廉、易于儲存和運輸特點,是水產(chǎn)行業(yè)及研究機構重點考慮的魚油替代脂肪源。其中棕櫚油是世界上產(chǎn)量最大的植物油之一,價格低廉,富含棕櫚酸、油酸和亞油酸,是常見植物油中飽和脂肪酸水平最高的。就目前國內外有關棕櫚油在水產(chǎn)動物上的應用研究來看,在0~100%的魚油替代范圍內,大多數(shù)水產(chǎn)動物的形體指標并未受到顯著影響,僅見羅非魚、團頭魴稚魚、俄羅斯鱘幼魚等的部分指標受到了顯著影響。此外,棕櫚油對魚油的替代,對各水產(chǎn)動物全體、肌肉和肝胰臟近似成分的影響差異較大。綜上,在適宜范圍內,棕櫚油作為部分水產(chǎn)動物的魚油替代源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