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雁鴻,王 培,張紅升
(寧夏職業(yè)技術學院,寧夏 銀川 750021)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屬于芍藥科(Paeoniaceae)芍藥屬(Paeonla)牡丹組(Sect.Mouton DC.)落葉灌木[1],是原產(chǎn)于中國的傳統(tǒng)名花,也是中國特有的木本名貴花卉,素有“花中之王”的美稱,也有“國色天香”的美譽,是最具民族文化特色的傳統(tǒng)名花,正可謂“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近年來,牡丹作為盆栽花擺放在家中、會議室等場所逐漸成為一種時尚和潮流。由于牡丹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和美好的象征意義,盆栽牡丹不但在國內(nèi)很受歡迎,也逐步打入了國際市場,需求量也日益增多,在國內(nèi)外市場上比其他花卉更能受到人們的青睞。由于地區(qū)不同,適宜盆栽的牡丹品種、栽培基質也有所不同,目前,銀川花卉市場幾乎沒有高質量的盆栽牡丹,一方面是由于栽培技術的原因,另一方面主要是品種和栽培基質不適宜的原因。早在2005年,張黎等[2]以大胡紅、朱砂壘、大富紅等11個品種為試材,開展了菏澤牡丹在銀川地區(qū)春節(jié)催花試驗,提出了環(huán)境調(diào)控及其栽培技術,但沒有解決盆栽牡丹基質輕型化的問題,試材品種也已被淘汰。李宏廣等[3]對牡丹的分類、引種、休眠、催花以及花期調(diào)控等技術進行了歸類分析,指出了目前牡丹在栽培措施上存在的問題。郭麗麗等[4]通過對12個洛陽牡丹品種的生育期、花期、形態(tài)及生理指標等的研究,篩選出4個適宜盆栽的洛陽牡丹品種,以草炭、蛭石、珍珠巖為基質材料,設置了10種基質配比,發(fā)現(xiàn)最適合栽培洛陽牡丹的基質配比為草炭∶蛭石∶珍珠巖= 6∶2∶2,但是沒有關于菏澤牡丹的相關研究,栽培環(huán)境也僅限于河南洛陽。蘇頂勛等[5]探討了牡丹盆栽中存在的技術障礙及其克服方向,介紹了適合城市家庭的牡丹盆栽及養(yǎng)護方法,但是沒能解決牡丹規(guī)模化生產(chǎn)的問題。王玉珍等[6]研究了新疆地區(qū)溫室盆栽牡丹的栽培和管理技術,但沒能解決栽培基質的篩選問題。黃少峻等[7]開展了牡丹無土盆栽基質的優(yōu)化篩選研究,認為有機肥對牡丹植株的生長發(fā)育影響較大。朱昌春等[8]研究了無土基質對江南盆栽牡丹生長的影響,發(fā)現(xiàn)蜂窩煤渣∶菇渣∶珍珠巖=2∶1∶1的配方有利于牡丹的生長發(fā)育。
綜上所述,目前對于適合銀川地區(qū)牡丹盆栽的品種和基質配比的研究基本還是空白,本試驗在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通過對7個菏澤牡丹品種在銀川地區(qū)的適應性對比試驗,篩選出適合銀川地區(qū)的盆栽牡丹品種;選取生長緩慢、株型矮小、適應性強的菏澤牡丹盆栽當家品種魯菏紅進行基質配比試驗,以期篩選出最佳栽培基質配比,實現(xiàn)盆栽牡丹在銀川地區(qū)的規(guī)范化、規(guī)?;?、標準化生產(chǎn)。
品種篩選試驗以綠幕隱玉、貴妃插翠、雪映桃花、太陽、島錦、芳紀、花王為試材,選擇5年生原顆大苗,植株健壯,生長一致,8~10分枝,枝條高度15 cm以上,老枝粗度0.7 cm以上;栽培基質篩選試驗以魯菏紅為試材,選擇3年生原顆大苗、植株健壯、生長一致、4~5分枝、枝條高度10 cm以上、老枝粗度0.4 cm以上的材料,所有材料均來源于山東菏澤牡丹芍藥基地。于2018年10月9日由產(chǎn)地山東菏澤發(fā)貨,12日到達銀川后根系已經(jīng)脫水變軟,栽植于口徑35 cm、深30 cm的塑料花盆中。放置于寧夏職業(yè)技術學院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實訓中心3號溫室外半陰處緩苗。轉入正常管理后,放置向陽處,保證有充分的陽光照射。
2018年11月15日外界氣溫最低溫降至0 ℃左右時,移入3號溫室,白天放下棉被,夜間升起棉被,溫度控制在5~10 ℃之間,12月5日,最低溫降到-5 ℃左右時,夜間不再起棉被,促使其休眠,休眠期間不再澆水。2月5日開始起棉被升溫,澆透水。牡丹進入生長期后,每周施肥、澆水各1次,白天最高溫度不超過25 ℃。
品種篩選試驗按照隨機區(qū)組設計,每個牡丹品種設置3次重復,每次重復3株。采用相同的栽培基質栽培?;|配比篩選試驗共設計6種配比,以育苗基質(草炭∶蛭石∶珍珠巖= 1∶1∶1)為對照。按照隨機區(qū)組設計,每種基質配比設置3次重復,每次重復3株。基質配比詳見表1。
表1 不同基質配比
1.4.1 物候期的觀測記錄 根據(jù)牡丹的特點,按照各物候期標準,觀測記錄以下11項內(nèi)容:露芽期、現(xiàn)蕾期、新枝伸長期、萼片始展期、展葉期、圓蕾期、垂萼期、透色期、綻口期、初開期、謝花期[9-10]。
1.4.2 生長指標的測定 從每盆牡丹中選取3個生長良好、長勢一致的枝條,依次編號,生長期內(nèi)及時觀察并記錄供試枝條的生長變化,盛花期測定以下指標。
(1)新枝長度:供試枝從老枝頂部新枝底部至新枝頂部的長度。
(2)葉片長度:供試枝自頂端向下第2復葉的葉柄至葉尖的長度。
(3)葉片厚度:用YH-I型葉片厚度儀測量葉片厚度。
(4)花朵直徑:供試枝上花朵最寬處的直徑。
(5)冠幅:供試植株最寬處的長度。
(6)成花率:成花率/%=(株開花數(shù)/株枝條數(shù))×100%。
(7)葉綠素含量:盛花期使用SPAD-502型葉綠素儀測定供試枝自頂端向下第2片復葉的葉綠素含量。
(8)根系活力:用TTC(氯化三苯基四氮唑)還原法測定根系活力。
(1)采用Excel 2007、DPS 7.05統(tǒng)計分析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和分析,采用新復極差法(SSR)進行差異顯著性分析。
(2)模糊隸屬函數(shù)綜合評價方法。指標隸屬函數(shù)求值公式為:
式中,Xj為某一處理下某一指標的測定值,Xmax為該指標測定的最大值,Xmin為該指標測定的最小值。將各處理不同指標的隸屬函數(shù)值進行累加,求平均值,即為植株綜合評價指數(shù),其值越大,說明植株生長越好[11]。
2.1.1 物候期的差異 由表2可知,最早進入始花期的品種為雪映桃花和芳紀,分別為3月17日和3月18日,其次為貴妃插翠、太陽、島錦和綠幕隱玉;花王進入始花期較晚,為4月4日;這與郭麗麗等[4]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表2 不同品種牡丹主要物候期 月/日
2.1.2 形態(tài)指標 由表3可知,新枝生長量最大的為雪映桃花(25.80 cm),芳紀、花王、貴妃插翠次之,前者較后三者分別長7.5%、10.7%和16.7%,雪映桃花與芳紀之間差異不顯著,與貴妃插翠、花王、太陽、島錦及綠幕隱玉之間的差異均達到顯著水平。葉片長度最長的為芳紀(34.0 cm),其次為貴妃插翠、太陽和雪映桃花,分別比三者長18.5%、39.9%和60.4%,與其他6個品種的差異均達顯著水平。島錦的葉片厚度最大(1.02 cm),其次為綠幕隱玉、貴妃插翠和花王,前者較后三者分別厚17.2%、34.2%和56.9%,與其他6個品種的差異均達顯著水平。芳紀的冠幅最大(52.30 cm),花王、綠幕隱玉和雪映桃花次之,前者較后三者分別長3.2%、4.0%和4.2%,這4個品種間差異均不顯著。花朵直徑最大的為貴妃插翠(11.20 cm),其次為雪映桃花、島錦、太陽,前者較后三者分別長21.7%、34.9%和36.6%,與其他6個品種的差異均達顯著水平。雪映桃花的成花率最高,達到90.0%,與其他6個品種的差異均達顯著水平;而芳紀和貴妃插翠的成花率也均達70.0%以上。
表3 不同品種牡丹形態(tài)指標
2.1.3 不同牡丹品種的生理指標 由表4可知,貴妃插翠的葉片SPAD值最高(39.10),與芳紀、島錦、雪映桃花、花王之間的差異不顯著;芳紀的根系活力最高,與其他6個品種之間差異顯著,貴妃插翠與雪映桃花、島錦之間差異不顯著。由此可知,在7個牡丹品種中,芳紀、貴妃插翠和雪映桃花這3個品種在銀川地區(qū)的盆栽綜合表現(xiàn)較好。
表4 不同品種牡丹生理指標
2.2.1 不同基質配比對魯菏紅主要物候期的影響 由表5可知,魯菏紅在使用配方4(育苗基質∶有機肥∶草炭= 6∶2∶2)栽培時,其物候期相對較早,開花最早,其余依次為配方5(育苗基質∶有機肥∶草炭= 6∶3∶1)、配方3(育苗基質∶有機肥∶草炭= 7∶2∶1)、配方6(育苗基質∶有機肥∶草炭=5∶3∶2),配方2(育苗基質∶有機肥∶草炭= 7∶1∶2)和CK進入初花期的時間較晚,配方1(育苗基質∶有機肥∶草炭= 7∶0∶3)則最晚。
2.2.2 不同基質配比對魯菏紅形態(tài)指標的影響 由表6可知,魯菏紅使用6種基質栽培時,在新枝長度、葉片長度、葉片厚度、花朵直徑等方面均沒有差異;魯菏紅使用基質4栽培時,冠幅最大(26.80 cm),與基質1和基質3、CK差異不顯著,與其他處理的差異均不顯著。魯菏紅使用基質4、基質5、基質6栽培時,花朵直徑均達到8.50 cm,與其他處理均差異不顯著。使用基質4時,其成花率最高(40%),與其他處理間均達到顯著差異;使用基質4時,葉片SPAD值最高(36.40)(表7)。
表6 不同基質配比對魯菏紅形態(tài)指標的影響
表7 不同基質配比對魯菏紅生理指標的影響
綜上所述,按照成花率高、花期較早、形態(tài)指標和生理指標較好幾個主要方面,通過綜合分析,認為最適合魯菏紅盆栽的基質為配方4,基質配比為育苗基質∶有機肥∶草炭= 6∶2∶2。
在植物的生長發(fā)育評價中有多個指標,各指標對于植物的評價都具有重要意義,但任何一個單一指標都不能準確地反映植物的綜合性狀。花卉種植與其他作物的種植目的不同,以觀賞為主,因此,本試驗采用模糊數(shù)學中的隸屬函數(shù)法,計算初步篩選出的各處理的主要觀賞指標的隸屬函數(shù)值,累加后求平均值,即為植株綜合評價指數(shù),其值越大,說明植株生長越好[11]。
由表8可知,綜合評價指數(shù)最高的品種為芳紀,其次為貴妃插翠和雪映桃花,花王、島錦、綠幕隱玉和太陽4個品種綜合評價指數(shù)較低。由此說明,芳紀、貴妃插翠和翠雪映桃花在銀川地區(qū)盆栽表現(xiàn)較好,這與依據(jù)物候期和形態(tài)指標、生理指標得到的結論基本一致。
表8 不同牡丹品種的綜合評價結果
由表9可知,CK的綜合評價指數(shù)最低,最高的為配方4(育苗基質∶有機肥∶草炭= 6∶2∶2),其明顯高于其他5種配方。這與綜合成花率高、花期較早、形態(tài)指標和生理指標較好的結論一致,最適合魯菏紅盆栽的基質為配方4,其綜合評價指數(shù)為0.88。
表9 不同基質配比的綜合評價結果
盆栽牡丹符合牡丹產(chǎn)業(yè)多元化發(fā)展的趨勢,應面向未來,順應科技進步和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全方位構建牡丹產(chǎn)業(yè)鏈,充分挖掘牡丹的豐富價值,建設牡丹規(guī)?;?、標準化示范基地。而基質栽培是牡丹進行工廠化生產(chǎn)的必然途徑,也是牡丹走向市場的必要條件。因此,篩選適宜盆栽品種及適宜牡丹生長的栽培基質具有重要意義。綜合以上分析結果,本試驗認為芳紀、貴妃插翠和雪映桃花比較適合在銀川地區(qū)發(fā)展盆栽;花王是晚花品種,在萌芽狀態(tài)方面需要的休眠時間要比其他品種長,另外解除休眠的溫度也應比其他品種要高,在催花過程需要的溫度也比其他品種高,也就是說它需要的積溫要更高,這與李瑩瑩等[12]的研究結果一致。
牡丹根系是肉質根,要求栽培土壤排水條件良好,最忌黏土和積水[13]。基質較土壤更加疏松透氣,不易積水,更符合牡丹生長的要求,也更為輕便,便于盆栽牡丹的挪動、運輸。牡丹盆栽基質輕質、低成本特點將成為必然的發(fā)展趨勢。牡丹對栽培基質配比的要求非常嚴格,魯菏紅在基質配方為育苗基質∶有機肥∶草炭= 6∶2∶2的情況下能較好地生長發(fā)育,這表明這種基質配比的通氣孔隙度、電導率和pH值等理化性質和營養(yǎng)成分適合魯菏紅生長發(fā)育的需要,但是否適合芳紀、貴妃插翠和雪映桃花等品種的生長發(fā)育還有待研究。
目前,市場上常見的盆栽牡丹品種多數(shù)株形高大、花枝比較散亂、花型不緊湊、抗倒伏能力弱,不適合長距離運輸和搬動。適合矮化盆栽的魯荷紅等品種,可實現(xiàn)矮化型盆栽牡丹的規(guī)?;a(chǎn),能充分滿足市場對株型小巧精致、莖干緊湊粗壯的矮化型盆花的需求[14]。適合于案頭擺放的矮化型盆栽牡丹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盆栽牡丹生產(chǎn)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需要解決牡丹在盆中良好生長發(fā)育的關鍵技術,如滿足根系生長發(fā)育、肥水需求、枝芽發(fā)育等配套栽培和管理技術。目前,菏澤盆栽牡丹生產(chǎn)過程中對春宵催花的關鍵技術研究較多,而對正?;ㄆ诩跋那锛鹃_花牡丹的盆栽技術重視不夠。另外,盆栽牡丹售后的養(yǎng)護技術以及盆栽用于切花生產(chǎn)的盆栽母株長勢恢復的關鍵技術也沒有取得突破[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