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黨鋒
由上表我們可以看出,2022全國高考作文試題,聚焦新時代青年的成長,從多方面引領新時代青年肩負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全面落實了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綜合考查了時代青年的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yǎng)、核心價值,呈現出“聚青年成長,育時代新人,促全面發(fā)展,譜盛世華章”的鮮明特征……
2022全國高考作文命題全景透析
一、聚青年成長,育時代新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huán)節(jié),貫穿基礎教育、高等教育等各領域?!本C觀2022全國高考作文試題,均要求以“你”或“青年”的身份寫作,從而從多方面引領時代青年健康成長。
1.引導時代青年增強四個自信。全國乙卷“跨越,再跨越”引導考生體會冬奧精神的深刻內涵,體會奧運會成功舉辦背后的國家力量和制度優(yōu)勢,將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tǒng)一,進而引導時代青年增強四個自信。
2.引導時代青年堅定理想信念。全國新高考II卷“選擇·創(chuàng)造·未來”旨在引導時代青年以先進人物為榜樣進行生涯規(guī)劃,做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圓夢人;浙江卷“創(chuàng)新驅動”要求考生談談材料對自己未來發(fā)展的啟示,同樣也是引導時代青年胸懷家國進行生涯規(guī)劃。
3.引導時代青年肩負歷史使命。天津卷“煙火氣”先從個人與家國兩個層面闡述“煙火氣”的內涵,然后指出“煙火氣需要珍惜和守護,也需要奉獻和擔當”,從而將文章寫作的重心落在“珍惜和守護”“奉獻和擔當”上,進而引導時代青年樹立社會責任意識,肩負歷史使命。
4.引導時代青年投身科技創(chuàng)新。全國甲卷“匾額題名”雖說提供了“直接移用”“借鑒化用”“情境獨創(chuàng)”三個關鍵詞,但根據材料的內涵及感情傾向,顯然“情境獨創(chuàng)”是行文的重點,而要做到“情境獨創(chuàng)”如果沒有創(chuàng)新精神當然是不行的。
5.引導時代青年踐行實干精神。全國新高考Ⅰ卷“圍棋三術語的啟示”雖說呈現了“本手”“妙手”“俗手”三個關鍵詞,但根據材料的內涵及感情傾向,顯然“本手”是行文的重點,由此可見,試題旨在引領時代青年摒棄急于求成之思想,大力踐行實干之精神。
二、促全面發(fā)展,譜盛世華章
綜觀2022全國高考作文試題,試題立足“四層四翼”,在促進考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同時又注重培養(yǎng)考生的綜合素養(yǎng),旨在為時代新人譜寫盛世華章奠定堅實基礎。
1.注重培養(yǎng)時代青年的邏輯思維能力。全國乙卷“跨越、再跨越”,有關立意的兩個關鍵詞“跨越”與“再跨越”存在著以下邏輯關系:“跨越”指已經取得的成績,“再跨越”指對未來的期許,兩詞存在著“過去”與“未來”之間的邏輯關系;既然“跨越”代表著過去,“再跨越”代表著未來,所以文章的寫作重點應在“再跨越”上,由此可見兩詞存在著“主”與“次”之間的邏輯關系;既然寫作的重點在“再跨越”上,那么如何實現“再跨越”?實現“跨越”的成功經驗是否可以運用到實現“再跨越”的目標上?由此可見兩詞存在著“傳承”與“發(fā)展”之間的邏輯關系。
2.注重培養(yǎng)時代青年的辯證思維能力。全國甲卷“匾額題名”,雖說行文的重點是“情境獨創(chuàng)”,但如果考生能將其與“直接移用”“借鑒化用”結合起來,辯證地看待“傳承”“借鑒”“創(chuàng)新”之間的關系,那么文章將會深刻得多。
3.注重培養(yǎng)時代青年的審美鑒賞能力。天津卷“煙火氣”無論是寫作話題的選擇,還是寫作情境的預設,都極具詩情畫意;全國新高考II卷“選擇·創(chuàng)造·未來”,建筑家主張改變“千城一面”的模式,彰顯了多元化審美理念。
4.注重引導時代青年建構必備知識體系。全國甲卷“匾額題名”源自文化經典,全國乙卷“跨越、再跨越”源自時政熱點,全國新高考Ⅰ卷“圍棋三術語的啟示”源自個人日常生活,全國新高考II卷“選擇·創(chuàng)造·未來”源自社會生活實踐,浙江卷“創(chuàng)新驅動”源自社會熱點。選材如此靈活多樣,旨在引導時代青年既要讀“圣賢書”,又要聞“窗外事”。
三、新高考背景下高考作文命題趨向
由上述分析及近三年高考作文試題來看,新高考背景下高考作文命題在穩(wěn)定與創(chuàng)新并存的基礎上呈現出以下典型命題趨向。
1.注重擴大選材范圍。以必備知識為切入點,將文化經典、時政熱點、寓言故事等各領域各類型的材料作為命題材料,以著重考查考生的必備知識。如2022全國甲卷“匾額題名”與2021全國新高考Ⅱ卷“人字描紅”、2020全國新課標卷Ⅰ“齊桓公人才強國”。
2.注重考查群文閱讀。為更好地測評部編版新教材大單元、群文閱讀的教學效果,高考作文命題往往將廣泛選取的材料進行自由組合形成復合類材料,然后再引導考生從整體上對其內涵進行解讀,以著力考查考生的歸納概括等關鍵能力。如2022全國乙卷“跨越、再跨越”與2021全國甲卷“可為與有為”。
3.注重提升審題難度。新高考背景下高考作文的試題材料將由舊高考時期的淺顯易懂型逐漸轉變?yōu)槲窈钚?,其作用也由引出寫作話題逐漸轉變?yōu)閷懽魅蝿盏南拗疲钥桃庠黾涌忌鷮Σ牧系睦斫?、分析難度。如2022全國甲卷“匾額題名”與2021全國新高考Ⅰ卷“強弱之辯”。
4.注重考查思維品質。基于審題難度的增大,試題在原有著力考查考生辯證思維能力的基礎上逐步加大對其邏輯思維、開放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等思維品質的考查力度。如2022全國新高考II卷“選擇·創(chuàng)造·未來”與2021全國甲卷“可為與有為”。
5.注重倡導文中有我。以“青年”為寫作身份進行寫作是近幾年高考作文命題的共同特征,此寫作指令旨在鼓勵考生思考自我與時代的關系。如2022全國乙卷“跨越、再跨越”與2020全國新高考II卷“攜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創(chuàng)未來”。
新高考背景下2023備考實操策略
1.加強大語文學習觀,充實必備知識。要求考生廣泛閱讀歷史文化、科普百科、天文地理、經典名著、時政熱點等書籍,以擴大視野、充實必備知識庫。
2.加強思維能力訓練,提升思維品質。要求考生先掌握哲學中的相關哲學理論,然后再通過合適的方式對其進行思維訓練。
3.加強審題能力訓練,以求立意精準。要求考生每次作文立意必須“直擊靶心”,切忌立意“打擦邊球”或“二次立意”。具體實操訓練策略為:①多采用老材料作文進行審題立意專項訓練,②多進行列中心論點和分論點專項訓練,③多進行擬寫標題專項訓練。
4.加強信息檢索訓練,找準寫作任務。要求考生能夠快速、準確檢索試題材料中和寫作提示中的關鍵詞,以求準確解讀材料內涵并快速把握寫作任務和寫作指令。具體實操訓練策略為:①強化時時給關鍵詞做標記的閱讀習慣,②舉辦限時閱讀比賽,③對偏離材料內涵或寫作任務的作文及時進行升格訓練。
5.加強群文閱讀訓練,提升閱讀深度。要求考生能夠從整體上把握群文本內涵,以提高作文立意的深度與廣度。具體實操訓練策略為:①自主確定某一主題,對教材現有文本進行重組建構,②挖掘部編版新教材大單元閱讀中所蘊含的其它主題,③立足高考作文命題高頻主題,自主確定某一主題編寫課外群文閱讀材料,④在整本書閱讀課的基礎上,進行跨媒介閱讀及比較閱讀,⑤以課本某一篇章為基點,編寫與其相關的群文閱讀材料。
6.加強精讀精批訓練,堅持精準備考。綜觀近三年高考作文試題,可以說是始終圍繞“做一位怎樣的新時代青年”這一大話題來命制的,所以考生也必須始終圍繞這一大話題來備考。具體實操訓練策略為:①認真研讀《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白皮書,②精讀精批有關“新時代青年”的精華評論,③針對《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白皮書中的命題點進行專項訓練,④背誦有關“新時代青年”的經典范本。
(編輯:李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