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芳
技法講解
以小見大就是通過小題材反映大主題。具體寫作時,要對寫作對象進行強調(diào)、取舍、濃縮,以獨到的想象抓住一個點或一個局部加以集中描寫或延伸放大,充分地表達(dá)主題思想。具體作用如下——
1.平凡人物顯精神,個體映射大群體
如楊絳的《老王》,作者選取了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小人物老王作為文章的主人公,他是一位人力車夫,生活艱難,外貌丑陋,一輩子孤苦伶仃,在身體患病、瞎了一只眼的情況下,依舊靠蹬三輪車維持生活,是不被人重視的“小人物”,但他善良、忠厚,懂得感恩,憑良心做人。作者通過對老王這一人物進行刻畫,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生活在社會底層的群體的艱難生活。
再如李森祥的《臺階》,文中的父親普通又傳統(tǒng),他倔強、好強,想通過蓋屋、砌九級臺階來改變自己的地位;他勤勞樸實,吃苦耐勞,從不抱怨命運的不公,只想憑著自己的努力挑起生活的重?fù)?dān)。作者塑造了一種典型的中國父親的形象,他們?yōu)樽优谋M了一生的精力,奉獻(xiàn)了一生卻毫無怨言。但勤勞和節(jié)儉并沒有改善他們的生活狀況,他們?nèi)匀辉谪毨У纳钪袙暝?,他們那些傳統(tǒng)的觀念和生活方式,在新時期引發(fā)了人們的思考。
2.日常小事不尋常,材料典型立意高
《老王》一文選取了老王工作艱辛、不幸患眼疾、幫“我”送冰、送病人、送雞蛋和香油等日常小事,折射出老王樸實善良、舍己為人的可貴品質(zhì);但作者又不是平均使用筆墨,她把寫作重點放在老王生命的最后階段,也是她家最為艱難的時候,詳寫了老王幫她家送病人、送雞蛋和香油的事。這些典型深刻的事例,使人物“立”了起來。
3.細(xì)節(jié)描寫傳神韻,形象豐富主題深
《老王》一文中,作者對老王進行了細(xì)致的肖像描寫:“他面如死灰,兩只眼上都結(jié)著一層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說得可笑些,他簡直像棺材里倒出來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髏上繃著一層枯黃的干皮,打上一棍就會散成一堆白骨”,寫出了老王臨終前的駭人病容,也寫出了作者當(dāng)時驚訝又有些害怕的心態(tài),為下文表達(dá)內(nèi)心的愧怍做了很好的鋪墊。文中寫道:“我把他包雞蛋的一方灰不灰、藍(lán)不藍(lán)的方格子布疊好還他,他一手拿著布,一手攥著錢,滯笨地轉(zhuǎn)過身子”,此處的動作細(xì)節(jié)傳神有力,簡單的幾個動詞,沒有過多的修飾,就準(zhǔn)確傳神地勾勒出了老王的病態(tài)特征。
我們要如何用以小見大法寫作呢?有以下三點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
1.圍繞主題,材料要小
我們要學(xué)會留心平時的生活,對一些看似平淡無奇的小事件、小人物、小場景等素材進行多方面的思考,深入挖掘,理解其蘊含的深刻的思想內(nèi)容和社會意義,使主題得到升華。另外,選擇的材料要有典型性,小材料與大觀點之間要有相似性。
2.立意要小,巧妙切入
以小見大不能貪大求全、面面俱到。立意的角度越小,內(nèi)容挖掘得越深,文章就越容易寫得明確深刻。我們要善于從所選的材料中選擇一個獨特的角度,發(fā)前人所未發(fā),想前人所未想,讓文字光彩閃爍。
3.合理想象,彰顯個性
聯(lián)想和想象是寫作不可或缺的思維方式之一,它使我們在寫作時由物及人、由人及社會,有效地提升素材的層次,從而達(dá)到“以小見大”的目的。
文題設(shè)計
生活中總有一些事情,讓你深受感動。只要我們用心觀察生活,體悟生活,就會發(fā)現(xiàn):一滴水也能折射太陽的光輝。
請選取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以“愛就在身邊”為題,運用以小見大法寫一篇作文。
要求:(1)立意自定,角度自選,文體不限,詩歌除外;(2)表達(dá)自己的真情實感;(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思路點撥:寫這篇作文,首先選擇小事情、小物件、小人物;其次,擷取一個片段,定格一幅畫面,或者捕捉一個瞬間,還可以針對一個景物進行細(xì)致描繪;然后闡述一個大的道理,表現(xiàn)一個大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