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云
摘要:隨著現(xiàn)代化城市經(jīng)濟的發(fā)展,城市人口日益增加且分布密集,城鎮(zhèn)的高層建筑和超高層建筑越來越多。由于高層建筑功能復雜,應結合火災情況制定實際撲救路線,加強高層建筑火災的撲救及人員逃生自救對策,并從疏散救人、著火單位分流疏導、逃生自救方面闡述了高層建筑火災全方面救援對策,確保人員生命財產(chǎn)安全。
關鍵詞:高層建筑;火災;撲救;逃生自救
中圖分類號:TU998.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2096-1227(2022)01-0091-03
高等建筑是我國建筑經(jīng)濟的產(chǎn)物,也是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的直接體現(xiàn)。由于高層建筑具有特殊性,發(fā)生火災后,極容易受人口多、設備繁雜等影響,而極大程度地增加火災發(fā)生后的救治難度。而一旦撲救不當或逃生不及時,可對相關人員造成生命健康威脅和財產(chǎn)損失[1]。故此,采取合宜的撲救措施和逃生自救方案,可最大限度降低高層建筑火災損失,保證民眾生命健康和財產(chǎn)安全?,F(xiàn)就高層建筑火災撲救及人員逃生自救對策分析如下:
1? 高層建筑火災撲救和逃生自救難的成因分析
1.1? 所處建筑特色影響
當前的高層建筑,其建筑高度>27m,故比常規(guī)民居,在樓層數(shù)、樓層高度、人員疏散及其火災發(fā)生后的撲救難度上更大。加之我國當前的消防器材在撲救高層建筑火災中,技術水平遠遠落后于發(fā)達國家,故在火災撲救上極容易喪失最佳時機。而受火災發(fā)生后步梯的狹隘程度,使得民眾逃生耗時延長,故火災所造成的惡劣影響程度也進一步加大。
1.2? 所處居民防火及其自救逃生意識淡薄
高層建筑居民日常生活中,違規(guī)充電等情況時有發(fā)生。一旦發(fā)生火災,無論是一般電梯還是客用電梯,在日常消防設施管理中,受疏散距離、時間及其對現(xiàn)場濃煙的處理不當,在等待救援和自救逃生中,多無法沉著冷靜的應對[2],人們往往在逃生時易產(chǎn)生慌亂和恐懼感,導致人員擁擠堵塞,影響疏散效率。
1.3? 未建立完備的應急預案設施
火災發(fā)生后消防設施、設備陳舊,無法滿足滅火撲救、救治居民的要求。盡管使用了云梯等消防設備,但救治仍舊有極大的局限性。因未建立完備的應急預案設施,僅能在接近相應高度的火災區(qū)域內(nèi)進行有限的滅火。疏散設施不完善,如救護袋、滑梯緩降器等,數(shù)量少甚至沒有,發(fā)生火災時不能及時進行救援。
1.4? 很難維系大劑量滅火供水需求
高層建筑火災發(fā)生后,用水量多在80~100L/s,甚至更多。故要在火災現(xiàn)場滿足實際用水量,仍需要消防中心著重關注。
2? 高層建筑火災發(fā)生后的撲救分析
高層建筑火災發(fā)生后,受自身結構、電力設備使用特殊性,火災濃煙及其明火擴散的迅速性影響,加之人員密集,火災救治通路及其登高的難度大,使得高層建筑發(fā)生火災后,撲救工作困難重重[3]。基于此,撲救高層建筑火災,必須要求消防員根據(jù)高層建筑的實際現(xiàn)況,進行合理的撲救措施和靈活的隨機應變能力,確保撲救工作的高效化。
2.1? 摸清建筑火災發(fā)生后的概況
高層建筑火災多指可供人們生活、學習、工作、居住及從事生產(chǎn)和文化活動等的居住群;但排除水池、水塔、煙囪、堤壩以及各種管道支架等構筑物。自消防員收到高層建筑火災信號后,即刻出動,發(fā)布撲救命令時,要求每一個消防員都必須快速制定出最佳的救援行動對策;因此,必須了解管轄區(qū)高層建筑的基本情況,包括轄區(qū)位置、內(nèi)部人員底細、建筑內(nèi)部及其周圍附屬建筑物、取水位置等多項指標內(nèi)容。準確熟知上述情況,加強高層建筑版圖和對單位預案制定,并適時組織演練,切實做到對高層建筑情況的充分熟知。
2.2? 適時調(diào)集增援力量
根據(jù)高層建筑火災現(xiàn)場情況的發(fā)展變化適時調(diào)集增援力量到達現(xiàn)場,必要時還要調(diào)集武警、當?shù)叵乐ш牶椭苓叺貐^(qū)消防力量參與火災撲救。
火災發(fā)生后,要求消防救援總隊高度重視,立即召開視頻調(diào)度會,對可能引發(fā)的火災防控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同時區(qū)域下轄支隊、集合遠程供水系統(tǒng)、大型水罐及泡沫消防車、手抬機動泵、消防水帶等物資予以增援,以備不時之需。首先,由消防救援支隊協(xié)助當?shù)卣M織開展人員疏散,部署力量對重點區(qū)域場所進行防護。利用無人機偵察密切關注火勢走向,并做好個人防護。全力投入到火災撲救工作中,嚴防居住樓層內(nèi)的相關人員傷亡;確保住戶撤離到安全地帶,將所有撲火人員撤離至安全區(qū)域并加以休整。對因火災引發(fā)的供電系統(tǒng)終端,及時進行搶修。
2.3? 建立應急預案措施
建立完備的火災發(fā)生后的應急預案措施,分析潛在的可能發(fā)生的風險,并隨時查看消防設施。日常強化對高層建筑物業(yè)管理人員的健康教育,讓其充分了解建筑內(nèi)部的情況,以便火災發(fā)生后時刻做好緊急撲救。
針對高層建筑可能引發(fā)的易燃易爆易引發(fā)火災或爆炸風險的地區(qū),嚴格做好技術措施加以預防。如以不燃溶劑代替可燃溶劑、密閉和負壓操作、通風除塵、惰性氣體保護、采用耐火建筑材料、嚴格控制火源、阻止火焰的蔓延、抑制火災可能發(fā)展的規(guī)模、組織訓練消防隊伍和配備相應的消防器材。采取相應的措施,防止火災猛烈燃燒,削弱火災危害程度。防止爆炸性混合物形成、嚴格控制火源、及時泄出燃爆開始時的壓力、切斷爆炸傳播途徑、減弱爆炸壓力和沖擊波對人員設備和建筑的損壞、檢測報警。
2.4? 開展火災預防工作
總結火災發(fā)生的規(guī)律,規(guī)范居民用火安全規(guī)范,防止和減少火災發(fā)生,盡可能減少火災給人類帶來的危害?;馂念A防上,強化對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車通道、消防裝備等的管理;調(diào)整、完善公共消防設施、消防裝備不足或不適應實際需要的行為,增建、改建、配置或進行技術改造。
消除高層建筑火災隱患,避免擅自改變建筑的消防設計和使用性質(zhì),尤其是住宅被改為辦公場所、網(wǎng)店等,空間內(nèi)堆放大量貨物,均增加了高層住宅火災危險性。明確消防安全管理職責,將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納入物業(yè)管理內(nèi),與業(yè)主或使用人簽訂書面合同或責任書。嚴禁占用消防車道,避免小區(qū)內(nèi)車輛亂停亂放導致消防車道、消防車登高作業(yè)場地占用(場地被設置為綠地、花園,影響消防車作業(yè));確保消防車道出入口處無路樁等障礙物,方便火災發(fā)生后消防車快速進入。避免小區(qū)高層住宅建筑樓內(nèi)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堆放紙箱雜物,避免疏散通道出口被自行車、電動車占用消防通道的現(xiàn)象。提升消防設施完好率、合格率。制定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由物業(yè)管理單位制定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定期開展演練。
3? 基于火災成因的逃生自救措施
高層建筑火災中的逃生自救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需要根據(jù)不同的情況作出不同的個人逃生自救的選擇,能夠安全逃離火災現(xiàn)場。自動消防設施在火災發(fā)生時對于建筑的保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智能化消防設備設施的應用,在智能報警、自動噴水撲救及其防排煙上大有裨益,突出表現(xiàn)在可以有效進行火災預防和先期撲救工作。
3.1? 沉著應對,冷靜自處
遭遇高層建筑起火后,必須消除自身的緊張、恐懼心理。時刻保持心態(tài)平穩(wěn),避免踩踏事件的發(fā)生。遇到煙氣較大時,以濕毛巾或濕衣物捂住口鼻,避免盲目逃生。最先尋找逃生出口和安全出口,把握最佳逃生時機[4]。日常多學習逃生方法,多進行模擬演練,最大限度降低火災損失。
火災發(fā)生后,當處在入住酒店、商場購物、娛樂場所等陌生環(huán)境時,出于自身安全考慮,需事先留心和關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樓梯方位等,方便關鍵時刻自救逃離現(xiàn)場。突遇火災,煙霧和烈火較強時,務必令自己保持鎮(zhèn)靜,迅速判斷危險點和安全點,決定逃生自救方案。避免盲目跟隨人流相互擁擠、亂沖亂竄、踩踏等事故的發(fā)生。撤離環(huán)節(jié),盡量使自己處于明亮處或空曠地,若通道被煙火封阻,應背向煙火方向離開。逃生時,遭遇濃煙霧時,應以毛巾捂住口鼻,避免衣物著火,盡量走步梯逃離現(xiàn)場,不可乘坐電梯;對火勢和著火樓層情況不明時,避免高處跳窗,冷靜等待救援。
3.2? 生命至上,嚴防中毒
高層建筑火災后,因煙氣、裝修材料遇明火受熱而析出有毒物等問題,除了在逃生中保持正確的心態(tài)外,還需匍匐前行,最大限度減少煙霧等毒氣損傷。掌握逃生自救小常識,尤其是受火勢威脅時,即刻向安全出口方向沖出;緊閉門窗、堵塞孔隙,防止煙火竄入;設法脫離險境;盡快顯示求救信號;被煙氣窒息失去自救能力時,努力躲到墻邊,便于救援人員幫助自救。
遇到火災時,保持頭腦冷靜,避免驚慌,避免喪失逃生自救的能力,第一時間保持冷靜并發(fā)出求救信號。即刻撥打火警電話,并大聲呼救,引起周圍居民的關注,共同應對火災。發(fā)生火災時,切忌貪圖財物,而要選擇能幫助自救的工具,如床單、繩子等。記得帶上濕毛巾,捂住鼻子和嘴,避免吸入大量有害濃煙,保持自身體力的辦法。樓層太高時,不要跳樓,因跳樓自救概率不大,反而會傷害自己,丟掉性命。
3.3? 規(guī)避錯誤的逃生行為
高層建筑火災自救中,需嚴禁避免原路脫險、向光朝亮、盲目追隨、自高而下、冒險跳樓等錯誤行為。即在逃生自救中,熟悉和了解周圍的環(huán)境和出入口,尋找最佳逃生路徑,依據(jù)建筑物內(nèi)部的平面布置尋找道路出口,避免沿著進來的出入口和樓道進行逃生。向光朝亮可能的原因在于電源已被切斷或已造成短路、跳閘等,也是火勢最兇猛的地區(qū)。在突然面臨火災危險時,需在平時多了解與掌握消防自救與逃生知識,理性判斷。相信消防設備的現(xiàn)代化,高層或超高層居民可在房間內(nèi)采取有效的防煙防火措施后,沉著等待救援[5]。進入高層建筑時,即對周圍進行觀察,方便和熟悉樓層內(nèi)外部建筑概況,避免安全事故的發(fā)生;夜間發(fā)生火災時,出于人向光朝亮的本能,在危急情況下,應保持冷靜自處。平時多掌握一些火災知識,尤其是高層建筑火災發(fā)生后的相關知識,避免事到臨頭隨波逐流、延誤逃生時機。盡快弄清起火位置,若下層著火,通道全被火封時,向上跑,到上層陽臺或樓頂,等待救援。
3.4? 善用一切方法逃生
善用高層建筑內(nèi)部的消防電梯、樓梯(防煙樓梯、普通樓梯、封閉樓梯、觀景樓梯)等進行綜合逃生;逃生中,巧用陽臺、通廊、避難層、室內(nèi)設置等進行逃生;自制逃生安全帶和安全繩,尤其是墻邊落水管等進行逃生自救。確保在火災發(fā)生后,老弱病殘孕應盡快疏散。
3.5? 針對性逃生自救
無煙迅速逃生,即開門前先觸摸門鎖,若溫度不高,樓梯內(nèi)無煙氣,攜帶防煙面具或濕毛巾,迅速沿樓梯向下逃生,通過樓梯間時順手關閉防火門。在向下逃生過程中如遇煙氣向上蔓延,應盡可能疏散至就近樓層房間并關閉樓梯間防火門,按攻略退守待援。然后用床單、衣服堵住門縫,潑水降溫防煙(高層住宅入戶門一般為防火門,可耐火1小時以上)。撥打“119”通報位置,卸下家中窗簾放在遠離窗口位置,在陽臺等顯著位置發(fā)出求救信號。冷靜應對,若所處建筑有兩部樓梯,應迅速通過另一部無煙樓梯向下逃生;如果您所處建筑有單元樓梯通向樓頂平臺或設有室外連廊,在確保出口暢通或沒有濃煙的前提下,可通過這些部位從相鄰單元的疏散樓梯逃生。逃生過程中應佩戴防煙面具或用濕毛巾捂住口鼻。若通道已被濃煙封閉,依舊退守待援。
3.6? 正確使用滅火器材
充分了解和掌握干粉滅火器、泡沫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的使用方法、特點、注意事項。具體步驟為,當遇到火災事故時,就近找到并迅速打開滅火器箱;手握手柄,從滅火器箱中取出滅火器;將滅火器放到水平地面上,拉開保險銷;左手拿住噴嘴,右手用力按下手柄;將噴嘴對準火源根部噴射,直至撲滅火源(注:一定不能放松壓把,在使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時,不能手抓喇叭筒外壁或金屬連線管,謹防凍傷;日常維護中,不要將工作或生活用的車輛??吭谑彝庀鹚ǜ浇?0m以內(nèi))。使用環(huán)節(jié),尤其表面使用顛倒、占據(jù)火勢上風或側上風向、保持適當?shù)木嚯x(一般是4~5m,干粉2~3m);嚴格執(zhí)行“提拔握壓”使用口訣。
4? 結語
綜合上述,高層建筑火災撲救及人員逃生自救存在不利因素,應加大消防安全管理力度,確保高層建筑內(nèi)部消防設施完整可用;據(jù)相關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結果表明,高層建筑重大火災事故的發(fā)生,對國民經(jīng)濟造成了重大的損失,其原因是消防通道堵塞、違規(guī)使用大量可燃、易燃裝飾材料、隨意改變功能用途、自動消防設施維護不到位,使火災撲救的黃金時間延誤。因此,相關部門應加大對高層建筑內(nèi)部消防設施、火災隱患等的監(jiān)督執(zhí)法力度,促使有關單位的消防整改、維護,確保高層建筑內(nèi)部消防設施的作用,打贏高層建筑火災撲救攻堅戰(zhàn),以保證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
參考文獻:
[1]王新輝.對高層建筑火災撲救對策及裝備構建的思考[J].知識窗(教師版),2021(02):120-121.
[2]張海濤.關于加強高層建筑火災滅火救援行動的幾點思考[J].今日消防,2021,6(02):63-64.
[3]李家冀.高層建筑火災致因因素與防火安全對策探討[J].消防界(電子版),2021,7(02):107-108.
[4]王睿.高層建筑火災特點和撲救難點分析及解決思路[J].今日消防,2019,4(01):32-33.
[5]史曉鴻.高層建筑火災撲救及人員逃生自救對策研究[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2014,11(25):80-82.
High-rise building fire fighting
and self-rescue countermeasures
Zuo Yun
(Taizhou Municipal Fire and Rescue Brigade of Jiangsu Province,Jiangsu? Taizhou? 225300)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urban economy, the urban population is increasing and densely distributed, and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high-rise buildings and super high-rise buildings in cities and towns. Due to the complex functions of high-rise buildings, actual fire fighting routes should be formulated according to the fire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fire fighting and self-rescue in high-rise buildings are proposed. The paper expounds all aspects of rescue countermeasures for high-rise building fire from the aspects of evacuation and rescue, diversion of fired units, and escape and self-rescue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people's lives and property.
Keywords:high-rise building;fire;fire fighting;escape and self-rescue
3906500338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