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華 羅志強 朱麗娟 王小燕
我國是宮頸癌的高發(fā)地區(qū),位居世界第二位,每年新增病例在13~15萬,大概占到全球的1/3~1/4,同時對于性生活伴侶較多、初產年齡小、初次性生活年齡小于16歲、多產、吸煙、飲酒等的女性其宮頸癌的發(fā)病率是比較高的,一方面要定期進行宮頸癌篩查、HPV分型等相關檢測;另一方面制定不同型HPV感染患者治療和預防的相關方案。本研究旨在研究和探討本地區(qū)內HPV感染的情況以及探討各型致病能力,從而制定針對性的治療和防護,并推進HPV疫苗的研發(fā)和接種。
選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婦科普通疾病患者中HPV陽性370例(對照組)以及宮頸上皮內病變或宮頸癌患者61例(實驗組)作為研究對象,患者年齡為19~75歲。實驗組患者均經病理檢查確診。
主要應用PCR+膜雜交法對HPV核酸分型進行檢測,同時對該患者進行病理活檢。采樣前要求成年女性避開生理期,3天前未在生殖泌尿道用藥,且3天內無性生活。婦產科醫(yī)生將取樣刷子在宮頸口處輕柔旋轉5圈,保證有足夠量的細胞,然后將取樣刷子放入HPV專用保存液中并折斷,并及時送于檢驗科進行檢測。對于HPV陽性或者宮頸異常的的患者同時進行組織活檢,標本取好后及時送于病理科檢測。
PCR儀器是為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TL988型,臺式高速離心機為上海托莫斯科學儀器有限公司生產的1-16型,雜交儀是廣東潮州凱普生物化學有限公司的HHM-3型,試劑是由廣東潮州凱普生物化學有限公司生產的人乳頭瘤病毒(HPV)分型檢測試劑。
應用SPSS20.0軟件統(tǒng)計學處理數據,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對比為χ2檢驗,對比以P<0.05代表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照組HPV分型前十位依次是HPV52型(21.91%)、58型(11.56%)、16型(11.16%)、53型(7.51%)、81型(5.88%)、39型(5.68%)、68型(5.07%)、51型(4.67%)、33型(3.85%)、18型(3.65%),合計為80.94%,見表1。實驗組患者中HPV分型前十位依次是16型(26.67%)、52型(18.89%)、58型(7.78%)、39型(5.56%)、18型(5.56%)、59型(4.44%)、33型(3.33%)、45型(3.33%)、53型(3.33%),81型(3.33%),合計為82.22%,見表2。
表1 對照組HPV分型情況
表2 實驗組患者HPV分型情況
將370例HPV陽性標本作為對照組,出現HPV陽性次數為493次;有宮頸病變或宮頸癌患者61例作為實驗組,出現HPV陽性次數為90次;兩組HPV16型比例差值為15.51%,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HPV各個亞型在兩組中分布情況比較/%
據調查結果顯示全球范圍內宮頸癌致死數量約為29萬[1],我國約3萬,因此全球高度重視宮頸癌篩查工作。目前在基層醫(yī)院HPV分型檢測已經基本普及,在基層醫(yī)院就可以做到盡早發(fā)現宮頸病變或宮頸癌并制定相對應的治療方案,同時隨著各種疫苗的臨床應用,也會大大減少HPV陽性患者的發(fā)生。
本次研究主要是通過對本地區(qū)陽性病例的流行情況匯總分析,可以掌握本地區(qū)的常見流行型別,并使用更加符合本地區(qū)的預防和治療方案。另外通過對可疑患者進行病理活檢,也可以充分了解本地區(qū)各種致病型別情況,可以重點預防或者側重相關方案。本地區(qū)流行前十位依次是HPV52型、58型、16型、53型、81型、39型、68型、51型、33型和18型,宮頸病變組檢出前十位的依次是16型、52型、58型、39型、18型、59型、33型、45型、51型和81型,兩組對比 HPV16型相差最大,HPV16型在致宮頸病變或致宮頸癌的能力是最強的,與李玲等[2]研究結果是一致的,同時52和58型是流行以及致宮頸病變或致宮頸癌穩(wěn)定在高位,18型、59型和45型在病變組中比例明顯高于普通患者組,其致病變能力比較強,與余艷琴等[3]研究結果接近。據董麗等[4]結果顯示,宮頸癌篩查隊列在定期篩查和治療隨訪中HPV型別分布特點有所變化,尤其是HPV16型出現顯著下降,提示宮頸癌人群篩查和隨訪時如采用HPV檢測,應考慮HPV亞型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在本地區(qū)近幾年來HPV52、53、51、81型流行比例明顯增加,因此為了更好的去防范宮頸病變或宮頸癌的情況發(fā)生,應該研究制定各型的治療和預防方案,重點防治出現幾率高的分型,并研究出最適合的疫苗,從而能夠從根源上大大減少HPV的感染。另外在宮頸病變組中有一部分標本檢測為HPV陰性,說明在基層醫(yī)院檢測21個型別是遠遠不夠的。HPV隸屬于乳頭狀病毒亞群,據最新研究[5]顯示目前經過鑒定的亞型有200多種,其中有 50 多種亞型與人類生殖道感染有密切關系。賴蔚菁[6]研究結果顯示,宮頸鱗癌患者中HPV陽性檢出率為91.7%,本研究陽性檢出率為94.4%,基本上接近,一方面可能與檢測HPV亞型太少有關,另一方面可能與其他因素有關,據有關研究[7]顯示端粒酶、內服避孕藥、性生活過早(<16歲)等行為均與該疾病發(fā)生密切相關。不僅要增加更多亞型的檢測并隨診,并同時要做好宣傳和增加其它可能影響因素的檢測。
對未感染的女性進行重點預防,對已感染HPV的女性進行差異化治療,重點防治16型、52型、58型、39型、18型、59型、33型、45型、51型和81型等致病能力強且出現幾率高的亞型,可以大大提高HPV陽性患者的防治效率和降低患者痛苦。但是隨著HPV各型流行情況的變化,需要實時檢測HPV各型的變化,調整好重點防治亞型并推進最大疫苗譜的疫苗應用于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