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海軍
現(xiàn)階段,我國素質教育理念的提出以及實施,推動了小學語文教學方式的改進,小學語文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時,也開始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古詩詞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內容,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時,可以將情境教學法應用其中,這樣不僅能夠促使學生更好的理解古詩的含義,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
一、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加深學生的理解
古詩是小學生需要學習的重要語文知識,學習古詩有利于強化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正確認知,不過,古詩本身所運用的文言句式并不好理解,對小學生而言,在學習古詩時會增加學習難度,降低學生的學習效率,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種情況下,小學教師可以采用情境教學的方式,結合古詩內容創(chuàng)設合適的情境,促使學生在參與情境的過程中,能夠明白古詩所表達意思,降低其理解難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诖?,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設備,根據(jù)古詩選擇合適的素材,借此創(chuàng)設出形象生動的情境,使得學生能夠從中獲得直觀的感受,讓學生更快地理解古詩的意思,使其能夠實現(xiàn)對古詩的快速記憶。比如以統(tǒng)編版小學教材中駱賓王的《詠鵝》為例,教師可以提前在網上搜集關于白鵝的圖片以及視頻,在講解古詩之前,利用多媒體呈現(xiàn)白鵝的圖片,引導小學生描述大白鵝的樣子:白色的羽毛、紅色的腳掌、修長的脖子等,接著再播放白鵝游泳的視頻,并詢問學生“白鵝叫起來是什么聲音?發(fā)出叫聲的時候是什么樣子的?游泳時會做出什么動作?”通過這些問題讓學生更加了解白鵝,然后帶領學生學習《詠鵝》這首詩,讓學生用古詩中的句子回答上述問題。在這一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夠對白鵝有直觀的認識,同時也能夠更快的了解《詠鵝》這首詩,進而加快學生的學習速度。
二、結合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情境,提升學生的認知水平
不少古詩的創(chuàng)作都來源于生活實際,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古詩教學時,可以將其與生活實際相結合,這樣既能夠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也能夠使學生獲得更加深刻的感受,體會到古詩所表達的思想情感,促使學生熟練掌握古詩知識。在具體的古詩教學中,教師要對古詩內容進行深入研究分析,挖掘出其中的生活元素,同時還要結合實際情況,選用合適的生活素材,將其融入古詩教學之中,借此增強古詩教學的生活化氣息,也能夠以此創(chuàng)設出生活化教學情境,幫助學生體會古詩中所蘊含的思想情感,并豐富學生的生活認知。比如以統(tǒng)編版小學教材中的《憫農》這首古詩為例,可以預先組織小學生開展種植小麥這一活動,若是有條件,可以在學校選擇一塊空地,或者是準備較大的容器盛滿泥土,領著小學生種植小麥或其他生長周期相對較短的作物,并且要定期帶著小學生進行澆水、施肥等,在結出果實之后,教師則可以將其分給小學生,讓學生品嘗自己的勞動成果,接著就要講解《憫農》這首古詩,讓學生認識到農作的辛苦,若是沒有農民勤勞的雙手,就沒有香甜的果實,借此樹立學生節(jié)約糧食的意識,使其能夠在日常生活中落實光盤行動。
三、角色扮演創(chuàng)設情境,感受作者的內心情感
很多古詩中都蘊含著豐富的情感,若只是理論上的講解,很難讓學生體會到其中的情感,因此,教師可以利用情境創(chuàng)設這一方式,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其體會到古詩中的濃厚情感。在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要根據(jù)古詩內容,對角色進行合理劃分,鼓勵學生主動爭取角色,使其通過對古詩中各種角色的扮演,加深對角色的理解,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比如以統(tǒng)編版小學教材中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古詩為例,可以分出李白、孟浩然、旁白、船夫這四個角色,并且要引導學生參與角色扮演劇情設置,讓角色扮演者結合古詩內容,設計角色對話,使其在這一過程中,自主對古詩中的情感進行揣摩,進而加深對學生對古詩情感的理解,提高學生的掌握力度。
在小學語文的古詩教學中,有效應用情境教學這一方式,能夠提高教學的吸引力,促使小學生將自身的學習注意力集中到古詩教學內容上,同時也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古詩中的樂趣,進一步提高學生自身的學習效率與效果,保障教學質量。而教師應用情境教學時,需要考慮到具體的教學內容及學生的學習情況,采用合適的方法設立教學情境。
3727500338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