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這個名稱是從春秋戰(zhàn)國時開始的,當時各諸侯國的諸侯都稱為公,周天子把女兒嫁給諸侯時,自己不主持婚禮,而叫同姓的諸侯主婚?!爸鳌本褪恰爸骰椤敝?,因此天子的女兒就被稱為“公主”了。當時諸侯的女兒也被稱為“公主”,也稱“君主”,古書上也常簡稱為“主”。
從漢朝開始,只有皇帝的女兒才能稱為“公主”,諸侯王的女兒則稱為“翁主”?;实鄣逆⒚梅Q為“長公主”,先皇帝的姊妹為大長公主,加上“大”“長”的字樣是表示尊崇。
東漢時的公主一般是“縣公主”,例如,光武帝的女兒為舞陽公主、涅陽公主等,“舞陽”和“涅陽”都是縣名。晉朝的公主則是“郡公主”,因為公主封號之前是郡名,如晉武帝的女兒為平陽公主。
隋唐時期,太子和諸王的女兒也封郡、縣,但不能稱為公主。太子的女兒為郡主,諸王之女為縣主。唐高宗專門下詔書規(guī)定,皇帝的女兒出嫁稱“出降”或“下降”,而諸王之女出嫁只能叫“適”,娶公主稱“尚主”,娶諸王之女只能叫“娶”。
北宋徽宗時曾改公主為帝姬。例如,宋徽宗最寵愛的女兒就叫柔福帝姬。
明清時,皇帝的女兒稱為公主,親王的女兒稱為郡主,郡主的女兒稱為縣主。清代皇帝的女兒封號有兩種,固倫公主和和碩公主。固倫公主是皇后生的女兒,妃嬪的女兒為和碩公主。
3259501908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