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題亮相
生活像一杯咖啡,如果感覺太苦,就不妨加點糖,哪怕只是一點點,你喝的時候,都會感受到一份獨特的甜蜜。
閱讀上面的文字,請以“給生活加點糖”為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1)立意自定,角度自選,文體不限,詩歌除外;(2)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師者一角
給生活加點糖
◎張永娟
入夜,和往常一樣,打開電腦,要準備一下明天的工作了。
進入初三后,感覺自己好像鉆進了一大片茂密的灌木叢,仰臉不成,透氣困難,每天彎腰弓背,好似在昏暗中摸索前進。個中滋味,就像手里的這杯白開水,無色無味也無熱情。
微信的提示音打斷了我的思路——
“我叫壞壞……”“壞壞?”我笑了笑,還有叫這名兒的,心念一動,決定繼續(xù)看下去。
“今天是媽媽的生日,希望群里的朋友能給我媽媽發(fā)條短信,短信內(nèi)容為‘我是壞壞的朋友,祝阿姨生日快樂!’我媽媽的手機號是……”現(xiàn)在的年輕人,還能這么玩?我的心驀地被觸動了——
同為母親,遠隔重洋的兒子的一條訊息、一通視頻,都會讓我激動半天。
隔著屏幕,我可以想象,壞壞媽媽收到不同號碼的祝福時那幸福的樣子。而這幸福的背后,都是兒子的精心策劃與真誠祝福。
用心用情至此,生活豈會只如涼白開呢?
原來,那些自以為是的忙,不過是忘了將心打開,給生活加點糖而已。
這時再翻看學(xué)生提交的作文,那些文字突然間就變得活潑起來。那些小可愛們,正歪著臉,等我說話呢,我也不再正襟危坐,指責挑剔,言語里多了幾分幽默寬容。
改完作文,學(xué)生們也快下晚自習(xí)了,門口停著幾輛車,旁邊是等待的家長,三三兩兩地閑聊著。我拖著疲憊的身體從他們身邊走過。不遠處有一位老太太,竟然在自顧自地打著太極:只見她身子微蹲,一只腳在地上劃著弧線,雙手托舉,身體也跟著擺動,看似柔和,卻有一份剛勁——她的動作不算標準,可神色卻極其平靜,恍若蓮花——圣潔、恬靜。
頓時,我感覺四周的空氣都沉靜下來了。日子固然單調(diào)、緊張,可那都是客觀的事,不是主觀的心。若心似蓮,生活在泥淖里一樣可以香遠益清。
回家的腳步忽地變輕松了。
今晚,我一定去給壞壞的媽媽發(fā)去祝福:生活并不苦,但一定不要忘了加點糖,記得要快樂??!
然后,睡個沉沉的覺,明早,歡歡喜喜上班去。
小荷尖尖
給生活加點糖
◎何吟晗
我坐在大巴上,在顛簸間駛?cè)肷衬?,戈壁與荒草飛舞著向后退去。一片片沙地是西北陽光的附贈品。
大巴繼續(xù)前行,被沙粒親吻的車窗上映入了一片棗林。
停下車,我快步走進林蔭,企圖擺脫這毒辣的陽光,但仍有陽光透過罅隙,炙烤著我的皮膚。正當我失望地準備上車時,一根樹枝溫柔地牽住了我的頭發(fā),好像在挽留我。這縷柔情觸動了我,解開發(fā)結(jié),回頭一瞥,才發(fā)現(xiàn)竟差點錯過了一個美好的相遇。
順著枝條向上看,尖端的葉子在陽光下綠意不減,棗子們?nèi)缤粋€個風鈴,看上去煞是可愛。果實是大樹心里最柔軟的地方,要不然,怎么會將所有汁液都化為甜漿注入其中呢?那些棗子猶如開在姑娘辮子上的紅花,卻又收斂了一些,玲瓏、俏皮,惹人喜歡。
我挑了個大的,用清水洗凈,棗姑娘終于露出了鮮紅的面龐。
咬一口,牙齒便與果核打了個架,糖漿瞬間迸發(fā)出來,讓我忍不住吃了一個又一個。
我曾吃過精加工的“好想你”棗,品過號稱“天下第一棗”的樂陵小棗,嘗過高高掛在樹梢上的冬棗……它們有的肉厚、有的皮薄、有的核小、有的清甜,可今日這種獨特的甜味,是之前未曾品味過的。
或許是因為西北熱情的陽光讓果子甜進了心坎兒里,無法自拔?
又或許是因為它在漫天黃沙中,在日光炙烤下,經(jīng)過了一次又一次生命的洗禮,才蛻變成如今這般模樣?
吃著這甜進心坎兒的棗,回味著這風沙和陽光磨礪出的甜,我不斷地思考,何為“砥礪”?何為“前行”?
“砥礪”就是磨刀石啊。如果你愿意耗費精力在石頭上去磨,一年又一年,十年又十年……困難終將凝結(jié)成糖。
這顆糖是在“為伊消得人憔悴”中,迎來“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甜美時刻。
要離開了,我透過車窗向后望去,沁人的甜味還縈繞在心頭,棗林卻早已在滾滾沙塵中失去了蹤影。
我忽然想起舒婷的一句詩:“愛,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更愛你堅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p>
(四川成都市新津區(qū)成外學(xué)校)
點評
小作者借一次在沙漠中行走品嘗到美味沙棗的事情生發(fā)聯(lián)想,表達了自己對生活中“糖”的理解:不懼風雨,敢于磨礪,就能凝結(jié)成糖,為自己的生活添一分味。
習(xí)作敘寫自然流暢,描寫細膩生動,感情生發(fā)自然恰切,令人回味無窮。
給生活加點糖
◎李昕潞
前幾天上網(wǎng),看到一個繪畫征稿活動,說是通過網(wǎng)友的評論數(shù)來確定獲獎名次。出于對這種評獎方式的好奇,也憑著自己對繪畫的熱情,我報了名。
經(jīng)過一天的努力,畫作終于提交:綺麗的云霞、繽紛的野花、可愛的孩子……
作品的討論度一定會很大吧?漫長的等待里,我興奮地想。
“怎么一條評論都沒有?”回家第一時間打開手機,空空的屏幕讓我不由得慌起來。跑到家里網(wǎng)最好的地方一遍遍刷新,可手機仍像個啞巴。事實鋒利地刺入我眼,激得我不由得流下淚來。本是買來慶祝的蛋糕被我猛塞進嘴里,不想滿口的黑巧克力味兒讓我苦到了心里。
沮喪的我將自己包進被子,難過了好一陣兒。但好強的我不甘心就這樣敗下陣來,起身打開了排行:我倒要看看,什么畫能排第一?
點開畫面,我看到這樣的景象:黑暗的房間,落灰的桌子和一杯咖啡,黑褐色的液體濃稠,似乎正散發(fā)出難忍的苦味,畫面漫延著沉悶的氣氛——一切都是陳舊、無趣的。
正當我要挪開眼時,卻看到畫面的左下角有一縷從窗外射進的陽光,好像給書桌鍍上了一層暖黃,讓房間一角亮起來了。我終于注意到,在咖啡杯下藏著的一小袋東西——sugar。
“在咖啡館點了杯咖啡,端起杯子時,發(fā)現(xiàn)杯下藏著的一小袋糖,驚喜之余,倍感溫暖。”作者如是說。
這句話像一道閃電直劈內(nèi)心,我怔住了。咖啡?糖?陽光……
恍惚間,我再次注意到這次的征稿主題——“溫暖慰人心”。
若無溫暖尋,甜從何處來?這幅畫才體現(xiàn)了此次征稿的真正含義啊。一時間,我恍然大悟。
那云彩下孩童玩耍的畫面,美雖美,但一眼便可看見的糖總歸少了些味道。而我對生活溫暖的理解,又何嘗不是停留在一望可知的地方呢?須知落花是凋零也是化泥,冬日里有寒風也有瑞雪,失敗中有代價也有經(jīng)驗……
生活中總會嘗到苦味兒,但可以嘗試著找到寫著“sugar”的地方。
手機屏幕安安靜靜的,依舊沒有一點動靜,我笑了。舀一勺蛋糕放入口中,巧克力和著奶油慢慢化開。
嗯,再甜不過了。
(四川成都市新津區(qū)成外學(xué)校)
點評
生活因為有“糖”,而讓人倍感溫暖,這是小作者想要表達的主題。
本是不好闡明的道理,小作者卻通過敘寫自己一次真實的生活經(jīng)歷,從一個溫馨的畫面中悟出了這個道理,也讓自己因為落選而略感苦澀的生活重新找到了甜味兒。一語雙關(guān),頗為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