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睿 林道斌 卓進盛△ 林天東
(1.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廣東 廣州 510000;2.廣州中醫(yī)藥大學附屬海南中醫(yī)院,海南 ???570203)
慢性肺源性心臟?。–PHD)是一種由肺組織、肺血管或胸廓慢性病變導致肺動脈高壓,造成右心負荷加重,最終導致右心衰竭甚至全心衰竭的慢性疾?。?]。據統(tǒng)計,近幾年CPHD發(fā)病率持續(xù)升高,且病死率持續(xù)保持在40%的水平,是當前較為嚴重的公眾健康問題之一。目前臨床上西醫(yī)治療CPHD合并心力衰竭的有效藥物較匱乏。筆者在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用參附注射液治療本病,臨床收效顯著?,F報告如下。
1.1 病例選擇 1)診斷標準:參照2018版《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基層診療指南》中CPHD的西醫(yī)診斷標準[2],并且符合《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18》中心衰診斷標準[3];中醫(yī)辨證參照心腎陽虛證的辨證分型標準[4]。2)納入標準:符合CPHD、心衰診斷;中醫(yī)辨證為心腎陽虛證;信息資料完整;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簽署知情同意書。3)排除標準:既往有急性心肌梗死、先天性心臟病、原發(fā)性擴張性心肌病及其他心臟疾病病史者;合并有嚴重肝腎功能不全疾病、惡性腫瘤及精神障礙者。4)脫落及剔除標準:出現嚴重不良事件,根據醫(yī)師判斷應停止臨床試驗者;依從性差,中途停藥、加藥或換藥造成藥物效應難以評價。
1.2 臨床資料 選取2019年9月至2021年2月本院呼吸內科收治的100例CPHD合并心力衰竭(心腎陽虛證)的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試驗組與對照組各50例。觀察組男性33例,女性17例;年齡51~87歲,平均(69.00±18.00)歲;病程 5~17年,平均(11.00±6.00)年;美國紐約心臟協會(NYHA)心功能分級[3]Ⅱ級6例,Ⅲ級19例,Ⅳ級25例。對照組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齡50~84歲,平均(67.00±17.00)歲;病程5~15年,平均(10.00±5.00)年;NYHA心功能分級Ⅱ級7例,Ⅲ級20例,Ⅳ級23例。治療過程中9例因病情變化中斷試驗,5例因個人和家屬原因轉院而中斷試驗,2例病情加重而死亡,上述脫落病例療程均未超過50%,不計入數據分析中。兩組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3 治療方法 兩組均給予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2-3],持續(xù)低流量吸氧、祛痰、解痙、平喘,參照痰菌培養(yǎng)及藥敏給予有效抗生素,應用利尿劑及擴血管藥物,并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及酸堿平衡失調等。試驗組在此基礎上應用參附注射液[華潤三九(雅安)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51020664]60 mL,10 mL/h持續(xù)靜脈微量泵入,每日4次,兩組療程均為7 d。
1.4 觀察指標 1)中醫(yī)證候積分評定。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4]中心腎陽虛證相關癥狀評判標準,制定中醫(yī)證候積分臨床觀察表,記錄并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中醫(yī)證候積分,以此評判中醫(yī)療效。2)西醫(yī)觀察指標。(1)治療前后檢查兩組患者血常規(guī)、動脈血氣分析[動脈血氧分壓(PaO2)、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及動脈血氧飽和度(SaO2)]、肝腎功能、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心電圖、胸片及超聲心動圖結果。(2)用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對血漿血漿骨膜蛋白(periostin)、血漿內皮素-1(ET-1)、N末端腦鈉肽前體(NT-proBNP)進行測定。兩組患者均于治療前后采集清晨靜脈血5 mL于肝素抗凝管中,將全血標本在室溫放置2 h,然后離心機3 000 r/min 4℃離心15 min,抽取上清,置于-40℃冰箱保存待檢。試劑盒購于上海酶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5 療效標準 參考文獻[5]擬定。顯效:呼吸困難、心悸、胸悶、氣急、紫紺明顯減輕;尿量增多,水腫、頸靜脈怒張消失,肺部啰音消失或顯著減少;心功能恢復至Ⅰ級或較原來改善≥Ⅱ級。好轉:呼吸困難、心悸、胸悶、氣急、發(fā)紺部分減輕或有所好轉;尿量增多,水腫減輕,肺部啰音減少;心功能較原來改善Ⅰ級。無效:未達到上述顯效、好轉標準??傆行剩?)=(顯效例數+好轉例數)/總例數×100%。
1.6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 25.0統(tǒng)計軟件。運用Shapiro-Wilk檢驗數據是否符合正態(tài)分布。對正態(tài)分布計量資料以()表示,兩組間均值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先進行方差齊性F檢驗,如方差齊,采用t檢驗,如方差不齊,改用t'檢驗;組內對照均值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四格表資料采用Fisher確切概率法χ2檢驗。
2.1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 見表1。治療后兩組中醫(yī)證候積分均較治療前下降,試驗組中醫(yī)癥狀改善程度較對照組明顯(P<0.0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分,±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分,±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1;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1。下同。
組別試驗組(n=39)對照組(n=45)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心悸5.42±1.65 1.84±1.40*△5.42±1.78 3.02±1.57*畏寒肢冷4.83±1.11 1.74±1.39*△4.39±0.74 3.20±1.61*氣短乏力5.17±1.35 1.57±1.07*△4.84±1.50 3.03±1.43*總分15.43±1.37 5.15±2.04*△14.65±1.34 9.25±2.01*
2.2 兩組治療前后動脈血氣分析水平比較 見表2。兩組治療后動脈血氣分析均較治療前改善,且試驗組動脈血氣指標改善程度較對照組明顯(P<0.01)。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動脈血氣分析水平比較(±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動脈血氣分析水平比較(±s)
組別試驗組(n=39)對照組(n=45)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SaO2(%)87.87±3.64 95.49±2.27*△88.13±3.59 90.68±1.48*PaO2(mmHg)50.51±0.99 71.36±6.28*△50.55±0.89 60.34±4.37*PaCO2(mmHg)55.53±2.79 48.18±4.36*△54.84±2.20 53.64±3.50*
2.3 兩組治療前后超聲心動圖結果比較 見表3。兩組治療后超聲心動圖結果均較治療前改善,且試驗組右心功能指標改善程度較對照組明顯(P<0.01)。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超聲心動圖結果比較(±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超聲心動圖結果比較(±s)
組別試驗組(n=39)對照組(n=45)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右心室流出道內徑(mm)35.66±3.03 30.28±2.34*△35.95±3.54 33.79±2.38*右心室內徑(mm)39.56±3.60 32.52±2.09*△40.76±2.46 35.81±3.37*EF(%)40.19±5.83 51.08±5.50*△38.81±6.21 45.38±4.86*
2.4 兩組治療前后血漿periostin、ET-1、NT-proBNP水平比較 見表4。兩組治療后血漿periostin、ET-1、NT-proBNP均較治療前下降,且試驗組3種指標下降程度較對照組明顯(P<0.01)。
表4 兩組治療前后血漿periostin、ET-1、NT-proBNP水平比較(±s)
表4 兩組治療前后血漿periostin、ET-1、NT-proBNP水平比較(±s)
組別試驗組(n=39)對照組(n=45)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血漿periostin(μg/L)135.92±8.68 122.28±5.19*△135.85±8.05 129.61±6.16*ET-1(μg/L)5.96±0.53 1.94±0.31*△5.87±0.59 2.89±0.28*NT-proBNP(ng/L)2 087.17±1 149.26 1 074.14±259.25*△2 105.47±1 166.86 1 328.25±218.51*
2.5 兩組治療前后NYHA心功能分級比較 見表5。試驗組治療前后比較NYHA心功能分級,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5 兩組治療前后NYHA心功能分級比較(n)
2.6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6。試驗組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
表6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COPD急性加重時,肺組織結構和(或)功能發(fā)生異常,肺循環(huán)阻力增加,肺動脈高壓,右心負荷增加,常導致右心衰竭甚至全心衰竭,對患者心臟功能以及機體內環(huán)境造成嚴重紊亂及損害[6]。常規(guī)西醫(yī)療效不明顯,且副作用大,患者依從性不高,因此缺乏有效治療藥物。
CPHD屬于中醫(yī)學“肺脹”“喘病”等范疇。本病常因肺病反復發(fā)作,日久累及心腎,當病至后期加重階段,心腎陽虛證是最常見的證型[7]。心腎之陽不足,命門火衰,溫煦失司,氣化失常,致陰寒內盛,血行瘀滯,水濕停滯,患者可見心動悸、脈結代,唇舌甲床發(fā)紺、喘促、畏寒肢冷、肢體水腫、小便不利甚至亡陽厥脫等表現。參附注射液的藥物作用對本病本證極為契合。參附注射液是由黑附片、紅參等的提取物組成的中藥注射劑,活性物質包括烏頭類生物堿、人參皂苷等,黑附片味辛、甘,大熱,歸心、腎、脾經,能回陽救逆、補火助陽和散寒止痛,被譽為“回陽救逆第一要藥”;紅參性味甘溫、微苦,歸脾經、肺經、心經和腎經,具有大補元氣、復脈固脫、益氣攝血的功效,尤其以溫補見長,用于氣血虧虛、脈微肢冷、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二藥合用,共奏益氣、溫陽、固脫之功效,故臨床療效顯著,為治療本病中醫(yī)治療的首選藥物。近年參附注射液被廣泛應用在治療心肺疾病及多種急危重癥病上,療效顯著[8-9]。該藥物主要藥理作用是強心、利尿以及對血壓的雙向調節(jié)作用,有效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減輕心臟負荷,降低心肌耗氧量[10]?,F代研究證明,在綜合治療肺心病的基礎上合理應用參附注射液,能有效改善心肺功能,保護心肌,增加冠脈血流量,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顯著提高療效[11]。
本研究結果也證實,參附注射液能有效抑制血漿periostin、ET-1、NT-proBNP的表達,從而減少心肌損害、右心室重構。研究發(fā)現,血漿periostin、ET-1、NT-proBNP在CPHD急性加重期隨病情加重明顯升高[12]。periostin是一種表達于牙周膜組織及骨膜組織中的胞外基質分泌性蛋白,可通過多種通路和細胞因子介導并參與心臟的復雜病理生理過程,能夠減少心肌成纖維細胞間黏附性,促進右心室重構[13-14]。ET-1是一種血管收縮物質,CPHD急性加重期患者肺血管內皮細胞與氣道上皮細胞易發(fā)生缺血、缺氧,導致ET-1釋放增加,促使心肌間質纖維化及損傷肺動脈血管的作用,加重心肌損害與肺動脈高壓[15]。本研究結果進一步表明,CPHD 急性加重時,血漿 periostin、ET-1、NT-proBNP均有明顯上升趨勢,表明三者很可能構成一種平衡系統(tǒng),共同在肺心病的發(fā)生發(fā)展中發(fā)揮作用。
綜上,參附注射液治療CPHD合并心力衰竭(心腎陽虛證)臨床療效確切,可有效緩解患者癥狀,改善心肺功能,且治療過程中未見藥物不良反應,安全性高,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