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磊
(錦州醫(yī)科大學(xué)醫(yī)療學(xué)院 遼寧 錦州 121000)
拋體運動一直是高考的重要考點,主要包括平拋運動、斜拋運動、類平拋運動和類斜拋運動,通常以帶電粒子在勻強電場、重力場組成的復(fù)合場的運動為背景,全面考查學(xué)生建構(gòu)物理模型及應(yīng)用數(shù)學(xué)知識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1].
類斜拋運動是指初速度方向與合外力方向不垂直的勻變速曲線運動,其他拋體運動都可以看成類斜拋運動的特殊情況,具體關(guān)系如圖1所示.
圖1 類斜拋運動與其他拋體運動的關(guān)系
對于勻變速曲線運動,總的處理思路是化曲為直,通常利用合運動與分運動之間的獨立性、等時性、等效性,轉(zhuǎn)化為兩個相互垂直的直線運動,以方便求解.類斜拋運動類型多,情況復(fù)雜,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分運動[2].
將粒子初速度分解到沿著力和垂直力方向,沿著力方向按照勻變速直線運動處理,垂直力方向按照勻速直線運動處理.
【例1】如圖2所示,平行板電容器兩極板的間距為d,極板與水平面成45°,上極板帶正電.一電荷量為q(q>0)的粒子在電容器中靠近下極板處,以初動能Ek0豎直向上射出.不計重力,極板尺寸足夠大,若粒子能打到上極板,則兩極板間電場強度的最大值為( )
圖2 例1題圖
解析:帶電粒子只受電場力,方向垂直平行板向右下.將粒子的速度v0分解為垂直于板的vy和平行于板的vx,如圖3所示.
圖3 粒子速度v0分解圖示
粒子初速度在垂直于板的方向的分速度
電場足夠大時,粒子到達上極板時速度恰好與上極板平行,即粒子垂直于極板方向的速度v′y=0.
根據(jù)運動學(xué)公式有
又知
聯(lián)立以上各式,得
故選項B正確.
粒子在兩個力的方向均按照勻變速直線運動處理.
圖4 例2題圖
(1)小球的初速度v0;
(2)電場強度E的大小.
解析:假設(shè)小球初速度為v0,運動到管口所用的時間為t.
(1)小球在豎直方向做自由落體運動,有
在水平方向上做末速度為零的勻減速直線運動,有
聯(lián)立解得
(2)水平方向,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
qE=ma
由運動學(xué)公式,有
聯(lián)立解得
將粒子初速度分解到兩個力的方向,兩個方向均按照勻變速直線運動處理.
【例3】如圖5所示,一個充好電與電源斷開的豎直放置的平行板電容器,左極板帶負電,右極板帶正電,板間電場可視為勻強電場.一個質(zhì)量為m,帶電荷量為-q的油滴,從點O以速度v射入板間,v的方向與水平方向成θ角,油滴到達運動軌跡的最高點N(圖中未標出)時,速度大小又為v,并恰好垂直打在電容器的極板上,重力加速度為g.求:
圖5 例3題圖
(1)最高點N與點O的電勢差UNO;
(2)板間的場強E的大小.
解析:油滴到達最高點N時速度大小為v,方向水平.
油滴從點O到點N運動過程中,由動能定理有:WG+W電=0,重力做負功,所以電場力一定做正功.油滴帶負電,最高位置一定在點O的右上方,即垂直打到右板上.
(1)油滴在水平方向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初速度為vcosθ,末速度為v.
由動能定理得
解得
(2)油滴在豎直方向上做豎直上拋運動,初速為vsinθ.
油滴由O運動到N的時間
水平方向的位移
電場強度大小
將粒子初速度分解到沿著力和垂直力方向,沿著力方向按照勻變速直線運動處理,垂直力方向按照勻速直線運動處理.
【例4】如圖6所示,在空間中水平面MN的下方存在豎直向下的勻強電場,質(zhì)量為m的帶電小球由MN上方的A點以一定初速度水平拋出,從B點進入電場,到達C點時速度方向恰好水平,A,B,C3點在同一直線上,且AB=2BC,由此可知( )
圖6 例4題圖
A.小球帶正電
B.電場力為3mg
C.小球從A到B與從B到C的運動時間之比為2∶1
D.小球從A到B與從B到C的速度變化量大小相同
解析:小球從A到B為平拋運動,從B到C為類斜拋運動,本題可按照運動的獨立性處理.
在水平方向,小球從A到C運動過程中始終做勻速直線運動.又AB=2BC,小球從A到B與從B到C的運動時間之比2∶1,故選項C正確.
在豎直方向上,小球從A到B為自由落體運動,從B到C為末速度為零的勻減速直線運動.
電場力方向向上,場強方向向下,則小球帶負電,故選項A錯誤.
設(shè)小球在B點的豎直速度為v,在AB段,有
v=gtAB
在BC段,有
又
Eq-mg=ma
解得
Eq=3mg
故選項B正確.
小球從A到B與從B到C的水平速度不變,豎直方向速度變化量大小相同,故選項D正確.
故答案為選項B,C,D.
將與粒子速度不共線的力分解到速度方向和垂直速度方向,兩個方向均可按照勻變速直線運動處理.
【例5】(原創(chuàng)題)如圖7所示,在地面上方區(qū)域存在足夠大的勻強電場,電場強度為E,且與豎直方向夾角為θ.一質(zhì)量為m,帶電荷量為+q的小球從地面上A點以初速度v0豎直向上拋出,落到地面上B點(圖中未標出),重力加速度為g.求:AB間的距離.
圖7 例5題圖
解析:帶電小球從A到B運動的過程中,豎直方向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為
從A到B的時間
在水平方向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
AB間的距離
此類情況單純考慮分解力或者分解速度會有多種情形,處理時較為復(fù)雜.這里給出一種通用的方法——正交分解法,因力和速度都是矢量,可使盡可能多的矢量在坐標軸上,將不在軸上的矢量分解到坐標軸上,再對坐標軸方向分別列方程求解.對于所有情形類斜拋運動,此方法均可方便求解.
【例6】如圖8所示,空間存在一勻強電場,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30°,AB與電場垂直,一質(zhì)量為m,電荷量為q的帶正電小球以初速度v0從A點水平向右拋出,經(jīng)過時間t小球最終落在C點,速度大小仍是v0,且AB=BC,求:
圖8 例6題圖
(1)電場強度E;
(2)小球下落高度h.
解析:由A點向BC作垂線,交BC于M;由C點向AB作垂線,交AB于N,如圖9所示.
(1)小球在下落過程中初末速度不變,由動能定理可知
WG+W電=0
即
mg·ABsin∠ABM-Eq·BCcos∠BCN=0
解得
由于帶正電小球在下落過程中重力做正功,則電場力做負功,故電場強度方向斜向下.
(2)將電場力按照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分解,在水平方向,有
在豎直方向,有
小球下落高度
綜上,處理類斜拋運動需根據(jù)實際情況分解力或分解速度.如果從力和速度的矢量特性出發(fā),采用正交分解法,將不在軸上的矢量分解,所有情景均可方便求解.對于類平拋運動等拋體運動,此方法依然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