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東 董傳愛 李靜
摘要:小學低年級學生指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讀寫習慣指其讀書和寫字的姿勢、心態(tài)的總和。良好的讀寫習慣有利于保護身體正常發(fā)育,培養(yǎng)良好的心態(tài),促進終身學習與成長。培養(yǎng)良好讀寫習慣的方法主要有示范法、糾正法、口訣法、鼓勵法,常用的原則有適度原則、反復原則、合作原則、持之以恒原則。我們應該為了學生的終身發(fā)展而做出持之以恒的努力,把每一個小學生都培養(yǎng)成擁有良好讀寫習慣的好苗子。
關鍵詞: 小學低年級?讀寫習慣?終身發(fā)展
正文:
一、良好讀寫習慣的意義與內涵
小學低年級學生指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讀寫習慣指其讀書和寫字的姿勢、心態(tài)的總和。教育應從娃娃抓起,習慣應從小就培養(yǎng)!
(一)什么樣的讀寫習慣是良好的呢?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說,讀寫時身體端正,有利于保護正常的生理發(fā)育;心態(tài)積極且平穩(wěn),能夠高效率地進行讀書和寫字;持續(xù)專注,在一定時間段內能夠專注地持續(xù)讀寫,從而積累大量知識,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達到以上三點指標就算是擁有了良好的讀寫習慣。
1.身體端正。指學生讀寫時雙腳平放于地面,雙膝與座位基本同高;上身適當前傾,胸部離書桌保持一拳的距離,兩肩端平;雙臂肘部平放于書桌上,左手按書,右手執(zhí)筆;采用三指執(zhí)筆法,既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握筆,無名指、小指微曲支撐,筆尖離握筆處有2到3厘米,手心虛空;頭與上身保持一致,也稍微前傾,雙眼離書本的距離大約30到35厘米。在這種姿勢狀態(tài)下讀書或寫字,就是良好的讀寫姿勢。
2.心態(tài)積極且平穩(wěn)。指學生在讀書和寫字時,保持樂觀的心情和積極進取的求知心理,有計劃的進行讀書和寫字,并且不急不燥不消沉不拖拉。
3.持續(xù)專注。指學生在讀寫過程中,能夠在一定的時間段內保持著良好的讀寫姿勢和心態(tài),具有一定的持續(xù)性和專注力。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應保持半小時左右的專注讀寫時間。
(二)良好的讀寫習慣有哪些好處呢?
1.保護身體正常發(fā)育。良好的讀寫姿勢來自學生的脊柱自然彎曲范圍,有利于保護脊柱正常生長;良好的讀寫姿勢還能保護眼睛,保持良好的視力狀態(tài)。否則,會引起學生弓背、斜肩、視力下降等問題。
2.培養(yǎng)良好的心態(tài)。堅持良好的讀寫習慣,有助于形成樂觀、穩(wěn)定、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從而促進學習效率的提高,也相應地保證了學習效果。
3.促進終身學習與成長。小學低年級階段是一個人一生學習的起始階段,這個時候養(yǎng)成的學習習慣會影響其終生的學習行為與心理,因此,此時形成良好的讀寫習慣會讓學生終生受益。
二、良好讀寫習慣的培養(yǎng)方法、過程及原則
怎樣培養(yǎng)小學低年級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讀寫習慣呢?
1.示范法:在教學中,小學低年級學生的任課老師應為了孩子的終身發(fā)展,重視教給學生正確的讀寫姿勢這一任務。老師可以采用掛圖、音視頻資料等教學材料讓學生觀察、認識正確的讀寫姿勢;同時,教師在讀寫時刻意采取正確的姿勢和方法,讓學生看,讓學生模仿。
2.糾正法:在學生的讀寫過程中,教師應堅持經常關注學生的讀寫姿勢的保持與變化情況,對于讀寫姿勢不正確的學生,親自到學生的身邊,手把手地去糾正和指導,并要多鼓勵他們,形成好的讀寫姿勢和習慣。千萬不要為了只顧學生學知識,而忽視或放棄了對學生良好的讀寫習慣的培養(yǎng)這一關乎他們終身發(fā)展的大事。
3.口訣法: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讀寫習慣過程中,為了提高學生的自律性,可以把良好讀寫習慣的要領編成口訣,讓學生結合口訣去自我約束自己。如:(1)要寫字,先坐正;腳放平,肩端正;眼離書,正一尺;胸離桌,正一拳;手握筆,有一寸;(2)要讀書,先平靜;深吸氣,慢出氣;張開嘴,大聲讀;唇齒舌,都用到;發(fā)音準,吐字清。老師們可以結合自己的經驗和實際情況自我編寫口訣,以引發(fā)學生堅持良好讀寫習慣的興趣和決心。
4.鼓勵法:在培養(yǎng)學生良好讀寫習慣的過程中,我們對學生的好表現(xiàn)要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以此促進學生堅持良好讀寫習慣的信心和決心,同時對那些追求進步的學生一定要多加關注,及時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比如某某同學哪一次作業(yè)寫得認真,要及時表揚,某某同學在讀課文時聲音洪亮,也要及時表揚??梢杂米x寫之星(從一顆星到五顆星)的方法評選法來促進學生進步以此促進全體學生都朝著形成良好讀寫習慣的目標發(fā)展。
三、在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讀寫姿勢習慣的過程中,應堅持以下幾個原則:
1.適度原則:由于學生年齡小,我們在要求他們良好讀寫習慣的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到他們的身體發(fā)育狀態(tài)和心理接受水平,采用合適的方法和適合的強度去循序漸進地指導他們。建議用小臺階、大密度的策略把大目標分解為小目標,一點一點的去培養(yǎng)。
2.反復原則:習慣不是幾次要求就能形成的,需要長期的堅持才行。因此,學生在形成良好讀寫習慣的過程中,我們要堅持不懈地指導,反復地引導和糾正,真正做到“誨而不倦”。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形成穩(wěn)定的良好讀寫習慣。
3.合作原則:在培養(yǎng)過程中,老師、家長、學生是一個發(fā)展共同體,老師既要教給學生怎么做,又要教給家長怎么去指導學生,還要讓學生學會自律,當老師、家長不在身邊時,照樣按照良好讀寫習慣的要求去做。只有三方堅持合作培養(yǎng),才能真正讓學生形成好習慣,而不會虎頭蛇尾,半途而廢。
4.持之以恒原則:由于學生年齡小,他們對于良好的讀寫要求可能堅持不下來,可能會出現(xiàn)歪坐、低頭、執(zhí)筆不當、玩筆、分心、亂寫、唱書等不良做法,這就要求我們當老師和家長的成年人本著負責任的態(tài)度去率先垂范,用自己的決心去堅持指導學生,讓學生在家長和老師的堅持中堅定信心,堅持保持良好讀寫習慣的做法。
小學低年級階段,是學生良好讀寫習慣養(yǎng)成的關鍵期。這一時期,學生形成良好的讀寫習慣,對他們的學習意義重大,對其終身發(fā)展的意義更大。但是,培養(yǎng)他們形成良好的讀寫習慣,寫得一手認真、規(guī)范的字,讀得一口洪亮、準確、流利、有感情的文,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我們應該為了學生的終身發(fā)展而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把每一個小學生都培養(yǎng)成擁有良好讀寫習慣的好苗子。471A12E9-4191-498B-B0A2-35E4F84F417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