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得豐 沙倩羽 徐忠慶 陳曉紅
甲狀腺癌中甲狀腺乳頭狀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發(fā)病率占比達80%以上,一般生長緩慢,多以手術治療為主,預后良好[1]。與此同時,考慮到甲狀腺良性腫瘤的發(fā)病率相對較高,因此,臨床多推薦使用腔鏡手術治療,特別是針對不少愛美人士,腔鏡甲狀腺手術是更加優(yōu)良的選擇。但是免充氣經腋窩入路腔鏡手術治療作為新型技術,在臨床應用方面仍然缺乏足夠的經驗[2]。故本研究探究免充氣經腋窩入路腔鏡手術治療單側甲狀腺癌的臨床療效與安全性,選取2019 年6 月~2021 年6 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120 例單側甲狀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具體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6 月~2021 年6 月 在本院接受治療的120 例單側甲狀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各60 例。其中,實驗組患者年齡46~69 歲,平均年齡(54.39±4.92)歲;男6 例,女54 例。對照組患者年齡45~69 歲,平均年齡(53.87±5.07)歲;男7 例,女53 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為單側甲狀腺乳頭狀癌。
1.2 方法 術前準備:術前行常規(guī)檢查,術前甲狀腺功能測定、頸部X 線拍片及喉鏡檢查,了解氣管有無受壓情況,評估聲帶和喉返神經功能。另外還有床單位準備等。皮膚準備:腔鏡甲狀腺手術切口在胸前,遠離頸部,故備皮范圍較傳統手術大,上至頸部(或下唇)、下至臍部、左右過腋中線(包括腋窗和上臂、男性剃胡須)。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腔鏡甲狀腺手術,充入CO2氣體輔助建腔,維持手術空間,該術式為經乳暈途徑腔鏡手術,共3 個切口,主操作口10 mm,放置內鏡口10 mm,輔助操作口5 mm。
實驗組采用免充氣經腋窩入路腔鏡手術治療,無需充入CO2氣體,使用特制拉鉤輔助建腔并維持手術空間,共2 個切口,主操作口30 mm,經腋窩入路腔鏡10 mm。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3.1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 療效判定標準:顯效:患者所有疾病癥狀消失;有效:患者所有疾病癥狀緩解;無效:沒有任何治療效果,病情加重??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3.2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指標及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臨床指標包括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疼痛持續(xù)時間。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4.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實驗組患者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n(%)]
2.2 兩組患者的臨床指標及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 實驗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手術時間、疼痛持續(xù)時間短于對照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臨床指標及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 ,n(%)]
表2 兩組患者的臨床指標及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 ,n(%)]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乳頭狀甲狀腺癌是分化型甲狀腺腫瘤最常見的組織學類型[3]。近年來,超聲檢查(ultrasonography,US)和超聲引導下細針穿刺活檢(fine-needle aspiration biopsy,FNAB)在近幾年中發(fā)現了大量的單側甲狀腺乳頭狀癌患者,但由于甲狀腺上覆,術前對中央區(qū)淋巴結轉移(cent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CLNM)的識別能力受到限制,也成為局部復發(fā)的危險因素,對其有不利影響[4]。合理選擇手術方式,對于解決該類問題有著一定的影響。近20 年來,內分泌外科微創(chuàng)手術的發(fā)展促進了腔鏡手術的新嘗試。在該類技術的不斷更新迭代下,免充氣經腋窩入路腔鏡手術治療單側甲狀腺癌得到使用,但是其臨床療效與安全性仍然缺乏專業(yè)中心進行評估[5]。通過檢索已發(fā)表或發(fā)表的文章中的信息和直接的個人交流的相關研究報告來看,目前對此類技術應用療效與安全性評價尚未形成統一報道。現有幾項研究認為,在美容效果方面,該術式相較于傳統腔鏡手術更具優(yōu)勢,安全性及治療效果的研究鮮有報道[6]。本研究探究免充氣經腋窩入路腔鏡手術治療單側甲狀腺癌的臨床療效與安全性,以便在開放性甲狀腺手術的標準下實現和優(yōu)化正確的患者和外科醫(yī)生候選資格,展示優(yōu)勢并預防新的并發(fā)癥。
相關研究認為,常規(guī)甲狀腺手術需要在頸部正中做切口,切口處一般都會終身留下明顯的瘢痕,很難隱藏,不少患者特別是女性患者難以接受[7]。另外,常規(guī)腔鏡甲狀腺手術均需充入CO2氣體輔助建腔,維持手術空間,CO2的充入仍然存在相關并發(fā)癥的可能,如皮下氣腫、縱隔氣腫及血液及組織中CO2蓄積,甚至罕見的氣體栓塞導致患者死亡[8-11]。而免充氣經腋窩入路腔鏡手術將手術切口轉移到腋窩,使甲狀腺手術做到頸部“刀過無痕”,具有很好的美容效果;無需充入CO2,減少了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對于單側甲狀腺癌患者而言,具有較好的適用性[12]。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實驗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手術時間、疼痛持續(xù)時間短于對照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
綜上所述,免充氣經腋窩入路腔鏡手術治療單側甲狀腺癌患者,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與安全性,值得廣泛推廣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