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康林,賀安詳,葉忠明,劉 曦,吳建平
(甘孜州畜牧業(yè)科學研究所,四川 康定 626000)
患畜體表寄生有蜱,高稽留熱,精神沉郁,食量減退或廢絕,呼吸急促;反芻及胃腸蠕動減弱或停止,便秘或腹瀉;可視黏膜蒼白,有出血點并逐漸黃染,血液稀??;肛門周邊、尾根、陰囊等皮薄處出現出血點或溢血斑;出現血紅蛋白尿,尿色隨著病情加重由淺紅變至棕紅或黑紅,有的體表淋巴結腫大。重癥若不及時治療,3~15 d 死亡。
死亡牲畜尸體消瘦,尸僵明顯;皮下組織、肌肉結蹄組織和脂肪呈黃色膠樣水腫;皮下、肌間、黏膜、漿膜上均見出血點和出血斑;肝、脾腫大;腎臟腫大,呈淡紅黃色,有點狀出血;皺胃和腸黏膜潮紅并有點狀出血;腫脹的淋巴結有暗紅色和白色的大小不一的結節(jié)。
采集發(fā)病地點蜱進行分子生物學鑒定,結果主要蜱種為西藏革蜱、青海血蜱。采集病畜血液進行染色、鏡檢和巢式PCR 檢測,結果感染蟲種主要為:牛巴貝斯蟲、中華泰勒蟲、瑟氏泰勒蟲。
4.1 驅蟲 體內和體外結合驅蟲,全年用藥3~4次并視驅蟲效果調整用藥量??梢赃x擇的滅蜱藥物有雙甲脒、二嗪農、溴氰菊酯、氰戊菊酯、碘硝酚、伊維菌素等,用法見藥品說明書。可用貝尼爾(三氮脒)進行預防性驅蟲,本病流行地區(qū)發(fā)病期到來前用貝尼爾,按2~3 mg/kg 體重配成7%水溶液深層肌肉注射,每20 d注射1次。
4.2 消毒 加強圈舍周邊和墻體裂縫的消毒、封補,可用5%敵百蟲溶液噴灑消殺。
4.3 其他 對外地引進的牦牛、藏羊嚴格按照GB16567 規(guī)定進行檢疫、驅蟲。病死牲畜、糞便及污染物嚴格按照GB16548規(guī)定進行處理。
巴貝斯蟲主要寄生在患畜的紅細胞內,易發(fā)生于犢牛,8個月以上牛較少發(fā)病,成年牛多為帶蟲者,帶蟲可達3 年之久。雙芽巴貝斯蟲病多發(fā)于放牧牛羊,舍飼牛羊發(fā)病較少,該病兩歲犢牛易感但癥狀較輕,死亡率低,成年牛羊發(fā)病率低但癥狀嚴重,死亡率高。
泰勒蟲主要寄生在患畜的淋巴細胞、巨噬細胞和紅細胞內。環(huán)形泰勒蟲病多發(fā)生于5~8 月份,主要引起1~3 歲舍飼牛羊發(fā)病,本地牛羊發(fā)病率和死亡率較低,而新引入牛羊易感。
瑟氏泰勒蟲病和中華泰勒蟲病多發(fā)于4~9月份,主要引起2~3 歲放牧牛羊發(fā)病,牛羊年齡越大發(fā)病率越低。
牛羊感染這些疾病時,可選擇咪唑苯脲、貝尼爾、硫酸喹啉脲、鹽酸吖啶黃、青蒿琥酯等,按各藥品說明對病畜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