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濤利,李磊
(汝州市中醫(yī)院 心血管內科,河南 平頂山 467500)
心衰(heart failure,HF)為心血管疾病終末期,具有發(fā)病率高、致殘率高、病死率高等特點,相關數據顯示,HF患者4 a病死率達50%,嚴重威脅患者生存質量[1]?,F階段臨床治療HF主要采取利尿、舒張血管等措施,給予β受體阻滯劑、醛固酮受體拮抗劑等,但對于部分患者療效欠佳。HF屬于中醫(yī)“心悸”“水腫”等范疇,陽虛血瘀型較為常見,其基本病機為本虛標實,由水濕、血瘀、痰飲所致,故治療應以溫陽、益氣、利水、活血為基本治則,故選溫陽活血方。本研究選取汝州市中醫(yī)院收治的124例陽虛血瘀型HF患者,評價溫陽活血方輔助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的效果。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月汝州市中醫(yī)院收治的124例陽虛血瘀型HF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n=62)、對照組(n=62)。對照組男35例,女27例,年齡55~75(65.14±4.71)歲,病程2~8(5.36±1.25)a,紐約心臟協(xié)會(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級Ⅱ級31例,Ⅲ級32例。觀察組男33例,女29例,年齡55~78(65.88±5.09)歲,病程3~8(5.60±1.14)a,NYHA心功能分級Ⅱ級29例,Ⅲ級33例。兩組基線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汝州市中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1)納入標準:①符合陽虛血瘀型HF中醫(yī)辨證標準[2],主癥心悸,喘息,乏力短氣,尿少浮腫;次癥身寒肢冷,脈沉澀,舌體胖,舌質淡紫暗;②符合HF西醫(yī)診斷標準[3];③NYHA心功能分級Ⅱ~Ⅲ級;④患者或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2)排除標準:①NYHA心功能分級Ⅳ級HF重癥;②伴有惡性心律失常;③存在腎、肝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④存在肺心病或梗阻性心肌病;⑤存在酗酒、吸毒史;⑥對本研究所用藥物存在禁忌證。
1.3 治療方法
1.3.1對照組 給予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包括β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利尿劑、醛固酮受體拮抗劑等常規(guī)治療。比索洛爾(Merck Serono GmbH,注冊證號HJ20160474)每日1次,每次1.25 mg;依那普利(Merck Sharp & Dohme Limited,注冊證號HJ20170299)每日1次,每次10 mg;若依那普利不耐受則改用厄貝沙坦(Sanofi-aventis groupe,注冊證號H20171182)每日1次,每次150 mg;呋塞米(廣東邦民制藥廠有限公司,注冊證號H44022268)每日1次,每次20 mg,按照水腫程度給予適當劑量;螺內酯(國藥集團武漢中聯四藥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2020343)每日1次,每次20 mg;NYHA心功能分級Ⅲ級患者在上述基礎上加用地高辛(廣州白云山光華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4020381)每日1次,每次0.125 mg。持續(xù)治療2周。
1.3.2觀察組 給予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溫陽活血方,溫陽活血方組成:炮附子(先煎)10 g,白術15 g,紅參(另煎)15 g,葶藶子15 g,茯苓15 g,生姜10 g,白芍10 g,檀香(后下)10 g,桃仁8 g,丹參15 g,砂仁(后下)10 g,地龍15 g,川芎15 g。每日1劑,水煎取汁200 mL,分早晚2次服用。西藥劑量用法同對照組,持續(xù)治療2周。
1.4 療效判定標準中醫(yī)證候積分降低>70%,NYHA心功能分級提升2級為顯效;中醫(yī)證候積分降低30%~70%,NYHA心功能分級提升1級為有效;中醫(yī)證候積分降低<30%,NYHA心功能分級無明顯改變?yōu)闊o效;總有效率為顯效率與有效率之和。
1.5 觀察指標(1)兩組療效。(2)治療前、治療2周后兩組心功能指標,包括左室射血分數(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每搏輸出量(stroke volume,SV)、左心室縮短分數(left ventricular fraction shortening,LVFS)、6分鐘步行距離(6-minute walk test,6MWT)。(3)治療前、治療2周后兩組中醫(yī)證候積分,將心悸、喘息、乏力短氣、尿少浮腫等癥狀,按照重度、中度、輕度、無分別計分6、4、2、0分,分值越高表示癥狀越嚴重;Lee氏心衰積分,按照計分0~19分,15~19分為重度,11~14分為中度,6~10分為輕度;采用明尼蘇達心力衰竭生活質量調查表(Minnesota heart failure quality of life scale,LHFQ)評估治療前、治療2周后兩組生活質量。(4)于治療前、治療2周后采集兩組3 mL空腹靜脈血,以雙向測流免疫法檢測血漿N末端腦鈉肽前體(pre-N-terminal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ody,NT-proBNP)水平。
2.1 兩組療效對比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對比(n,%)
2.2 兩組心功能指標對比治療2周后兩組LVEF、SV、LVFS、6MWT均較治療前升高,且觀察組LVEF、SV、LVFS、6MWT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心功能指標對比
2.3 兩組中醫(yī)證候積分、Lee氏心衰積分及生活質量對比治療2周后兩組中醫(yī)證候積分、Lee氏心衰積分、LHFQ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中醫(yī)證候積分、Lee氏心衰積分、LHFQ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4 兩組血漿NT-proBNP水平對比治療2周后兩組血漿NT-proBNP水平均較治療前下降,且觀察組血漿NT-proBNP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3 兩組中醫(yī)證候積分、Lee氏心衰積分對比分)
表4 兩組血漿NT-proBNP水平對比
陽虛血瘀型HF發(fā)病機制主要在于心臟發(fā)生舒張收縮功能障礙,造成回心血量淤積于靜脈系統(tǒng),動脈血流循環(huán)灌注不足,導致心功能障礙[4]?,F階段西醫(yī)臨床治療陽虛血瘀型HF主要給予舒張血管、利尿消腫藥物,改善臨床癥狀,促進心功能恢復。近年中醫(yī)藥輔助治療陽虛血瘀型HF展現出一定優(yōu)勢,成為臨床研究重點。
陽虛血瘀型HF屬于中醫(yī)“心悸”等范疇,其病機主要在于痰飲水濕、氣滯血瘀,故治療應遵循活血溫陽、益氣補虛的治則[5]。溫陽活血方由炮附子、白術、紅參、葶藶子、茯苓、生姜、白芍、檀香、桃仁、丹參、砂仁、地龍、川芎等多種藥物組成。炮附子有補火助陽之效;白術有消腫利尿之功;紅參有補氣養(yǎng)陰之用;葶藶子有消腫利水、平喘瀉肺之效;茯苓有健脾滲濕、利水消腫之功;生姜有溫中止痛之功;白芍有平肝止痛、養(yǎng)血補虛之用;檀香有行氣溫中之功;桃仁有祛痰活血之效;丹參有活血祛瘀之用;砂仁有溫脾化濕之效;地龍有利尿、通絡之功;川芎有活血行氣之效;諸藥合用共同發(fā)揮化瘀行氣、活血溫陽、滲濕利水之功效,有利于緩解陽虛血瘀型HF癥狀[6]?,F代藥理研究證實,紅參具有改善心室重塑、促進血管再生等作用;炮附子具有強心、保護心肌等作用;檀香具有抗心律失常等作用;川芎具有保護血管內皮等作用;白芍具有舒張血管等作用;丹參具有提高免疫功能、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有利于改善陽虛血瘀型HF患者心功能[7]。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治療2周后觀察組LVEF、SV、LVFS、6MWT高于對照組,中醫(yī)證候積分、Lee氏心衰積分、LHFQ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可見溫陽活血方應用于陽虛血瘀型HF患者療效確切。
相關研究顯示,HF患者心室肌組織超負荷產生血漿NT-proBNP,其水平上升是心臟保護心肌組織的自我調節(jié),可代償新功能衰竭,具有改善血液循環(huán)、舒張血管等作用[8]。本研究顯示,治療2周后觀察組血漿NT-proBNP水平低于對照組,提示溫陽活血方有利于促進HF患者心功能恢復。
綜上所述,溫陽活血方輔助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陽虛血瘀型HF患者效果顯著,可有效緩解臨床癥狀,提高心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