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衛(wèi)方 劉倫 王玉兵 周永 馬英建 彭其春 李建立 何環(huán)宇
【摘要】本文介紹了連鑄以及連鑄用中間包覆蓋劑的發(fā)展歷程,研究現(xiàn)狀以及其主要作用。從堿度的方面介紹了中間包覆蓋劑的種類,分析了每種覆蓋劑的優(yōu)缺點,并說明為揚長避短可采用雙層中間包覆蓋劑。本文在參考一定量的國內(nèi)外文獻的前提下,簡述了一些中間包覆蓋劑常用的原材料,化學成分組成。闡述了一些中間包覆蓋劑未來的發(fā)展趨勢。
【關鍵詞】中間包;覆蓋劑種類;連鑄;資源保護
引言
隨著科學的發(fā)展,近期社會上用鋼的需求量越來越高,在大量用鋼的前提之下,對鋼的各方面性能的要求也會隨之提高。鋼的成型方式主要有模鑄和連鑄,在前期較長的一段的生產(chǎn)過程中,主要采取的是模鑄的生產(chǎn)方法,近些年來,人們發(fā)現(xiàn)連鑄工藝能夠得到更好的鋼材質(zhì)量以及更高的生產(chǎn)效率,所以,對于性能要求較高鋼材的生產(chǎn),連鑄工藝得到了更為廣泛的應用。連鑄工藝與模鑄有所不同,連鑄多中間包等設備。在連鑄過程中,中間包起著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它將鋼水分配入不同的結晶器并使鋼水具有較低的穩(wěn)定的靜壓頭,除此之外,連鑄用中間包還是一個精煉容器,可以用來提高鋼水的質(zhì)量。鋼水流經(jīng)中間包的過程中,會增加鋼液與大氣、爐襯耐火材料以及熔渣的接觸機會與接觸時間,所以鋼液易于受到污染,因此需要采用中間包覆蓋劑來防止二次氧化,吸附夾雜物等[1-2]。為了連鑄最終生產(chǎn)出鋼材綜合性能更為優(yōu)異,研究人員對中間包覆蓋劑的重視進一步提高,提出了“中間包冶金 ”這種說法[3]。
本文概述了中間包覆蓋劑的發(fā)展歷程以及研究現(xiàn)狀,介紹了中間包覆蓋劑的作用以及分類,同時還簡要論述了生活中常見的覆蓋劑原材料及化學成分組成,揭示了中間包覆蓋劑在研究方面已解決的問題,探索了中間包覆蓋劑當下的一部分不足,討論了中間包覆蓋劑的性能及作用如何最大化提升。最后,提出了中間包覆蓋劑的未來發(fā)展方向。
1發(fā)展歷程及研究現(xiàn)狀
1.1發(fā)展歷程
近些年來,中間包覆蓋劑在鋼鐵冶金輔助材料行業(yè)取得了較高的重視,已經(jīng)被廣泛的應用到連鑄的生產(chǎn)當中,但是如何在實際生產(chǎn)的可行條件下獲取最優(yōu)性能,仍是目前待解決的主要問題。中間包覆蓋劑的最初目的是保溫,防止連鑄過程中溫降過大,但是隨著最近幾十年較為廣泛的應用,單純的保溫效果不能滿足實際生產(chǎn)的需要,帶來的經(jīng)濟效益也比較低,所以技術人員便對中間包覆蓋劑的功能進行了更多方面的研究。經(jīng)過一系列的研究分析以及實驗探究,發(fā)現(xiàn)中間包覆蓋劑還可以起到防止二次氧化、吸收鋼液中以及鋼液表面夾雜物、避免鋼水污染、防止鋼液回硫等的作用[4]。1965年左右是中間包覆蓋劑發(fā)展的初始階段,當時應用比較多的是酸性中間包覆蓋劑,常見的代表為碳化稻殼,但是碳化稻殼加入鋼水表面以后,不容易完全鋪開??赡苋杂幸恍〔糠质潜┞兜闹苯优c空氣接觸的,這就容易造成連鑄出鋼的性能不好,表面特征也不好,一部分鋼水溫降過快,導致鋼水溫度不均與,會影響整個鋼包的連鑄效果,產(chǎn)生表面裂紋。
隨著鋼種質(zhì)量要求越來越高,“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變,煉鋼產(chǎn)業(yè)可能也會逐漸向高精尖發(fā)展,而不是單純的走粗制濫造,量大不精的路。為了使連鑄獲得鋼種各方面性能更加優(yōu)異,中間包覆蓋劑更加多樣的冶金功能開始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20世紀70年代末期,Riboud在對連鑄過程的覆蓋劑保護渣研究發(fā)現(xiàn),高堿度低粘度的中間包覆蓋劑對鋼液中夾雜物的吸附更加有利。再往后一段時間,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發(fā)展,特殊鋼連鑄技術逐漸興起,高效連鑄技術也在大力發(fā)展,“中間包冶金”這一概念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A.Mclean教授提出,中間包的作用也趨于多元化,對中間包覆蓋劑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中間包覆蓋劑不僅需要具有良好的保溫性能,還應該具有更加多樣化的冶金功能[5]。
1.2研究現(xiàn)狀
中間包覆蓋劑最初研發(fā)階段,功能是用于保溫,防止過高的溫降,但是隨著鋼種質(zhì)量要求的越來越高,中間包覆蓋劑冶金功能趨于廣泛:保溫、防止大氣對鋼水的氧化、吸附鋼水中上浮夾雜物、不與鋼水反應避免污染鋼水、防止鋼液回硫等[6]。
如上文所述,初期鋼廠現(xiàn)場應用較為廣泛的是酸性中間包覆蓋劑,但是隨著各種工作場合對鋼的質(zhì)量要求更高,酸性中間包覆蓋劑的吸附夾雜能力很弱,很難滿足鋼種達到所需要的潔凈度,從提高鋼材質(zhì)量的角度來分析,傳統(tǒng)的酸性中間包覆蓋劑需要較大程度的改良。從近期的研究情況來看,受關注最多的還是堿性以及高堿性中間包覆蓋劑,高堿度低碳中間包覆蓋劑堿度( CaO/SiO2 )達到5.0以上,高堿度中間包覆蓋劑有利于吸收鋼水中大型夾雜物[7]。雙層中間包覆蓋劑近年來也被經(jīng)常提到,雙層中間包覆蓋劑是為了綜合堿性以及酸性中間包覆蓋劑的優(yōu)缺點從而達到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應用,雙層中間包覆蓋劑一般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上下層,下層用堿性中間包覆蓋劑便于更好的吸附夾雜,上層用酸性中間包覆蓋劑便于保溫,這樣可以較為有效的揚長避短,解決工程中的實際問題。近年來也有一些人對兩種覆蓋劑混合的不同成分比列進行了進一步地研究,說明該方面還有很多問題有待解決。
2中間包覆蓋劑的作用及分類
2.1中間包覆蓋劑的主要作用
在冶金作業(yè)過程中,中間包覆蓋劑的主要作用是:
(1)絕熱保溫,減少鋼水溫降;中間包覆蓋劑相當于給鋼水蓋上了一層“棉被”,具有絕熱保溫的作用[8]。中間包覆蓋劑覆蓋在鋼水表面,防止鋼水裸露在空氣中,如果鋼水裸露在空氣中,就像人沒穿衣服在較為冷的環(huán)境下一樣,容易發(fā)生過冷現(xiàn)象。因為鋼水的比熱容相對比較小,放熱較快,放出的熱量基本來自于鋼水自身溫度的下降,如果鋼水溫度過低,便會造成液面結殼、水口凍結等不好的現(xiàn)象,為了保溫以及減少鋼水溫降,所以我們要使用中間包覆蓋劑。
(2)隔絕空氣,防止鋼水二次氧化[9];中間包覆蓋劑加入后,由于中間包覆蓋劑多數(shù)為顆粒狀,當加入的量較多時,就會形成透氣性較差的液渣層,將鋼水與空氣較為有效的隔絕開。鋼水能和空氣隔絕開也就基本不會和空氣中的氧氣接觸,這樣也就防止在“中間包冶金”過程中生成過多的夾雜物,影響鋼水的質(zhì)量,從而最終影響鋼樣的質(zhì)量。
(3)吸附鋼水中非金屬夾雜物,耐火材料殘留,凈化鋼水[10]。中間包覆蓋劑與鋼水接觸之后,會形成一定厚度的熔渣層,這個熔渣層之中的物質(zhì)可以吸附上浮到鋼水表面的非金屬夾雜物,以及耐火材料顆粒,還有一些其他浮起物,從而達到凈化鋼水的作用[11,12]。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中間包越大,鋼水在中間包中停留的時間越長,越有利于覆蓋劑吸收鋼水中的夾雜,覆蓋劑的吸收作用也就會越明顯,但是為了減少夾雜物上浮時間,中間包不宜造的過深。
2.2中間包覆蓋劑種類
中間包覆蓋劑的區(qū)分標準有很多種,如按原材料分類,按形貌分類,按含碳量分類等。目前應用最多的分類方法是按化學成分的酸堿性分類,如寶鋼按堿度分為以下三種:(1)酸性R<0.5;(2)中性0.5<R<1.5;(3)堿性R>1.5。
1.酸性覆蓋劑:生產(chǎn)中常見的為碳化稻殼,絕熱性能比較好,價格低,易于控制成本,但是不利于吸附中間包中的上浮夾雜物;在鋼渣界面有化學反應,對鋁鎮(zhèn)靜鋼不合適[6]。酸性中間包覆蓋劑保溫性能較好,但對堿性包襯來講,侵蝕較嚴重,同時由于渣中Al2O3含量高,熔渣粘度增大,使吸收Al2O3等非金屬夾雜能力變?nèi)鮗13]。另一方面,碳化稻殼沒有較好的發(fā)熱值,不能彌補自身覆蓋層的熱量散失,會導致鋼水的溫降過大;同時,因為酸性中間包覆蓋劑含有大量的SiO2,中間包鋼罐內(nèi)部溫度也較高,使用時若用螢石做助熔劑,將會發(fā)生化學反應HF和SiF4這樣的有害氣體,使操作環(huán)境更加惡劣,危害操作者身體健康,不利于體現(xiàn)“以人為本”,所以酸性中間包覆蓋劑需要減少螢石的用量[6]。
2.中性覆蓋劑:原材料一般為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氧化物,中性中間包覆蓋劑的原材料來源較為廣泛,制造成本也比較低廉,生產(chǎn)工藝相對來說也是比較簡單的。中性中間包有比較強的Al2O3的吸附能力,但是其成分穩(wěn)定比較難以控制,在使用時也比較容易造成較多的粉塵,影響工作效率。中性中間包覆蓋劑的保溫效果比較一般,溫降較大、易結殼;同時,中性中間包覆蓋劑的吸附夾雜能力也較弱,但是,由于其成本較低,在實際生產(chǎn)過程中還是取得了較多程度的應用。
3.堿性覆蓋劑:分為鈣質(zhì)和鎂質(zhì)兩大類,生產(chǎn)中常見的是以MgO和白云石為基的材料,當使用堿性覆蓋劑時,在中間包中會發(fā)生下列反應:Al2O3+CaO==CaO·Al2O3 觀察分析該反應我們可以知道,該反應可以凈化鋼水,堿性中間包覆蓋劑吸附鋼水中Al2O3能力較強,尤其對于鋁鎮(zhèn)靜鋼,作用特別明顯,鋁鎮(zhèn)靜鋼鋼液中存在大量的Al2O3夾雜和酸溶鋁,堿性中間包覆蓋劑能夠有效去除其中有害物質(zhì)[14]。但堿性渣的最大缺點是保溫性差,其導熱系數(shù)為酸性渣或中性渣的兩倍。為了提高堿性中間包覆蓋劑的保溫效果,東北大學某研究團隊通過加入碳酸鹽材料,利用其分解時吸熱來延緩熔化時間,具有提高保溫效果的作用。目前中包襯普遍使用鎂質(zhì)絕熱板或鎂質(zhì)涂料以減少鋼水中夾雜物,相應地,覆蓋劑也最好使用堿性。
關于中間包覆蓋劑的脫S作用及機理,王妍[15]等進行研究,研究表明:當液渣層中有活性 CaO 存在時,活性 CaO 與鋼水中的[ S] 進行反應:3(CaO)+2[ Al] +3[ S] ==3(CaS)+(Al2O3) 這樣, 鋼水中的S進一步被去除。因此, 增加中間包覆蓋劑中 CaO 含量,提高覆蓋劑堿度,可以進一步使中間包內(nèi)的鋼水脫S,抑制進入到中間包內(nèi)的鋼渣造成鋼水回硫達到二次精煉的效果,提高鋼水的純凈度[16]。
高堿度中間包覆蓋劑對去除大顆粒硅酸鹽夾雜效果明顯。當中間包覆蓋劑堿度大于4時,屬于高堿度渣,提高覆蓋劑堿度降低SiO2含量,能抑制反應:3(SiO2)+4[Al]==3[Si]+2(Al2O3)的發(fā)生,減輕鋼水的二次氧化并且可以提高Al2O3夾雜在渣中的溶解速度,促進覆蓋劑對Al2O3夾雜的吸收[17]。從這個角度來看,似乎堿度越高,對中間包內(nèi)鋼液的連鑄就越有利。事實上并非如此,當中間包覆蓋劑的堿度過于高的時候,其堆積密度,膨脹性能都相對要低一些,使用過程中容易結殼,保溫性能要低于低堿度中間包覆蓋劑以及酸性中間包覆蓋劑。
為了有效整合上述中間包覆蓋劑的優(yōu)缺點,目前,有較多的科研工作者提出了雙層中間包覆蓋劑,并且也逐漸用到實驗以及實際生產(chǎn)當中。雙層中間包覆蓋劑底層一般為堿性覆蓋劑,用以吸附夾雜,頂層一般為酸性中間包覆蓋劑如碳化稻殼,用于保溫[18]。這樣一來,不僅吸附夾雜可以做的比較好,保溫以及隔絕空氣防止二次氧化等問題都得到了較為有效的解決[19]。因此雙層中間包覆蓋劑也不失為未來相對一段時間來說一個較好的方向。
3中間包覆蓋劑的原材料及化學成分
3.1生產(chǎn)常見原材料
膨脹石墨:采用特種酸化處理工藝生產(chǎn)的膨脹石墨在150 ~300 ℃開始膨脹,受膨脹后形成的疏松多孔狀,保溫層密度低、耐高溫,始終浮在液渣層頂部,不直接接觸鋼水,不會導致鋼水增碳。膨脹石墨高溫膨化后形成疏松多孔的蠕蟲狀物質(zhì),它由多個“微胞"連接在一起組成。膨脹石墨的多孔結構和多層次結構,揭示了膨脹石墨提高鋪展性及保溫性能的本質(zhì)特征[20]。
膨脹蛭石:蛭石是生產(chǎn)中常見的原材料,對蛭石進行化學成分分析,發(fā)現(xiàn)蛭石的化學成分與中間包覆蓋劑所需的材料較為相似。而且蛭石具有比較好的保溫能力,價格也較低,因此我們可以考慮將蛭石加入到覆蓋劑當中去,但是具體怎么加,加多少,還需要進行進一步討論。張峻峰等做了實驗研究,得到結論蛭石含量為15%~20%的情況下整體效果比較好[21]。
螢石以及石灰粉:根據(jù)現(xiàn)場經(jīng)驗和資料分析,因為中間包覆蓋劑的熔化是靠鋼水的物理熱來實現(xiàn)的,中間包鋼水冶煉溫度為1550 ℃左右,覆蓋劑的熔化溫度在1380~1450 ℃為最佳,若溫度過高不易熔化,引起結渣;若溫度過低,熔化太快,起不到保溫作用[22]。
在遇到覆蓋劑本身熔化溫度比較高的情況下,為了降低覆蓋劑的熔化溫度,可以加入螢石,隨著CaF2(螢石)含量的增加,覆蓋劑的熔化溫度逐漸降低。根據(jù)試驗[23]得知,當CaF2由10 %增加到20 %時,熔化溫度約降低了80 ℃,說明CaF2能有效地降低中間包覆蓋劑的熔化溫度。這是因為CaF2加入熔體后,在熔融狀態(tài)下可以電離出Ca2+和F-,增加了熔體中簡單離子的存在,而且F-(0.125 nm)與O2-(0.132 nm)半徑比較接近,容易替代硅酸鹽網(wǎng)狀結構中的O2-,促使硅氧絡陰離子解體;同時CaF2能與CaO生成低熔共晶。
在遇到覆蓋劑本身熔化溫度比較低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增加堿度來提高覆蓋劑的熔化溫度,添加石灰粉或者輕燒白云石可以增加中間包覆蓋劑的堿度。當堿度由1.5增加到2.0時,熔化溫度大約升高了50 ℃。隨著CaF2含量增加,覆蓋劑的熔化溫度逐漸降低,但隨著堿度的增加,其熔化溫度逐漸升高,且CaF2的影響作用較堿度大[24]。
3.2化學成分組成
中間包覆蓋劑化學成分與結晶器保護渣一樣,也是以硅酸鹽相圖為理論基礎的,為了使間包覆蓋劑熔化溫度低于鋼水中間包溫度,所以其中大部分成分都落在以硅灰石(CaO·SiO2)形態(tài)的低熔點區(qū)域附近[24]。對于常見的中間包覆蓋劑,化學成分如下:常見的中間包覆蓋劑主要由CaO—SiO2—Al2O3組成的三元渣系,有的會還加入MgO構成更復雜的一種成分組成。CaO—SiO2—Al2O3的三元渣系相圖表明了各種硅酸鹽材料的配制、選擇燒制和熔化溫度,以及了解材料在冷卻過程中的變化和性能,從而獲得具有所需性能的材料[25]。
4中間包覆蓋劑的發(fā)展趨勢:
現(xiàn)如今,各種工作環(huán)境對鋼的潔凈度要求都越來越高,只起到保溫效果的中間包覆蓋劑已不能滿足高潔凈鋼的生產(chǎn)需要。如上文所說,提高中間包覆蓋劑的堿度有利于對鋼液中夾雜物的吸收,高堿度的中間包覆蓋劑的進一步研發(fā)以及雙層中間包覆蓋劑的工程實際應用,越來越成為中間包覆蓋劑的主要發(fā)展趨勢。還有一些對于特殊鋼種的專用中間包覆蓋劑也逐漸進入了人們的研究范疇,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應用。
4.1減少中間包覆蓋劑對鋼液的增碳
覆蓋劑在加入到中間包之后,其中大部分的碳會氧化成氣體放出,但是依然會有少部分的碳進入鋼液,影響鋼水密度以及最終鋼樣質(zhì)量[26]。尤其是冶煉低碳高潔凈度鋼的時候,對中間包覆蓋劑的含碳量比較敏感,使用含碳量較高的中間包覆蓋劑會使鋼液增碳[27]。因此,減少中間包中的含碳量也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發(fā)展方向[28]。但是含碳量并不能太低,如果覆蓋劑不含碳[w(C)小于1 %],最直接的問題就是覆蓋劑粉末將快速熔化,保溫層急劇變薄,保溫效果惡化[29]。由此可見,對于中間包覆蓋劑的保溫性能,還需要進行較多的研究實驗。
4.2合理提高中間包覆蓋劑的堿度
當中間包覆蓋劑顯酸性時,渣中的SiO2 活度會增大,成為鋼液之中的氧化劑,使得鋼水中[O]含量增加。當使用堿性中間包覆蓋劑時,不僅可以有效防止二次氧化,而且還能吸附上浮到鋼液表面的非金屬夾雜物,還可以防止堿性中間包爐襯耐火材料受到腐蝕[30]。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中間包覆蓋劑的堿度有利于鋼中夾雜物數(shù)量的減少及尺寸的減小,但是堿度過大反而不利于細小夾雜物的形成[31]。對于鋼的性能來說,夾雜物越細小,分布越均勻,對鋼的性能影響越小;夾雜物越大,分布越集中,對鋼的性能影響越大,內(nèi)應力容易集中,容易產(chǎn)生抗疲勞裂紋。由此,在一定的堿度范圍內(nèi),堿性中間包覆蓋劑越來越受到企業(yè)的歡迎,應用的越來越多,能夠較為有效提升鋼水純凈度。
4.3雙層中間包覆蓋劑的工業(yè)應用
關于酸性、中性和堿性中間包覆蓋劑,酸性的粘度大,不利于吸附上浮夾雜物;堿性中間包覆蓋劑保溫性能差;為了揚長避短,可以采用雙層中間包覆蓋劑[32]。雙層覆蓋劑底層一般為堿性中間包覆蓋劑,用于吸附,上層采用酸性中間包覆蓋劑,按照一定的比列混合,能夠起到很好的綜合作用,這樣也不失為一個比較好的發(fā)展方向。但是,每一層的覆蓋劑用量的多少及具體比列,才能在實際過程中應用不會出問題,有一部分科研工作者進行了研究[33],目前尚未達成共識,值得進一步商討研究。
4.4資源循環(huán)利用
某發(fā)明專利還提出將赤泥作為中間包覆蓋劑[34],其方法是將赤泥先磁選去除其中的Fe2O3和TiO2后,便得到中間包覆蓋劑,改發(fā)明對赤泥利用提出了全新的思路,首先去除其中對中間包覆蓋劑來說的無效成分,在全部利用剩下的有效部分,根據(jù)專利描述,其中有效利用率可以達到85%以上??梢暂^為有效的利用氧化鋁生產(chǎn)企業(yè)所用鋁礬土礦提取氧化鋁過程中的廢棄物—赤泥的一種新型應用出路,將廢棄物應用于鋼包覆蓋劑,成本降低,對環(huán)境來說也是相當友好,也較大幅度節(jié)約了資源。
江蘇大學王宏明[35]等在某專利中也提出可以將硼泥作為制備中間包覆蓋劑的一種方法,該發(fā)明首先將硼泥在燃氣爐中進行脫水干燥處理,將硼泥之中的Fe2O3轉變?yōu)榇判缘腇e3O4,MnO還原成Mn,然后經(jīng)過磁選除去,配加CaO和Al2O3的預熔混合物后即可獲得中間包覆蓋劑,還可以再添加少量控制融化速度和溶化性能的碳質(zhì)材料覆蓋劑。改發(fā)明實現(xiàn)了硼泥的資源再利用,加工成本有所降低,實現(xiàn)了硼泥的資源再利用,降低了冶金廢棄物的排放,具有一定的環(huán)境保護意義。
5結論與展望
1)在合理的區(qū)間范圍內(nèi),堿性中間包覆蓋劑的綜合性能要優(yōu)于酸性中間包覆蓋劑和中性中間包覆蓋劑,可以進行大量的實驗,找到較為通用的堿性中間包覆蓋劑使用閾值。
2)針對特殊的鋼種,如超低碳鋼對鋼水的含碳量特別敏感。選用中間包覆蓋劑時,要考慮碳的熔入,要根據(jù)特殊的要求高的鋼種,設計符合其連鑄要求的中間包覆蓋劑,還需要進行大量的研究實驗。
3)雙層中間包覆蓋劑的使用效果要優(yōu)于單層中間包覆蓋劑,使用雙層中間包覆蓋劑時,由于頂層酸性覆蓋劑的存在,保溫性能較好,底層覆蓋劑的吸附能力較好,二者相輔相成,揚長避短,發(fā)揮了優(yōu)異的工程使用價值。但是,如何制定上下層合理的比列,在保證性能的前提下,增加效益,同時減少污染,還需要進行深入的研究。
4)隨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以及“美麗中國”觀念的提出,資源的循環(huán)利用的觀念已經(jīng)深入人心,現(xiàn)在較多的科研工作者提出廢料在中間包覆蓋劑上的循環(huán)利用以及新型的原材料來代替一部分價格較高或者污染較大的原材料,以減小污染,節(jié)省開支。
參考文獻:
[1] 龔偉. 連鑄軸承鋼氧含量和夾雜物控制研究[D]:遼寧,東北大學,2007.
[2] 張立峰,牟濟寧. 中間包覆蓋劑及內(nèi)襯材料對鋼水清潔度的影響[J]. 煉鋼, 1997, 013(003):46-50.
[3] 萬恩同,王俊杰,楊運超,等. 連鑄中間包覆蓋劑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J]. 武鋼技術, 2007, 45(004):48-50.
[4] Chunlong L X Z T L, Yongjiu G J Z J C. Study on Tundish Covering Flux for Continuous Casting [J]. STEELMAKING, 2000.
[5] 李德軍,許孟春,呂春風,等. 中間包覆蓋劑開發(fā)狀況分析[J]. 鞍鋼技術,2020,No.421(01):18-21+25.
[6] 谷鳳龍,張軍力,連秀敏. 無取向電工鋼生產(chǎn)連鑄全程保護澆注[C]. 2010第11屆中國電工鋼專業(yè)學術年會.
[7] Bessho N,Yamasaki H,F(xiàn)ujii T,etal. Removal of Inclusion from Molten Steel in Continuous Casting Tundish[J]. Isij International,992,32(1):157-163.
[8] 朱立光,周建宏. 鋼水覆蓋劑綜述[J]. 連鑄,1999,000(004):8-11.
[9] 楊飛,江學德,李秀,等. IF鋼中氮含量的控制措施[J]. 柳鋼科技,2013(05):11-13.
[10] Feng W X,Zhu W T,Liu H K,etal.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CaO-based cover agent for tundish[J],20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