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而言,中華民國時期大學的考試制度還是很嚴格的,西南聯(lián)大就是這樣的大學。
岳南教授曾在書中披露:“學校規(guī)定,學生所選課程的總學分,有最低和最高界限,考試成績59.5分與0分相同,沒有補考制度?!痹谝淮挝锢韺W考試時,有位物理教授給了某個學生59.5分。只差0.5分就能及格了,所以,這個學生很不服氣,找到教授抱怨說:“我的考試成績只差0.5分,您再多給我半分,我不就可以在工學院念下去了嗎?”教授嚴肅地回答道:“你就只值那么多,雖為半分之微,也無法多給?!蹦莻€學生只好無奈地接受了現(xiàn)實。
比“半分也不多給”更嚴格的,是給學生打負分。有一次,陳福田教授在批閱一個學生的試卷時,發(fā)現(xiàn)這個學生一道題也沒做對,應該判零分。同時他又發(fā)現(xiàn),這個學生的字跡潦草,卷面非常不工整,他便給這個學生打了負分,并聲稱學生所欠的分數(shù)要從下次考試所得的分數(shù)中扣除。
西南聯(lián)大在短短的8年辦學過程中,創(chuàng)造出了中國教育史上從未有過的輝煌,培養(yǎng)出了兩位諾貝爾獎獲得者、174位院士和100多位人文學者。而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成就,和其嚴格的考試制度有很大的關系。
(摘自《做人與處世》 唐寶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