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虹
教育教學要持續(xù)發(fā)展、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需要不斷思考和創(chuàng)新。上海市嘉定區(qū)實驗小學在語文教育教學實踐中開展研究,不斷摸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使教學活動精彩紛呈,教學工作成績斐然。
在信息高度發(fā)達的當今社會,概括能力直接影響到學生對文本的解讀,關系到學生閱讀的質量。就如朱自清先生所說:“讀過的文章,只有用自己的語言將它的主要內容概括出來的時候,才覺得讀懂了?!痹趺醋霾拍苷嬲岣邔W生的概括能力呢?
在教育實踐過程中,我們發(fā)現,通過對學生進行概要寫作的訓練來提升概括能力也許是一條可行的路徑。概要寫作是讀者對原始文章的基本內容進行濃縮并再加工的語文輸出形式,是在正確理解的基礎上,在不改變原文中心意思、體裁和結構的前提下,用簡明、精練的語句高度濃縮文章的主要內容和觀點。上海市嘉定區(qū)實驗小學總結方法和經驗,形成“概要寫作指導指南”的模式:理解原文—理清文章脈絡和中心—構思表達—寫作成文—交流共享。
第一,理解原文。判斷常見文章的體裁,理解原文的主要內容是進行概要寫作的前提條件。首先要讀通讀順文章,在腦海中形成初步的認知,接著對文章體裁迅速做出判斷。如果碰到不清楚的內容或不理解的地方可以通過查閱資料等方式解決,還可以通過了解作者和寫作背景對文章有更深入的了解。
第二,理清文章脈絡和中心。一是梳理文章脈絡。小學階段的文章以記敘文為主,主要包括寫人、記事、寫景、狀物四類。首先,了解文章結構。小學階段的文章結構主要分“總—分—總”“總—分”“分—總”三種。其次,給文章分段。或根據文章的結構分段,或依據文章敘述順序分段。再次,給分述部分分層次。梳理文章脈絡不僅要分段,如果重點段落介紹的不止一件事,或者介紹多方面內容,還可以分層。二是把握文章中心。文章的中心就是作者的寫作目的,也是作者想要表達的觀點、想法和感受。標題是文章的眼睛,抓住文章標題,可以準確把握文章中心。有些文章開頭或結尾處作者往往會點明中心,抓住中心句或中心段就等于抓住了文章中心。
第三,構思表達。概要寫作是濃縮原文,經過再加工后輸出,不改變文章原義、中心、體裁和結構。提取主要內容,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法。
課題擴展法。這種方法一般用于課題與事件有直接聯系的課文,比較明顯的是課題為“誰干什么”的句式,可以抓住題眼重點擴充。如《女媧補天》通過課題就能知道課文介紹了女媧為什么補天,怎么補,結果怎么樣。把這些串起來,就把握住了主要內容。
抓“要素”法?!耙亍狈ㄒ话阌糜谥挥涗浺患虑榈挠洈⑽?。抓住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按事情發(fā)展順序進行概要寫作即可。如《獵人海力布》抓住六要素,理清海力布變成石頭的前因后果就可以把握主要內容。
段意合并法。一般用于由幾件事情或一件事情由幾個環(huán)節(jié)組成的文章,先概括每段大意,再合并。這是一種常用的構思方法,適用于大多數體裁?!堕_國大典》分為群眾入場、毛主席宣讀成立公告并升旗、閱兵式、群眾游行四個部分,在進行概要寫作時分別概述四個部分,再按課文順序合并起來。
此外,還有從問題(方面)著手法、找中心句法、關鍵詞串聯法、線索串聯法等。梳理概要寫作思路的方法多種多樣,需要根據文章特點選擇合適的方法。為了更好地梳理文章思路,提煉主要內容,可以借助一定的輔助工具,如表格、思維導圖、時間事件軸等。
第四,寫作成文。構思清楚之后便可以進行概要寫作。寫作時,要注意以下幾點:主要內容不能遺漏;寫作時分清文章主次;表達要通順連貫,適當加入一定連接詞。
第五,交流共享。教師設計“自評與互評”表,量化評價指標,還可以根據學生能力和文章特點給予一定的提示。在交流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自己的寫作內容進行修改,使其更完善。學生在這一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概要寫作能力,從而提高概括能力。
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研究發(fā)現,對學生進行概要寫作訓練是可以提升學生概括能力的,當然也需要教師把握住年段要求,結合單元、課時目標,循序漸進地認真落實。
責任編輯:歐陽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