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瓊 王佳 李雪楠
珠海市婦幼保健院 519000
宮腔鏡技術因其微創(chuàng)、痛苦程度輕微、出血量少等,被廣泛應用于婦科疾病治療中。但宮腔鏡手術過程中,也會出現(xiàn)多種并發(fā)癥,如電熱損傷、出血、水中毒等,嚴重者會威脅患者生命健康。為了減少并發(fā)癥,保證宮腔鏡手術順利進行,臨床需應用大量冷膨宮液,但冷灌注液因溫度低,會刺激子宮內膜表層血管收縮,導致患者體溫下降。而且,手術治療過程受麻醉藥物及肌松藥物等影響,患者身體熱量大量流失,術中易發(fā)生低體溫等并發(fā)癥,雖短期內對患者造成的不良影響小,但長時間手術會造成一定的組織損傷〔1〕。因此,為了保證宮腔鏡手術順利進行,應結合必要的護理干預,減少術中應用膨宮液導致的應激反應,保證宮腔鏡手術順利進行。
隨機選擇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珠海市婦幼保健院接受宮腔鏡手術治療的80例子宮息肉患者進行研究,按照平行分組法分為兩組。對照組40例,其中已婚20例,未婚20例;已產30例,未產10例;年齡22~67歲,平均(47.0±7.4)歲;從發(fā)病到接受宮腔鏡手術治療時間為1~5個月,平均(2.4±0.7)個月,體重40~70 kg,平均(53.4±7.5)kg。觀察組40例,其中已婚25例,未婚15例;已產25例,未產15例;年齡23~69歲,平均(47.5±7.2)歲;從發(fā)病到接受宮腔鏡手術治療時間為1~6個月,平均(2.5±0.7)個月,體重42~74 kg,平均(53.8±7.8)kg。納入標準:①麻醉分級美國麻醉師協(xié)會(ASA)Ⅱ~Ⅲ級;②實施全身麻醉;③無凝血功能、溝通功能或智力障礙;④獲得知情權,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①術前體溫非正常水平,②存在嚴重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不全者,③伴中樞神經系統(tǒng)疾病者,④合并血液系統(tǒng)疾病或應用抗凝藥物治療的患者,⑤有神經系統(tǒng)疾病、精神病史者。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1手術方法 給予全身麻醉,應用舒芬太尼0.4 μg/kg+異丙酚1 mg/kg+咪達唑侖0.3 mg/kg+阿曲庫銨0.5 mg/kg,全麻誘導插管,之后給予七氟醚、異丙酚用于維持麻醉。根據(jù)宮腔鏡手術常規(guī)方法進行,首先選取沖洗液及膨宮液,患者經麻醉后,取膀胱截石位,灌注液選擇生理鹽水注射液,膨宮壓力水平為100 mmHg,膨宮液流量水平為250 ml/min,之后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兩組除保溫護理方法不同,其他護理操作相同。
1.2.2對照組保溫護理方法 僅做常規(guī)保溫護理,層流手術間常用溫度22 ℃,濕度為40%~60%,被子蓋住患者四肢,減少肢體暴露,不做額外保溫處理。
1.2.3觀察組采用綜合保溫護理方法 ①消毒處理時,調控室溫溫度為26~28 ℃,盡量減少皮膚消毒時間,鋪巾完畢后再降低室溫至22 ℃。②手術開始應用恒溫水毯,開啟恒溫水毯,維持溫度調節(jié)范圍為38 ℃,直至患者離開手術室,才可關閉恒溫水毯。③膨宮液、沖洗液、輸注液體放于可調節(jié)溫度的恒溫箱中,保持37 ℃;術中輸入液體溫度也為37 ℃,手術操作過程中輸入液體時,需于術前30 min由負責人及時進行室溫調節(jié)以及液體溫度加溫。④氣管導管上與濕熱交換器連接,用于維持呼吸道內恒定濕度與溫度,將套腳套綁定到雙下肢,用于促靜脈回流,發(fā)揮保暖作用。⑤針對失血性休克體溫<36 ℃時,需立即做復溫處理。⑥所有保溫措施需維持到手術結束,之后根據(jù)患者恢復情況調整具體維持時間;手術結束前30 min,與病房溝通聯(lián)系,做好病房環(huán)境與病床的保溫處理。
①術中應激指標情況:在兩組患者入室前、手術結束時,利用放射免疫法測定腎上腺素(AD)、去甲腎上腺素(NE),采用免疫透射散射濁度法測定C反應蛋白(CRP)水平,嚴格按照操作規(guī)范要求進行。②比較兩組圍術期體溫變化情況,利用多功能監(jiān)護儀連續(xù)監(jiān)測患者體溫,將溫度探頭放于鼻咽部位,監(jiān)測各時間點患者核心溫度,記錄基礎體溫、麻醉后10 min、手術20 min、手術結束時的體溫。③比較兩組患者的凝血功能:包括凝血酶時間(TT)、纖維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④比較兩組患者低體溫、寒戰(zhàn)以及蘇醒延遲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體溫判定標準〔2〕:經多功能監(jiān)護儀連續(xù)監(jiān)測耳溫,任何一個監(jiān)測時間點體溫<36 ℃則判定為低體溫。蘇醒延遲:術后超過2 h,患者無反應不能睜眼、握手,疼痛刺激無反應,判定為蘇醒延遲。
術前兩組患者AD、NE、CRP水平對比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術后兩組患者的AD、NE水平明顯高于術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觀察組術前的AD、CRP、NE水平對比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觀察組術后的AD、NE、CRP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AD、NE、CRP水平比較
兩組患者均順利進行手術,且康復出院。觀察組圍術期過程中體溫波動幅度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手術20 min、術畢的體溫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圍術期體溫水平對比
對照組的TT、PT、FIB、APTT分別為(20.15±1.40)s、(19.92±1.50)s、(3.00±0.70)g/L、(50.40±1.50)s,觀察組的TT、PT、FIB、APTT分別為(11.94±1.20)s、(12.22±1.00)s、(2.00±0.42)g/L、(37.25±1.55)s,觀察組的TT、PT、FIB、APTT水平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
對照組患者中發(fā)生低體溫11例(27.5%),寒戰(zhàn)14例(35.0%),蘇醒延遲5例(12.5%);觀察組患者中發(fā)生低體溫2例(5.0%),寒戰(zhàn)4例(10.0%),蘇醒延遲0例(0.0%);觀察組患者的低體溫、寒戰(zhàn)、蘇醒延遲發(fā)生率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7.44、7.17、5.33,均P<0.05)。
隨著宮腔鏡操作水平不斷提高,已被廣泛用于婦科疾病治療中。但宮腔鏡作為一種創(chuàng)傷手術,機體也會受到傷害性刺激,引發(fā)交感-腎上腺髓質系統(tǒng)活躍,導致患者出現(xiàn)應激反應〔3-4〕。臨床可根據(jù)血漿中兒茶酚胺水平評估機體應激反映情況,兒茶酚胺釋放增加時,糖、脂肪代謝明顯亢進,導致脂肪以及血糖水平增加,影響心血管系統(tǒng)。不僅如此,宮腔鏡術中低體溫發(fā)生率越來越高,日益受到臨床重視。
人體溫度恒定,有利于保證生理功能以及機體代謝穩(wěn)定。正常情況下,人體體溫系統(tǒng)具有自動調控及穩(wěn)定體溫的作用,但當受到外科手術影響以及其他多種因素如手術時間長、出血量大、腹腔內臟器暴露、冷沖洗液溫度過低、麻醉抑制以及室溫過低等作用時,均會抑制中樞神經,導致患者圍術期體溫過低,其中術中系統(tǒng)應用膨宮液是導致宮腔鏡手術治療患者低體溫發(fā)生的主要原因〔5-6〕。宮腔鏡手術中,膨宮液具有沖洗血液、膨脹宮腔以及降溫等作用,若應用冷膨宮液,會對子宮內膜表面血管產生不良刺激,導致血管收縮。術中低體溫出現(xiàn)會導致患者發(fā)生可逆性血小板功能障礙,影響正常凝血功能,而且體溫下降還會減少心輸出量,增加機體兒茶酚胺含量,提高血液黏度以及外周血管阻力,加重心臟負擔,容易誘發(fā)心律失常與心肌缺血〔7-8〕。因此,積極采取措施預防低體溫,可保證手術順利進行,減少手術并發(fā)癥發(fā)生。通過有效監(jiān)測以及術中隨機調控,結合應用合理的保溫措施,可保證患者圍術期安全。
本次研究表明,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可減輕患者的應激反應,降低感染發(fā)生率。觀察組術后的凝血功能指標水平低于對照組,表明術中實施保溫護理可善患者的凝血功能,而且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可維持患者身體溫度相對恒定,減少患者體溫波動,從而保證手術安全順利進行。鄭丹華與何佩麗的研究〔9〕中,對照組術前、術后30 min體溫水平分別為(37.3±0.3)℃、(35.2±0.5)℃,觀察組術前、術后30 min體溫水平分別為(36.7±0.2)℃、(36.4±0.1)℃,觀察組體溫水平波動幅度小于對照組,這與本次研究基本相符。
綜合保溫護理干預措施中,通過調節(jié)手術室內溫度環(huán)境,可減少患者術中熱量流失。有研究提出,手術室溫度若低于21℃,容易導致患者出現(xiàn)低體溫〔10-11〕。因此采用保溫護理措施,調節(jié)病房內溫度,做好相應的保暖措施,可預防低體溫發(fā)生。術前做好室內溫度的調控,做好消毒處理措施后再做降溫處理,能讓患者更好適應手術室內溫度,避免因消毒帶走熱量消耗,導致低體溫發(fā)生〔12-13〕。術中盡量做好患者保暖措施,減少身體裸露,應用保溫毛毯覆蓋在手術區(qū)域,術前提前將手術臺預熱到與人體溫度接近情況,減少人體溫度流失。加熱輸入液體,使其溫度與人體基本接近,可避免沖洗液將機體熱量帶走,降低低體溫發(fā)生。術野區(qū)域用紗布覆蓋,避免傷口裸露,體溫下降,誘發(fā)感染〔14〕。手術結束前與病房做好溝通,調控合適的病房環(huán)境溫度。通過這一系列的護理干預,包括手術室溫度、輸液溫度以及保溫毯等方面,讓患者始終處于一個恒溫環(huán)境中,避免術中因外界環(huán)境、液體溫度或其他原因而導致的熱量損耗,減少患者體溫降低,保證手術順利,對于保證患者康復至關重要〔15〕。實施綜合保溫護理措施,在維持人體恒定溫度的同時,保證宮腔鏡手術順利進行,可提高護理滿意度,和諧護患關系,提高整體護理服務質量。
綜上所述,宮腔鏡手術中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可減少應用膨宮液導致的應激反應,維持體溫水平相對恒定,應用安全可靠。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