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瓜州鎖陽城外城東墻保護修繕工程(一期)考古試掘簡報

        2022-02-23 09:34:00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
        敦煌研究 2022年5期
        關鍵詞:房址鎖陽土坯

        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

        (敦煌研究院 考古研究所, 甘肅 敦煌 736200)

        一 遺址概況

        鎖陽城遺址位于瓜州縣城東南46.5km,鎖陽城鎮(zhèn)東19km 的戈壁灘上(圖1),海拔1296.13m,地理坐標東經(jīng)96.206°,北緯40.249°,鎖陽城遺址包含內(nèi)城、外城、羊馬城和城外西北300 米內(nèi)的兩處方形堡子, 內(nèi)城呈不規(guī)則四邊形, 墻體附有甕城、角墩、馬面等防御設施遺存保存較好,從遺存現(xiàn)狀分析外城為不規(guī)則長方形, 外城北墻亦遺存馬面,但墻體不如內(nèi)城保存完整,內(nèi)城地表散存較多的陶片、瓷片,在內(nèi)城西南角墩內(nèi)側積沙地表遺存較多的礌石堆積。 距外城東墻以東700 m 處即為塔爾寺遺址。遺址區(qū)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南部有古灌溉區(qū)、墓葬群分布,是為鎖陽城遺址遺存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航拍照片看城內(nèi)亦有分區(qū)域的建筑結構痕跡。遺址區(qū)東西向風沙流動較大,故地面東西向流沙堆積較多,遺址地表植物主要有紅柳、梭梭、白刺、堿蓬、黑枸杞、旱柳、鎖陽等。

        圖1 鎖陽城遺址位置示意圖

        二 發(fā)掘經(jīng)過

        為配合敦煌研究院保護研究所“瓜州鎖陽城遺址——外城東墻保護修繕工程(一期)”項目的考古清理, 經(jīng)上級文物主管部門批準,2020 年8月28 日開始布方、鋪設出土木板(減少出土車對遺址保護區(qū)地表的破壞)等發(fā)掘前期準備工作,至9 月10 日進行遺跡拍照記錄、遺物標本拍照畫圖結束發(fā)掘,本次發(fā)掘布設探溝4 個T1、T2 為6m×10m 探溝,T3、T4 為5m×10m 探溝(圖2),總面積220m2,實際發(fā)掘面積138m2。

        圖2 鎖陽城外城東墻發(fā)掘區(qū)位置示意圖

        在外城東墻遺址北段墻體保護修繕主要施工區(qū)域運用(RTK)布設探方,進行“探方”加“探溝”相結合的清理發(fā)掘, 以明確城墻遺跡的建筑形制與建筑工藝構成, 并研究分析城墻遺跡堆積情況與其遺跡相關聯(lián)的遺跡、遺物堆積現(xiàn)象。對發(fā)掘工作過程與所獲遺物按照規(guī)程要求進行記錄、拍照。

        三 地層堆積

        T1 探溝內(nèi)堆積分為3 層:

        ①層為表層沙土植被堆積,分布整個探溝,厚0.10—0.30m 之間,以青灰色沙土為主,包含較多植物根莖,少量炭渣,動物骨骼。

        ②層為含沙的黃土層堆積, 厚0.10—0.40m之間不均勻堆積,土質較疏松,包含少量的炭渣,與①層間夾存有淤土層現(xiàn)象。

        ③層為黃白土層堆積, 堆積厚0.10—0.45m不等,土質較為致密,包含植物根莖與少量炭渣。

        T1 發(fā)掘最深處1.9m。 墻體夯層堆積掩埋約12 層,最深1 米,最淺處僅0.2m,夯層呈東西向斜坡梯形狀逐層堆積, 邊沿較薄有明顯的風沙侵蝕現(xiàn)象,每層厚0.12—0.15m。 在夯層下即為剖面為梯形的墻基地面堆積,土色發(fā)白,土質較為純凈致密,最厚0.4m,掩埋深度1.3m,且分布范圍明確,墻基地面東側邊沿距外露于地表的東墻東面水平距離5m(圖3)。

        圖3 外城東墻T1 層位堆積圖

        T2 探溝內(nèi)堆積分為3 層:①層為表層虛土層堆積,厚0.10—0.25m,土色灰白,土質純凈較疏松,沿外城東墻墻體南北向分布,東西最寬2.0m左右(以T2 探溝東壁為界),包含物有泥質灰陶、夾砂灰陶、褐色釉瓷片、帶釉白瓷、疑似石杵等。

        ②層為黃灰色沙土堆積,含沙較多,夾有片狀的土坯碎塊夾層堆積(點狀分布于2 層),堆積層最厚0.50m,沿外城東墻墻體南北向分布,東西最寬5.0m 左右 (以T2 探溝東壁為界), 從探溝北壁、東壁觀察,②層堆積緊挨墻體,分布范圍呈不規(guī)則狀,包含物有動物骨骼,泥質灰陶等。

        ③層為土黃色疏松土層堆積, 厚度最深達0.90m,分布范圍遍布T2 探溝北部(主要堆積于F1、F2、F3 周邊及其內(nèi)部),含有大量的草木灰土,零星散布的白色石灰渣夾層, 包含物主要有動物骨骼、糞球、石塊、火燒土、土坯、泥質灰陶、碎石子等(圖4)。

        圖4 外城東墻T2 層位堆積圖

        T3 探溝內(nèi)堆積分2 層:

        ①層為表層沙土植被堆積, 厚0.10—0.30m之間,土色灰白,土質較疏松,包含物較少,分布整個探溝。

        ②層為土質較硬的填土層堆積, 厚0.60—0.80m 之間,土色黃白,包含物主要為植物根莖與少量的炭渣,緊挨墻體夯層分布于整個探溝。

        T3 探溝發(fā)掘最深1.5m, 夯層掩埋最深處約0.8m, 最淺處僅0.1m 左右 (清除表層植物及沙土)。在探溝中點平面距離探溝西壁2.75m 處夯層垂直向下掩埋6 層, 夯層與②層填土層堆積邊沿清晰可辨,最下層夯層厚度不一,最厚處達0.3m,此處夯層土質較為疏松,包含較大的植物根莖,少量點狀分布的炭渣, 從整個夯層堆積結構分析最下層夯層是為墊平處理, 以方便筑城時夯層的平整與穩(wěn)定。 夯層下即為墻基地面,土色發(fā)白,土質較為純凈致密,最厚0.25m,發(fā)掘區(qū)探溝四壁是不完全發(fā)掘,T3 探溝內(nèi)墻基地面的分布范圍不能確定(圖5)。

        圖5 外城東墻T3 層位堆積圖

        T4 探溝內(nèi)堆積分為6 層:

        ①層為表層虛土層堆積,遍及整個探溝,土色發(fā)灰,厚0.10—0.15m,包含物主要為散存的泥質灰陶片,植物根須,動物糞便等。

        ②層為疏松沙土層堆積,土色深灰,堆積厚度從探溝東壁向西遞減,厚0.10—0.45m 左右,包含物主要為沙土,植物根莖,礫石子。

        ③層為疏松的土坯碎塊夾沙土堆積,厚0.10—0.60m,堆積范圍主要分布于F4、F5 房址之上及其內(nèi)部,

        ④層為土黃色三七疏松土層堆積, 厚0.10—0.40m,堆積范圍遍布探溝東部區(qū)域,主要堆積成分有土黃色虛土、 少量火燒土夾層、 較多的三七土、沙土、少量炭渣灰土等。

        ⑤層為黃白色墊土層,土質較致密,質地較純凈,最厚處0.5m,打破⑥層,主要分布于T4 探溝西部。

        ⑥層緊貼東墻夯層,土色微棕色,土質疏松,厚0.31—0.45m,長0.92m(圖6)。

        圖6 外城東墻T4 層位堆積圖

        四 遺 跡

        本次考古發(fā)掘發(fā)現(xiàn)房址5 處分別編號為F1、F2、F3、F4、F5;墓葬2 座,編號為M1、M2;灰坑6個,分別編號為H2、H3、H4、H5、H6、H7;灶1 個編號為Z1;煙道1 個編號為YD1(圖7)。

        圖7 鎖陽城外城東墻發(fā)掘區(qū)堆積分布平面圖

        其中T2 探溝內(nèi)遺存有: 房址3 處分別為(F1、F2、F3);灰坑2 個(H2、H3);灶1 個編號為Z1。

        T3 探溝內(nèi)及其附近遺存有:墓葬2 處編號為(M1、M2)。

        T4 探溝內(nèi)遺存有:房址2 處(F4、F5);灰坑4個分別為(H4、H5、H6、H7);煙道1 處編號為YD1。

        (一)外城東墻

        鎖陽城外城東墻東西兩側沙土層堆積較厚,發(fā)掘區(qū)域地表現(xiàn)狀遺存可見高度最高不到3m,本次考古發(fā)掘基本明確了鎖陽城外城東墻的形制結構與建筑工藝(圖8),墻體剖面近梯形狀,其中墻體西側面坡度大于墻體東側面,夯土版筑,夯層厚度0.08—0.15m 不等,夯層土色黃白,土質致密較純凈。 城墻底邊最長約16.02m,殘高4.55m,在城墻最底層夯層之下有一層平均厚度約0.30 m 的墻基地面(墊土面),墊土面土色發(fā)白,土質純凈較致密,從墻體基面穩(wěn)定性分析,其作用在于先把地面處理平整,方便夯筑墻體。

        圖8 外城東墻北段剖面圖

        (二)房址

        F1 位于T2 西北角③層中,平面呈長方形,房址結構掛探溝北壁、東壁(未作完全發(fā)掘),掩埋最深處約1.4m,房址結構南北寬2.9m,東西長5m,結構內(nèi)部活動地面青灰綠色, 質地緊實平坦。 F1從形制結構可分東、西兩個部分,東部從平剖面結構看為長方形臺狀建筑,面較平坦,平面距離地面表層1.4m。 南北長3m、寬2m,西斷面高0.85m,斷面有明顯的草泥抹平痕跡,土坯壘砌結構清楚,有垮塌、內(nèi)部包含大量的草木灰,以此分析F1 東部結構或為火炕?東西兩部分相連接,房址西邊與F2 東墻相接, 從發(fā)掘遺存來看房址F1 南邊墻為雙排土坯壘砌3 層而成, 且南墻堆積疊壓于③層中,并不與建筑結構內(nèi)部青灰色地面相接,整個西部結構長3m、寬2.7m。 最后在F1 南墻外立面第2 層土坯上發(fā)現(xiàn)有點狀分布的少量朱砂色顏料涂層,用途不明(圖9)。

        圖9 F1 外墻土坯朱砂涂抹示意圖

        F2 位于T2 探溝中部,夾于F1 與F3 之間,西邊沿與F3 東墻相接, 從發(fā)掘遺存分析其南墻、東墻亦為土坯壘砌3 層而成(高0.7 m),平面及東墻東面有草泥抹平痕跡。 F2 東南部有草木灰,火燒土堆積,從堆積結構上看為灶。F2 掩埋于③層中,掩埋深度距地面表層0.44m, 房址結構東西長3.5m、南北寬2.3m。

        F3 位于T2 探溝西部,掩埋于③層中,最小掩埋深度僅0.1m 左右(靠近探溝西側埋藏深度越淺),從發(fā)掘遺存分析F3 東墻貫通探溝南、北壁,南段有1m 寬缺口,且表面平坦,土質致密(疑為門道),F(xiàn)3 東墻長6.0 米、寬0.57 米、最高處約0.4m,室內(nèi)地面灰白色,土質致密而平坦,墻體非土坯壘砌亦不是夯筑(圖10、圖11)。

        圖10 房址F1、F2、F3 剖面圖

        F4 位于T4 探溝東北角緊鄰外城東墻西側依夯層而砌, 掩埋于①層下②層中, 最小掩埋深度0.1m 左右,北部掛探溝北壁,南墻與F5 相接,房址西北東南走向,東西寬2.4m,距F4 西墻0.75m(結構內(nèi)部寬)處有單層土坯豎立1 排壘砌而成的隔墻把F4 分隔為東西兩部分,單層隔墻高0.15m左右, 壘砌土坯表面及分隔結構內(nèi)壁均有明顯的草泥抹平痕跡,從形制結構看F4 西部疑為動物食槽,從墻體側面看F4 西墻、南墻為單層土坯壘砌2 層而成, 依靠夯層而壘砌的東墻則由6 層土坯筑就,房址內(nèi)部地面較為平坦(非水平活動面),土色發(fā)白,土質致密堅實,最低處距離地面1.5m(圖12)。

        圖12 房址F4 剖面圖

        F5 位于T4 探溝南部緊鄰外城東墻西側依夯層而砌,掩埋于②層中,北部與F4 南墻相接,西墻可看作F4 西墻的延伸,南墻西南角則緊挨探溝南壁,東墻緊接外城東墻墻體,房址走向與F4 相同均為西北東南走向,房址結構東西長2.8m,南北寬2.36m,高0.15—0.76m 之間,平面近方形,房址內(nèi)部地面東高西低呈斜坡狀, 墻體由單層土坯壘砌而成, 在土坯表層與房址結構內(nèi)側均有草泥抹平痕跡,構筑工藝與F4 相同(圖13)。

        圖13 房址F5 剖面圖

        上述房址除F3 墻體非土坯結構外, 其余房址墻體結構均為土坯壘砌而就,其中F1、F2 墻體所用土坯尺寸為長0.28m,寬0.23m,厚0.2m,F(xiàn)4、F5 墻體所用土坯尺寸為長0.37m, 寬0.2m,厚0.1m。 本次考古清理為未完全發(fā)掘,除房址F3 有疑似門道的結構外,其余房址門道均未有發(fā)現(xiàn)(圖11、圖14)。

        圖14 T4 探溝內(nèi)遺跡堆積平面圖

        (三)灰坑

        H2 是在F1 西半部東南角單排土坯壘砌而成的平面為扇形的坑狀堆積單位(土坯尺寸與F1 南墻不同),開口于③層中,半徑1.07m(至外壁),最深0.83m(半徑心處),斜平底,坑內(nèi)壁亦有草泥抹平面,包含物主要為沙土、灰土、少量的白瓷片等,此結構單獨命名H2 (實為F1 的附屬結構,圖15-1)。

        H3 位于F3 中部北段近門道處, 開口于③層下硬質活動面,西部少許掛探溝西壁,平口、平面近圓形,斜壁、圓平底,深0.5m,開口直徑1.08m,內(nèi)部南側有土坯碎塊,包含物多為植物根須,疏松黃白土(圖15-2)。

        H4 位于T4 中部鄰近探溝北壁,開口于②層下,平口、圓口沿,直壁,平底,深0.85m,開口直徑0.9m,包含物為灰色虛土(含有較多的絮狀植物根莖),不規(guī)則青石一塊(圖15-3)。

        H5 位于F4 分隔西部北端,近探溝北壁,開口于②層堆積下部,平口、近圓形口沿,坑壁較直,平底,深0.28m,開口直徑0.3m,包含物為疏松的灰色沙土,坑口西北角有2 層不規(guī)則堆砌的土坯(圖15-5)。

        H6 位于F4 分隔西部南端,近南墻處,疊壓于②層堆積下部開口于③層堆積中,平口、近圓形口沿、坑口南部掛F4 南墻,坑壁稍南斜,尖底,深約0.45m 左右,開口直徑0.4m,包含物為疏松的灰色沙土(圖15-6)。

        H7 位于T4 中部鄰近探溝南壁, 稍正對H4,開口于②層堆積,平口、不規(guī)則圓口沿,不規(guī)則斜壁,尖底,深0.7m,最大口徑0.9m,包含物為疏松黃土,碎土坯(圖15-4)。

        本次發(fā)掘所得灰坑分布于房址外圍或房址內(nèi)部,均為挖鑿而成,坑壁有明顯的人工修直痕跡,灰坑內(nèi)部填土堆積層位單一,包含物不多,從用途分析可能為日常生活所需而作,從形制來看口徑較小的H5、H6 或為房址建筑所需的柱洞(圖15)。

        圖15 灰坑平剖面圖

        (四)灶

        Z1 位于F2 內(nèi)部東南角,接F2 東、南墻,其表層與F2 東墻平面齊平(高0.5m),距探溝北壁0.38m。 其上有直徑約0.9m 橢圓形紅色火燒土圈狀淺坑,斗狀、圓尖底,淺坑四周有土紅色磚石零星壘砌的石塊,底部有青白色灰土,灶西邊下有大塊土坯留存的臺狀坑窩結構(圖16)。F2 結構內(nèi)部活動地面質地緊實平坦,青灰綠色,與F1 活動地面為同一活動面,不同的是在Z1 北側、西側及F2南墻中部外圍有一層呈片狀分布的青色石子堆積(堆積范圍約10m2,圖11)。

        圖11 T2 探溝內(nèi)遺跡堆積平面圖

        圖16 灶1 平面圖

        (五)煙道

        YD1 鑿于T4 探溝東側墻體夯層之上, 打破夯層,位于F5 東南角,呈梯形狀豎立,直壁,底寬口小,高0.78m,寬0.2m,煙道內(nèi)側壁面有土紅色火燒面, 其上附有一層明顯風干的黑色片狀煙焦油層。

        (六)墓葬

        M1 堆積于T3 探溝南壁近中部,掩埋于探溝范圍之外,清理地表植被及表層沙土時發(fā)現(xiàn),編號為墓葬,但沒有墓坑、葬具等墓葬所具有的基本內(nèi)容, 實為散存分布的少量較為集中的不完全人骨遺骸堆積,遺存范圍直徑約0.35m,疑似頭骨碎塊較多,骨色發(fā)白,骨質疏松風化嚴重,移動時有明顯的白色粉末散落(圖7)。

        M2 掩埋于T3 探溝西北部靠近探溝西壁的墻體夯層之內(nèi),開口于地表沙土層之下,墓口與城墻夯層坡度保持一致,距離地表約0.4m,墓向158.7°,面向左側(向西)無盜擾,長方形豎穴土坑墓,墓口長1.75m,寬0.5m,平圓底,墓底距墓口0.32m,墓壁圓斜,墓坑打破夯層(墻體), 填土為黃灰色沙質土,無葬具。人骨保存完整,色澤鮮黃,顱骨后腦有破孔,上下頜牙齒保留較完整,軀干骨序列完整,上肢微屈雙手置于胯骨上,骨盆較高,疑為男性(圖17)。

        圖17 鎖陽城外城東墻M2 平剖面圖

        五 出土遺物

        瓶 標本D1(T1 與T3 探溝外圍的中間地面植被層) 泥質白陶,鳥形口,尖圓唇,單柄,流口與柄平,束頸,肩部有刻劃圖案,素面,鼓腹,腹部器面呈波浪形, 殘高11.9cm, 口徑4.5cm, 腹經(jīng)約10cm(圖18-1)。

        波紋陶片 標本T2②:3 夾砂紅陶, 僅存腹部,施波浪形刻劃紋夾刻劃旋紋,殘片略弧,呈不規(guī)則形狀,口徑不詳,殘高11.2cm,厚1cm(圖18-2)。

        甕 標本T4①:1 夾砂灰陶,直口,圓唇,頸部施一道凸棱,素面,口徑不詳、殘高9.8cm,寬13.5cm,厚1.4cm(圖18-3)。

        甕 標本T2③:2 泥質灰陶,僅殘存口沿,直口,圓唇,素面,殘高4.8cm,厚1.8cm(圖18-4)。

        罐 標本T2②:1 夾砂灰陶,侈口,方唇,平折沿,束頸,素面,口徑不詳,殘高7cm,厚1cm(圖18-5)。

        器蓋 標本T2②:2 泥質灰陶,平蓋,圓面,方沿,束頸,頂面施刻劃旋紋數(shù)道,殘高3.2cm,蓋徑5.8cm(圖18-6)。

        六 結 語

        (一)房址結構

        T2、T4 探溝南北相距13.36 米, 從發(fā)掘堆積情況、 建筑形制工藝來看本次發(fā)掘所發(fā)現(xiàn)的房址構筑年代為同一時期, 但外城東墻現(xiàn)存遺跡堆積分兩個時期,首先是早期外城東墻筑墻初期,其次是晚期依外城東墻內(nèi)側有建筑房址時期, 本次發(fā)掘所得遺物較少, 不足以通過類型比較與分析來明確外城東墻及遺存房址年代,因未做完全發(fā)掘,對所發(fā)現(xiàn)的房址結構與建筑面積及范圍尚不能完全確認。

        (二)墓葬

        雖然M2 的發(fā)掘沒有發(fā)現(xiàn)有價值的信息與線索, 卻是鎖陽城城址內(nèi)部首次科學有記錄的墓葬發(fā)現(xiàn)與考古發(fā)掘, 對研究城址遺存的居葬關系有重要意義, 對城址往后的持續(xù)考古發(fā)掘有重要參考價值。

        (三)器物

        圖18-1 瓶為T1 與T3 中間地面清理探溝周圍地表植物時所得,為未發(fā)掘區(qū)遺物遺存,器型與自殷周傳統(tǒng)的壺沒有把手和管狀流相比[1],最主要的區(qū)別是有把手;與揚州出土的唐代三彩執(zhí)壺[2],有柄、鳥形壺口,尺寸大小形制略似;相較房陵大長公主墓前室東壁侍女手持的胡瓶[3],在外形上相似但尺寸明顯較小。 這種與胡瓶器型相似但尺寸較小的器物似乎為一種明器[4],此類器型的出現(xiàn)是日常生活與外部文化交融共同促成的結果,結合鎖陽城所處絲綢之路的重要地理位置, 可見這座古城在遙遠時代的繁華與其所處時代帝國的強盛。

        圖18 外城東墻遺物殘件線描圖

        (四)學界對鎖陽城年代的觀點

        多數(shù)學者認為鎖陽城遺存為漢代敦煌郡冥安縣治和唐代瓜州(晉昌郡)晉昌縣城[5-7]。 在對鎖陽城內(nèi)城、外城,墻體與夯層比較分析來看,內(nèi)城墻體形制明顯大于外城, 且內(nèi)城夯層土質更為純凈致密,因此內(nèi)、外城似乎不是同一時期構筑而成,在歷史漫長歲月的變遷中, 后期對城址外圍結構及規(guī)模的增修與改變也不能排除。 目前僅內(nèi)城來看時代大致為隋唐時期,可能為隋長樂縣城和唐代瓜州城遺址[8]。 但從城內(nèi)地表所遺存不同時期的陶片、瓷片來看,城址始建的年代也有可能更早[9]。

        (五)本次考古清理的意義

        本次發(fā)掘工作有限,為不完全發(fā)掘,僅對外城東墻的形制結構、 建筑工藝有完全的確認,但對外城東墻遺存, 發(fā)掘所得房址的始建年代,建筑作用,與鎖陽城內(nèi)城的關系,歷史延續(xù)等問題均不能明確, 清理工作中先后采集了測年樣品,如樣品的測試將對外城東墻及其附屬建筑歷史沿革問題的進一步認識有促進作用, 待往后持續(xù)的考古發(fā)掘來釋疑。

        附記: 本次考古發(fā)掘項目負責人有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王建軍。 參加發(fā)掘的工作人員為鄧虎斌,鎖陽城遺址文物管理所張碩,技工李慧春、李寧、張家寧完成了RTK 探溝布設、航拍發(fā)掘區(qū)平面圖、遺跡數(shù)據(jù)采集工作。本文線圖由鄧虎斌繪制。 照片由鄧虎斌、李寧拍攝。 發(fā)掘工作得到敦煌研究院保護研究所、瓜州縣文物局、鎖陽城遺址文物管理所等單位的大力支持和無私幫助, 在此謹致謝忱!

        執(zhí)筆人:鄧虎斌、王建軍。

        猜你喜歡
        房址鎖陽土坯
        土坯力學性能及受壓本構模型研究
        魏家窩鋪紅山文化聚落遺址房址分析
        男人的“不老藥”——鎖陽
        山西呂梁德崗遺址
        大眾考古(2019年6期)2019-12-18 05:43:10
        內(nèi)蒙古中部發(fā)現(xiàn)8000余年前的16座房屋遺址
        來自沙漠中的「不老藥」——說說鎖陽固精丸
        鄉(xiāng)間土坯
        內(nèi)蒙古中南部新石器時代的社會形態(tài)
        —— 以岱海地區(qū)為例
        草原文物(2017年2期)2017-02-08 08:26:52
        中國早期土坯建筑發(fā)展概述
        草原文物(2016年1期)2016-09-12 02:51:59
        鎖陽的“舍與得”
        知識窗(2016年3期)2016-05-14 09:08:24
        岛国视频在线无码| 欧美成人午夜精品久久久| 亚洲影院天堂中文av色|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y|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一二| 极品老师腿张开粉嫩小泬| a级毛片在线观看| 日本加勒比东京热日韩| 五月综合丁香婷婷久久| av区无码字幕中文色|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搞黄色很刺激的网站二区| 加勒比日韩视频在线观看| 色噜噜久久综合伊人一本|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免费a∨| 胳膊肘上有白色的小疙瘩|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性色| 亚洲小说图区综合在线| 色婷婷七月| 亚洲中文字幕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香蕉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亚洲av成人无码精品电影在线| 亚洲天堂资源网| 亚洲视频观看一区二区|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一二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 日韩毛片久久91|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日本| 国产va免费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日韩爱爱网站| 精品蜜臀国产av一区二区| 欧美性色欧美a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爆乳julia女教师|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亚洲| 国产极品大奶在线视频| 69一区二三区好的精华| 欧美日韩亚洲成色二本道三区 | 国产高潮刺激叫喊视频| 精品日本一区二区视频| 狠狠躁夜夜躁av网站中文字幕| 影音先锋每日av色资源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