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嘉磊
對國家幼兒園教學事業(yè)來說,可以在大家認同的基礎上不斷提升當地特色民族文化的發(fā)展質量,同時將這些優(yōu)秀的本土文化運用到當地的幼兒園課程教育中,這樣可以充分繼承和發(fā)揚地方本土資源,而且民族文化結構中包括了各地本土優(yōu)秀文化內容,合理利用民族優(yōu)秀文化能夠進一步提升幼兒的文化修養(yǎng),在文化的熏陶下,促進幼兒今后的綜合成長。而民間游戲是民族文化的活動載體,在游戲過程中可以不斷提升幼兒的文化素養(yǎng),再加上民間游戲的開展不需要太多復雜的材料,也不受環(huán)境和場地的限制,使其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因此,教師在大班體育活動中增加民間游戲,可以充分激發(fā)幼兒的參與興趣,拓寬幼兒的想象空間。為了確保民間體育游戲的有序開展,幼兒體育教師必須要全面收集和整理地方本土文化資源,并以靈活有趣的形式將其增加到體育活動中,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幼兒的體育素養(yǎng),還可以使其認識我國優(yōu)質的民間文化。除此之外,民間游戲還可以強化幼兒的探究和創(chuàng)新本土文化的能力,以此提高他們的歸屬感和認同感,為他們今后的全面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實際上幼兒園課程的實踐活動就是全面運用各種課程資源為幼兒的發(fā)展和成長創(chuàng)造合理的學習環(huán)境和條件。而園本課程被重新定義和得到新的認知后,促使其對幼兒園課程教育的理論與實踐方面更加明確和深入。開發(fā)課程資源必須要重點關注創(chuàng)新課程資源的具體研究,以打破傳統課程資源僵化的思維模式?;诖?,合理規(guī)劃課程資源對幼兒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具有一定的促進意義。
有俗語言: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幼兒的發(fā)展和健康成長并不是在人為特有的環(huán)境中進行的,而是幼兒能夠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進行有效的學習和進步。幼兒園是為幼兒學習而創(chuàng)造的一種物質環(huán)境,同時根據實際情況為他們打造一個十分貼合他們成長和發(fā)展的活動區(qū)域,保證具有本土文化特征的學習環(huán)境能夠為幼兒帶來全新的成長機會。為此,在幼兒教育中要想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和綜合發(fā)展,必須要打造本土環(huán)境。由此可見,幼兒教育和周邊社會環(huán)境之間可以形成和諧的關系,這也是促進幼兒今后順應社會發(fā)展的關鍵實踐活動。
就幼兒園課程設計初心而言,更加看出了本土資源對幼兒成長的促進意義。幼兒園課程的關鍵不在于每所幼兒園每個班都建設自己的課程,而是建設突出的、具有本土教育資源元素的、對幼兒成長具有積極作用的課程內容。盡可能為幼兒創(chuàng)造更加生活化的、具有直接交互作用的學習環(huán)境,這也是建設幼兒園課程的意義之一。另外,就幼兒教育實踐原則來說,幼兒園非常強調讓幼兒在熟悉的學習環(huán)境中發(fā)展,還要重視幼兒可以將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因此幼兒園課程需要建立在本土資源之上。
現如今,農村對民間體育游戲的應用比較廣泛,每到節(jié)日慶會,民間群體都會組織相應的表演活動。雖然知道民間游戲內容的人群較多,但參與者卻在逐漸減少,其根本原因就是民間游戲的表演形式比較單一化,其內容和玩法還需要進一步創(chuàng)新。
在不斷深入的研究中,我們逐漸意識到在新時代的發(fā)展下,民間游戲的繼承和創(chuàng)新非常淺薄。為了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傳統,我們必須要從幼兒入手,積極推廣民間游戲,創(chuàng)新民間游戲的形式和玩法。
如今,幼兒的玩具大部分是高科技產品,也有高結構成品材料,實踐研究發(fā)現,這些高科技玩具直接限制了幼兒的實踐操作能力,制約著他們對游戲的興趣。
民間游戲在體育教學中呈現的形式比較靈活、簡單,其游戲內容十分多元化,游戲材料主要選取于實際生活中,并且不需要借用其他復雜道具,游戲規(guī)則也是結合幼兒的心理特征和發(fā)展需求進行設定,這對幼兒來說更加容易接受和推廣,開展民間體育游戲還可以讓幼兒全面感受體育游戲的價值和樂趣。
民間游戲直接體現了民間傳統優(yōu)秀文化,它來源于生產生活,是民間智慧的傳承,也呈現了經典的民族文化特點,多元化的民間體育游戲體現了古人的智慧,同時也展現了文化時代的變化特點。為此,在大班體育教學中融合民間游戲,可以進一步豐富體育活動,提高幼兒對文化的認同感,促使幼兒在體育游戲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民間游戲有著一定的娛樂性和趣味性特征,開展有效的民間體育活動可以促使幼兒充分感受快樂。事實上,民間體育游戲的活動形式比較特殊、便捷,而且這樣簡單的民間體育游戲最適合幼兒的成長,開展民間體育游戲能夠啟發(fā)幼兒愛玩的天性,還能為幼兒群體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保證幼兒在體育教學中保持快樂的心態(tài),進而在愉快的環(huán)境中發(fā)展,這也是民間游戲的重要作用。
通過教師的正確引導,幼兒的游戲興趣和參與積極性可以得到顯著提升,從而培養(yǎng)幼兒的學習主動性和學習自信心,還可以通過游戲內容不斷強化幼兒的游戲規(guī)則意識,以此提高社會交際能力。幼兒園可以在民間體育游戲教學中,充分運用社會、家庭以及幼兒園資源,逐步提升教師、家長對民間游戲的認知。幼兒園和家庭可以一起合作,積極收集多元化的游戲材料,促使幼兒在民間游戲中感受傳統文化。體育教師在設計民間體育游戲時,必須要結合幼兒的實際發(fā)展情況和心理變化規(guī)律,保護他們的游戲天性,同時培育他們身體的協調性和敏捷性。
為了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幼兒體育教師要重視民間游戲和體育教學相互融合的促進意義,同時全面收集游戲活動內容,歸納總結各種實踐經驗,善于利用社會和家長資源,以此提高民間游戲規(guī)劃、設計與實踐工作的效率。首先,幼兒園可以積極邀請家長入院參觀,開展相應的座談會,讓家長了解游戲活動和體育教學的存在意義,促使家園擰成一股力量,為幼兒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提供保障。其次,教師可以積極運用互聯網技術,搜集大量的民間游戲素材,整合有特色、有價值的游戲內容,并通過不同途徑和形式編制成教學設計方案,再結合大班幼兒的心理特征,組織有針對性的民間體育活動。
比如“滾筒板”是民間游戲的經典代表,教師帶領幼兒從制作筒板開始,再將班級幼兒劃分成幾個小組,開展?jié)L筒板接力比賽,哪一小組最先完成接力,就可以得到相應獎勵。該游戲可以提升幼兒的協作能力,同時激發(fā)幼兒的競爭意識,還可以在動手制作中強化幼兒的實踐操作能力。又比如“調龍燈”,兩個人相對站立,手拉手,邊念兒歌邊向兩邊擺動,念完兒歌以后,兩個人一邊手高舉,同時身體鉆過手臂翻轉180°,然后舉起另一只手身體翻轉另一個180°,可以連續(xù)翻轉很多次,直到不能翻轉為止。戶外場地十分寬廣,可以引導幼兒自由玩耍,解決他們不同心理問題,同時發(fā)揮體育教學的價值,其中民間游戲有著顯著的推動作用。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必須要在全過程中發(fā)揮相應的引導和輔助作用,以此緩解幼兒的緊張情緒,同時播放相應的音樂,以此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在整個游戲中,教師只需關注幼兒行動,不要去干擾他們,幼兒可以在游戲中不斷提升自己的身體素養(yǎng)和游戲水平。比如利用動畫片視頻,緩解幼兒的緊張情緒,讓幾個幼兒充當勇士,幾個扮演壞人,勇士需要思考如何攻克難關,突破壞人的包圍,救出自己的小伙伴。游戲活動類型以攀爬軟梯為主,增加民間游戲可以緩解幼兒的恐懼心理,教師在旁引導,同時播放與此情此景對應的音樂,以此激發(fā)幼兒的游戲天性,緩解其緊張心理,這可以進一步強化體育教學的效果,并且大班幼兒也會積極參與游戲,進而降低教師的工作壓力。
設計好相應民間游戲后,教師要提前為幼兒講解游戲規(guī)則,在講解當中,幼兒可以隨意提問,教師要認真回答,實現有效的師生互動,讓情感巧妙結合,進而達到幼兒個性化發(fā)展的目標。師生一起創(chuàng)新民間游戲的玩法,也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比如,在體育教學中融合民間游戲“踢毽子”,教師先介紹幾種玩法,激勵幼兒先自主玩起來,然后將班級分為幾個小組,組織成員共同探究其他不同的游戲玩法和規(guī)則。而教師可以結合幼兒的建議,重新優(yōu)化活動設計方案,創(chuàng)新課堂活動,強化教學效果。在討論、交流與合作中,幼兒會深入感受游戲的實際樂趣,并且可以掌握更多游戲玩法。踢毽子可以在小組內相互傳遞繼續(xù)踢,保持毽子一直在空中,在這之中幼兒可以用頭頂、跳踢、穿插、接落等花樣踢法。哪一小組堅持到最后,就可以得到一些獎勵,而最先落下毽子的小組需要進行表演,這樣可以激發(fā)幼兒的勝負欲,讓游戲教學有序進行。實踐結果表明,充分掌握游戲內涵,革新游戲玩法,可以很好地滿足幼兒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同時也在循序漸進和潛移默化中提高體育教育的有效性,強化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想,推動幼兒個性化發(fā)展。
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還在不斷強化中,一些復雜度和難度較高的體育活動并不適合他們,雖然大班幼兒已經參與過很多體育活動,但也難以避免安全風險的發(fā)生?;诖耍w育教師要重視游戲的協調性,重新整合民間游戲資源,改造游戲材料,注入體育活動新活力,在情感和思想上引起幼兒共鳴,調動幼兒積極性。比如幼兒玩膩了“推小車”游戲之后,教師可以針對該游戲的形式、內容、材料等方面進行創(chuàng)新,將推人轉換成載物等,打造全新的活動場景,引導學生主動參加。還可以根據節(jié)日活動進行創(chuàng)編,比如臨近新年,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利用雪碧瓶、竹筒以及稻草等創(chuàng)新型材料制作一個形象的“龍頭”和“龍身”,其“龍身”需保證在20cm左右,并在中間穿上一根繩子,并用木棍穿進“龍頭”“龍身”,指導幼兒舉著跳舞,還可以兩龍戲舞;在整個過程中,教師要提前布置場景,保證活動場地充滿新年氛圍,同時播放適合的音樂配合幼兒舞蹈。在兩龍嬉戲中,幼兒需要相互合作,在舉起“舞龍”時得支撐游戲道具的重量,以此鍛煉肢體能力。積極創(chuàng)新游戲玩法,可以讓幼兒始終保持強烈的參與積極性,教師不用對“舞龍”游戲做出明確的規(guī)定,讓幼兒自行舞動,這樣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抽象思維和身體協調能力,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在大班體育教學中增加民間游戲,同時提升游戲內容的挑戰(zhàn)性,讓幼兒徹底喜歡體育活動,并深刻認識各種游戲規(guī)則,進而強化他們的規(guī)則意識,增強身體素質。
開展民間體育游戲時,幼兒對滾筒板、踢毽子等內容單一的游戲的興趣不高,所以要想保證幼兒具備良好的游戲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展示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應合理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首先,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想象,筒板在滾動時會遇到哪些阻礙?其次,教師引導幼兒設置“小樹林”“小橋”“坡道”“山洞”等障礙物;最后,教師可以在游戲中增加“老鷹捉小雞”的內容,讓幼兒在角色扮演中進行競賽。提高游戲難度可以激發(fā)幼兒的游戲勝負欲,就算教師組織同一個游戲,幼兒也會具有充足的游戲興趣,設定全新的游戲規(guī)則,可以提高幼兒的積極性,同時促進創(chuàng)新意識的增強。
每個幼兒都有自己的個性,每個人的發(fā)展能力和學習能力不盡相同,一些孩子力氣大、一些孩子跳得遠、一些孩子跑得快,所以教師在設計游戲活動時,必須要以幼兒的個性為基礎。比如在組織跨欄和踩高蹺游戲時,教師可以適當設定四個高度不同的障礙欄;組織跳皮筋游戲時,教師要根據大班特點設置難度不同的花式跳法。合理化游戲難度才能促使每個幼兒在游戲活動中得到相應的提升和發(fā)展,進而感受成功的喜悅。
開展戶外或室內活動時,教師要激勵幼兒自行選擇民間游戲材料,探究游戲過程中,革新游戲形式等。比如進行跳竹竿游戲時,開始游戲時幼兒會被動感十足的音樂節(jié)奏和游戲節(jié)奏吸引,并快速集中到活動中,但因為幼兒的身體協調能力還在不斷提升中,很多孩子會對游戲逐漸失去興趣,這時教師就可以使用相應的獎勵手段激勵幼兒堅持游戲。及時獎勵和評價幼兒,肯定他們的學習成果和游戲精神,可以讓他們再次鼓起勇氣繼續(xù)游戲,進而提升幼兒學習的積極性。
將民間游戲整合到體育教學中,也要繼續(xù)堅持民間游戲中的俗成游戲規(guī)則。比如“編花籃”“抬轎子”“拔河”等游戲,需要幼兒共同遵守游戲規(guī)則,才可能團結協作完成游戲。但在競賽游戲中,一些幼兒為了獲得勝利,常出現違背游戲規(guī)則的行為。比如,在進行“滾筒板”比賽時,游戲規(guī)則要求幼兒全程推動筒板前進,比比誰最先到達終點,但有些幼兒為了快速到達終點,提著筒板繞過障礙直接跑到終點,這打破了游戲規(guī)則,同時也會讓現場陷入混亂。所以教師在開展小組競賽活動時,可以邀請其他幼兒評價游戲行為,以此強化幼兒的游戲規(guī)則意識。
組織民間體育游戲還可以促進幼兒社會性發(fā)展。其一,教師要為幼兒創(chuàng)造表達和溝通的機會,促使他們在游戲中可以進行有效的交流。大部分民間游戲都配備了通俗好上口的兒歌,讓幼兒的語言發(fā)展更加豐富。其二,每個幼兒的性格特點不同,運動素養(yǎng)也不一樣,進行游戲時難免會出現觀點不一,或者產生矛盾,這時幼兒會向教師報告,希望得到教師的幫助,而此時教師不能立即判定結果,要掌握這一契機,讓幼兒擁有一個協商和交流的機會,以此實現合作游戲的目標。
比如開展民間游戲“‘盲人’捉‘魚’”時,兩個幼兒因為“怎樣才算抓住小魚”發(fā)生了爭執(zhí),“盲人”說“我用網套住你的頭就算抓住了”,而“魚”說“我可以彎腰逃出漁網”,此時教師不用馬上判定,而是引導幼兒在實踐中共同制定規(guī)則,以此增強幼兒的合作意識,促使幼兒社會性發(fā)展。
綜上所述,在幼兒園大班體育活動中融入民間游戲對幼兒的成長來說非常有意義。民間游戲具有超強的發(fā)展?jié)摿?,和體育活動有機結合在一起可以促進幼兒朝著更美、更快樂的方向成長,也為幼兒今后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良好條件,同時推動了幼兒園教育事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