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勇紅
摘要:語文學科對于小學生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一門科目,因為語文不僅能讓學生學習中文、了解歷史,還能擴寬學生的眼界,學好語文終身受用?;A的語文知識也許只需要教師進行點播講解,學生就可以參悟理解;而關于閱讀應用對于學生來說還是十分困難的,應用首先在于要會寫作,寫作的前提是會閱讀,這就要求教師要有超強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為了強化鄉(xiāng)村中段小學語文作文的指導效果,首先,在教學中,教師就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形式,從而落實創(chuàng)新后有效的教學方式,在課堂上教授學生從閱讀開始,再帶動學生從閱讀中進行模仿寫作,最后找出自身的寫作模式進行創(chuàng)作。
關鍵詞:鄉(xiāng)村中段;小學語文作文;指導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5-
對于鄉(xiāng)村中段學生來說,他們本身的基礎就比較差,對于語文知識的儲備還有閱讀的理解能力、語言的表達能力他們都是十分欠缺的;再加上鄉(xiāng)村小學的教育設備不夠齊全,小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相對比較局限,鄉(xiāng)村小學的課內、課外活動相對較少,因此他們缺乏對生活的發(fā)現(xiàn)、對寫作的激情。只有提高學生在課內知識的學習,加強他們的課外閱讀和實踐,優(yōu)先擴寬他們的眼界和思想,讓他們學會結合現(xiàn)實和幻想進行寫作,然后再進行創(chuàng)作。本文主要從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困難以及如何強化小學語文作文指導策略兩個方面來進行闡述。
一、現(xiàn)階段鄉(xiāng)村小學中段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從教學方式上說,大多教師在語文教學的時候更多的是偏向語文知識的講授,不夠重視學生閱讀和作文技巧的傳授,導致學生在寫作的時候老是找不到寫作的方法和技巧,而失去對寫作的興趣。其次鄉(xiāng)村小學教育資源缺乏,中段學生們課外的閱讀量很少,缺少對好詞好句的積累;再者,鄉(xiāng)村小孩從小就幫助家里人做事,他們思想中缺乏對生活的幻想,寫作內容就顯得比較枯燥。還有就是教師在布置寫作題目的時候不夠創(chuàng)新,老是選擇同一類型的題目讓學生們進行寫作,這樣會把寫作文當做應付性作業(yè),而失去對寫作的興趣和積極性,很難提高語文成績。對此,下文提出了幾個提高鄉(xiāng)村中段語文作文指導教學的方案[1]。
二、小學中段語文作文指導策略
(一)增加閱讀量,積累寫作素材
對于鄉(xiāng)村小學中段學生來說,首先要培養(yǎng)他們對寫作的興趣,培養(yǎng)興趣要從他們的課外閱讀開始,要讓他們養(yǎng)成主動閱讀的習慣,形成一種自覺行為。針對閱讀,教師可以從圖書館或是網上下載許多課外讀物分享給學生們,并定時第期的組織學生進行讀書活動,例如可以是分享自己最近在閱讀的一本書,也可以是為大家朗誦自己最愛的一首詩等等。學生在閱讀期間,教師可以傳授學生一些閱讀技巧和方法,促使學生們將書中優(yōu)美的詞句抄寫在本子上,讓其養(yǎng)成讀書動筆抄寫的習慣;另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這些抄寫下來的詞句進行背誦,并模仿詞句進行相似詞的轉換和句子修辭手法的應用。只有大量積累這些優(yōu)美詞句,從借鑒到應用成為自己作文中的詞句,這樣才有利于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和表達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學生語文作文成績的提高。
(二)創(chuàng)造情景式教學并給予一定的引導
在小學語文中段的課本中,有大量的寫人記事的課文,學生接觸這類型的文章較多,教師可以從這類型寫作出發(fā),創(chuàng)造情景促進學生的寫作并給予一定的引導。比如統(tǒng)編教材二年級上冊中《小蝌蚪找媽媽》、《難忘的潑水節(jié)》、《紙船和風箏》等這些課文,教師可以讓學生對其中一篇進行模仿創(chuàng)作,比如作文題目可以是《牛車的故事》、《小雞找媽媽》、《難忘的端午節(jié)》等類似的作文主題。教師可以帶學生去看一下雞媽媽下蛋還有牛車的勞作,這些都是鄉(xiāng)村小學生們生邊發(fā)生的一系列事情,教師通過這些情景,可以引導學生們通過課文的寫作方式進行模擬寫作,這樣有效促進了學生們的認知能力和寫作能力。
(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校課外活動,充分體驗生活
對于鄉(xiāng)村中段小學生而言,他們更多的是接觸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但是他們卻很少自己去思考,他們的認知里都是家長或是老師告訴他們什么是什么,他們很少自己去思考這個是什么、這個有什么用等深層次的東西。他們對事物缺乏判斷性。例如小學生愛玩彈弓,他們會認為誰打中的小鳥多誰就是他們當中最厲害的那一個,而不會去思考如果小鳥被他們打死了,小鳥的媽媽會不會傷心難過。因此,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候,更多的是要進行情感教學,鼓勵他們多參加學校的課外活動,讓他們學會利用情感去感受活動帶來的樂趣,并對身邊的事物富有感情,懂得去珍惜、理解和幫助。例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們來到名勝古跡,讓他們通過觀察還有教師的講解,讓他們理解到名人筆下的事物都是跟生活息息相關的,從而引導他們對生活中的事物進行富有情感的觀察。
(四)肯定學生寫作的進步,著重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
教師的肯定對于小學生來說尤其重要,有了教師鼓勵的言語和肯定的表達,小學生們會更加注重作文的寫作,當他們受到鼓舞和肯定,他們會對寫作更加的有興趣,會增強他們的寫作欲望,從而提高作文課堂的教學質量,提升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語文表達能力。而教師在教授作文寫作的重點就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例如教師可以選取作文題目的時候選擇開放式的作文主題,讓學生拓寬思維方式,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圍繞“暴風雨”三個字進行作文寫作,學生可以描繪暴風雨的場景的作文,也可以通過暴風雨來比喻人生中遇到的困難等。在作文題目的選擇上,固定的作文題目會限制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的想法固定好在老師出的題目上面,對于寫作沒一點好處,因此,教師可以多出一些帶有創(chuàng)造性的題目讓學生進行寫作,這樣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和語言的表達能力[2]。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培養(yǎng),主要是培養(yǎng)他們對生活的觀察能力、積累知識素材的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能力。知識源于生活,寫作也源于生活,只有保持對生活的熱愛和激情,有一雙發(fā)現(xiàn)的眼睛,再通過語言將所發(fā)現(xiàn)的生活中的“美”描繪出來,讓讀者感同身受,這就是寫作的魅力。作文也是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一種體現(xiàn),所以教師要采用多種教學模式,提升學生對寫作的興趣,增強學生的寫作能力,促進其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晶.在鄉(xiāng)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小學生的作文水平[J].新智慧,2020,(31):111-112.
[2]張?zhí)?鄉(xiāng)村小學中段語文作文教學策略研究[J].名師在線,2019,(22):32-33.